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苙騰
論文名稱: 桃園縣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 李安明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3
中文關鍵詞: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創新教學
外文關鍵詞: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瞭解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的國民小學校長、教師兼行政人員、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在知覺上的差異,以及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之間的關係,以提供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在實施教學領導與發展創新教學時之參考。
    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問卷乃是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與專家效度自編之「桃園縣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之調查問卷」,共抽取桃園縣62所公立國民小學,62位校長、教師兼行政人員251位、教師294位為研究對象,共計607份問卷。本研究問卷蒐集之後,透過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就所得資料加以探討。
    根據本研究資料分析之結果,歸納出結論如下:
    一、桃園縣國小教育人員對於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普遍均有高度的知覺度。
    二、桃園縣國小不同背景變項的校長、教師兼行政人員與教師所知覺的校長教學領導有顯著差異。
    三、桃園縣國小不同背景變項的校長、教師兼行政人員與教師所知覺的教師創新教學有顯著差異。
    四、桃園縣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具有顯著的典型相關。
    五、桃園縣國小校長教學領導之「增進學生學習氣氛」、「確保課程品質」及「發展教學任務與目標」對教師創新教學具有預測力。
    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亦對國民小學校長、教師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創新教學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existing circumstances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in Taoyuan County;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teachers who also work as administrative staffs, and full-time teachers; explain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Hopefully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when it comes to administrative staffs and teachers’ implementing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nd innovative instruction.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administering questionnaire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based on literature study and the editing of experts’ “The Questionnaire of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in Taoyuan County.”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62 principals, 251 teachers who also work as administrative staffs, and 294 full-time teachers, of 62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c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in Taoyuan County generally have high perceptions of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2. Significant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teachers who also work as administrative staffs, and full-time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3. Significant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teachers who also work as administrative staffs, and full-time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4. There is a distinctiv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in Taoyuan County.
    5.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Classroom Climate,” “Ensuring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ing Teaching Tasks and Goals” could predict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hopefully providing references.

    Key Words: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Principal’s Instruction Leadership, Teacher’s innovative instruction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校長教學領導的意涵……………………………………………………9 第二節 教師創新教學的意涵……………………………………………………31 第三節 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之相關研究……………………………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75 第一節 研究架構…………………………………………………………………75 第二節 研究對象…………………………………………………………………77 第三節 研究工具…………………………………………………………………81 第四節 實施程序…………………………………………………………………9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0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03 第一節 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創新教學之現況分析 ………………10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校長與教師所知覺到的國小校長教學領導現況之差異情形………10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校長與教師所知覺到的國小教師創新教學現況之差異情形………125 第四節 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創新教學各層面之典型相關分析…142 第五節 校長教學領導行為對教師創新教學各層面之預測力………………147 第六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1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7 第一節 結論……………………………………………………………………167 第二節 建議……………………………………………………………………170 參考文獻…………………………………………………………………………175 壹、中文部份……………………………………………………………………175 貳、西文部份……………………………………………………………………184 附錄………………………………………………………………………………187 附錄一 教授推薦函 ……………………………………………………………187 附錄二 專家審題用問卷 ………………………………………………………188 附錄三 專家內容效度審查資料分析表 ………………………………………197 附錄四 預試施測問卷 …………………………………………………………208 附錄五 正式施測問卷 …………………………………………………………216

    壹、中文部份
    丁文祺(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毛連塭(1988)。創造思考和學校教育。台北市:教育局。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王有煌(2003)。彰化縣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王秋發(2007)。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秋錳(2004)。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家瑞(2008)。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涵儀(2002)。教師使用戲劇技巧教學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耀宗(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學習社群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史美奐(2003)。國中教師創新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羽慈(2003)。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何榮桂(2001)。他山之石可攻錯~亞太地區(臺、港、新、日、韓)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雜誌,81,1-6。
    何碧燕(2007)。臺北市國民中學實施創新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佳宜(2007)。教學創新的研發、實施與延續:台北市國中數學科教師的多重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吳宜珍(2008)。一所國中校長教學領導與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明珠(2005)。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雨錫(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思華 (2005)。知識經濟要以創新為引擎。天下雜誌,2005(9),40。
    吳思華(2002)。從製造台灣走向知識台灣-「創意、創新與創業」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新力量。創業創新新育成,5,7-9。
    吳桂芳(2006)。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對學校英語教學效能的影響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國榮(2003)。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行為指標建構之研究。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2-8。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6)。校長行政教學課程整合領導的理念與實踐。現代教育論壇,14,15-25。
    吳清基(2003)。臺北市議會第九屆第一次大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工作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雪華(2006)。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靖國 (2003)。創新教學如何可能?-從「創造」意涵的哲學思維談起。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49-80。臺北市:師大書苑。
    呂淑屏(2002)。國民小學運用知識管理推動教學創新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 珀(2000)。教學視導。台北:五南。
    李弘暉(2003)。知識經濟下領導新思維。臺北:聯經。
    李安明(1997)。我國國小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6-2413-H134-006),未出版,台北市。
    李安明(1998)。我國國小校長教學領導究與省思。教育研究資訊,6(6),121-146。
    李安明(1999)。「為教學而行政」的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實務。教育政策論壇,2(2),158-203。
    李安明(2001)。我國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心理出版。
    李安明(2002)。我國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91-2413-H-134-005),未出版,台北市。
    李坤樺(2008)。國小教師實施創意教學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創造思考組(日)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明芸(2004)。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芝靜(2006)。學習型組織導向的中小學校長領導風格、組織文化與教師創新教學關聯性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4-2413-H130-001),未出版,台北市。
    李清華(2002)。國民小學教師之校長教學領導知覺、教師效能感與統整課程實施態度之關係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雲漳(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新民(2000)。學校本位經營推動多元智慧教學的研究─以高雄市獅甲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新寶(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慧賢(1996)原住民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年級、性別、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與創意經驗、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瑩涓(2008)。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與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以嘉義縣資訊種子學校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沈翠蓮(2005)。創意原理與設計。台北市,五南。
    林生傳(1988)。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志勇(2006)。台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秀湖(2006)。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佳璇(2001)。企業電子化對組織知識管理與創新能力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定蔚(2008)。教育部教學卓越獎教師人格特質與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地 (2000)。校長教學領導實際: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教育研究集刊,44, 143-171。
    林奕民(2002)。創新教學:從教師專業倫理出發。中等教育,53(4),36-48。
    林彥宏(2008)。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家蓉(2004)。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純媛(2005)。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琇美(2008)。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教學創新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惠煌(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煌凱(2002)。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筱瑩(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寶琴(2007)。學習型組織運作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寶琴(2007)。學習型組織運作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邱曉音(2008)。中北部原住民族地區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姜菁華(2006)。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創新教學能力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柳惠理(2007)。台南縣國小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學效能之預測及其調節變項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嘉宏(2008)。屏東縣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洪榮昭(2001)。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臺北市:五南。
    范秋芬(2005)。國民小學教學創新與成員抗拒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徐吉盛(2006)。高高屏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風格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馬世驊(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強華(2003)。論主題統整的教學創新設計。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119-130)。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惠玲(2007)。高職資訊科專業實習課程應用Lego Mindstorms 創新教學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張世忠(2002)。教學創新應用與實例。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31-48)。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4)。精緻學校經營的理念與策略。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頁341-369)。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振成(2001)。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與策略。菁莪,12(4),66-69。
    張斌(1998)。愉快教育模式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維倩(2004)。幼托園所主管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德銳(2000)。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教育部(2002)。創造力白皮書。民96年3月21日,取自教育部部史網站: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asp?id=35。
    教育部(2009)。教育施政藍圖架構圖。2009年2月16日,取自教育部部史網站: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教育部施政藍圖__1.pdf。
    曹玉福(2007)。國民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莊文玲(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國語文教師之創新教學能力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立民(2002)。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以台灣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莊宗棋(2006)。高職工業類科學校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蕙菱(2005)。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今珍(2005)。學校本位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佳燕(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亮君(2006)。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能力與創新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言(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啟明(2004)。談教師如何培養「創新教學能力」之我見。國教新知,50(1),115-121。
    陳筱青(2008)。校長教學領導的理念與落實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實驗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慧敏 (2003)。國民小學教師之校長教學領導知覺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寶山 (2002)。重起學生創造力的創意教學。教師天地,121,13-20。
    單文經 (2002)。創新教學的基本原則,中等教育,53(4),4-25。
    曾志朗(2001)。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人本教育札記,147,61- 64。
    曾智盟(2007)。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曾增福(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戈姍(2007)。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創新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家政 (2003)。創新教學方案的設計與評鑑-以統整主題單元為例。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179-209。臺北市:師大書苑。
    馮清皇(2002)。創新管理在國民小學校務經營的意涵。教師天地,117,32-34。
    黃宏傑(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政傑(1993)。淺談課程改革。台灣教育,386,8-14。
    黃昱碩(2007)。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秋鑾(2009)。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善華(200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以苗栗縣三所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雅琪(200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錫隆(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振昇(2003)。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
    楊嘉玲(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佳文(2007)。臺灣地區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志禹(2002)。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小學階段。臺北市:教育部。
    詹志禹(2003)。臺灣地區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的實況條件與政策推展。教育研究月刊,106,20-36。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台北市:開明。
    廖財明(2009)。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雪吟(2007)。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工作士氣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趙佳芬(200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趙廣林 (1996)。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劉春榮、陳俐吟(2005)。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九十三年國民教育篇。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靜文(2008)。高雄縣小型國民小學校長魅力領導、組織創新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呈譽(2003)。桃園縣國中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行為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秀媛(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孟芳(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與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美姿(2006)。澎湖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蔡慶文(2005)。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談松華(2000)。教育創新的時代內涵。中國教育學刊(北京),6,1-5。
    鄭玉美(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怡慧(2009)。以創新教學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就之行動研究-以乘法單元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明健(2008)。屏東縣國小英語教師網路資源融入英語教學創新接受度與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鄭惠月(2009)。職業學校教師教學創新與教學效能相關性之研究-以知識慣性為干擾變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魯先華(1994)。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姿蓉(1997)。組織創新對人力資源管理角色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鮑世青(2001)。國民小學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行為知覺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薛依齡(2009)。國小社會領域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薛淑芬(2008)。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建成(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時平(2008)。中小企業創新研究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以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得獎企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以俊(2000)。創新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抉擇。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羅綸新(2003)。創造力與創意教學活動之探討與實務。載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3-27)。台北:師大書苑。


    貳、西文部份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Bankston, J. R. (1993).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a selecte dgroup of principals in Northeast Texa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East Texas State University.
    Bays, D. A. (2001).Supervis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instruction in rural public school districts:A grounded theor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ullard, P., & Taylor, B.O. (1993). Making school reform happe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lark, J., & Guy, K. (1998).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ss: A review.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6 (20), 64-91.
    De Bevoise, W. (1984).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he principal as instructional lea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1(5), 14-20.
    Edmonds, R. (1979). 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1), 15-24.
    Firestone, W. A., & Harriott, R. (1982). Prescriptions for effective elementary schools don’t fit secondary schoo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0(3), 51-53.
    Fisher, J.B., & Schumaker, J.B. (1995). Searching for validated inclusive practic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28(4), 1-20.
    Glickman, C. D., Gordon, S. P., & Ross-Gordon, J. M. (1995). Supervision of instruction :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3rd ed.). Mass :Needham Heights.
    Hallinger, P. (1992). The evolving role of american principals.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30(3), 35-48.
    Hallinger, P., & Heck, R. (1996) Reassessing the principal’s role in school effectiveness: A view of empirical work.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2(1), 5-44.
    Heck, R., Larsen, T. J., & Marcoulides, G. A. (1990).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achievement: Validation of a causes mode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6(6), 94-125.
    Krug, S. E. (1992).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Education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3), 430-443.
    Leithwood, K. A. (1992). The move towar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5), 8-12.
    Litchfield, D. (1996). If you want me to be an instructional leader, just tell me whatan instructional leader doe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63(1), 202-205.
    Marsh, D. D. (1992). Enhancing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the California school leadership academy.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5(3), 386-409.
    McEwan, E. K. (1998). Seven step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Moenaert, R. K., Caeldries, F., Lievens, A., & Wauters, E. (2000). Communication flows in international product innovation team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7, 360-377.
    Murphy, J. (1990). Principa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In P. Thurston, & L.Lotto(Eds.). Advanc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63-189. London: JAI Press.
    Palermo, T. D. (2002). Practices of elementary principals in influencing new teachers to remain in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Rich, J. M. (1992). Innvoations in education: Reformers and their critics (6th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Ritchhart, R. (2004). Creative teach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standards. Independent School, 63(2), 32-40.
    Robbins, S. P., & Clouter, M. (2002).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rson Educationl.
    Robbins, S. P. (200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Savioz, P., & Sannemann, E. (1999). The concept of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process. IEEE, 2, 137-143.
    Simplico, J. S. C. (2000). Teaching classroom educators how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creative teachers. Education, 120(4), 675-680.
    Taylor, B. O. (1986). How and why successful elementary principals address strategic issues. (Report NO. MF01/PC02).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8124).
    Tidd, J., Bessant, J., & Keith, P. (2001). 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New York: John Wiley.
    Weber, J.R.(1989). Leading the instructional progra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9513).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