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奕翔
Chiu, Eason Yi-Hsiang
論文名稱: CMOS-MEMS低功率壓力感測系統單晶片(SSoC)
CMOS-MEMS LOW POWER PRESSURE SENSING SYSTEM-ON-A-CHIP(SSoC)
指導教授: 徐永珍
Hsu, Klaus Yung-Jane
盧向成
Lu, Michael Shiang-Che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電機資訊學院 - 產業研發碩士積體電路設計專班
Industrial Technology R&D Master Program on IC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3
中文關鍵詞: 微機電壓力感測
外文關鍵詞: CMOS-MEMS, MEMS, PRESSURE, SENSOR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提出一種以CMOS標準製程 ,實現整合類比電路與微機電結構為單晶片(SENSING SYSTEM-ON-A-CHIP,SSoC),之低功率消耗壓力感測晶片的新穎設計架構。其設計原理是利用半導體材料POLY SILICON之壓阻(PIEZORESISTIVE)特性,並設計成四個電阻之電橋電路,將壓力轉換成電阻變化量,進而使電壓準位改變,再經由低功率消耗之儀表放大器(LOW POWER INSTRUMENT AMPLIFIER)對改變之電壓進行雜訊抑制與訊號放大,最終成功將壓力轉成類比訊號輸出;此外,此架構可不必像傳統微機電(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製程設計之壓力感測晶片一樣,需使用微機電元件與類比電路分別為兩獨立晶片之Two Die解決方案,可有效降低微機電元件與類比電路之間之雜訊(NOISE)產生,以及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晶片的製作是透過國家晶片設計中心,以TSMC 2P4M 0.35um CMOS標準製程來完成,整個系統設計包括:(1)MEMS壓力感測器,其壓阻變化為100mV的數量級;(2)儀表放大器,為低功率消耗之儀表放大器,其功率消耗為30uW的數量級;(3)CMOS-MEMS後製程;其透過標準CMOS製程製造出來後,再經由乾蝕刻(DRY ETECHING)的RIE(REACTIVE ION ETECHING)與等向性蝕刻(ISOTROPIC ETECHING)兩道半導體製程,釋放金屬铝(METAL)及介電質二氧化矽(OXIDE)兩堆疊之半導體材料,實現微機電結構;最後以一穩定壓力,對MEMS壓力感測器施予壓力,並於示波器量測輸出端得到相對應之電壓訊號。

    本研究論文很重要的意義,在於整合單晶片之設計,符合台灣現有之半導體標準製程,在未來更有機會能大量生產,並且應用於市場。除此之外,我們採用低功率消耗的介面放大電路,非常適合應用於未來輪胎壓力監控系統(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等,需無線遠端監控壓力感測的應用中。


    第一章 序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相關研究發展現況 5 2.1 國外微機電產業發展歷程與現況 5 2.2 國內微機電產業發展歷程與現況 6 2.3 國內微機電產業未來展望 9 第三章 常見壓力感測晶片之原理與特性 11 3.1 壓力感測晶片產業之發展現況 11 3.2 壓力感測晶片原理 12 第四章 CMOS-MEMS低功率壓力感測晶片之設計 17 4.1 壓力感測晶片應用於無線汽車胎壓偵測系統(TPMS)簡介 17 4.2 電阻式壓力感測器設計 18 4.3 類比感測介面電路設計 23 4.3.1 低功率運算放大器分析與設計 25 4.3.2 偏壓電路分析與設計 29 4.3.3 低功率儀表放大器分析與設計 31 第五章 晶片量測環境建立與結果 35 5.1 量測環境介紹 35 5.1.1 使用儀器 36 5.1.2 量測環境 37 5.2 量測結果 38 5.2.1 低功率儀表放大器之量測結果 38 5.2.2 壓力感測元件之後製程處理結果 42 5.2.3 壓力感測元件之量測結果 46 5.2.4 CMOS-MEMS低功率壓力感測系統單晶片之量測結果 47 5.3 量測結果討論 50 第六章 總結 51 6.1 結論 51 6.2 後續研究之建議 51 參考文獻 52

    [1] 3M無線汽車胎壓偵測系統
    http://solutions.3m.com/wps/portal/3M/zh_TW/AADTPMS/home/

    [2]“ IC雙雄 ”瑞德(T. R. Reid)

    [3] 葛振廷,”微型心血管壓力感測器之設計與製作”,國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5.

    [4] 李國鼎先生多媒體資料庫網站 http://ktli.sinica.edu.tw/

    [5] 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http://w2.sunyunsuan.org.tw/

    [6] 微智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memsmart.com.tw

    [7] “產業瞭望-胎壓監測 台廠進入車用感測元件敲門磚”
    大椽股份有限公司(DIGITIMES INC.),林永興,2007.05.23

    [8] “微機電系統技術與應用(上)(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出版

    [9] G.K. Fedder, Simulation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4.

    [10] "An ultra low-power CMOS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Shojaei-Baghini, M.; Lal, R.K.; Sharma, D.K.;Biomedical Circuits and Systems, 2004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1-3 Dec. 2004 Page(s):S1/1 - S1-4

    [11]G. Zhang, H. Xie, L.E. de Rosset, and G.K. Fedder, “A lateral capacitive CMOS accelerometer with structural curl compensation,” Tech. Digest 12th IEEE Int. Conf.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MEMS ’99), pp. 606-611, Orlando, FL, 1999.

    [12]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n Ultra Miniature Pressure Sensor in Conventional CMOS for a cardiovascular Catheter“ ,Cheng-Ting Ko , 2005

    [13] "Method of fabricating micromachined structures and devices formed therefrom" United States Patent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