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美容 Hsu Mei Jung |
---|---|
論文名稱: |
客家諺語在國民小學教學上之應用研究 |
指導教授: | 范文芳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2 |
中文關鍵詞: | 客家諺語 、鄉土語言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Hakka proverbs, Native language educ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諺語是常民生活經驗的智慧結晶,是傳承久遠的文化瑰寶,不僅應該被保存,更應該與教學結合後繼續的傳承與創新。本文以客家諺語在國民小學之教學應用為研究主題,共分為六章論述:
第一章 緒論,陳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 就中、台兩地有關諺語,尤其是客家諺語之專書、學位論文、期刊論文等文獻作一探究。
第三章 從文化內涵及形式兩部分,來討論客家諺語的特色。從文化內涵了解客家族群之價值觀。從語音分析,感受客語特殊音韻之美。從構詞和句型討論,看到客家諺語的獨特性及生動、豐富之語意內涵。
第四章 客家諺語在國民小學教學價值之探討,探討內容包含教化功能、史料傳承、生活哲學、生命教育等文化認知價值。透過語音上押韻和節奏、修辭與風格,以及客家特殊詞彙等文學價值;另外,客家諺語在作文、演說教學、認識客語的語音及詞彙及讓教學趣味化等語文教育價值,都是本章探討之重點。
第五章 探究客家諺語教材編選之「五避」及「五要」原則,提供客家諺語在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學及融入各學習領域之教學策略。最後則論及諺語教學之形成性、總結性評量方式。
第六章 為結論與建議。眾裡尋他千百度,客家諺語是很好的客語教學教材,希望藉由客家諺語教學,讓琥珀般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再是束諸高閣的陳列品。建議教師利用資訊融入、句型、押韻等新穎且科學的觀念及方法來進行鄉土語言教學,把握教學的主學習和副學習,發揮客家諺語在教學上之功能。
Proverbs, the distillate of wisdom accumulated from our daily life and cultural treasures which have been passed down for generations, should be further passed down and innovated through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akka proverbs to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6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Describes research motives, purposes, scope and methods.
Chapter 2: Discusses relevant proverbs in both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China, especially books, dissertations, periodicals and other documents related to Hakka proverbs.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Hakka proverbs from cultural meanings and formats. The value of Hakka people is understood from the aspect of cultural meanings while the unique beauty of Hakka phonology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 of speech analysis. The uniqueness, liveliness, and the rich semantics of Hakka proverbs ar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word-building sentence patterns.
Chapter 4: Probes into the value of Hakka proverbs in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value of cultural awareness: education functions, historical data heritage, life philosophy and life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following literature value: rhyme and tempo of pronunciation, rhetoric and style, as well as unique Hakka vocabularies. Furthermore, it focuses on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value of the pronunciation and vocabularies introduced in Hakka compositions, speech education and Hakka language introduction courses as well as the ways of making Hakka education more interesting.
Chapter 5: Discusses the “Five-yes” and “Five-no” policies of designing Hakka proverbs teaching materials, provides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Hakka proverbs in elementary school nativ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learning domains. Finally, the formation and summarization assessments of proverbs edu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Chapter 6: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Hakka proverbs are excellent Hakka education material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Hakka proverbs education, our cultural heritage as valuable as ambers could be better used. Teachers are suggested to carry out native language education through the novel and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method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ntence patterns and rhyme so that the major and minor learning of education can be well managed and that the function of Hakka proverbs in education can be developed.
參考書目(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 諺語專書及辭典
朱介凡(1964)《中國諺語論》。台北:新興書局。
何石松(2003)《客諺一百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李盛發(1998)《客家諺語、歇後語選集》。屏東市:安可出版社。
李新建 羅新芳 樊鳳珍(1997)《成語和諺語》。河南:大眾出版社。
周盤林(1975)《中西諺語比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涂春景輯註(2002)《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話俚諺1500則》。台北市:涂春景。
涂春景(2003)《形象化客話俗語1200句》。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徐運德(2003)《客家諺語》。苗栗市:中原週刊社。
黃永達(2005)《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台北市:全威創意。
黃盛村(2004)《臺灣客家諺語(上)(下)》。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溫端政(1985)《諺語》。中國北京,商務書局出版。
楊兆禎(1994)《客家老古人言》。新竹市:文化圖書公司。
楊兆禎(1999)《客家諺語拾穗》。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楊鏡汀(1990)《客家俗諺選輯第一輯》。新竹:客家文化研究會。
劉守松(1992)《客家人諺語》一、二集。新竹:劉守松。
廖德添(2001)《客家師傅話》。台北市:南天書局。
鄧榮坤(1996)《客家話順口溜》。台北市:武陵出版。
鄧榮坤(1995)《客家歌謠與俚語》。台北:武陵出版。
二、 相關參考書籍
王 力(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古國順主編(2005)《臺灣客語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朱榮智(2004)《文學的第一堂課》。台北:書泉出版社。
沈謙(2002)《文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中高級暨語料選粹下冊(海陸版)》。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呂自揚(1994)《台灣民俗諺語析賞探源》。高雄市:河畔出版社。
何石松、劉醇鑫編著(2002)《現代客語詞彙彙編》。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李盛隆 黃政傑(1995)《鄉土教育》。台北市:漢文出版。
周雪香(2007)《多學科視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
季成家(1983)《中國諺語選.上.諺語的諺語》,甘肅:人民出版社1版2刷。
洪惟仁(1993)《台灣哲諺典》。台北:台語文摘。
姜信淇(2004)《客家謎語上、下冊》。新竹:新竹縣政府。
范文芳(1998)《頭前溪的故事》。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涂春景、廖月娥(2003)《客家令兒168》。涂春景發行。
高博銓(2007)《教學論 理念與實施》。台北市:五南圖書。
徐正光主編(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 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馬清華(2006)《文化語義學》。江西:人民出版社。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新屋鄉客語歌謠謎諺(一)》。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郭俊賢 陳淑惠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台北市:遠流出版。
陳原(2001)《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台北市:臺灣商務。
陳原(2001)《在語詞的密林裡:用社會語言學》。台北市:臺灣商務。
陳望道(1964)《修辭學發凡》。上海:作家出版社。
陳運棟(1978)《客家人》。台北市:東門出版社。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莊萬貴(2005)《客家後人罕得聽過介話》。新竹縣政府:新竹縣海陸客家語文協。
黃政傑(2002)《課程設計》。台北市:台灣東華出版。
黃宣範譯(2003)《語言學新引》。台北市:文鶴出版。
黃宣範(2004)《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市:文鶴出版。
黃榮洛(2005)《台灣客家詞彙、傳說、俗諺由來文集》。新竹縣文化局。
黃慶萱(1992)《修辭學》9月增訂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曾逸昌(2005)《客家通論 蛻變中的客家人》。苗栗縣:曾逸昌。
馮輝岳(1999)《客家謠諺賞析》。台北市:武陵出版。
楊宏海 葉小華編著(2006)《客家藝韻》。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
趙元任(1979)《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鄧榮坤(1997)《客家話的智慧》。台北:國際村。
鄧海珠譯(1985)《語言與人生》。早川博士著。台北市:遠流出版。
蔡苑清(1992)《客家話 橫山小謎語》。新竹縣:新竹客家文化叢刊003。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 陳伯璋(2003)《課程與教學的饗宴》。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鍾榮富(2003)《文鶴最新語言學概論》。台北市:文鶴出版。
鍾榮富(2004)《台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謝樹新(1965-1981)《中原文化叢書》。苗栗:中原週刊社。
譚元亨(2002)《千年聖火 客家文化之謎》。江蘇:古籍出版社。
羅美珍 鄧曉華(1995)《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常培(1989)《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羅肇錦(1990)《台灣的客家話》。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羅肇錦(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譚達先(1993)《中國傳說概述》。台北市:貫雅文化事業。
三、 學位論文
吳鴻瀛(2006)《臺灣閩南諺語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靜玉(2005)《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樹木名稱之客語詞彙---以新竹縣竹東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銀(2007)《諺語教學的實踐與省思-以台中縣鐵山國小六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慧玲(2008)《台灣閩南諺語語言分析與教育功能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子晴(2000)《客家諺語的取材和修辭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昌閩(2001)《台灣閩南諺語之社會教化功能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美容(2005)《客家令仔(謎語)的語文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許筱萍(2003)《台灣閩南語修辭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庭芬(2005)《台灣閩客諺語的比較研究--從飲食諺語談閩客族群的文化與思維及其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冬英(2000)《臺灣客家諺語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姿婷(2006)《台灣客家節氣諺語及其文化意涵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禎(2001)《諺語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亞瑜(2005)《客家動物諺語的意涵與演變-從客英、英法大辭典到當代諺語著作》。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期刋論文
王松木(2007)〈閩南諺語研究的認知轉向及其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運用〉,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汪少華(2008)〈諺語、架構、認知〉。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第6期。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南京。
何石松(2008)〈重視客語教學加強客語的活力與傳承〉。桃園縣九十七年度鄉土語言客語教學進階班教師研習手冊17~31頁。桃園縣政府教育處。
何石松(2000)〈客家諺語的淵源與分類〉。僑大先修班學報第八期17~208頁。
林孝璘(2000)〈台灣俗語的智慧〉。國文天地16卷4期。
邱湘雲(2006)〈海陸客家話帶「嫲」詞語析論〉摘要。《客家研究》創刊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范文芳(1994)〈客語教學的現狀與展望〉載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雜誌社承辦之「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度全國文藝季系列活動—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58-72)。
洪惟仁(2005)〈祖先智慧的寶石-哲諺〉。國文天地95~100頁。
徐維群(1999)〈從客家民諺看客家人的家意識〉。龍岩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2期。
崔元(2008)〈淺析慣用語、諺語和歇後語的結構及修辭特點〉。語言應用研究。濟南幼兒師範學校。
張學謙(2000)〈由台灣諺語談台語文學之美學〉。文化視窗14~20頁。
張老師月刊(2001)〈客家諺語的淵源與分類〉。張老師月刊111頁。
郭紹虞(1921)〈諺語的研究〉。載於《小說月報》12卷2號。
黃瑞枝(1998)〈客家諺語與教學之探討〉。《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新竹師範學院。
黃絢親(2005)〈台灣諺語的結構與教學運用-台灣情、俗語美〉。國文天地74~77頁。
靜 修(2005)〈客家諺語(一)〉。文化生活39期14~16頁。
謝進興(2008)〈從有關蔬菜的客家諺語中分析探究客家文化的特質〉。香港理工大學國際語言學研討會發表之單篇論文。
譚元亨(2008)〈客家民諺與祖宗言〉。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一期。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東廣州。
鄭良偉(2003)〈語言研究、語言政策與個人及社會的語文競爭力之提升 〉,計算語言學會年會專題演講。交通大學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外文及語言學學系研究講座。
五、 網路參考資料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頁-哈客語言館-客語政策-客語能力認證-推動客家語言復甦與永續成長。網址: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034&CtNode=235&mp=233&ps=。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網址: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4119/ch05/type2/gov40/num17/Eg.htm。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之國教專業社群網。網址:http://teach.eje.edu.tw/9CC/context/03-1-3.html。
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8B%E6%B0%91%E5%B0%8F%E5%AD%B8&variant=zh-tw。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小小筆記書-第四冊諺語篇》。網址: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6272&ctNode=409&mp=23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台灣客語詞彙資料庫。網址:http://wiki.hakka.gov.tw/。
高雄縣鄉土語言客家語—俚、諺、歇後語網頁。網址: http://www.haga.ks.edu.tw/0/index.htm。
桃園縣龍潭國小客語資源中心。網址: http://163.30.181.2/school/ltesken/product_2.htm。
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焦點話題。網址:
http://www.hakka-lib.taipei.gov.tw/magzine/2004spring/focal-1-12.htm。
客家語言數位學苑-客語計劃。網址:
http://203.72.251.2/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05D08E7A-51D5-4E8E-8BBC-6D17ED6C3137}。
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網址:
http://info.cher.ed.ntnu.edu.tw/epaperi/items/nindex.php?i_id=61。
魏金財(1998)〈國小兒童句子學習的層次和內容劃分〉摘要。網址: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wei3128/paper/clauteachreserch.htm。
日月潭文武廟。網址:http://www.wenwu.org.tw/bencandy.php?fid=2&id=21。
〈認識客家文化 從鹹菜甕開始〉國立臺中圖書館第32期書香遠傳期刊出版品。
網址:http://www.ntl.gov.tw/Publish_List.asp?CatID=1641
客語師資班同學會。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hakkateacher/。
搶救客家話大聯盟。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ahaugu-ahaugu/article?mid=426&next=417&l=f&fid=6
蔡佳雯(2008)〈課程理論與實際應用-後現代課程觀〉。網路社會通訊,第74期,2008年11月15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4/74-17.htm。
哈客網路學院。(客家俗話中的動物形象)。網址:http://elearning.hakka.gov.tw/。
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網址:http://hakka.dict.edu.tw/。
客語教學資源庫。網址:http://w12.gtes.tp.edu.tw/hakka/default.asp。
高雄縣鄉土語言教材教學資料庫。網址:http://www.ks.edu.tw/local/index2.htm。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數位教育科。網址:http://www.tyc.edu.tw/des/edu_character.htm。
苗栗縣教學資源網。網址:http://etoe.mlc.edu.tw/design/showdesign.jsp?signid=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