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樓育雯
Lou, Yu-Wen
論文名稱: 地景 樓育雯工藝創作論述
Landscape The Artistic Statement on Yu-Wen Lou's Craft Creations
指導教授: 江怡瑩
Chiang, I-Ying
口試委員: 蕭銘芚
Shiau, Ming-Twen
趙丹綺
Chao, Tan-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學院 - 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Master Program of Arts Education and Creation, Arts and Design Department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地景苔蘚地衣插畫琺瑯
外文關鍵詞: Landscape, Moss, Lichen, Illustration, Enamel
相關次數: 點閱:54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印象中,筆者的生活總離不開大自然,從觀察昆蟲、爬樹、玩泥巴、飼養寵物,或是外出踏青欣賞風景。因兒時的薰陶,造就了筆者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即使遠離家鄉,到城市讀書,仍時常留心路邊、牆角的綠色小景,自然元素漸漸成為日後創作的靈感來源。這些猶如山川美景的綠色小景,雖由不起眼、不容易被注意的苔蘚與地衣組成,但其重要性如同都市中的雨林,提供生物棲息、繁衍。本次創作以「地景」為題,希望藉由創造「寓大於小」的地景作品,再現自然美於生活,並利用插畫手法作為金工創作發想,使作品更具趣味與生命力,也進一步研究琺瑯色彩與質感,提升創新應用的可能性。透過歸納臺灣不同海拔苔蘚與地衣的樣態、色調、乾溼度,進行色彩計畫與創作發想,並將東方構圖準則用於創作;以陶瓷工藝、金屬工藝的鍛敲與琺瑯技法實體化筆者所建構之地景。最終以四個系列:「凜山」、「涼嶺」、「露痕」、「漉路」,製作地景擺件,將「寓大於小」的概念展現給觀者,傳遞自然美的意境。


    In our impressions,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nature, from observing insects, climbing trees, playing with mud, and raising pets to going outdoors to enjoy the scenery. This early exposure fostered the author's longing for natural beauty. Even after moving to the city for studies, the author continued to notice small green scenes on the roadside and in corners, with natural elements gradually becoming sources of creative inspiration. These small green scenes, akin to majestic landscapes, are composed of inconspicuous and easily overlooked mosses and lichens, yet their importance is akin to rainforests in the city, providing habitats for living creatures to thrive and reproduce. This project, titled "Landscape," aims to recreate natural beauty in life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greatness in smallness" landscape works. It uses illustration techniques as inspiration for metalworking, making the works more interesting and lively. The project also explores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enamel to enhance the potential for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By categorizing the patterns, colors, and moisture levels of mosses and lichen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aiwan, a color scheme and creative concept were developed, incorporating principles of Eastern composition into the work. The landscapes constructed by the author were realized using ceramic craftsmanship, metalworking techniques of forging, and enameling. The final result includes four series: "Dry and Cold," "Cool," "Damp," and "Wet," creating landscape ornaments that embody the concept of "greatness in smallness" and convey the essence of natural beauty to the audience.

    摘要-------------------------I Abstract---------------------II 致謝辭-----------------------III 目錄-------------------------IV 圖目錄-----------------------V 表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創作流程------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創作內容------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創作限制------8 第五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學理基礎---------------11 第一節 景色的營造-------------11 第二節 影響空間氛圍的端景------20 第三節 生活中的苔蘚與地衣------23 第四節 相關碩士創作論述探討----26 第五節 相關藝術家與作品探討----30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形式技法------35 第一節 創作理念---------------35 第二節 表現形式---------------36 第三節 媒材技法---------------42 第四章 創作成果與作品解說------52 第一節 凜山系列---------------55 第二節 涼嶺系列---------------64 第三節 露痕系列---------------72 第四節 漉路系列---------------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成果與價值-------------87 第二節 檢討與展望-------------89 參考文獻---------------------91 附錄一 展覽文宣--------------95 附錄二 展場紀錄--------------97

    中文書目
    王光宇,《閱讀地景的五個維度》,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2。
    余樹勛,《園林美與園林藝術》,臺北市: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吳竟銍,《琺瑯藝術入門:色彩與溫度的對話》,新竹縣:苔蘚文化有限公司,2021。
    李可染,《李可染談藝術:山水畫的意境》,武漢市: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
    李偉、李純著,《中國山水畫入門》,煙臺市:黃海數字出版社,2019。
    汪荷清,《地景欣賞與環境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3。
    林仲剛,《大自然的彩妝:地衣》,新北市: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02。
    林善雄,《苔蘚植物簡介》,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88。
    林善雄,《梅峰小宇宙:苔蘚植物世界》,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2000。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臺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
    趙丹綺、王意婷,《玩金術》,臺北縣:鍊丹場珠寶金工工作室,2008。
    趙慶泉,《中國盆景:造型藝術分析》,臺北市: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翻譯書目
    柏谷博之著,郭寶雯譯,《身邊常見的地衣:自然森林、行道樹、屋瓦、水泥建物上看得見不可思議的「植物」》,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1。
    湯林森,Harry Tomlinson)著,諸南沁譯,《盆景栽培完全指南》,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5。
    園田純寬著,張萍譯,《苔蘚玻璃盆景:新手入門》,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20。
    羅賓.沃爾.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著,賴彥如譯,《三千分之一的森林》,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20。

    中文期刊
    李北,〈珐琅、珐琅工艺与珐琅器〉,《鐘錶》第4期(2019)。
    李益中、范宜華、關觀泉、陳雅男,〈低奢雅韵〉,《現代裝飾(家居)》第7期(2015)。
    張玉安,〈琺瑯藝術品文化發展沿革〉,《天工》第5期(2020)。
    梅楠,〈端景的價值〉,《家居主張》第1期(2015)。
    賀瓊,〈地衣的新概念:地衣是三種生物共生的生命複合體〉,《生物學教學》第3期(2017)。
    楓葉,〈端景的品質〉,《居家主張》第1期(2015)。
    溫從發,〈‘醉’美苔藓〉,《園林》第5期(2017)。
    蕭艷、姚惠,〈插畫設計藝術研究〉,《美術教育研究》第5期(2020)。

    學位論文
    田琬郁,《工藝琺瑯之應用研究:以玻璃與陶瓷底胎為例》,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造形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吳竟銍,《真實與表相——吳竟銍金工首飾創作論述》,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
    張舒涵,《微景觀應用於室內空間中之偏好與療癒效益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梁紫祺,《潛境——梁紫祺無胎體琺瑯創作論述》,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20。
    陳志洺,《新竹縣五指山登山步道苔蘚植物調查》,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陳昭榮,《桃園縣石門山登山步道苔蘚植物調查》,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楊修,《盆栽塑造創作方式之研究並以正榕為例》,彰化:明道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
    楊琇閔,《景——以首飾創作微縮城市風景 楊琇閔創作論述》,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
    蔣鎮宇,《玉山苔蘚植物生活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植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線上資料庫
    100室內設計〈木質沙發背牆美型運用術!打造客廳典雅端景就靠它〉〈https://www.100.com.tw/article/4188〉,2022.05.12檢索。
    Amanda Cobbett〈Amanda Cobbett-embroidered nature〉〈https://www.amandacobbett.com/〉,2022.05.07檢索。
    Facebook〈江枚芳金工創作MeiFang Chiang Metal Arts〉〈https://www.facebook.com/meifangchiangjewelry/photos/1145043725855787〉,2022.05.12檢索。
    Instagram〈lemonpepperstudio〉〈https://www.instagram.com/p/CYrCqfYoeG-/〉,2022.05.07檢索。
    K11 Art Foundation〈林佑森〉〈https://www.k11artfoundation.org/tc/collaboration/%E6%9E%97%E4%BD%91%E6%A3%AE〉,2022.05.07檢索。
    Lemon Pepper Studio〈'A Buzz In The Air'-2020〉〈https://www.lemonpepperstudio.com/products/a-buzz-in-the-air-2020〉,2022.05.07檢索。
    LINE TODAY〈lemonpepperstudio-繡出植物標本〉〈https://today.line.me/hk/v2/article/oYla1W〉,2022.05.07檢索。
    Pinterest〈https://www.pinterest.com/pin/253820128990499059/〉,2022.05.12檢索。
    Pinterest〈琪威非標訂製燈飾工廠〉〈https://www.pinterest.com/pin/615093261601590397/〉,2022.05.12檢索。
    Shauntan.net〈SHAUN TAN〉〈https://www.shauntan.net/〉,2022.05.03檢索。
    Textile Artist〈Amanda Cobbett: Stitching the forest floor〉〈https://www.textileartist.org/amanda-cobbett-stitching-the-forest-floor/〉,2022.05.07檢索。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陶瓷入門:鑑賞指南〉〈https://www.moco.or.jp/tc/intro/guidance/〉,2024.05.28檢索。
    中國家居裝飾網〈端景檯裝修尺寸介紹:選對端景檯燈飾打造亮眼入門風景〉〈https://read01.com/zh-tw/eJBnmE.html#.YpCCeqhBy3B〉,2022.05.15檢索。
    每日頭條〈用10幅圖來講解水旱盆景的布局與製作〉〈https://kknews.cc/zh-tw/home/ky8vxq8.html〉,2022.04.24檢索。
    每日頭條〈家有走廊該如何去裝飾?掛畫、端景檯和收納都可以〉〈https://kknews.cc/zh-tw/home/lea9qxe.html〉,2022.05.12檢索。
    尚藝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收納,也是美好端景:室內設計收納機能大公開〉〈https://www.sy-interior.com/blog/3272/%E6%94%B6%E7%B4%8D%EF%BC%8C%E4%B9%9F%E6%98%AF%E7%BE%8E%E5%A5%BD%E7%AB%AF%E6%99%AF%EF%BC%9A%E8%B1%AA%E5%AE%85%E6%94%B6%E7%B4%8D%E6%A9%9F%E8%83%BD%E5%A4%A7%E5%85%AC%E9%96%8B/〉,2022.05.15檢索。
    林佑森 LAM YAU-SUM〈林佑森〉〈https://www.lamyausum.com/home〉,2022.05.07檢索。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臺灣苔類、蘚類、海藻彩色圖鑑〉〈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1781〉,2022.05.22檢索。
    建E室內設計網〈端景檯〉〈https://www.justeasy.cn/3dmodel/cHVFa0dKUVkydDB4SEtuSmFJR0hwQT09.html〉,2022.05.12檢索。
    乾唐軒美術工藝股份有限公司〈陶瓷是什麼?5分鐘掌握陶與瓷的特色差異、製作流程與常見問題〉〈https://www.acerashop.tw/Article/Detail/81133〉,2024.05.28檢索。
    副料大學數位服務平臺〈紅銅、黃銅、青銅、白銅的區別?各式銅類小知識〉〈https://www.u-accss.com.tw/Article/View/5ece7441-a13b-4b7d-ab76-da4ad6269263〉,2024.05.28檢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學習資源〈認識地衣〉〈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d9e11d0b81d9e1220b81dd0ade〉,2022.04.14檢索。
    國家教育研究院〈環境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7006/〉,2022.04.20檢索。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本月大人物〈「作品不夠神祕,就不足以讓讀者的詮釋保持開放。」:專訪繪本作家陳志勇〉〈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540〉,2022.05.03檢索。
    富邦藝術基金會〈Folio Studio 藝術家工作室│林佑森〉〈https://www.fubonart.org.tw/exhibition/article/86〉,2022.05.07檢索。
    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專欄〈陽明山賞苔蘚樂趣多〉〈https://www.ymsnp.gov.tw/main_ch/docDetail.aspx?uid=84&pid=79&docid=548〉,2022.05.22檢索。
    搜狐〈屢獲大獎的繪本作家陳志勇,把《格林童話》做成了雕塑〉〈https://www.sohu.com/a/458428476_100161921〉,2022.05.07檢索。
    搜狐〈養眼福利 鍾情自然又愛刺繡,Pippa Haynes將植物都繡立體了!〉〈https://www.sohu.com/a/293706492_577713〉,2022.05.07檢索。
    維基百科〈插畫〉〈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F%92%E7%95%AB〉,2022.04.20檢索。
    環境資訊中心〈「蘚而易見」特展 帶你走入苔蘚小宇宙〉〈https://e-info.org.tw/node/212248〉,2022.04.14檢索。
    驣訊網〈用針線編織出的苔蘚和蘑菇,逼真到分不清真假!〉〈https://new.qq.com/omn/20200226/20200226A0NKHB00.html?pc〉,2022.05.07檢索。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