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濱文
論文名稱: 模糊理論在學習診斷資訊系統之應用-以國小學童解未知數解題程序的錯誤類型為例
指導教授: 羅昭強博士
Law.C.K.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模糊理論學習診斷未知數解題資訊系統
外文關鍵詞: Fuzzy theory, learning diagnosis, unknown number resolution, information system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結合數學教育相關研究成果、模糊理論的技術與資訊系統的使用,以代數未知數計算題解題錯誤類型為主題,透過未知數解題題型分析與訂定給題規則,建立題庫與題卷的資料架構,經由適當設定系統參數與資料分組,發展出分析模式,以視窗作業系統為平台,物件導向程式語言為開發工具,完成學習診斷資訊系統之實作,並進一步探討軟體的效度與實用價值。
    學習診斷資訊系統透過分析學生代數未知數計算題作答的答案,即能診斷出學生可能誤用的解題程序。系統診斷的結果與專家教師的判讀結果,有相當程度的相關性,因此診斷結果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可以提供教學者參考。系統透過專家模式與一般模式的設定,簡化操作程序與提升使用方便,並藉助電腦的快速處理能力,來協助教學者迅速找出學生學習的困難,使教學者能適時給予學生適當的補救教學措施。


    The su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 model of learning analysis and implement an inform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diagnosis, further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is implemented with an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upon an operation system platform of Windows by category-analyzing on unknown number resolution and ruling test to construct an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questions and questionnaires and properly set
    value of system parameter and data categorization. The category of unknown number resolution is a type of miscalculation of a variable of algebra.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diagnosis is able to determine the most possible process of question resolving by analyzing the answer of calculation of a variable of algebra provided by an examine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learning diagnosis is highly correlated to professor's determination for same set of answer of calculation of a variable of algebra provided by an examinee. In a result, The system is very useful for teacher's reference. The system is built with a professional mode and a general mode to simplify system operation procedure and enhance the facility. Meanwhile, the powerful computation of the system is able to assist teacher to find out the learning obstacl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then, the teacher can adapt a more proper teaching measures for the learner.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電腦與教育………………………………………………. …7 第二節 模糊理論…………………………………………………… 10 第三節 代數學習與代數解題程序………………………………… 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21 第一節 未知數解題題型分析……………………………………… 21 第二節 給題規則與題目的產生…………………………………… 24 第三節 系統參數設定與α值的給定…………………………………26 第四節 模糊推論…………………………………………………… 28 第五節 分析結果的呈現與解釋…………………………………… 32 第六節 效度與實用價值評估……………………………………… 33 第七節 系統開發環境與系統流程………………………………… 35 第八節 研究步驟與時程…………………………………………… 36 第肆章 系統實作與討論………………………………………...…38 第一節 系統軟體概說……………………………………………… 38 第二節 主程式功能說明…………………………………………… 39 第三節 系統專家模式……………………………………………… 45 第四節 施測模式與施測程式……………………………………… 49 第五節 系統分析模式與報表……………………………………… 52 第六節 工判讀與電腦判讀結果比較……………………………… 56 第七節 人機介面設計與實用性…………………………………… 5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59 第一節 結論………………………………………………………… 59 第二節 建議………………………………………………………… 60 第三節 未來研究的方向…………………………………………… 61 參考文獻…………………………………………………………………62 中文部分…………………………………………………… 62 英文部分…………………………………………………… 64 附錄一 人工判讀與電腦判讀資料表…………………………………65 附錄二 系統使用的注意事項…………………………………………66 附錄三 軟體使用說明…………………………………………………68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民81):模糊數學入門。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王傳德(民73),兒童與電腦。台北,心理出版社。
    台灣大學醫學網站:http://ntuh.mc.ntu.edu.tw。
    朱則剛(民83):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p3~p12。
    何基誠(民91):國小兒童解未知數解題程序的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偉雲 (民84) :學生學習成就的模糊統計分析。屏東師院學報,第8期,167-180頁。
    何偉雲 (民85) :模糊理論簡介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屏師科學教育,第4期,26-35頁。
    呂玉琴 (民78):國小實施代數教學之可行性研究。台北師院學報,第二期,263-238。
    呂玉琴 (民83):國小教師分數教學之相關知識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濱文(民79)。中文海龜繪圖使用手冊。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料公司。
    吳德仁 (民89):模糊理論與不確定推理在教學系統中之應用。大業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袁媛 (民82)。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的解題研究。末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許昭仁(民78):整合知識庫品管決策輔助系統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黃文聖(民90)。國小學童在LOGO學習環境中數學學習與解題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民87)。教育改革行動方案。http://www.edu.tw/minister/action87/l-3-6.htm。
    教育部(民8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1)。高互動電子書包實驗校區計畫。台北:教育部。
    陳滄智(民89):模糊評量在資賦優異學生鑑定上的應用。國民小學特殊教育,第28期,28-40。
    張國恩、林永成、陳世旺(民87):屬性化概念圖的模糊整合,1998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51-56。
    曾錦達(民84)。國小LOGO程式設計教學之研究。國科會。
    溫坤禮、游美利 (民84):利用模糊綜合評估於教學反應之研究。建國學報,14,333-339。
    黎文琪(民90):智慧型臨床醫囑輔助系統之開發。國立陽明大學碩士論文。
    簡珮華 (民89):a x + b = 代數?。數學的故事,48-61頁。台北,九章出版社。
    劉湘川、簡茂發(民81):模糊綜合評判法及其在教學觀摩評鑑上之應用。測驗年刊,39,269-283。
    蘇育任 (民87):模糊理論在 STS 教學能力評量上之應用研究。1597-1615
    羅昭強 (民87):模糊理論在數學科基本學力測驗上的應用。1361-1369
    羅昭強(民82)。微積分電腦數學實驗之研究。國科會。
    Kieran, C. (1989). The early learn of algebra: a structrual prespective In S.Wagne & C. Kieran (Eds), Research issues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algebra(pp. 33-56). Hillsdale, NJ:Erlbaum; Restom, VA:NCTM.
    Kieran, C. (1992).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chool algebra. In D.A.Grouws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pp. 390-419). NY:Macmillian.
    Law.C.K.(1997).Using fuzzy numbers in educational grading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Fuzzy Sets and System,10(3),102-133.
    Taylor, R.P. (1980).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Tutor, tool, tutee.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Zadeh, L.A.(1965).Fuzzy Sets. Information control,8,338-353.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