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筱琪
Hsiao-Chi Chang
論文名稱: 家長教養態度對音樂資優班兒童音樂學習影響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on music learning for musically gifted class students
指導教授: 張蕙慧
Hwuei-Hwuei Cha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音樂資優教養態度國小學童音樂學習
外文關鍵詞: Musically gifted, Rearing attitude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usic learning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音樂資優班兒童之家長教養態度對其音樂學習影響的現況。首先針對研究問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探討家長教養態度對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的重要性。研究對象為新竹市兩所國小三到六年級音樂資優班學生155名。
    其次,採取問卷調查法,一方面使用研究者自編之「家長教養態度對音樂班兒童音樂學習影響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另一方面也針對具音樂教育背景之家長及不具音樂教育背景之家長進行個別訪談,藉以深入了解父母教養態度影響子女音樂學習之現況,並歸納研究發現,提出如下之結論:

    一、音樂班父母學歷高低及職業並不影響其教養子女態度。
    二、音樂班家長之音樂背景不影響其教養子女態度。
    三、父母教養態度不受兒童性別的影響。
    四、父母親的參與度對子女音樂學習有正向影響。
    五、鼓勵與讚美有助於音樂學習。

    最後提出若干建議,期盼對家長教養子女學習音樂有所助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s of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on music learning for musically gifted class students. Based on this idea, the author collected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vestigated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usic learning growth for musically gifted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were adopted. The sample in this study was 155 musically gifted class students of third- to sixth- grades from two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The researcher took self-edited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influences of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on music learning for musically gifted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interviewed individually several parents with having or non-having music training background, further realized the status of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on music learning for musically gifted students and deduced the discovery of this study, brought up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
    1. Academic degrees of parents would not influence their rearing attitudes.
    2. Music training background of parents would not influence their rearing attitudes.
    3. The gender of students would not influence the rearing attitude of parents.
    4. There i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music learning of children from the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5. Encouragement and praise contribute to music learning of musically gifted students.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ii 目次 iv 圖次 v 表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國內音樂資優教育沿革及目前音樂資優教育實施現況 12 第二節 音樂學習發展的相關理論 15 第三節 家長教養態度的類型 21 第四節 家長教養態度對學生學習之影響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假設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0 第六節 研究步驟 4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2 第一節 基本資料描述性分析 43 第二節 問卷調查結果 50 第三節 推論性統計結果 56 第四節 家長訪談分析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結論 78 第二節 建議 81 附錄一 研究對象描述分析統計表 87 附錄二 問卷統計表 90 附錄三 訪談記錄一 91 附錄四 訪談記錄二 94 附錄五 訪談記錄三 97 附錄六 訪談記錄四 101 附錄七 學生問卷調查表 105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卜莉(1998)。孩子該怎樣學鋼琴。教師之友,39(5),18-21。
    王欣(1992)。國民小學音樂資賦優異教育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鍾和(1979)。中上社經階層的母親教養方式與子女生活適應。省立護專學報,3,79-132。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鍾和(1999)。父母管教方式與管教滿意度量表。台北:正昇教育科學社。
    方淑玲(1991)。國小音樂資優學生音樂性向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台中市光復國小(1999)。音樂班簡介。台中:光復國小。
    艾嘉洋(1993)。生命的最高期許-鈴木才能教育。教師之友,34(4),32。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出版社。
    吳武典(1997)。資優教育向誰看齊。資優教育季刊,62,1-10。
    吳武典(1998)。資優兒童父母的角色。測驗與輔導,151,3137-3141。
    吳秋琴(1995)。家庭環境對音樂學習影響之研究。中等教育,46(4),91-110。
    吳博明(1985)。幼兒音樂指導。台北:理科出版社。
    吳鍊輝(1998)。國小音樂科教學評鑑報告。音樂教育季刊,13,31-32。
    呂幸娥(1997)。日本嬰幼兒音樂教育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垂堂(1991)。音樂資優兒童的家庭輔導。國民教育,32,44-48。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1,95-144。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行為問卷之編製。應用心理學報,4,39-72。
    姚世澤(1993)。音樂教育論述集。台北:偉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徐佩君(2000)。父母管教方式、解釋風格、負向家庭生活經驗與兒童解釋風格之相關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徐秀娟(2000)。成功音樂班父母管教方式初探研究:內涵意義之探討。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19,209-227。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玉賢(1998)。如何協助資賦優異兒童家庭。資優教育季刊,67,32-34。
    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芬(1995)。父母教養態度對兒童學業成就的影響。國教之聲,29(1),23-25。
    陳昭吟(2002)。音樂班家長管教方式與兒童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探討。國立屏東師院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英豪、何華國、李梵娟(1991)。資賦優異班教師與家長之教育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報,1,51-78。
    陳淑美(1994)。資賦優異兒童親子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7,131-150。
    陳詩寧(1997)。通勤家庭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79)。國民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87)。特殊教育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a)。藝術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b)。特殊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a)。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b)。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實施辦法。國小特殊教育,26, 70-71。
    盧欽銘(1990)。國小音樂資優生音樂性向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為藩(1990)。特殊教育名詞彙編。台北:心理出版社。
    曹理(1993)。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黃拓榮(1996)。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淑郁(1997)。我所認識的音樂資優教育。中等教育,48(1),72-77。
    黃愍惠(2003)。國小學童課外音樂學習之有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大勝、范儉民、鍾萬梅(1996)。我國音樂資優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1,201-219。
    張琳筑(2001)。音樂資優成長發展之環境因素研究—以莫札特創作風格發展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蕙慧(1995)。兒童音樂教育與心理學關係析論。新竹師院學報,8,142-143。
    賴正珮(2004)。國小兒童其父母管教方式、非理性信念及A型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玉瑟(1993)。國小高成就與低成就資優兒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學習行為、生活適應、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0,525-568,。
    蔡典謨(1994)。幫助孩子成功的教養方式。資優教育季刊,53,19-23。
    歐玲如(1998)。傑出音樂家對我國音樂資賦優異教育的看法。資優教育季刊,
    67,35-36。
    盧秀嫚(2002)。音樂教師影響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佩倫(2000)。國小學童A型行為、音樂性向、家庭音樂環境、音樂學習適應
    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顏士程(2001)。中部地區國小音樂班學生生態系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
    闕百華(1994)。日本胎教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2)。國小資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25-247。
    魏麗敏(1989)。讓您的孩子成為快樂的資優兒童—談家庭環境對資優兒童之影響。國教輔導,28(6),6902-9604。
    羅一萍(1996)。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羅芙蓉(1987)。國小資優與普通兒童父母教導方式與學習行為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雅綺(1993)。幼兒遊戲中音樂經驗之觀察與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建文、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33。
    蘇郁惠(1996)。新竹師院學生音樂性向與音樂環境之相關。測驗統計年刊,4,195-209。
    蘇郁惠(1997)。兒童音樂性向測量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一、 外文部分
    Bamberger, J.(1986). Cognitive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ally gifted children. In R. Sternberg & J. Davidson(Eds.). 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pp. 388-415). New York: Cambridge.
    Baumrind, D.(1993). 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on child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37(4), 887-907.

    Becker, W. C.(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In M. Hoffman and L. Hoffman(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NY: Russell Sage
    Berk, L, E.(1994). Child development. Bosten: Alllyn and Bacon.
    Brend, M.(1982).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home musical
    Environmental scale for use at the early elementary level.Psychology
    of music, 13 (1),40-48
    Gardner, H.(1988). Creativity: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 8-26.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ordon, E. E. (1987). The nature, descrip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 aptitudes. Chicago:G. I. A. .
    Rice, J, P. (1970). The gifted-developing total talent. New York :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