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俊宇
Shih, Chun-Yu
論文名稱: 論我國課徵能源稅應有之法制-以因應氣候變遷之挑戰為核心
The Study of Energy Tax Law in Taiwan: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指導教授: 范建得
口試委員: 倪貴榮
高銘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能源稅能源稅條例氣候變遷租稅法律主義財產權綠色稅制
外文關鍵詞: Energy Tax, Energy Tax Law, Climate Change, Principle of Statutory Tax-paying, Property Right, Green Tax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類經濟活動排放之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及各種異常氣候,國際社會簽訂各種協定致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中又以1997 年簽訂之京都議定書最具代表性,自此之後「減排」為各國不得不重視之議題。為因應後京都時代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議題,政府提倡節能減碳,並致力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之機制,民國95 年起立法部門陸續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並經政府決議支持課徵能源稅,然而課徵能源稅對於民間經濟消費及廠商生產成本造成衝擊,有關能源稅如何課徵及如何立法迄今仍是政府與民間爭執不休之議題。
    自上世紀初便有學者提倡應就汙染物之產出從量課稅以降低污染,時間推移至1990 年初期,歐洲諸國亦開始針對能源之使用課稅,本文認為能源稅不僅僅從經濟面向單純就能源課稅而已,必須對照當代氣候變遷、減少碳排放等脈絡加以觀察,同時,課徵能源稅實質上是對於人民財產權之限制,必須透過合憲性之檢驗、租稅法律主義及一般法律原則之要求方能符合我國法治國原則之法制秩序。
    同時,本文藉由比較法分析主要國家課徵能源稅之立法模式及課徵方式,可知各國立法例並非均如我國獨立制定能源稅條例,而可能見於各種法令中,兼顧各國之氣候變遷政策、能源政策、稅制及實行現況,嘗試整理出我國課徵能源稅應有之法制,並整合現行我國與能源稅相關之法規,對照目前現行提出之能源稅條例草案版本,提出建議及看法,草案內容雖可能會經過增刪修改,或重新擬定新版本,本文期待透過課徵能源稅「應然面」法制之架構,可對於未來將通過之能源稅條例之立法或修法方向有所俾益,在符合我國法制體系架構下,提升綠色及經濟效益,減少施行所帶來之衝擊。


    Due to global warming and unusual climate change caused b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ade effort into various agreement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Kyoto Protocol in 1997 was the most importantagreement,and since then "reducing emission" had become a big issue for many countries.To respond the "reducing emission" issue in post-Kyoto period, the government in Taiwan promoted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and wa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mechanism of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he department of legislative enacted several proposals of "Energy Tax Law" since 2006. However, Energy Tax levied on the end consumption and higher the production
    costs to companies, thus how the energy tax levied and how to enact Energy Tax Law are so far under debate among the government and civil departmen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scholar had advocated reducing pollution by levying tax on production of pollutants. European countries were also beginning to
    use energy taxation from 1990. The thesis consider that the approach of energy tax is not only from the economic side, but also from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mission reducing side. Energy tax is essentially the limit of property rights for the people, that must be constitutional an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tatutory tax-paying and other principle of law.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see the various ways of energy taxation in major countries differ from Taiwan by comparative law analyzing. We can integrate with existing regulations about energy taxation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viewpoints on the proposals of "Energy Tax Law" in Taiwan. Although the proposals may be changed, the thesis expect to enhance the proposals of "Energy Tax Law" by reviewing the structure of "ought to be".In the way the thesis expect to enhance the positive impacts,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under legal system in Taiwan.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5 第一項 研究範圍 5 第二項 研究限制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一項 文獻蒐集回顧 7 第二項 法律原則分析 7 第三項 法律經濟分析觀點 7 第四項 比較法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 8 第二章 氣候變遷與能源稅 11 第一節 因應氣候變遷議題之國際規範趨勢 12 第一項 氣候變遷之含意 12 第二項 國際規範趨勢 14 第二節 能源稅之含義 27 第一項 何謂能源? 27 第二項 我國能源法制架構—能源稅條例之定位位 32 第三項 以法律經濟分析觀點探討課徵能源稅之理論基礎礎 41 第三節 能源稅之合憲性分析 45 第一項 租稅法律主義於實務上之演變及要求 45 第二項 實質課稅原則於實務上之演變及要求 50 第四節 能源非稅公課之合憲性要求 53 第五節 管制誘導性租稅之合憲性要求 57 第六節 小結 59 第三章 主要區域及國家能源稅法制分析 60 第一節 歐盟 60 第一項 歐盟能源稅指令 61 第二項 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 62 第二節 芬蘭 64 第一項 概要 64 第二項 能源稅制改革 67 第三項 實施檢討 72 第四項 小結 73 第三節 英國 74 第一項 能源現況概要 74 第二項 綠色稅制概要 79 第三項 實施檢討 86 第四項 小結 87 第四節 荷蘭 88 第一項 能源政策及稅制概況 88 第二項 能源稅制改革 90 第三項 小結 92 第五節 德國 93 第一項 能源政策 93 第二項 氣候變遷政策 93 第三項 能源稅制改革 95 第四項 小結 98 第六節 日本 99 第一項 能源政策概況 99 第二項 能源稅制分析 99 第三項 氣候變遷法制架構 101 第四項 小結 102 第七節 美國 103 第一項 能源概況及氣候變遷政策 103 第二項 能源稅制現況及氣候變遷法制框架 103 第三項 小結 105 第八節 中國大陸 107 第一項 能源概況 107 第二項 氣候變遷政策 107 第三項 能源稅制現況及改革 107 第四項 未來能源稅制建構方向 110 第九節 小結 111 第四章 我國能源概況及現行能源公課法制評析 112 第一節 我國能源概況 112 第一項 從能源供給面向觀察 113 第二項 從能源需求面向觀察 115 第二節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趨勢及氣候變遷政策 117 第一項 溫室氣體與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117 第二項 氣候變遷政策 118 第三節 現行能源公課法制評析 119 第一項 主管機關多元,稽徵行政成本相當可觀 121 第二項 能源產品有重覆課徵之疑慮 121 第五章 能源稅制整合-現行草案之評析 122 第一節 能源稅相關立法版本之比較 122 第一項 立法目的 122 第二項 課徵範圍 123 第三項 主管機關 124 第四項 課徵項目 124 第五項 納稅義務人 126 第六項 免稅範圍 128 第七項 課徵方式及運用模式 129 第二節 能源稅相關立法版本之合憲性分析 133 第一項 租稅法律主義之要求 133 第二項 比例原則之要求 134 第三節 以國際環境法原則加以檢視 136 第一項 汙染者付費原則 136 第二項 預防及預警原則 137 第三項 合作原則 137 第四節 從比較法加以檢視 138 第五節 小結 13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4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范建得主編(2008),《京都議定書與清潔發展機制CDM100 問》,臺北:元照。
    2.財政部稅制委員會(2007),《主要國家稅制概要》。
    3.黃俊杰(2005),《財政憲法》,台北:翰蘆。
    4.黃茂榮(2005),《稅法總論第1 冊》,增訂2 版,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編輯。
    5.葉俊榮主編(2010),《國際環境法條約選輯與解說》,臺北:新學林。
    6.葉俊榮(2002),《環境政策與法律》,臺北:元照。
    7.陳慈陽(2003),《環境法總論》,臺北:元照。
    8.陳櫻琴、王忠一(2006),《環境法律》,五南出版。
    9.陳清秀(2010),《稅法總論》,臺北:元照。
    10.陳清秀(1993),《稅法基本原理》,臺北:三民。
    11.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2004),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上冊,五版,臺北:翰蘆。
    12.葛克昌(2002),《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臺北:翰蘆。
    13.劉華美(2009),《競爭法與能源法》,臺北:元照。
    14.蘇永欽(1999),《違憲審查》,臺北:學林。
    15.蔣亞娟(2009),《可持續發展視域下的能源稅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王登楷(2008),〈聯合國第13 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記要〉,《綠基會通訊》,民國97 年4 月。
    2.李涵茵(2002) ,〈環保、就業雙重紅利,歐洲綠色租稅改革改革之借鏡〉,《台灣綜合展望》,第2 期。
    3.林子傑(2004),〈論租稅法律主義之精神〉,《判解研究彙編(九)》,李模務實法學基金會。
    4.范文清(2009),《評能源稅條例草案》,〈月旦法學〉,第174 期。
    5.高銘志(2011),〈再生能源發展法制之回顧與評析〉,《清大科法十年研討會論文集》。
    6.高銘志(2011),〈實踐我國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MAs)之潔淨能源法規架構〉,《兩岸低碳社會與綠色成長推動策略研討會論文集》。
    7.梁啟源(2008),〈能源稅、碳稅及碳權交易制之整合〉,《石油市場雙周報》,民國97 年10 月。
    8.陳敏(1981),〈憲法之租稅觀念及其課徵限制〉,《政大法學評論》,第24 期。
    9.陳敏(1982),〈租稅課徵與經濟事實之掌握〉,《政大法學評論》,第26 期。
    10.陳崇憲、蘇桓嫻(2010),〈淺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立法內容〉,《能源報導》,2010 年6 月。
    11.康文尚、賴宇松(2008),〈歐盟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制度〉,《科技發展與政策報導》,第4 期。
    12.陳澤偉(2010),〈2009 年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 卷
    13.葉俊榮(1990),〈論環境政策上的經濟誘因:理論依據〉,《臺大法學論叢》,第20 卷第1 期。
    14.賴宇松(2011),〈日本全球暖化對策簡介〉,《兩岸低碳社會與綠色成長推動策略研討會論文集》。
    15.蘇麗淑(2001),〈鄉愁二仁溪〉,《台灣濕地》,第22 期。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大澤順子(2002),《日本能源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宋書帆(2007),《論我國應有之溫室氣體減量法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3.林薇真(2010),〈氣候變遷下我國能源稅制之整合與建構〉,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洪東煒(2004),〈綠色財政改革與管理之研究-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5.莊紘愷(2008),自永續發展之理念論我國推行碳排放權交易所須建立之法律制度,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6.賴奕君(2011),《能源稅法制之研究-先進國家實施經驗與我國未來立法方向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站與網路資料
    1.中央氣象局網站,http://www.cwb.gov.tw
    2.經濟部能源局網站,http://www.moeaboe.gov.tw。
    3.芬蘭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fi/til/khki/2010/khki_2010_2011-12-13_tie_001_en.html
    4.英國DECC 網站,http://www.decc.gov.uk/en/content/cms/emissions/ccas/ccas.aspx
    5.英國立法網站http://www.legislation.gov.uk/
    6.聯合國環境保護署網站http://www.unep.org
    7.蒙特婁公約網站,http://montreal-protocol.org/

    (五)大法官解釋
    1.釋字第151 號
    2.釋字第210 號
    3.釋字第217 號
    4.釋字第315 號
    5.釋字第330 號
    6.釋字第385 號
    7.釋字第566 號
    8.釋字第415 號
    9.釋字第420 號
    10.釋字第426 號
    11.釋字第500 號
    12.釋字第588 號
    13.釋字第607 號
    14.釋字第620 號
    15.釋字第625 號

    (六)其他
    1.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98 號,委員提案第6919 號。
    2.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98 號,委員提案第7253 號。
    3.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98 號,委員提案第7446 號。
    4.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98 號,委員提案第8140 號。
    5.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98 號,委員提案第10286 號。
    6.梁啟源(2007),《能源稅相關問題之釐清與經濟影響評估》,台北:財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7.蕭代基(2009),《碳排放交易機制建置之研究》,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8.蕭代基、黃耀輝(2009),《綠色稅制改革之研究》,台北:財政部賦稅署委託研究報告。
    9.蕭代基、羅時芳、王京明、黃耀輝(2007),《推動能源稅之影響評估及應有配套措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10.經濟部(2009),《98 年全國能源會議總結報告》。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1.Bernadette M. Horton d (Ed.) (2010), The Role of Taxes in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ervation (Energy Policies, Politics and Prices), 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Carlo Carraro and Doomenico Siniscalco(1993),Introduction, The EuropeanCarbon Tax:An Economic Assessment.
    3.Clarisse Fr□ss-Ehrfeld(2009),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 Chanc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4.Freestone, David., Streck, Charlotte(2004), Legal aspects of implementing the Kyoto Protocol mechanisms : making Kyoto w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IEA(2009), Energy policies of IEA Countries Netherland 2008 Review.
    6.IEA(2007), Energy Policies of IEA countries Germany 2007 Review.
    7.IEA(2011),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8.Kim Talus, Alice Guimaraes-Purokoski, Arto Rajala, Laura Huomo, Petri Vesa,Tuija Kaijalainen, Leea Salminen(2010), Energy Law in Finland,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9.Paul Q Watchman(2008), Climate Change:A Guide to Carbon Law and Practice, Globe Law and Business.
    10.REN21(2011), Renewables 2011 Global Status Report.
    11.Winston Harrington, et al.(2004), Overview: Comparing Instrument Choices, Choos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

    (二)期刊論文
    1.Christina K. Harper(2007), Climate Change and Tax Policy,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410-460.
    2.Kravchenko, S. (2008), Right to Carbon or Right to Life: Human Rights Approaches to Climate Change, Vermo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9(1), 513-548.
    3.Marinus H.C. Komen and Jack H.M. Peerlings(1999), Energy Taxes in the Netherlands: What are the Dividend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4,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51.
    4.Michael Hoel(1998), Emission Taxes versus OtherEnvironmental Polici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00(1) , 79-104.
    5. Ronnie Sch□b(2003), The Double Dividend Hypothesis of Environmental Taxes: A Survey, The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5/200, 223-226,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