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雅華
論文名稱: 新竹市海岸資源之經濟效益-旅行成本法、條件評估法與多準則決策理論之應用與比較
指導教授: 闕雅文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新竹十七公里海岸旅行成本法條件評估法多準則決策理論經濟效益
外文關鍵詞: 17 km Hsinchu coastline, travel cost metho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economic valu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竹市海岸全長約17公里,新竹市政府於2003年提出「新竹市沿海17公里觀光帶」計畫,陸續完成新竹漁港複合遊憩中心、帆船運動公園、環保教育館、港南運河外,也沿著海岸線規畫自行車道,成了新竹市一處兼具自然生態與休閒運動的遊憩區。遊客的遊憩活動帶來了觀光收入,而這一部份的效益無法使用一般財貨市場交易價格衡量,必須使用非市場財貨評估法來加以估計。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TCM)及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 是常用的遊憩區經濟效益評估法,近年來有關旅遊需求的研究已由兩種方法間的差異,轉移到兩種方法的結合。故本研究利用旅行成本法與條件評估法來估算新竹市海岸線的整體經濟效益,並結合多準則決策理論(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CDM)來瞭解「自然賞景」、「活動與文化體驗」、「休閒與運動」、「購物與美食」、「世代傳承」這五大價值在遊客心目中的比重,再分別算出其為新竹市帶來的經濟效益,最後以兩種方法推估出新竹市海岸的總經濟效益。
    本研究以旅行成本法與條件評估法為基礎,使用LIMDEP 9.0之poisson及複迴歸模型求出受訪遊客之遊憩需求函數及願付價格模型,並計算出遊客之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CS)以及對維護海岸資源之願付價格(willingness to pay, WTP)。結果顯示:旅行成本法中最近一年新竹十七公里海岸受訪遊客每人每次之CS為1,793元,每人每年之CS為8,642元,以民國101年504,292人次遊客計算,一年之遊憩效益達9.04億元,而結合多準則決策理論所得之權重可計算出每人每次在自然賞景效益為467.3元,活動與文化體驗效益為436.0元,休閒與運動為464.6元,購物與美食為425.1元。而條件評估法中受訪遊客每年每戶的平均願付金額為443.86元,全年之非使用價值為36.34億元,在刪除抗議出價樣本後,受訪遊客每年每戶的平均願付金額提高為672.87元,全年之非使用價值提高為55.08億元。
    結合旅行成本法與條件評估法條件評估法計算出新竹十七公里海岸一年之總經濟效益為64.12億元,且由條件評估法推估之各項效益值介於旅行成本法每人每次與每人每年CS值之間,因此推斷使用者的使用價值與非使用價值真實效益值之可能範圍應介於三者所涵蓋之範圍之間。
    以成對樣本t檢定測試受訪遊客對新竹海岸資源之五項價值的重要性評分及遊後滿意度評分,結果顯示五項價值之滿意度評分皆顯著低於重要性評分,顯示受訪遊客在到訪新竹十七公里海岸後之心中觀感與心目中重要性認定是有所落差的,由此可見新竹海岸發展觀光旅遊仍有進步的空間。


    The total length of Hsinchu coastline is about 17 km. In 2003, Hsinchu City Government proposed the “17 Kilometers of Splendid Coastline” project and had bike routes along the shoreline constructed in addition to a complex recreation center in Hsinchu Fish Harbor, Sailboat Sports Park,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and Gangnan Canal, establishing a recreation area focusing on both natural ecology and recreational sports in Hsinchu City. The benefits of tourism brought by visitors’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can not be measured with general market price, and must be evaluated with non-market goods assessment. Travel Cost Method (TCM)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are common economic efficiency assessment methods for recreation spots.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s on travel demand have moved on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o its combin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 of Hsinchu coastline by Travel Cost Method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CDM) to understand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scenery”,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leisure and sports”, “shopping and dining” and “heritage” in minds of tourists, and calculate separately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ey brought to Hsinchu City, and finally estimate the overall coastline economic benefits of Hsinchu City by two methods.
    In this study, TCM and CVM were taken as the basis with LIMDEP 9.0 Poisson and regression model to calculate the function of interviewed tourists’ recreation demand and the price model they are willing to pay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ourists’ consumer surplus (CS) as well as their willingness to pay (WTP) on coastal resource mainten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CM, the CS of the interviewed tourists in the 17km Hsinchu coastline this year was NT$ 1,793 per person per trip and NT$ 8,642 per person per year. If calcu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504,292 tourists in 2012, the overall recreation benefits amounted up to NT$ 904 million. With the weight from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theory, it can be calculated that the efficiency in natural scenery was NT$ 467.3 per person per trip, NT$ 436.0 on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NT$ 464.6 on leisure and sports and NT$ 425.1 on shopping and dining. In CVM, the WTP of the interviewed tourists was NT$ 443.86 per household per year with an annual non-use value of NT$ 3.634 billion. After omitting the protest bidding samples, the average of WTP of interviewed tourists per household per year increased to NT$ 672.87, and the annual non-use value increased to NT$ 5.508 billion.
    Combining the result of TCM and CVM, the annual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of 17km Hsinchu coastline was NT$ 6.412 billion and all efficiency values were between the travel cost per person per trip and the CS values per person by CVM. Thus,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real effective value of user’s use value and non-use value should be within the possible range covered by the three.
    The importance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after the trip of the five values of Hsinchu coastline resources to the interviewed tourists were evaluated by paired sample t-tes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five valu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importance scores, showing that there were gaps between feeling of the interviewed visitors after visiting 17km Hsinchu coastline and perception toward importance in mind. Therefore, we can see that there was still mor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Hsinchu coastline tourism develop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資料來源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海岸的定義與功能 7 第二節 海岸資源效益評估及相關研究 10 第三節 效益評估之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17 第三章 研究區概況 31 第一節 海岸觀光遊憩資源之效益 31 第二節 新竹市海岸之觀光遊憩資源概論 34 第四章 理論與實證模型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4 第二節 理論與實證模型建立 45 第三節 問卷設計 50 第五章 問卷調查與實證結果分析 52 第一節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52 第二節 實證模型估計結果 60 第三節 研究小結 7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建議 78 參考文獻 80 附錄一:新竹市海岸資源效益評估遊客調查問卷(試訪問卷) 92 附錄二:新竹市海岸資源效益評估遊客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96 附錄三: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觀光遊憩景點 100 附錄四:新竹市沿海自行車路線圖 107

    一、中文部分
    [1]王秀玉(2005)。新竹漁港遊憩使用之效益評估。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新竹市。
    [2]王豫煌(1996)。大肚溪口南岸潮間帶多毛類群聚之空間分佈與季節性變動之研究。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3]石聿立(2006)。大鵬灣風景特定區之經濟效益評估。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4]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1984)。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計畫規劃報告。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5]交通部(2008)。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5觀光客倍增計畫。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6]交通部觀光局(2007-2011)。中華民國95-99年觀光統計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7]交通部觀光局(2010)。中華民國98年觀光統計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8]交通部觀光局(2011)。中華民國99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9]交通部觀光局(2012)。中華民國100年觀光統計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10]交通部觀光局(2013)。中華民國101年觀光統計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11]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2]吳文傑(2009)。溼地管理方式之經濟分析-以桃米生態村為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13]吳坤熙(2007)。觀光遊憩資源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4]吳珮瑛、鄧福麒(2003)。黑面琵鷺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方案下居民參與和願付價值關係之檢視。戶外遊憩研究,16(4),41-70。
    [15]巫惠玲(2003)。寶福溼地發展生態旅遊經濟效益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16]汪大雄、王培蓉、林振榮(1999)。扇平自然園區遊憩效益之經濟評估。台灣林業科學,14(4),457-68。
    [17]李永展(1996)。溼地保育價值之研究—假設市場估價法之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5-2415-H004-015)。國科會:台北。
    [18]李永展(1997)。應用情境評價法評估溼地保育價值-巢狀效果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6-2415-H004-004)。國科會:台北。
    [19]李守銘(2012)。新社花海遊憩效益與遊客評價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20]李俊鴻、陳吉仲(2007)。節慶活動遊客旅遊需求及遊憩效益評估一以綠色博覽會為例。農業與經濟,39,137-166。
    [21]李俊鴻、黃錦煌(2011)。文化資產訪客知覺價值與觀光效益評估─以大龍峒保安宮為例。觀光休閒學報,17(3),2-26。
    [22]李俊鴻(2008)。節慶活動遊客參與動機及經濟效益探討-以綠色博覽會爲例。農業經濟半年刊,83,59-94。
    [23]李淑娟(2002)。臺灣民眾對生物棲地的環境態度及其願付價格之分析--以棲蘭山檜木林與七股溼地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24]李銘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5]呂適仲(2000)。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發展生態旅遊之遊憩資源效益評估。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
    [26]沈勤銘(2005)。台灣北部海岸旅遊線遊憩效益之評估。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27]林宜慧(2009)。新竹市香山濕地環境效益評估分析。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28]林姿宏(2011)。海岸景觀美質評價模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土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29]林庭寧(2005)。遊客對高美濕地環境認知與保育態度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30]林晏州、林寶秀(2007)。遊客與居民對太魯閣國家公園資源保育願付費用之影響因素分析與比較。觀光研究學報,13(4),309-326。
    [31]林淑萍(2011)。海灘遊憩效益之評估-以墾丁南灣為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休閒與空間資訊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嘉義市。
    [32]林淑瑜(1996)。雪霸國家公園遊憩效益評估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33]林慧菁(2011)。花蓮七星潭海濱自行車道遊憩資源效益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34]洪羽姿(2012)。休閒農業體驗活動對遊客支出與遊憩效益之影響—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宜蘭縣。
    [35]胡玉龍(2002)。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遊憩效益與人為干擾影響程度之研究-條件估價法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6]夏業良、魯煒(編譯)(2003)。體驗經濟時代。台北:邦域文化出版。
    [37]徐崇堯(2008)。博物館遊憩效益與遊客評價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38]張梨梅(2009)。鹿港鎮文化資產之經濟效益評估。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新竹市。
    [39]張博淙(2009)。保存考古文化遺址之經濟價值評估─以台灣惠來遺址為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40]張登凱(2003)。新竹西方之寶-香山濕地生態。竹塹文獻,27,139-157。
    [41]曹永吉(2007)。自然濕地保育與人工濕地復育之經濟評估。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
    [42]許仁利(2005)。香山溼地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群聚之時空變異。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43]許旭輝(2008)。海岸灘地植栽景觀美質之研究。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44]許義忠(2000)。為什麼人們願意付錢從事濕地保育?購買行為或是捐獻行為。戶外遊憩研究,13(3),49-70。
    [45]郭幸福(2010)。永續海岸觀光發展系統性評估架構之研究。規劃學報,36,23-34。
    [46]郭金棟(2004)。海岸保護-海岸環境創造緒論。台北市: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7]陳中獎、黃榮福(2004)。不同環保團體對環境資源願付價值差異之研究—以七股溼地為例。環境教育學刊,3,17-36。
    [48]陳永坤、陳家榮(2005)。生態旅遊資源經濟效益評估與策略研擬之研究。中州學報,22,121-137。
    [49]陳宛君、林鴻忠、余婷茱(2010)。社區居民及遊客對森林步道之評價-以宜蘭縣新寮瀑布、林美石磐及松羅步道為例。中華林業季刊,43(1),55-71。
    [50]陳宛君、廖學誠(2006)。宜蘭縣民對蘭陽溪上游集水區經營管理之意見分析及資源經濟評價。中華林學季刊,39(4),477-496。
    [51]陳宛君、廖學誠(2007)。應用旅遊成本法分析宜蘭縣英士、玉蘭及崙埤社區的遊憩效益。中華林學季刊,40(3),341-355。
    [52]陳明健主編(2005)。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53]陳恭鋑(1994)。關渡沼澤區的保護效益評估--假設性市場評價法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54]陳凱俐(1996a)。自然保護區之生態及經濟評估---以宜蘭縣蘭陽溪口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5-2415-H197-001)。國科會:台北。
    [55]陳凱俐(1996b)。遊憩區經濟效益評估法之應用與比較-以頭城休閒農場為例。宜蘭農工學報,12,23-39。
    [56]陳凱俐(1997)。台灣溼地之效益評估---生態評估與經濟評估之結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6-2415-H197-001)。國科會:台北。
    [57]陳凱俐(1999)。臺灣富水鳥濕地的保護效益評估。Proceedings of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9(1),182-200。
    [58]陳凱俐、林雲雀(2004)。宜蘭縣遊憩區之遊憩效益評估。中華林學季刊,37(3),293-302。
    [59]陳凱俐、溫育芳(1995)。遊憩區經濟效益評估法之應用-以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實驗林場為例。農業經濟叢刊,1(1),87-116。
    [60]陳詩璋(2000)。碧砂漁港發展多功能利用之經濟效益評估。國立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61]陳潔瑩(2006)。節慶活動遊憩體驗與遊憩效益之探討。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
    [62]陳澄津(2001)。梧棲漁港多功能利用之經濟分析。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63]陳蘭婷(1997)。臺南縣七股濕地經濟價值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64]陳麗琴、汪大雄、黃進睦、林國銓(2002)。福山植物園遊憩經濟效益之評估。台灣林業科學,17(3),375-85。
    [65]曾明遜(1998)。溼地保育價值與評價:使用價值與非使用價值。法商學報,34,273-306。
    [66]曾偉君、黃俊燁(2006)。選項集合在隨機效用模型應用之關鍵性-以沿海溼地遊憩價值之評估為例。經濟論文叢刊,34(2),209-243。
    [67]曾偉君、游惠如(2006)。台灣國家公園之遊憩效益及其物種多樣性之價值。戶外遊憩研究,19(2),87-102。
    [68]曾瑋婷(2008)。雙春濱海遊憩區之整合性海岸管理。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69]賀天俊(2001)。深澳漁港之娛樂漁業經營與遊憩效益分析。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70]黃成輝、曾偉君(2006)。台灣沿海濕地以及紅樹林之遊憩效益。觀光研究學報,12(1),43-66。
    [71]黃宗煌(1990)。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遊憩效益的評估。台灣銀行季刊,41(3),282-304。
    [72]黃逶騰(2007)。有機觀光果園之遊憩需求與經濟效益評估。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新竹市。
    [73]黃雅蘭、陳凱俐(2011)。專程與順道旅遊對遊憩效益之影響—以宜蘭縣休閒農場為例。農業經濟叢刊,16(2),41-76。
    [74]黃錦煌(2006)。公共投資計畫之經濟效益評估一以華山地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博士學位論文,台北。
    [75]楊渡(2002) 。台灣傳奇之旅(北部篇)-東方美人新竹風。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76]楊麗靜(2007)。東石漁人碼頭遊憩行為與遊憩經濟效益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77]董志明、何東波、許淑燕、石心儀、黃戊田(2011)。台南市一級古蹟遊憩效益之評估。嘉南學報,37,539-549。
    [78]詹滿色、林妍伶、莊慶達(2007)。台灣外岸磯釣遊憩效益之評估。農業與經濟,39,45-72。
    [79]劉吉川(1997)。黑面琵鷺棲息地遊憩使用之經濟價值。戶外遊憩研究,10(4),19-39。
    [80]劉癸君(2003)。以條件評估法與旅行成本法評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之遊憩效益。嘉義大學林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嘉義市。
    [81]劉惠珍(2005)。花蓮縣赤柯山與六十石山金針產地轉型休閒農業區之研究。台灣地方鄉鎮觀光產業的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度,218-239。
    [82]蔡立宏、徐如娟(2008)。臺灣地區鄰港海岸環境保護及監測調查研究。台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83]蔡承旺(2011)。開放陸客赴金門自由行之效益測定-旅行成本法應用。休閒產業管理學刊,4(2),18-36。
    [84]蔡聰琪(1984)。遊憩資源分類系統之研究。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85]鄧枝安(2009)。濕地環境保育與開發方案之研究--以嘉義縣鰲鼓濕地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86]鄭蕙燕(1998)。水鳥保護區遊客之時間價值估計。農林學報,47(3),121-129。
    [87]鄭蕙燕、張偉祐、林政德(2000)。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遊客之遊憩效益與時間成本:截斷式波爾生模型之應用。農業經濟半年刊,67,161-179。
    [88]鄭蕙燕、闕雅文(1997)。鰲鼓海岸濕地遊憩經濟價值評估。戶外遊憩研究,10(4),7-18。
    [89]鄭蕙燕、羅炳和(1999)。以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價值檢驗條件評估法之次序效果。農業經濟叢刊,5(1),89-119。
    [90]賴素純、李俊民、陳裔專(2010)。多準則決策應用於學生課程規畫之研究。管理與資訊學報,15,131-182。
    [91]蕭代基、鄭蕙燕、吳珮瑛、錢玉蘭、溫麗琪(2002)。環境保護之成本效益分析理論、方法與應用。台北市:俊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92]閻克勤(2006)。海岸環境管理與資源利用評估之研究-以新竹海岸濕地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93]謝巧敏(2003)。以假設市場評價法評估發展生態旅遊價值之研究─以新竹沿岸地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新竹市。
    [94]謝佳殷(2002)。我國海岸管理法規體系與行政機制之研究。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市。
    [100]鍾宜庭(2005)。淡水漁人碼頭遊客遊憩體驗與願付價格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海洋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101]闕雅文(1996)。海岸濕地保育與開發之決策分析-以鰲鼓溼地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02]闕雅文、鄭昌奇(2007)。桃園地區農業用水移用補償金額評估。農業工程學報,53(4),35-43。
    [103]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104]譚兆平、郭柏村(2009)。探討生態旅遊導覽解說活動之遊憩效益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3),32-40。
    [105]巖登生(1998)。新竹香山濕地永續利用的管理策略。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二、英文部分
    [1]Alberini, A., Kahn, J.R. (Eds.). (2006). Handbook on contingent valuation. Massachusetts, US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2]Bandara, R., Tisdell, C. (2003). Comparison of rural and urban attitudes to the conservation of Asian elephants in Sri Lanka: empirical evidence.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10(3), 327–342.
    [3]Baral, N., Stern, M. J., & Bhattarai, R. (2008). Contingent valuation of ecotourism in 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Nepal: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park finance and loc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conomics, 66(2-3), 218-227.
    [4]Bhat, M. G. (2003). Application of non-market valuation to the Florida Keys marine reserve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7, 315-325.
    [5]Chiueh, Ya-wen. (2012). Environmental Multifunctionality of Paddy Fields in Taiwan- A Conjunction Evaluation Method of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and Analysis Network Procedures.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2(4), 114-127.
    [6]Christopher M. Fleming, A. C. (2008).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Lake McKenzie, Fraser Island: An application of the travel cost method. Tourism Management, 29(6), 1197-1205.
    [7]Dong-Ryul Chae, Premachandra Wattage, & Sean Pascoe(2012). Recreational benefits from a marine protected area: A travel cost analysis of Lundy. Tourism Management, 33(4), 971-977.
    [8]Driml, S. M. (1997). Bringing ecological economics out of the wilderness. Ecological Economics, 23(2), 145-153.
    [9]E.J. Sattout, S. N. T., P.D.S. Caligari (2007). Economic value of cedar relics in Lebanon: An application of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fo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61(2-3), 315-322.
    [10]Hill, G., Rosier, J., & Dyer, P. (1995).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limitations at Heron island, Great Barrier reef: a respon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45(1), 91-99.
    [11]John Asafu-Adjaye, S. T. (2008).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tudy of scuba diving benefits: Case study in Mu Ko Similan Marine National Park, Thailand. Tourism Management, 29(6), 1122–1130.
    [12]Kotchen, M.J., Reiling, S.D. (2000).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motivations,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of nonuse values: a case study involving endangered species. Ecological Economics, 32(1), 93–107.
    [13]Leeworthy, V. R., Wiley, P. C., English, D. B. K., & Kriesel, W. (2001). Correcting response bias in tourist spending survey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8(1), 83-97.
    [14]Matos, A., Cabo, P., Ribeiro, I. & Fernandes, A. (2010). Economic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15]Park, T., Bowker, J. M., & Leeworthy, V. R. (2002). Valuing snorkeling visits to the Florida Keys with stated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mode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5(3), 301-312.
    [16]Prayaga, P., Rolfe, J., & Stoeckl, N.(2010). The value of recreational fishing i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ustralia: A pooled revealed preference and contingent behaviour model. Marine Policy, 34(2), 244-251.
    [17]Robert, D. Rowe. (1996). A Test for Payment Card Bias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31, 178-185.
    [18]Rolfe, J., Windle, J.(2012). Testing benefit transfer of reef protection values between local case studies: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n Australia. Ecological Economics, 81, 60-69.
    [19]Rouphael, A. B., & Inglis, G. J. (1997). Impacts of recreational scuba diving at sites with different reef topographie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82, 329-336.
    [20]Togridou, A., Hovardas, T., Pantis, J.D. (2006). Determinants of visito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National Marine Park of Zakynthos, Greece. Ecological Economics, 60(1), 308-319.
    [21]Turpie, J.K. (2003). The existence value of biodiversity in South Africa: how interest, experience, knowledge, income and perceived level of threat influence local willingness to pay. Ecological Economics, 46(2), 199-216.
    [22]Valentine, P. S., Birtles, A., Curnock, M., Arnold, P., & Dunstan, A. (2004). Getting closer to Walese passenger expectations and experienc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swim with dwarf minke whale interactions i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Tourism Management, 25, 647-655.
    三、網站資料
    [1]100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中華民國交通部網http://www.motc.gov.tw/
    ch/home.jsp? id=56&parentpath=0,6&mcustomize=statistics101.jsp)
    [2]101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 www.stst.gov.tw/ct.asp?xItem=32762&ctNode=1849&mp=4)
    [3]99年自用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中華民國交通部網站http://www.motc.gov.tw/ch/home.jsp?id=56&websitelink=statistics101.jsp&parentpath=0,6&qyear=2011)
    [4]中華民國100年度新竹市總決算審核報告。(http://www.audit.gov.tw/Public/Doc/897/20120803120220982Dwmy.pdf)
    [5]內政部營建署網站即時新聞。(http://www.cpami.gov.tw/)
    [6]內政部營建署海岸法草案。(http://www.cpami.gov.tw/chinese/ filesys/file/chinese/dept/rp2/rp1011031.pdf)
    [7]內政部統計查詢網。(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8]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我國觀光發展政策之研究」委託研究計畫。(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151723&ctNode=12233&mp=100)
    [9]海岸巡防法。(http://www.cga.gov.tw/wralawgip/cp.jsp?displayLaw=true&lawId=8a8aadb524fc86180125066f5e7f008c)
    [10]新竹市17公里海岸線主題網。(http://17km.hccg.gov.tw/ki17.htm)
    [11]新竹市運動地圖資訊網。(http://hsinchu-sportmap.hc.edu.tw/Navigate/HC/ SportsBoat.aspx)
    [12]新竹市政府交通局。(http://traffic.hccg.gov.tw/sea8)
    [13]新竹市香山區公所網站。(http://dep-s-district.hccg.gov.tw/)
    [14]新竹區漁會網站。(http://www.naffic.org.tw/webpad/webpad.aspx?EpfJdId9UuA9va35CUlxk315zreFNYNKQGP0PXCh9m0%3d)
    [15]新竹市野鳥學會年度研究計畫。(http://bird.url.com.tw/careThisyear.html)
    [16]經濟部能源局網站。(http:// web3.moeaboe.gov.tw/oil102/oil1022010/A01/A0108/allprices_m.asp?)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