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佩勳
YE, FEI-XUN
論文名稱: 利用霍氏紅外光譜法,研究二硫化二甲烷基(CH□SSCH□)在低溫間質之光分解
指導教授: 李遠鵬
LI, YUAN-PE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理學院 -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畢業學年度: 7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霍氏紅外光譜法光譜二硫化二甲烷基分解間質隔離法雷射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結合霍氏紅外光譜法(FTIR)和間質隔離法(matrix isolation),偵測在Ar或O□
    間質中二硫化二甲烷基(CH SSCH ,簡寫為DMDS)受各種不同光源照射後,所產生

    的生成物紅外光譜。

    在氣態中DMDS光解後,應會產生CH□S 或CH□S□。 這兩個自由基在間質中的紅外光

    譜從未被測得。在這個實驗中,當以汞燈、閃光氙燈,266nm雷射光,鎘燈照射Ar

    間質中DMDS,只看到二級光解的產物;但當以主要的光源波長為214nm的鋅燈照射

    ,發現1404.4,1311.8,1022.4,967.5,667.3cm□

    □,其中1404.4,1311.8,967.5cm□□,和具有CH□特性振動模

    的頻率符合,而將這5根吸收峰指認為CH□S□。

    我們也做DMDS在O□ 間質中的光解。當在氣態中,DMDS光解後所產生的CH□S 與O□

    反應後會產生CH□SO□H,SO□, 及H□CO。 但在O□ 間質中以鋅燈照射的結果和汞

    燈、閃光氙燈、鎘燈,266nm及282nm雷射光照射一樣,皆產生SO□,CH□SO□

    H,O□,HO□及許多尚無法指認的吸收峰。我們藉由吸收峰強度隨照射時間消長作圖

    ,可將之歸納為吸收。至於在氣態中光解會產生的H□CO ,在間質中則會進行二級光

    解反應而沒有觀測到。

    當用282nm照射Ar間質中DMDS,沒有觀測到產物,但在O□ 間質中照射5分鐘,即

    產生許多吸收峰,這是cage effect 所造成的結果,當光解產生自由基後因被限於Ar

    晶格內,無法逸出晶格,而會再結合反應成原來分子;但在O□ 間質中,O□ 可和光

    解後產生的自由基反應,而產生許多吸收峰。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