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宋育霖 Sung, Yu Lin |
---|---|
論文名稱: |
由產銷及商業模式探討如何提升農業附加價值 A Study on Agricultural Marketing and Business Models to Achieve the Enhancement of Agricultural Value. |
指導教授: |
史欽泰
Shih, Chin Tay |
口試委員: |
羅達賢
Lo, Barry 王俊程 Wang, JC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1 |
中文關鍵詞: | 農業附加價值 、農業發展 、離農 |
外文關鍵詞: | Enhancement of Agricultural Valu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Farm abandonment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如何藉由產銷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使價值回饋到農業基礎設施,達成農產業永續經營的目的。以往的農業著重在農產品的銷售,漸漸加入加工與行銷,使生產型農業轉變為價值鏈的方式來擴大農業的價值。研究發現離農的受訪者多半因為生計因素離開農業,這說明提升農業經濟價值,進而改善農民生活的重要性。藉由實地訪談發現,企業在價值鏈中主要的功能在於「價值創造」及「價值分配」,使更多人願意投入農業。如此,農業的基本功能才得以保存,當農業的基礎穩固,農業的加工甚至是服務體驗的產業才得以建構在此基礎上,創造更高的產值。
The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agricultural value can be enhanced by improving agricultur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creating business models, which supports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In the past, the main activities of agricultural promotion had focused on the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elling. Now more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food processing are applied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is study, the reason that people leave off farming is mainly due to individual earning issue. For this reason, enhancing agricultural value can be considered a better way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ers’ lives and their individual economic status. Enterprises’ function is to create value and to distribute value to consumer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ctors which motivates people to jo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o maintain primary production sectors. When the primary production sectors are maintained and sound, the agricultural related industries, such as the food processing, farming and tourism industries, can sustain.
1.廖一久等,2013,農業政策與科技研究建議書,頁7-11,中央研究院
陳武雄,2009,農政與農情第203期:「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種子師資及承辦人員教育訓練開訓致詞,行政院農委會
葉淑貞,2009,台灣銀行季刊第十六卷第四期:日治時代臺灣經濟的發展,頁252-255,台灣銀行
楊義隆,2008,空大學訊:台灣光復後的土地改革,頁76-78,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中心
楊儒門,2007,白米不是炸彈,頁257,INK印刻文學
蔡靜瑩,2007,農政與農情第176期:加入WTO前後台灣農業勞動力變動分析,頁63-70,行政院農委會
彭明輝,2011,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頁262,商周出版社
吳音寧,2007,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頁219-220,INK印刻文學
楊明憲,2013,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6:當前內外在因素變化對於臺灣稻米產業與政策之影響分析,頁37-43,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
2.廖一久等,2013,農業政策與科技研究建議書,頁8,中央研究院
3.廖一久等,2013,農業政策與科技研究建議書,頁7,中央研究院
江瑞拱,2008,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特15輯:休耕稻田的管理與運用,頁1-2,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黃有才,2011,科學發展第457期:一百年來台灣農業的回顧與展望,頁135-13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顏寧等,2009建構札根理論,頁24-2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顏寧等,2009建構札根理論,頁19-21,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吳芝儀、廖梅花,2008,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初版,頁107,台北,濤石出版社
張可婷,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頁92-94,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2.吳芝儀、廖梅花,2008,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初版,頁105,台北,濤石出版社
拉吉.帕特爾/ Raj Patel,2009,糧食戰爭,頁52-53,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1.孫智麗,2013建構『三農三生』新價值鏈-從「開放式創新」與「社會企業」看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頁90-92,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褚炫初,2010,愛不釋手的理由-日本行銷包裝大師打造人氣商品的秘密,頁68-73,如和出版社
2.孫智麗,2013建構『三農三生』新價值鏈-從「開放式創新」與「社會企業」看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頁106-107,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萬年生,2014,商業周刊第1382期:楊儒門一碗40元紅豆湯救休耕,頁70-71,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