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慈瑩 Lin, Tzu-Ying |
---|---|
論文名稱: |
新竹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教師工作倦怠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 Value, Job Burnout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 |
指導教授: |
鄭淵全
Cheng, Yuan-Chuan |
口試委員: |
單文經
Shan, Wen-Jing 顏國樑 Yen, Kuo-L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English)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6 |
中文關鍵詞: | 教師工作價值觀 、教師工作倦怠 、學生學習態度 |
外文關鍵詞: | teachers’ work value, teachers’ job burnout,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
相關次數: | 點閱: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探討新竹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對教師工作倦怠及學生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研究,以新竹市十五所國民小學教師為施測樣本,共發出問卷468份,回收有效問卷338份,有效回收率為72.5%。
資料應用SPSS18.0統計套裝軟體,以描述性分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分式進行分析,並獲致以下結論:
一、新竹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屬於中上程度,並以「人際關係」表現最佳,「安全感」
則為最後。
二、新竹市國小教師工作倦怠屬於中下程度,但已接近中等程度,「情緒耗竭」最為嚴
重,「個人成就感降低」最為輕微。
三、新竹市國小教師知覺學生學習態度為中上程度。
四、教師工作價值觀、教師工作倦怠與學生學習態度無顯著相關。
五、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學生學習態度具有中度相關。
六、教師工作價值觀對學生學習態度具有20.2%的預測力。
七、教師工作價值觀以「人際關係」表現最佳,但對學生學習態度卻無預測力。
八、教師工作價值觀以「安全感」得分最低,但對學生學習態度最具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做為教師、教育行政單位與後續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is mainly to research o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 among Work Value, Job Burnout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collected from 15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 468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were sent out, 338 copies were valid samples an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72.5%.
SPSS/18.0 Statistical Package Software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collected data,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following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peated measure ANOVA,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showed as follows:
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 had middle and high levels of perception for
work value;among which, the item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and the “a sense of security” had the worst.
2.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 had middle and low levels of perception for Job burnout;among which, the item of “low personal accomplishment”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and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had the worst.
3.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 had middle and high levels of perception for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4. There was no suc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teachers’ work value, teachers’ job burnout,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5. Teachers’ work value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had a middle correlation.
6. Teachers’ work value could predict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R2=20.2)
7. .The sense of security scores the lowest among the work values of teachers. Yet they do not have any predictive power in the learning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8.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ork the best among the work values of teachers. Yet they have the least predictive power in the learning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and for future researchers.
壹、中文部分
方啟勝(2008)。探討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工作價值觀關係之影響-以陸軍北部砲兵群
志願役士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恩普(2014)。觀光旅館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王惠蓉(2010)。臺南市國小教師親職信念與工作價值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曉祈(2012)。花蓮縣國民小學學生學習態度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岱霖(2014)。臺中市國小導師服務領導行為、學童同儕關係對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吳悅如(2009)。文化資本對國小學童的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宜蘭地區六年級
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吳淑蕙(2011)。屏東縣國小導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煥烘、林志丞(2011)。國中教師社會支持、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倦怠相關研究以角色
壓力為中介變項。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6,25-56。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1996)。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究。台北市:行政
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李小菁(2010)。高雄縣市文理補習班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介至、黃德祥(2002)。重建新世代的師生倫理。學生輔導,82,30-39。
李文良(2005)。綜合高中電機技術學程學生與高職電機科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明昌(1997)。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克泓(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智雯(2014)。臺中市公立國民中學導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憶芝(2009)。澎湖縣新移民與本國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蕙薌(2012)。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特質與學校組織文化及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以
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邱欣怡(2008)。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以工作投入、社會支持
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邱彥翔(2016)國小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家庭背景與學習態度及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施懿倩(2007)。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67。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7/67-45.htm。
洪瑞斌、劉兆明(2003)。工作價值觀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250。
洪蘭主譯(Henry Gleitman著)(2001)。心理學。臺北:遠流。
胡小玫(2010)。高齡教育者老化知識、工作價值觀、對老人態度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孫海龍(2011)。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服務品質認知之關聯性研究-以高雄地區就業
服務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徐西森(2002)。商業心理學。台北:心理。
徐儷嘉(2008)。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柴素靜(2007)。彰化、南投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外籍教師英語教學之學習態度調查研
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1(1),47-66。
涂馨尹(2008)。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秦旭琨(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15,172-229。
馬榮哲(2004)。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7)。105學年度新竹市國民小學校別資料。取自
http://depart.moe.edu.tw/ED4500/
張如君(2015)。國小教師職家衝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
大學,嘉義市。
張明輝(2008)。臺南縣市國民小學訓導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2012)。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淵程(2001)。高級職業學校全面實施學年學分制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碧珊(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之關係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慶勳(2005)。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市:心理。
曹仲宇(2010)。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學校氣氛與兼任行政職務意願關係之
研究─以臺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市。
曹國雄(1994)。價值配合程度對工作態度與工作表現的影響。中原學報,22,138-151。
莊淑昀(2007)。臺北市中等學校特教教師角色壓力、情緒智能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瑜珊(2011)。臺南市國小教師人際關係、角色知覺差距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乃禎(2013)。國民小學內部行銷與教師的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工作價值
觀、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
南市。
郭詔維(2012)。國民小學教師兼任教學組長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佳陽(201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工作情境對工作倦怠的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怡如(2010)。國民小學一年級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昱均(2017)。彰化縣國小語文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私立康寧大學,臺南市。
陳風吉(2014)。高中職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工作績效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台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陳寅清(2007)。國民小學兼行政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學校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
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淑蘭(2011)。新北市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博楨(2006)。臺北縣市幼兒運動遊戲指導員工作價值觀、工作投入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意錚(2016)。家長教育價值觀對子女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銘宗(1994)。工作價值觀及其形成歷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
新北市。
陳德謙(2014)。臺灣地區國中階段學習障礙學生學習態度與家長參與之關係(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艾岑(2009)。不同世代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曾國書(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總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游淳淑(2015)。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生教室問題行為、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倦怠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火炎(2011)。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大高雄
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玉娟(2014)。屏東縣國民小學身心障礙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
大學,嘉義縣。
黃振恭(2008)。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知覺與教學自我效能和專業表
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珮瑛(2007)。國小學生對學校與民間視覺藝術課程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台中縣清水鎮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菀榆(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生活平衡對工作倦怠之影響—以社會支持為調
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市。
黃靖嵐(2011)。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臺生(2001)。工作倦怠相關理論探述。中國行政,70,37-67。
黃寶園(200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華立圖書。
黃寶園(2009)。不同職業類別人員職業倦怠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3(1),23-49。
楊宜涓(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教學效能與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
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市。
溫世頌(2014)。心理學導論。臺北市:三民。
葛樹人(2006)。心理測驗學。臺北市:桂冠。
詹美瑩(2013)。基隆市新移民子女的家庭資源、課外閱讀行為、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詹雅惠(2015)。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學生學習態度與教師情緒勞務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鄒秀惠(2015)。嘉義縣國民中學導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廖芳慶(2015)。高雄市高中職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廖琬欣(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趙國輝(2009)。高雄市中小學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價值觀、組織適配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淇溱(2013)。高雄市課後托育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劉雅惠(2011)。中彰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歐慧敏(2008)。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間之適應歷程。教育研究月刊,166,109-123。
潘詩婷(2002)。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竹君(2015)。新北市國小英語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昶暉(2013)。學習環教學模式對國小三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
學習成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鄭燕芬(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鄭耀嬋(2004)。國小融合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3,
215-260。
蕭國倉(2011)。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工作壓力與工作價值觀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蕭莉棋(2014)。嘉義縣國中教師對干擾行為的情緒評價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賴麗貞(2007)。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與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彰化地區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傳崇(2013)。卓越領導的核心信念:校長學術樂觀。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5),30-32。
鍾雨軒(2015)。「1999市民熱線」投訴管道對教師工作倦怠的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國民小學,臺北市。
簡紅珠(2006)。以學習成就為主的教師效能研究與教師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75-90。
簡萍郎(2004)。科學故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學童 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嚴澤鈞(1999)。臺灣地區師院生工作價值觀與任教意願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貳、西文部分
Brophy, J. E. (1987).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on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 leadership, 45, 40-48.
Brown, D. (2002). The role of work and cultural values in occupational choice, satisfaction
and success:a theoretical state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0(1) ,
48 -56.
Fishbein, M. ,& Ajzen, I. (1972). Attitudes and normative beliefs as factors influencing
behavior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1, 1-9.
Freudenberger, H. 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 159-164.
Ginzberg, E., Ginsburg, S. W., Axelrad, S., & Her ma, J. L.(1951). 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 .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lick﹐O. (1970). Sixth graders'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conditions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38(4), 17-22.
Halime, S. S. (2013). The attitud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s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5(4), 338-342.
Halstead, J. M. (1996). Values and values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J. M. Halstead & M.
J.Taylor (Eds.), Values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values.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Harison, W. D. (1983). A social competence model of burnout. In B.A.Farber(Ed.) Stress
andBurnout in the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Wiley.
Judge, T.A., & Bretz, R.D.(1992). Effects of Work Values on Job Choice Deci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7(3),261-271.
Knoop, R. (1994). Work values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 128(6), 683-689.
Marzano, R. J. (1992). A different kind of classroom:Teaching with dimensions of learning.
Alex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slach, C. (1982). Burnout: The cost of caring. Englewood Cliffs.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2, 99-113.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Inc.
Moon, S. B. (1993). A comparison of Korean and American students attitudes about schoo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7 268.
Pine, G. J., & Innis, G. (1987). Cultural and Individual Work Values.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5(4), 279-287.
Robbins, S. P. (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Schwarz, N., & Bohner, G. (2001). The construction of attitudes. In A. Tesser & N. Schwarz
(Eds.),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Intraindividual processes(Vol. 1,
pp. 413-435). Oxford, UK: Blackwell.
Schwarzer, R. ,& Hallum, S. (2008). Perceived teacher self-efficacy as a predictor of job stress and burnout: Mediation analyses.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57, 152-171.
Stevenson, J. G. (1994). Employee burnou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16(3), 350-367.
Super, D. E. (1970). 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Chicago: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
Sverke, M., Hellgren, J., &; Näswall, K. (2002). No security: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job insecur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7,242-264.
Zimbardo, P. G., & Gerrig, R. J. (1996). Psychology and life (14th ed).NY: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