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慧娟
XU, HUI-YUAN
論文名稱: 台語的音韻習得:一個長期的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李壬癸
LI, REN-KUI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語言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畢業學年度: 7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台語閩南語個案語言習得音韻習得音韻學習
外文關鍵詞: LANGUAGE-ACQUISITION, PHONOLOGICAL-ACQUISI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0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過去有關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的文獻大多取材於印歐語言,尤其是英
    語。在人類具有相同的神經系統和生理構造的前提下,文獻上的論點和發現是否具有

    普遍性是個重要的課題。漢語具有獨特的語言型態,可以檢驗印歐語言習得的發現。

    本文是台語習得的個案研究,主旨有二,一是分析該兒童在台語音韻習得(PHONOLOG

    ICAL ACQUISITION)的發展情形;一是尋求理論依據,如雅各森(JAKOBSON, 194

    1╱1968)的語言普遍理論(LANGUAGE UNIVERSAL THEORY) 和王士元(WILLIA

    M S-Y. WANG) 的詞彙擴散理論(LEXICAL DIFFUSION THEORY)。台語的音韻系統包

    括音段(SEGMENT) 和聲調(TONE),本文的重心在音段習得和聲調習得兩部分。另

    外,變調(TONE SANDHI)是台語很有趣的現象,文中也有詳細的討論。

    本文的研究結果如下:聲調習得先於音段習得。就聲調習得而言,高平、高降、高升

    三個調最早學會,低降調次之,然後是中平調,低短調(陰入)最晚。高短調(陽入

    )在該童的語言環境裡和中平調合併,所以該童的聲調系統只有六個聲調。至於音段

    習得,元音的發展大多比輔音早。元音中,口部元音(ORAL VOWEL)比鼻化元音(NAS

    AL VOWEL)學得快。一般而言,單元音最早習得,複合元音次之,三合元音最晚。輔

    音中,聲母輔音(INITIAL CONSONANT)比韻尾輔音(FINAL CONSONANT)學得快。在

    聲母輔音中,鼻音最早習得,塞音次之,然後是擦音,塞擦音最晚。至於韻尾輔音,

    鼻音韻尾(NASAL ENDING)的習得比塞音韻尾(STOP ENDING)早。

    本文是個案研究,語料來源栯限,有些研究結果或許只能反映個人特色。不過,本研

    究的特點在於借重統計模式,力求客觀地解釋台語音韻習得的發展過程。尤其,本研

    究前後耗時一年半,每兩週一次,定期蒐集語料,首次將台語變調習得的情形作詳細

    的說明。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