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丁碗荏
Ting,Wan-Jen
論文名稱: 一位幼教老師進行創造性舞蹈教學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A Kindergarten Teacher’s Creative Dance Teaching
指導教授: 劉淑英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幼教老師創造性舞蹈教學個案研究
外文關鍵詞: kindergarten teacher, case study, creative dance teaching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一位幼教老師於幼兒園進行創造性舞蹈教學時之規劃與策略,並採用個案研究,透過觀察、訪談與相關文件資料的蒐集進行有脈絡的陳述,該園共有兩個班級,於每個主題延伸四至六個學習組別,而兩班幼兒主要採取興趣選組的方式進行,每週進行四天,每個主題進行兩週,而本研究主要蒐集三個創造性舞蹈教學主題之過程,研究者將資料加以整理與分析後得到下列發現:
    一、規劃方式
    (一)從主題課程延伸分組教學活動
    (二)隨著幼兒的想法與表現改變教學內容
    (三)循序增加舞蹈元素以挑戰幼兒的肢體探索能力
    二、策略運用
    (一)善用口頭語言及身體語言以增加幼兒的學習機會
    (二)隨著師生經驗的累積逐漸擴增賦予幼兒的自由度
    (三)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元的教具來輔助教學以提升幼兒的肢體語彙
    本研究自我期許並建議現場教師在教學實務方面,善用創造性舞蹈教學於主題課程當中,多接觸其相關的知能課程,以追求自我專業成長,以及突破心理障礙,勇敢嘗試創造性舞蹈教學;在未來研究方面,可尋求不同背景之教師,以了解其教學差異,並納入幼兒的學習層面以延伸研究的面向,未來亦希望自己能實際進行行動研究以增加創造性舞蹈教學的知能。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processes used by a kindergarten teacher when teaching creative danc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related documents. The kindergarten in the case study had two classes. The young children in each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o six groups, each group having the same curriculum theme, but working in a different learning area. Each student could select which group to join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Teaching was provided four days a week for two weeks.

    The finding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Planning
    (1) Extending each curriculum theme into group teaching activities.
    (2) Adjusting teach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students’ ideas and performances.
    (3) Adding dance elements progressively to challenge students’ exploration of their bodies.
    2. Application of strategies
    (1) Making use of oral and body language to increas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2) Enhancing students’ freedom gradually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eriences.
    (3) Using multiple teaching aids, including visual, audio and haptic, to expand students’ physical vocabula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I first suggest that teachers should associate creative dance teaching with main curriculum themes, apply dance teaching to theme courses, undertak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become more knowledgeable about creative dance and related subjects, and thus break through personal psychological barriers with respect to teaching. Second, future research could include teachers from a rang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us allowing comparison of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should consider different aspects of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 Finally, I anticipate this and future research using action research will increase my knowledge and continue my journey as a teacher of creative da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第一節 創造性舞蹈 9 第二節 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規劃 13 第三節 創造性舞蹈教學之策略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個案研究 3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3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0 第五節 研究可信賴度及研究倫理 4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埋下一棵跳舞的種子 47 第二節 長出多元探索的枝芽 83 第三節 開滿自由創意的花朵 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結論 139 第二節 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8 中文部分 148 英文部分 152 附錄 154 附錄一:玫瑰班主題時程表 154 附錄二:玫瑰班上午作息時間表 155 附錄三:訪談大綱 156 附錄四:觀察記錄表 157 附錄五:同意書 158 附錄六:研究計畫說明書 159 附錄七:藝術好好玩主題課程教案 160 附錄八:行行出狀元主題課程教案 161 附錄九:愛護地球主題課程教案 16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朱沛思(2007)。創造性舞蹈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一個新手舞蹈老師的探索旅程。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台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台灣舞蹈的拓荒歲月。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天民、余國芳(2005)。台灣舞蹈史。台北市:大卷文化。
    李宗芹(1991)。創造性舞蹈:透過身體探索成長的自我。台北市:遠流。
    李佩芬、李雪如、顏秀雯、薛雅菁、王仕琦、安宇寧(2009)。選才藝班,關鍵問答。親子天下特刊,24-32。
    李絢芬(2003)。舞蹈遊戲對學齡前兒童創造力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沐馨(2003)。幼兒舞蹈教育實施方式支之初探。教師之友,44(4),97-103。
    吳怡瑢、黃玉婷(2011)。從舞蹈理論到教育現場的知識轉換歷程:以創造性舞蹈教學實習為例。台灣舞蹈研究,6,31-71。
    余金文(1997)。20世紀美國舞蹈教育史。舞蹈教育,1,25-26。
    呂宜靜(2005)。音樂介入創造性舞蹈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童語文與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高雄:麗文文化。
    林恩亘(2010)。融入生命教育議題於幼兒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妙慧托兒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佩蓉(2012)。教育部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台北市:教育部。
    林翠湄(譯)(2000)。P.S. Weikart 著。動作教學:幼兒重要的動作經驗(Key Experiences in Movement for Children)。台北市:心理。
    周淑惠(2006)。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探究取向之主題課程。台北市:心理。
    柯佩宜(2003)。創造性舞蹈統整運用於生活及語文學習領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范靜蘭(1998)。以創造性韻律活動的教學策略改善幼兒學習適應行為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毓瑛(譯)(2002)。S. Bredekamp & C. Copple著。幼教綠皮書(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新竹市:和英。
    翁麗芳、蔡春美、廖幼芽(主編)(1997)。幼兒律動。台北市:教育部。
    唐嘉鳳(2010)。〝我們的課程都是在玩〞三位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生活律動教師運用遊戲教學之探究。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中煖,(1998)。從動作教育看我國體育和舞蹈的發展。舞蹈教育,1,19-24。
    張中煖(2001)。舞蹈在九年一貫新課程中的發展。藝術教育研究,1,23-42。
    張中煖(2004)。雲門幼兒生活律動課程規劃與實施之探討。台灣舞蹈研究,1,1-32。
    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台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張重文(2003)。一位不會跳舞的老師怎麼教跳舞我的專業成長與課程發展歷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暫行大綱。2012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ece.moe.edu.tw/
    陳美莉(2005)。幼兒在創造性肢體律動中心流經驗之研究。國立台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碧涵(1997)。談創造性舞蹈。舞蹈教育,1,27-29。
    郭志輝(1990)。由幼兒生理特徵談幼兒舞蹈教育。文訓雜誌革新,20,14-16。
    郭滿州(2006)。讓身體會說話:創作舞教學。美育雙月刊,149,72-79。
    郭瑜婷(2004)。透過創造性舞蹈教學探討習舞兒童創造力之提升:以臺中市三采藝術園區舞蹈班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義雄(譯)(1997)。D.L. Gallahue著。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Developmental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oday’s Children)。台北市:普賢王。
    許碧勳(2003)。舞之!樂之!--談兒童的創造性韻律教育。靜心學報,2,17-28。
    莊憶竹(2002)。創造性舞蹈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雄(1990)。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金桂(2009)。舞蹈教學。台北市:五南。
    黃素雪(1991)。創造性舞蹈在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之研究。台南家專學報,10,289-313。
    黃淑蓮(2007)。運用主題撰寫於兒童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 (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 心理。
    黃瑞芬(2007)。創造性舞蹈融入幼兒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台北市:心理。
    黃麗卿(2008)。舞動、敲擊、嬉遊記-幼教藝術課程探究之足跡。台北市:心理。
    詹幼君(2009)。小靈魂的遊戲:創造性舞蹈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俐均(2007)。探討一位幼兒舞蹈教師的教學內涵與其專業發展。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琇鳳(2008)。「毛毛蟲舞蹈教室」的兒童律動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智強(2002)。創造性舞蹈教學探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10,197-209。
    鄧宗聖(2007)。來段即興表演吧:肢體創作經驗分享。美育雙月刊,159,76-79。
    廖香玲(2010)。我們一起跳舞的日子:一位幼稚園教師於創造性舞蹈教學的行動歷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麗媛(1998)。國小低年級舞蹈教學要領。國教世紀,181,15-18。
    鄭麗媛(2000)。九年一貫課程談國小舞蹈教學。國教世紀,192,1-4。
    標姝圻(2010)。雲門舞集生活律動課程在幼兒身體基本能力之實施成效初探-兼看家長態度之關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淑英(1998)。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舞蹈篇。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劉淑英(譯)(1998)。M. Sullivan著。幼兒動作探索(Feeling Strong, Feeling Free: Movement Exploration for Young Children)。台北市:華騰。
    劉淑英(1999)。重建幼兒的肢體觀-談創造性舞蹈教學。國教世紀,187,44-49。
    劉淑英(2000)。聞樂起舞。國教世紀,190,15-26。
    劉淑英、程宜莉、盧巧妙(譯)(2007)。C.M. Willis著。迎戰舞蹈教育的祕訣(Dance Education Tips From the Trenches)。台北市:華騰。
    劉淑英、程宜莉、詹雅涵(譯)(2008)。L.Y. Overby & B.C. Post & D. Newman著。舞蹈與統整性課程設計-101動作歷險記(Interdisciplinary Learing Through Dance:101 MOVEntures)。台北市:華騰。
    劉淑英(譯)(2009)。M. Davis著。幼兒動作與舞蹈教育(Movement and Dance in Early Childhood)。台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英文部分
    Boswell, B.B.(1991).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Improving Dynamic Balance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Preceptual and Motor Skills,73,759-764.
    Gilbert, A. G. (1992). Creative Dance for All Ages. VA: The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AAHPERD).
    Joyce, M. (1980). First Steps in Teaching Creative Dance to Children (2nded).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Joyce, M. (1984).Dance Technique for Children.C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Joyce, M.(1994).First Steps in Teaching Creative Dance to Children (3nd ed).Palo Alto,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Liu, S.Y.(2006)Development Generalist Teachers’Understanding of Dance Teach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aiwan, Unpublished PhD thesis, Roehampton University.
    Merriam, S.B.(199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inson, S.(1988).Dance for Young Children .Finding the Magic in Movement.VA: Nation Dance Association.
    Yin, R.K.(1989).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Yovanka, B.L.& Adam, W.(2006).The Effect of a Creative Dance and Movement Program on the Social Competence of Head Start Preschoolers.Social Development,15(3),501-519.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