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從台銀與美援資金分配探討公民營事業之發展(1945-1965)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透過對美援及台銀資金的分配探討,來討論1945到1965這20年間台灣經濟政策下的兩大資金流向,從而看出國家在公營事業與民營企業資金分配上的影響,進而影響今日台灣的產業結構。
在本論文的討論中,美援資金的流向變遷及國府利用政治力在其中的操弄是決定早期台灣採取以公營產業政策取向的核心關鍵。其後,由於美援政策的轉向,導致政府在政策上不得不轉向小中小企業,但是就資金的實質供應來說,我們卻發現政策與現實之間的嚴重落差。因此,今日台灣中小企業興盛,而無民間大企業的出現,實乃台灣政府當局當年在決定經濟政策時候,已經種下的前因。
參考書目:
一、 檔案文獻
1. 美援會秘書處,〈美援會委託華南、彰化、第一商銀承辦第二期美援相對基金普遍民營工業貸款事宜,1952〉,收錄在《美援會檔案》台北:美援會,1952。。
2. 美援會秘書處,〈台肥向美援會借款案,1953〉,收錄在《美援會檔案》。
3. 美援會秘書處,《中美合作概要》,台北:美援會,1956。
4. 美援會秘書處編,〈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47年第2次會議議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會議記錄(二)》,台北:美援會,1958。
5. 美援會秘書處編,〈美援會議48年第1次會議議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會議記錄(四)》,台北:美援會,1959。。
6. 美援會秘書處編,〈美援會議48年第3次會議議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會議記錄(四)》,台北:美援會,1959。。
7. 美援會秘書處編,〈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48年第7次委員會議記錄〉,《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會議記錄(四)》,台北:美援會,1959。
8. 美援會秘書處編,〈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48年第7次委員會議記錄〉,《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會議記錄(五)》,台北:美援會,1959。
9. 美援會秘書處編,〈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48年第11次委員會議議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議記錄(六)》,台北:美援會,1959。
10. 美援會秘書處編,〈美援會議49年第2次會議議程〉,《美援會49年第1-10次會議簡報》,台北:美援會,1960。
11. 行政院編,〈調整國營事業機構方案〉,收錄在經濟部編《經濟問題資料彙編(續集)》,台北:行政院經濟部,1956。
12. 中研院藏,〈呈報228事件經過及損害情形〉,《台灣省專賣局檔案》,台北:中央研究院,1947。
13. 省文獻會收藏,〈硫酸錏廠設董事會案〉,《生管會檔案》中興新村:台灣省文獻會,1953。
14. 周琇環編著,《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一冊-軍協計畫》,台北:國史館,1997。
15. 周琇環編著,《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三冊-技術協助計畫》,台北:國史館,1997。
16. 國史館藏,〈公營事業組織與財政管理改進方案審查修正案〉,《經濟部檔案1960》,台北:國史館,1960。
17. 國史館藏,〈關於申請台糖公司46-47年期潤滑油料美援配款額請美援會核准〉,《經安會檔案1957》,台北:國史館,1957。
18. 國史館藏,〈美援物資售價收入外幣帳戶成立經過及美援會接管後收支及運用情形〉,《經安會檔案1957》,台北:國史館,1957。
19. 國史館藏,〈台糖四十年度抵押貸款〉,《生管會檔案1951》,台北:國史館,1951。
20. 薛月順編,《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台北國史館,1999。
21. 薛月順編,《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二)》,台北國史館,1999。
22. 薛月順編,《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台北國史館,1999。
二、 專書
1. 王作榮,《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選集》,台北:時報文化,1992。。
2. 王作榮,《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三版),台北:時報文化,1984。
3. 王克敬,《台灣民間產業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4. 王昭明,《王昭明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1995。
5.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1990。
6. 中央信託局編,《中央信託局五十年》,台北:中央信託局,1985。
7. 台灣銀行主編,《台灣之金融研究》,第一冊,台北:台灣銀行,1969。
8. 台灣銀行主編,《台銀三十年》,台北:台灣銀行,1976。
9. 台灣銀行編,《台灣銀行五十年專輯》,台北:台灣銀行,1996。
10. 台灣省文獻會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工業篇第一冊,,霧峰:省文獻會出版,1998。
11. 台灣省文獻會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金融篇,,霧峰:省文獻會出版,1998。
12.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模式》,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85。
13.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之金融史料》,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3。
14. 交通銀行編,《交通銀行七十五年》,台北:交通銀行,1982。
15. 史邦強(Sebastien)、許嘉棟、徐茂炫,《台灣經濟奇蹟的原動力》,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6。
16. 李登輝,《台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76。
17. 李國鼎,《經濟計畫與國際經濟合作》,台北:國際經濟,1968。
18. 李國鼎、陳木在合著,《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下冊),台北:聯經,1987。
19. 李敖,《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1994。
20. 沈雲龍編著,《尹仲容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1988。
21. 林景源,《台灣工業化之研究》,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81。
22. 林鐘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3。
23. 吳若予 ,《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1992。
24. 周添城、林志誠合著,《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台北:聯經,1999。
25.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1992。
26. 洪家駿、林聰標編,《國際經濟專題研究》,台北:五南,1993。
27. 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卷二)》,台北:文英堂,1999。
28. 第一商業銀行編,《第一商業銀行八十年》,台北:一銀,1979。
29. 段承璞等著,《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1993。
30. 康綠島,《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文化,1993。
31. 袁穎生,《光復前後的台灣經濟》,台北:聯經,1998。
32. 陳介玄,《協力網路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33. 陳金滿,《台灣肥料的政府管理與配銷(1945-1953)-國家與社會關係之探討》,台北:稻香,2000。
34. 陳師孟等合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北:自立晚報,1991。
35.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1995。
36.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玉山,1996。
37. 張研田,《農企業之發展》,台北:聯經,1982。
38. 張宗漢,《光復前台灣之工業化》,台北:聯經,1980。
39. 張季熙編,《台灣糖業復興史》,彰化:台糖,1958。
40. 曾孝明,《台灣的知識經濟-困境與迷思》,台北:群學,2001。
41. 溫世仁,《東亞金融風暴》,台北:大塊,1998。
42. 翁家禧,《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高雄:復文,1998。
43. 趙既昌,《美援之運用》,台北:聯經,1985。
44. 葉萬安,《20年來之台灣經濟》,台北:台灣銀行,1967。
45. 葉萬安、邱顯明,《中國之公營生產事業》,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
46. 葉學皙,《國際資金流入》,台北:聯經,1981。
47. 蔣碩傑,《台灣經濟發展的啟示-穩定中之成長》,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社,1985。
48. 潘志奇,《光復初期台灣通貨膨脹之分析》,台北:聯經,1985。
49. 潘鋕甲《民營企業的發展》,台北:聯經,1983。
50. 劉士永,《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之檢討》,台北:稻香,1996。
51. 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1995。
52. 劉鳳文、左洪疇合著,《公營事業的發展》,台北:聯經,1984。
53. 鄭友揆等,《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史實與評價》,上海,上海社科院,1991 。
54. 蕭新煌、朱雲鵬等合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之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1992。
55. 嚴演存、高褘瑾、施政楷同編,《考察日本中小企業報告書》,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59。
三、 研究論文
1. 王家驥,〈新台幣持續升值下的台灣經濟〉,《台灣研究季刊》1988:1,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8。
2. 尹仲容,〈去年的金融與物價〉,《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三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3. 尹仲容,〈台灣生產事業的現在與將來〉,《我對台灣經濟之看法全集(初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4. 尹仲容,〈台灣工業政策試擬〉,《我對台灣經濟之看法全集(續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5. 尹仲容,〈台灣經濟建設問題〉,《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續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6. 尹仲容,〈從台灣及亞洲落後地區的經驗看經濟發展的問題〉,《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全集》。尹仲容,〈論本省的利率〉,《我對台灣經濟之看法全集(續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尹仲容,〈論游資與黑市利率〉,《我對台灣經濟之看法全集(三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7. 尹仲容,〈美國對華經援趨勢與現況〉,《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三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8. 尹仲容,〈美國對華經援趨勢及現況〉,《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全集(三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9. 尹仲容,〈台灣經濟十年來的發展之檢討與展望〉,《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全集(三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10. 尹仲容,〈我對台灣通貨膨脹問題的看法〉,《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全集(續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11. 尹仲容,〈我國對外經濟情事報告〉,《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全集(三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12. 尹仲容,〈美援情形簡述〉,《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四編)》初版,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13. 伊丁,〈光復三年來的台灣工業〉,收錄在《台灣經濟月刊》2:1,1948。
14. 伊東和久,〈金融體系與資金籌措〉,收錄在谷蒲孝雄主編《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北:人間,1992。
15.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部內計畫處編,〈台灣製糖工業〉,台北,1973。
16. 台灣銀行季刊調查室〈長官公署時期台灣經濟〉,《台灣銀行季刊》,1:2,台北:台灣銀行,1947。
17. 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台灣之糖〉。台北:台灣銀行,1949。
18. 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台灣之肥料問題〉,台北:台灣銀行,1950。
19. 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台灣金融年報〉,台北:台灣銀行,1951。
20.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之金融研究〉,台北:台灣銀行,1969。
21. 江文苑,〈台灣之民營工業〉,《台灣銀行季刊》4:2,台北:台灣銀行,1951。
22. 李非,〈台灣公營資本的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台灣研究季刊》1990:1,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0。
23. 李非,〈台灣集團經濟的發展與特色〉,《台灣研究季刊》1993:1,1993。
24. 李非,〈淺析台灣的中小企業〉,《台灣研究季刊》1989:3,1989。
25. 李家泉,〈對台灣四十年來經濟發展的在認識〉,《台灣研究季刊》1988:4,1988。
26. 李國鼎,〈台灣民營工業的成長〉,《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
27. 李國鼎,〈加速經濟發展與努力方向(一)〉,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濟,台北:美援會,1962。
28. 李庸三、陳上程,〈台灣金融發展之回顧〉,《台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
29. 李明成,《財訊快報》6月號,台北:財訊出版社,2001年。
30. 周明偉,〈台灣在東南亞投資的階級分析〉,《台灣研究季刊》1995:4,1995。
31. 周志懷,〈論台灣公營事業及其角色轉換〉,《台灣研究季刊》1990:2,1990。
32. 吳惠林、周添城〈試揭台灣地區中小企業之謎〉,《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1994。
33. 吳稼平,〈走入困境的台灣經濟及其出路〉,《台灣研究季刊》1990:4,1990。
34. 吳聰敏,〈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收錄在梁國樹編《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
35. 吳聰敏〈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收錄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1988。
36. 林忠正,〈威權主義下弱勢團體相互剝削的循環─台灣經濟體系的解剖〉,《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1992。
37. 林長華,〈論台灣產業結構變化存在的問題〉,《台灣研究季刊》1993:23,1993。
38. 林長華,〈論台灣產業轉型期的小企業〉,《台灣研究季刊》1994:2,1994。
39. 林鐘雄,〈台灣經濟建設計劃與美援〉,收錄在《台灣經濟發展之研究》第一冊。
40. 柳復起,〈台灣由通貨膨脹到經濟穩定的金融發展〉,《台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
41. 姜玲芝,〈台灣經濟增長與反通貨膨脹政策〉,《台灣研究季刊》1991:13,1991。
42. 姜玲芝,〈台灣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的演變及其特點〉,《台灣研究季刊》1988:4,1988。
43. 柴松林,〈台灣地下經濟之成因、現狀及影響〉,《台灣研究季刊》1991:1,1991。
44. 宮本武治,〈工業化的開展過程〉,收錄在谷蒲孝雄主編《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北:人間,1992。
45. 莊國士,,〈略論台灣當局引進僑資的措施和成效〉,《台灣研究季刊》1993:23,1993。
46. 翁成受,〈論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 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原因和條件再認識〉,《台灣研究季刊》1990:3,1990。
47. 楊乃藩〈台灣之製糖工業〉,《台灣之工業論集卷一》,台北:台銀經濟研究部,1952。
48. 楊亮功、何漢文,〈228事件調查報告〉,《228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1989。
49. 張季熙,〈台灣糖業復興史〉,《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
50. 張冠華,〈台灣「產業空洞化」問題之探討〉,《台灣研究季刊》1992:4,1992。
51. 張冠華,〈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問題之探討〉,《台灣研究季刊》1994:1,1994。
52. 張冠華,〈台灣經濟轉變時期資本來源及構成的歷史考察〉,《台灣研究季刊》1991:4,1991。
53. 張健,〈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影響〉,《台灣研究季刊》1991:2,1991。
54. 殷存毅,〈台灣社會經濟轉型與私人資本〉,《台灣研究季刊》1990:2,1990。
55. 黃永仁,〈中小企業金融體系的檢討與展望〉,《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1994。
56. 黃潘萬,〈光復後之台灣初期菸業概況〉,《台灣文獻》17:3,台北:台灣文獻委員會編輯組,1966。
57. 黃寶奎、黃仁山,〈論台灣的外匯儲蓄〉,《台灣研究季刊》1994:4,1994。
58. 陳世慶,〈本省塑膠與合板的工業〉,《台灣文獻》21:4,台北:台灣文獻委員會編輯組,1970。
59. 陳明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合作經營之道〉,《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1994。
60. 陳明璋,〈台灣中小企業的輔導政策〉,《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1994。
61. 陳式銳,〈繁榮的雙腿-工業與農業〉,《自由世紀》1:2,1952。
62. 陳師孟,〈美援與優惠存款利率之總體經濟效果〉,《經濟論文叢刊》第18:1,台北:台大經濟系,1990。
63. 陳翠蓮,〈大中國與小台灣的經濟矛盾-以資委會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228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
64. 葉伯仲,〈台灣之肥料工業〉,《台灣之工業論集卷四》,台北:台灣銀行,1968。
65. 葉萬安,〈台灣經濟建設計畫之內容與編制〉,《台灣銀行季刊》21:2,1970。
66. 樊勇明,〈台灣的經濟發展和日本的直接投資〉,《台灣研究季刊》1989:2,1989。
67. 蔣碩傑,〈台灣之利率問題〉,《台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
68. 賴澤韓、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悲劇的開端-台灣228事變〉,台北:時報文化,1993。
69. 薛琦,〈外人投資與技術移轉〉,《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
70. 蕭聖鐵,〈台灣民營工業利息負擔之試論〉,《台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
71. 劉士永,《陳儀的經濟思想及其政策》,《台灣風物》40:2,1991。
72. 劉映仙,〈台灣官營資本的現狀、地位與發展趨勢〉,《台灣研究季刊》1988:4,1988。
73. 劉泰英,〈我國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之研究〉,《台灣經濟研究所叢刊之九》,台北:台灣經濟研究所,1979。
74. 劉進慶,〈民間企業的發展〉,收錄在谷蒲孝雄主編《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北:人間,1992。
75. 劉建興,〈略論當前台灣的社會經濟制度〉,《台灣研究季刊》1990:11,1990。
76. 鄧利娟,〈試論台灣的宏觀經濟管理〉,《台灣研究季刊》1994:4,1994。
77. 戴西君、張家銘,〈台灣中小企業發展之研究〉,《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1994。
78. 嚴吉利,〈試論「影響中小企業投資的因素」〉,《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1994。
四、 外文及譯著
1. Jacoby, Neil H. 1966 U.S. Aid Taiwan :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wnt . New York: Praeger.
2. 西村敏夫著,丁組威譯,《外國人看中韓經濟》,台北:聯經,1983。
3. 長谷川慶太郎,汪韓譯,《亞洲金融風暴》台北:時報文化,1998。
4. 諾曼•弗林(Norman Flynn)著,馮炳昆、馮謝、潘嘉玢譯,《亞洲的企業、政府與社會-金融風暴的前因後果》(Miracle to meltdown in Asia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society),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5. 麥霍德•巴亥(Mehydd Baghai)、史蒂芬•克利(Stephen Coley)、大衛•懷特(David White)合著,《企業成長練金術》,台北:時報文化,1999。
五、 報刊資料
1. 《大明報》,民國35年9月6日。
2. 《大明報》,民國35年10月24日第172號第一版。
3. 《大明報》,民國35年10月25日第172號第一版。
4. 《大明報》,民國35年12月10日第218號第一版。
5. 《大明報》,民國35年12月23日第231號第一版。
6. 《正言報》,民國35年10月2日第六版。
7. 《民報》,民國35年11月10日第492號第一版。
8. 《民報》,民國35年11月27日第509號第一版。
9. 《民報》,民國35年12月13日第525號第一版。
10. 《東台日報》,民國38年11月6日第1337號。
11. 《興台日報》,民國35年6月9日第57號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