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尚白 Wang-Shang Pai |
---|---|
論文名稱: |
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類型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ary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Taoyuan County. |
指導教授: |
顏國樑教授
Yen- Kuo Liang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國民小學校長 、國民小學教師 、道德領導 、學校組織文化類型 |
外文關鍵詞: | elementary Principals, elementary teachers, moral leadership,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
相關次數: | 點閱:14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桃園縣縣國民小學教師的觀點,瞭解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類型之關係,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於校長道德領導知覺程度的差異情形,瞭解國小校長道德領導對國小學組組織文化影響及相關情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資料蒐集的方法,調查桃園縣國小教師包含教師兼任行政人員(主任、組長)和教師為母群體,正式施測時採分層隨機抽樣,依學校規模大小,抽取38所學校,發放588份正式問卷,有效問卷532份問卷。問卷回收後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國民小學教師對於校長道德領導整體具有中高程度知覺,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對對校長道德領導知覺有顯著差異。
2.國民小教師對於學校組織文化均具有中高程度的知覺,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對學校組織文化類型知覺有顯著差異。
3.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類型之間具有正向關聯。
4.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對學校組織文化類型具有解釋力,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表現愈佳,有助於塑造學校組織文化。
最後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國民小學校長及後續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culture in Taoyuan County.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collect data from 38 schools in terms of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he survey subjects are elemen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including school administrative staff (directors and section chefs) and teachers. The research handed out 588 questionnaires, among which there were 532 questionnaires vali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tandard deviation,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is above
averag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in terms of
teachers’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chool background variables.
2.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school culture is above averag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in terms of teachers’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chool background variables.
3.There i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recognition for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culture.
4. The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school culture. The principals’ moral leadership helps to develop the school culture.
Th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is study.
壹、中文部分
古芝潔(2010)。臺中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感受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沈志勳(2011)。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春安(1984)。高級工、商業職業學校行政主管全面品質管理態度與學 校組織與學校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縣。
李建樹(2003)。大學院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態度與學校組織文化、人格 特質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李廷亮(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宜樺(201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宋德發(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塑造學校組織文化策略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呂雅婷(2011)。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處室行政人員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以工作價值觀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璧如(1990)。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天方、郭政源(2000)。從企業變革談學校組織文化。教育資料與研究, 37,82-88。
吳清基、陳美玉、楊振昇、顏國樑(2001)。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道德領導。教育研究月刊,98,144。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勁甫(2008)。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惠玲(2011)。幼兒園園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明地(1999)。重建學校領導的倫理學觀念。教育政策論壇,2(2),129-156。
林純雯(2000)。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俊傑(2005)。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宏融(2011)。國民小學初任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周中琪(2007)。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洪英博(2009)。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紀秀娥(2010)。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施翔云(200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徐麗玲(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工作.價值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梁淑娟(2007)。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炳男(2005)。從Schein、Martin與Quinn等文化觀點,對學校領導 者的
啟示。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2),99-130。
陳秋紋(1997)。特殊教育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家紋(2006)。公立高職學校組織文化與智慧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陳威良(2008)。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生學習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昱騰(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新基(2003)。國民小學校長管理模式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樵益(2004)。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張伯瑲(2011)。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徐,臺北市。
黃昆輝(1989)。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傅禮聰(2008)。彰化縣國小教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服務精神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政家(2012)。屏東縣國中校長道德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投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董原利(2010)。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廖世煇(2009)。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進雄(2003)。論校長如何展現倫理領導。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14 (1),25-36。
黎季昊(2007)。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優質學校教師教學關聯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蔡群億(2012)。雲林縣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謝文全(1998)。道德領導—學校行政領導的另一扇窗。載於林玉體主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朝宗(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鍾毓英(2007)。女性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以高高屏三縣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顏童文(2002)。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蘇小娟(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初任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美珍(2005)。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鐘秀雪(2008)。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專業倫理之相關研究-以臺中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貳、英文部分
Buchholz, R. A., & Rosenthal, S. B. (1998). Busines sethics: The pragmatic path beyond principles to process.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Hall Inc.
Burns, J. (1978). Leadership. NewYork : Harper and Row.
Coppola, D. L. (1998). Moral leadership:A proposed theory illustrated by select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Retrieved January 25, 2013, from http://wwwlib.umi.com/dissertations/fullcit/9839504
Harris, T. E. (198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260397).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th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Hoy, W. K.,&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research (4 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Hudson, J. (1997). Ethical leadership: The soul of policy making. In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7(5), 506-520.
Noddings,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tt, J. S. (1989). Organzation culture perspective. Chicago: Drsey Press.
Ouchi, W. G. (1981). Theory Z: 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 Japanese challenge reading. MA: Addision-Wesley.
Peters, T. J. & Waterman, R. H. (1982).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Lessons from American best-run companiex.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aton, H. J. (1964).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eterson, K. D. (2005). School cultur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leadership. Chung Cheng Educational Studies, 4(s), 63-103.
Quick, P. M., & Normore, A. H. (2004). Moral leadership in the 21st century: Everyone is watching especially the students. The Educational Forum, 68(4), 336-347.
Quinn, R. E., & McGrath, M. R. (1985).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competing value sperspective. In P. J. Frost, L .F. Moore, M. R. Louis, C. C. Lundberg, & J. Martin (Eds.),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pp.315-334).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Robbins, S. P. (1983). Organization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Inc.
Schein, E. H. (1985). How Culture forms, develops and changes. In R. H. Kilmann, M. J. Saxton, R. Serpa & associates. (Eds.). Gaining control if the corporate culture. San Franciso: Jossey-Bass.
Sergiovanni, T. J. (1992). 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ergiovanni, T. J. (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San Franciso: Jossey-Bass.
Sergiovanni, T. J. (1995). The principal: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 Bosto: Allyn and Bacon.
Sethia, N. K., & Glinow, M. A. V. (1985). Arriving at four cultures by managing the reward system in Kilmann, Ralph H., Saxton, Mary J., Serpa, R. etal. Gaining Control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pp.400-420). SanFrancisco: Jossey-Bass.
Weiss, J. W. (1994). Business ethics: A managerial stakeholder approach.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Wilson E. M. (2008).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how ethics influence urban principal’ spractice in school improvement.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Ohio.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Yukl, G. 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5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