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舒妮 Chang, Shu-Ni |
---|---|
論文名稱: |
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應用於音樂欣賞能力提升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 An Research on Applying Dalcroze Eurhythmics for 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 |
指導教授: |
陳淑文
Chen, Su-Wen |
口試委員: |
彭宇薰
peng, yu-xun 楊佈光 yang, bu-gu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所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 、音樂欣賞 、行動研究 |
外文關鍵詞: | Dalcroze Eurhythmics, music appreciation, action research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應用於提升兒童音樂欣賞能力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成效。研究方向是採用質性為主的行動研究。以新竹市某國小四年級23名學童為研究對象,自行設計課程,透過音感訓練、肢體律動以及即興等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之教學元素應用於音樂欣賞課程中。
研究資料除事先蒐集文獻資料以外,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以教學活動錄影紀錄,學生學習單、教學觀察日誌、協同教師回饋單等為主要資料蒐集來源,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 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能提升音樂欣賞能力之教學模式,運用多元的音樂欣賞教學設計,可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同時也可以達到音樂欣賞能力之認知、情意、技能目標。
二、 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能有效提升國小學童音樂欣賞之教學效益,運用肢體律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童對音樂的印象深刻,同時有趣的課程設計也能讓學童的學習意願提高。
三、 行動研究的過程中能有效解決教學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未來相關參考研究。
關鍵詞: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音樂欣賞、行動研究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struction model and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Dalcroze Eurhythmics to 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focus placed on the elevation of students of music appreci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oriented action research was adopted.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23 four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Hsin Chu Country and self-designed a curriculum of music appreciation that focused on ear training and eurhythmics of applying Dalcroze Eurhythmics.
Except gathering relevant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in advanc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researcher used teaching log, students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ers interview record and students worksheets as the main sources of data collection, analyzed and generalized the result as follows:
1. Dalcroze Eurhythmics approach to music learning is to focus on raising one’s ability to appreciate music. The methodology motivates students to learn by applying and designing a diversity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o music appreciation. Furthermore, it guides and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domain of music appreciation abilities which includes cognitive domain, affective domain, and psychomotor domain.
2. Dalcroze Eurhythmics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raise one’s ability to music appreciation provides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many educational benefits. Students are able to learn effectively from Dalcroze’s music expression taught with physical rhythmic movements; in addition, lesson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pproach keep students engaged and interested throughout the learning process hence increases their willingness to learn.
3.Action resear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Research provides concrete recommendations as further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Key words: Dalcroze Eurhythmics,music appreciation,action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美珠、洪崇焜、黃瑞芬、陳美鸞、王湘玲(譯)(2005)。音樂欣賞。Roger kamien 著。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王潤婷(譯)2005)。指尖下的音樂。露絲・史蘭倩斯卡著。台北:大呂出版社。
朱仲謀(譯)(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Jean Mcniff&Jack Whitehead著。台北:五南圖書。
李茂興(譯)(1997)。音樂教育概論。Charles R. Hoffer著。台北:揚智文化。
杜麟(1982)。音樂教學研究。台北市:天同出版社。
林朱彥(1996)。撒播音樂的種子。台北:復文。
邱垂堂(2002)。音樂與欣賞。月韻出版社。台北市。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宮芳辰(2004)。音樂欣賞-音樂有魅力。台北:新文京開發
康謳(1984)。音樂教材教法與實習。台北:天同出版社。
張統星(1991)。音樂科教材教法。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常惠(1998)。音樂欣賞。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郭美女(2000)。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怡倩(2016)。課程設計統整課程設計的思維與趨勢。台北:洪葉文化。
陳惠齡(2003)。幼兒音樂律動教學。台北:華騰文化。
單經文(2004)。課程與教學新論。台北。心理。
曾焜宗(2006)。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高雄復文。
聶元龍、李晶、朱亞榮(2010)。音樂欣賞。台北:洪葉文化事業。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台北市:心理。
廖順約(2006)。表演藝術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劉玉玲(2003)。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桂冠圖書。
劉新圓(2003)。「山歌子的即興」。台北:文津。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復文。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高雄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啟專・方君文(2007)。音樂欣賞。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謝鴻鳴(2003)。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台北:鴻鳴-達克羅士藝術顧問有限公司。
(二)論文
尤巧慧(2012)。運用奧福教學法在音樂欣賞課程之行動研究-以神劇「以麗雅」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王玫文(2006)。高大宜教學理念運用於音樂欣賞對兒童喜好音樂程度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王品方(2016)。國民小學資深音樂老師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論文。
王雅嫃(2016)。國民小學五年級批判思考是音樂欣賞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王毓雅(2001)。國小中年級音樂課程分析及其應用現況-對達克羅茲、柯大宜及奧福 教學法影響。國立台南大學研究所論文。
呂彥嫻(2013)。雲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音樂欣賞學習動機與音樂欣賞學習成效關係之
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研究所論文。
吳旻樺(2013)。律動對國小學童音樂欣賞課程學習動機與成就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何思慧(2007)。遊戲教學應用於國小低年級節奏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研究 所論文。
李孟珊(2012)。音樂欣賞中運用閱本可以提升閱讀動機閱度行為之研究-以國小四年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沈竹安(2006)。肢體律動應用在國小節奏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周美亨(2008)。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方案對於國小三年級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語句表達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林志信(2000)。「肢體律動」概念在台灣地區基督教聖樂合唱團的應用現況。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論文。
林雨青(2005)。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於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個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研究所論文。
陳玫霖(2011)。達克羅士音樂教學法應用於藝術與人文之音樂課成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研究所論文。
陳映蓉(2005)。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於國小三年級音樂學習之應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研究所論文。
張書華(2017)。國小六年級創意導向的音樂欣賞教學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研究所論文。
張祖翎(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音樂教師音樂欣賞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許純惠(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聆聽教科書音樂欣賞曲之情緒反應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研究所論文。
曾瓊瑩(2015)。達克羅士音樂教學法對增進國小學三年級學童音樂節奏感與音樂欣賞能力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研究所論文。
黃雯琪(2003)。藝術與人文領域整課程教學之研究-達克羅茲教學法於音樂表演藝術之應用。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研究所論文。
楊慧君(2013)。運用遊戲教學策略於國小五年級音樂欣賞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楊菀琪(2008)。躍動三重奏-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學童音樂學習歷程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趙慧菁(2013)。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之電腦化音樂欣賞測驗試題。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蘭慧真(2011)。節奏遊戲應用於生活課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群英(2009)。律動化音樂欣賞教學應用於不同學習風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
張蕙慧(1995)。兒童教育與心理學關係析論。新竹教育大學學報,8,頁138-141。
郭美女(1998)。聲音和音樂教育-義大利的小學音樂教育研究。台東師院學報,9,頁
188-193。
郭美女(1999)。兒童的音樂聆聽。台東師院學報,10,頁181-189。
謝鴻鳴(1994)。鴻鳴-達克羅士節奏教學月刊。
二、西文部分
Caldwell, T., & Jaques-Dalcroze, E. (1993).A Dalcroze Perspective on Skills for Learning.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9(7),p27-66.
Cheyette, Irving.,&Cheyette, Herbert,(1969).Teaching music creativel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
Choksy, L., Abramson, R. M., Gilespie, A., & Woods, D. (1986). Teaching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ope,Joan(2010). Dalcroze Eurhythmics: Interaction in Australia in the 1920s.
Australian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2, pp.135-147.
Kathy M. Thomsen(2011). Hearing Is Believing: Dalcroze Solfège and Musical
Understanding. Music Educators Journal,98(2 ), pp.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