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月瑩 Wang, Yueh-Ying |
---|---|
論文名稱: |
循・尋―王月瑩竹雕塑創作論述 Follow‧Pursue―Art Statement of Bamboo Sculpture by Yueh-Ying Wang |
指導教授: |
蕭銘芚
Shiau, Ming-Twen |
口試委員: |
劉鎮洲
Liu, Chen-Chou 李允文 Lee, Yun-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學院 - 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Master Program of Arts Education and Creation, Arts and Design Depart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3 |
中文關鍵詞: | 循·尋 、竹雕塑 、抽象雕塑 、普世價值 、潛意識 |
外文關鍵詞: | Follow・Pursue, Bamboo sculpture, Abstraction sculpture, Universal value, Subconscious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創作論述以個人創作為研究主題,主要探討筆者父母的傳統思想觀念,影響其對尋求歸屬感與追尋夢想之間的抉擇。筆者大學畢業後,因經濟因素放棄以創作為志業的夢想。在相隔19年之後,因深愛創作再度重回校園就讀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在就讀研究所期間,藉由不斷地梳理自我成長背景,挖掘、剖析並時常與自我對話,慢慢釐清自我的創作脈絡。
藉由探討「循·尋」的意義與內涵,依照遵循普世價值與追求尋找自我的夢想。影射人的一生似乎在追求一個符合普世價值、圓滿意象的人生,亦即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由的境界中,不論外在有多大的自由,仍是受到限制。
世俗中的自由並不是真自由,因此,只能在心靈上、思想上,追尋一種無拘無束的意念與想望。筆者運用駐村在地的桂竹作為創作的主要媒材,在地砍伐、在地製作,運用竹編的亂編法、輪口編法以及竹枝烤彎技法,創作出「似圓系列」、「窩居系列」、「無拘系列」三系列竹雕塑作品。藉由竹材處理的前置作業以及編製的過程中,享受創作的勞動感與身體感,達到藝術療癒的效果。
作品最後以懸吊的形式展現,藉由燈光的投影,將虛空間延伸至所投影的牆面及地面,形成更強烈的空間感,以及充滿希望的氛圍,同時隱喻筆者目前駐村居無定所,如同浮雲一般境況。
關鍵字:循·尋、竹雕塑、抽象雕塑、普世價值、潛意識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personal creation as the research discuss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author's parents' traditional ideas, which affect her choice between seek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pursuing dreams. After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the author gave up her dream of taking creation as her ambition due to economic factors. After 19 years, the author went back to the campus to study in the master's program in the Department of Arts and Design at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During graduate school, the author gradually clarified her creative context by constantly combing her growth background, mining, analyzing and often talking to herself.
By explor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notation of "follow and pursue", we can find our own dream according to the universal values and pursuit. It seems that people's life is pursuing a life in line with universal values and perfect images, that is, China's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In the realm of freedom, no matter how much freedom there is outside, it is still limited. Freedom in the secular world is not true freedom. Therefore, we can only pursue an unrestrained idea and desire in mind and thought. The author uses Phyllostachys makinoi in residence as the main media for creation, felling and making locally, and uses the random weaving method of bamboo weaving, wheel mouth weaving method and bamboo branch baking and bending technique to create three series of bamboo sculptures, i.e. "similar to circle series", "nest house series" and "unrestrained series". Through the pre operation of bamboo processing and the process of weaving, enjoy the sense of labor and body of creation,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artistic healing.
Finally, the works are displayed in the form of suspension. Through the projection of lights, the virtual space is extended to the projected wall and ground, forming a stronger sense of space and a hopeful atmosphere. At the same time, it metaphors the author's current situation of no fixed place in residence.
Key words:Follow・Pursue, Bamboo sculpture, Abstraction sculpture,
Universal value, Subconscious
中文書籍
01. 朱浤源等:《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市:正中書局,1999。
02. 李美蓉:《視覺藝術概論》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03. 何政廣:《二十世紀雕塑大師:亨利・摩爾Henry Moore》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003。
04. 何政廣:《亨利摩爾藝術全集》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6。
05. 何政廣:《亨利・摩爾Henry Moore》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
06. 呂錦明:《台灣竹圖鑑》台中市:晨星出版,2010。
07.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5。
08. 陳正之:《竹編工藝》台北:漢光文化,1998。
09. 高宣揚:《佛洛伊德主義》台北市:遠流,1993。
10. 許正龍:《雕塑學》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
11. 曾肅良:《藝術概論》新北市:三藝出版有限公司,2016。
12. 葉重新:《心理學》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20。
13. 趙錫如:《辭海》台北:將門文物,2005。
14. 黎建球:《人生哲學》台北市:五南,2004。
碩博士論文
01. 田文筆:《自我創作精神的探索 田文筆創作論述》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
院版畫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02. 邱方欣:《「瓶」之虛實空間表現─邱方欣雕塑創作論述》嘉義:南華大學視覺與媒
體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4。
03. 卓俊佑:《「浪」─存在過往之中的未來本質 鐵雕藝術創作》屏東:國立屏東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9。
04. 周淑玲:《從線性到空間建構的雕塑概念:周淑玲創作論述》台北:國立臺灣藝術
大學雕塑學系碩士論文,2017。
05. 胡竣傑:《心靈空間的遊走―胡竣傑創作論述》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
士論文,2010。
06. 陳亦青:《以藝術治療取向探討視覺藝術創作者之心流經驗對創意自我效能的影
響》台北:臺北市立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2018。
07. 陳敬欽:《何恆雄抽象雕塑藝術研究》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藝術
研究所碩士班雕塑組碩士論文,2008。
08. 張簡綉雯:《洞:自我存在的追尋 張簡綉雯創作論述》台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
覺學系碩士論文,2012。
09. 梁慶國:《自我直觀與表現創作研究論述》台南:國立台南大學美術學系視覺藝術
教學碩士論文,2009。
10. 曾俊明:《抽象與具象之虛實意境─曾俊明繪畫創作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班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0。
11. 黃愛淳:《「繁」弄人生—黃愛淳雕塑創作自述》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雕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12. 黃韶瑩:《詩性的抽象雕塑 社會情感的轉移》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
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
13. 葉怡君:《自我完滿》台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12。
14. 謝天凱:《心靈.深觸─謝天凱立體造型創作論述》嘉義: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
學系碩士論文,2011。
15. 盧柔君:《毋指山》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19。
16. 謝家雯:《找尋自我的輪廓》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
17. 蘇素粉:《自我探索藝術創作》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學位在職進
修專班碩士論文,2007。
參考網站
01. 四代田邊竹雲齋〈《連結》巴西聖保羅日本屋〉
<http://chikuunsai.com/works/connection%e3%80%80%ブラジルサンパウロ-
japan-house/>,2020.06.13檢索。
02. 四代田邊竹雲齋〈《連結—GODAI》奧登帕薩爾現代博物館〉
<http://chikuunsai.com/works/「connection---godai--」>,2020.06.13
檢索。
03. 四代田編竹雲齋〈《CONNECTION》亞洲美術館〉
<http://chikuunsai.com/works/connection-2>,2020.06.14檢索。
04. 四代田編竹雲齋〈profile〉<http://chikuunsai.com/profile >,
2020.06.13檢索。
05. 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用竹籐編織一方淨土 王文志-我從山林來〉<http://
www.tnhf.com.tw/index.php?action=views_in&id=12 >,2020.06.13檢索。
06. 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首頁:一根竹子的旅行〉
< http://yylart.net/index.php >,2020.06.13檢索。
07. 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作品分類:日本〉
<http://yylart.net/worksDetail.php?wType=6&wId=61 >,2020.06.14檢
索。
08. 居家王〈傳承解構 老物新風 專訪考工記工作室創辦人范承宗〉
<https://home.housetube.tw/kb/6019>,2021.05.30檢索。
09. 欣傳媒〈嶼生俱來,里山禾樂/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78188>, 2021.07.07檢索。
10.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網站〈學/術科測試參考資料〉
<https://techbank.wdasec.gov.tw/owInform/DLowFile/212004A11.pdf>,
2020.12.12檢索。
11. 傳統工藝數位博物館〈傳統工藝美學:竹藤藝〉
<https://crafts.ncfta.gov.tw/home/zh-tw/Bamboo1>,2020.12.22檢索。
13. Cheng Tsung FENG〈Beside〉<http://www.chengtsung.com/Beside>,
2021.07.07檢索。
14. Lisa Pollman〈Interview with Cambodian Artist Sopheap Pich:
Sculpting with Bamboo〉《culturetrip》<https://theculturetrip.
com/asia/cambodia/articles/interview-with-cambodian-artist-sopheap-
pich-sculpting-with-bamboo>,2020.06.13檢索。
15. PChome個人新聞台〈雕塑家 亨利・摩爾〉 <http://mypaper.pchome.com.tw/
wongkalong/post/1264876762/ >,2020.01.06檢索。
16. PURETA ROJA紅門〈Laurent Martin“ Lo”〉
< http://puerta-roja.com/art/artists/laurent-martin-lo>,2020.06.13
檢索。
17. sopheap pich〈about〉<http://sopheap-pich.com/about>,2020.06.14檢
索。
18. sopheap pich〈work〉<http://sopheap-pich.com/work>,2020.06.13檢索。
19. United Nations〈Meetings Coverage and Press Releases〉
< https://www.un.org/press/en/2003/sgsm9076.doc.htm>,2021.11.09檢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