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佳萾
WEI, CHIA-YING
論文名稱: 科學遊戲對國小學習障礙生自然科學習成效之探究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Science Game on the Learning of Nature Sci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指導教授: 蘇宏仁
SU, HUNG-JEN
口試委員: 賴慶三
LAI, QING-SAN
黃澤洋
HUANG, ZE-Y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Mathematics & Science Education Master Inservice Program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科學遊戲學習障礙質性研究個案研究自然科學習成效
外文關鍵詞: science game., learning disabilit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case study, the effect of Nature Science learning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是探究科學遊戲對國小學習障礙生自然科學習成效,包含學習障礙生之科學概念學習及科學興趣之影響,以及瞭解學習障礙生學習科學遊戲之過程、困難與解決方法。
    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採立意取樣,研究對象為新竹市oo國小三位四年級之學習障礙生,研究時間為期八週,每週進行一堂40分鐘的科學遊戲課程。研究資料蒐集包含上課影片、教學日誌、學生訪談和科學概念成就測驗前後測,並在資料蒐集結束後進行分析與討論。
    研究結果:1.科學遊戲教學能提升國小學習障礙生科學概念的學習成就且不同個案間有不同的差異2.科學遊戲教學能提升國小學習障礙生的科學興趣3.學習障礙生學習科學遊戲課程遭遇的困難包含(1)學習障礙生對科學概念理解上有困難且容易混淆(2)學習障礙生難以將科學概念與生活中的事物做連結(3)混合型學習障礙生在科學遊戲操作上有困難(4)學習障礙生在閱讀學習單或成就測驗題目有困難(5)學習障礙生在紙筆測驗中書寫的部分有困難4.教學者針對學習障礙生學習科學所遭遇的困難之解決方法為(1)將科學概念具體化說明,利用生活中的經驗、事物來比喻科學概念,並舉出相關之科學實例,在舉例過程中可輔以圖文或實物,藉此來訓練與增進學障生的長短期記憶(2)使用多感官教學,藉由增加實驗操作、科學遊戲競賽等來增進學障生對科學概念之理解,並視情況簡化操作步驟及適時的給予協助(3)評量方式保持彈性。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可針對不同障礙類型或年級的個案進行研究,研究主題方面可針對學習障礙生在將科學與生活經驗連結的困難上進行探討,研究方法上可改良適合學習障礙生的量表來使用或是延長教學或後測的時間。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science game on the learning of Nature Sci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cluding scientific concept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mpact of scientific interest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probe the proces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learning science games.Research method i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using purposve sampling method,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thre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who were in the fourth grade. Study period is eight weeks, a 40-minute science game course ever week.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including class videos, teaching logs, student interviews pre and post, scientific concept achievement test.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Science game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learning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have different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cases.2.Science game teaching can enhance the scientific interest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3.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learning science games include: (1)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ve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are easily confused. (2)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o connect scientific concepts with things in life. (3)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ve difficulty in scientific game operations. (4)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ve difficulty in reading the learning sheet or test questions. (5)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o write in the test. 4.The solutions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re (1)Describ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s concretely. (2)Using the experiences or things in life to compare scientific concepts. (3)Experimental operations can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s. (4)Training 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to enhance the memory of scientific concepts. (5)VAKT teaching enhances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s. (6)Giving and explaining examples of scientific concepts that are related to daily life, and using graphic or actual objects as an aid (7)Simplifing the operations of scientific game and offering assist once at the right time. (8)Game competition can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game operations. (9)Using multiple assessment skill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目次 ........................................................v 圖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障礙之意涵......................................7 第二節 學習障礙生的科學教育……………………………………………………............19 第三節 科學遊戲.......................................................23 第四節 科學興趣……………………………………………………………………................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41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參與者...................................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51 第四節 科學遊戲教學設計...................................5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超越障礙~學習障礙生在科學遊戲中的成就變化………………………...63 第二節 越學越有趣~學習障礙生在科學遊戲中的科學興趣變化……………….84 第三節 教師與學習障礙生的學習成長~學習障礙生學習之難題與解決方法…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27 參考文獻………………………………………………………………………………....................131 一、中文部分…………………………………………………………………………..................131 二、西文部分…………………………………………………………………………..................134 附錄…………………………………………………………………………………….....................136 附錄一:家長同意書…………………………………………………………………................136 附錄二:時間通知書…………………………………………………………………................137 附錄三:科學概念前測………………………………………………………………...............138 附錄四:科學遊戲活動教學進度表…………………………………………………...........144 附錄五:科學遊戲活動教案………………………………………………………….............144 附錄六:學習單……………………………………………………………………….................167 附錄七:教師日誌……………………………………………………………………................175 附錄八:訪談大綱……………………………………………………………………................176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2013)。特殊教育導論。臺北:五南。
    王克先(1989)。學習心理學。臺北:桂冠。
    孔繁鐘、孔繁錦(釋)(2003)。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臺北:合計。
    江淑瑩(2006)。以科學遊戲融入教學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臺北:揚智。
    吳淑美(2004)。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心理。
    吳鐵雄、陳淑美、張景媛(1993)。中學興趣量表編制報告。教育心理學報,26,107-124。
    李秀妃(2007)。非語文學習障礙學童的數學障礙。臺東特教,12,1-9。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Robert K. Yin)。臺北:弘智文化。
    邱上貞(2001) 。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
    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孟瑛如(2002)。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臺北:五南。
    孟瑛如、朱志清、黃澤洋、謝瓊慧(2014)。國小語文及非語文學習障礙檢核表。臺北
    :心理。
    周俊宏(2007)。臺南市國小學童科學興趣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
    大學,臺南市。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臺北:心理。
    胡永崇、黃秋霞、吳兆惠、胡斯淳、顏玉華(譯)(2006)。學習障礙(William
    N.Bender)。臺北:心理。
    施慧宜(2014)。六年級學童的性別角色態度和科學興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孫義芬(2014)。自然科教師對八年級學習障礙生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06)。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五南。
    許義宗(1981)。幼兒科學遊戲。臺北:理科。

    許蕙菁(2016)。國小自然科教師為身心障礙學生進行課程與教學調整之知能與行
    動力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郭又方、林坤燦、曾米嵐(2016)。臺灣融合教育的實施與展望。東華特教,56,1-9。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
    郭美滿(2015)。美國特殊教育立法及發展。特殊教育發展期刊,59,45-56。
    陰國恩(1994)。非智力因素與高效能學習--智慧發展的催化劑。臺北市:新雨。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1999)。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中華民國教育白皮書。2018年5月15日檢索自科技部單位子網頁。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8年05月25日檢索自全國法
    規資料庫。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綱要。2017年8月31檢索自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忠照(2003)。科學遊戲創意教學-致盛鮮師vs.至聖先師。臺北:心理。
    陳信廷(2013)。科學史融入教學對促進國中學生的科學創造力與科學興趣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俐淇(2007)。應用科學遊戲對ADHD學生注意力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昶翰(2013)。實驗室教學與講述式教學對國中學生的科學創造力與科學興趣影響差
      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益民(2015)。應用IHV於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然科之教學經驗分享。臺東特教,42,
    24-28。
    陳淑美、路君約(1998)。普通興趣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會測驗年刊,45(1),1-18。
    陳惠芬(2000)。「科學趣味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模
      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錦賢(2008)。科學遊戲對國二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世慧(2006)。學習障礙導論。臺北:五南。
    許良榮(2004)。從科學遊戲到科學教學。國教輔導雙月刊。44(2),6-11。
    莊素貞(2010)。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之調查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游福生(1992)。談學習的興趣。國教輔導,32(1),54-55。
    單延愷、洪儷瑜、陳心怡(2008)。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編製研究。特殊教育研究
    學刊,33(3),95-123。
    曾吉弘、蔣珊筠、蔡宛庭、康仕仲(2010)。特殊生融合玩中學機器人科普課程。資訊
    科技與應用期刊。4(2),94-99。
    黃玉枝(2013)。以動手做科學促進身心障礙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南屏特殊教育,4,23-36。
    黃玉枝(2014)。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科學的教學策略。南屏特殊教育,5,55-70。
    黃志成、王麗美、王淑楨、高嘉慧(2013)。特殊教育概論。新北市:揚智。
    黃惠娥(2005)。科學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之科學本質、科學態度及科學興趣之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大學,臺南市。
    黃萬益(1975)。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1-71。
    黃嬿樺、賴慶三(2009)。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單元學習的影
    響。科學教育月刊,318,2-16。
    楊文榮(2014)。國中生科學興趣調查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楊坤堂(2002)。學習障礙導論。臺北:五南。
    楊坤堂、林美玉、黃貞子、沈易達(2002)。學習障礙補救教學。臺北:五南。
    葛致容(2009)。新竹縣國中學生科學興趣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新竹市。
    葉宜親(2014)。科學遊戲參與與國小三年級學童學習自然科學的科學態度之關係研
      究─以嘉義市「科學168」科學闖關遊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市。
    葉重新(2011)。教育心理學。臺北:心理。
    葉靖雲(2011)。學習不利學生的科學教育困境與需求~以學習障礙生為例。中華
    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1,261-281。
    劉碧如(2009)。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興趣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新竹市。
    賴保禎(1997)。興趣測驗在學校輔導之運用。學生輔導,52,101-10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蔣明珊(2004)。普通班教師參與身心障礙學生課程調整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
    刊,27,39-58。
    歐陽文貞(2011)。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通訊。臺北:台灣精神醫學會。
    衛生福利處統計(2017)。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lp-2490-113.html
    蔡膳兆(2014)。科學史融入5E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科學興趣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 
      力學單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謝甫宜(2011)。科學遊戲本位教學模式對於學生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與分析(未出版
      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蘇秀玲、謝秀月(2006)。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學童的科學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
    究。國立臺南大學,理工研究學報,40(1),47-68。
    蘇秀玲、謝秀月(2007)。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學童科學態度之研究。課程與
    教學季刊,10(1),111-130。
    鐘秀施(2014)。科學圖畫書閱讀教學對五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與科學學習興趣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二、英文部份
    Bakken, J. P., Mastropieri, M. A., & Scruggs, T. E.(1997).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expository science material and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comparison of
      strategie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1(3), 300-324.
    Garvey, C. (1997). Pla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idi, S., &Renninger, K. A. (2006).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2), 111-127.
    Johnson, D.J. &Myklebust, H. (1967). Learning disabilities: Educational
    principeand remedial approaches . NY: Grune& Stratton.
    Kirk, S. A., Gallagher, J. J.,Anastasiow, N. J.,&Coleman, M. R. (2006).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erner, J. W. (1993). Learning Disabilities: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6th
      ed.). Boston, MA:Houghton-Mifflin.
    Mason, L. H., & Hedin, L. R. (2011). Reading Science Text: Challenge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each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26(4),214-222。
    Matkins, J. J., & Brigham, F. (1999). A Synthesis of Empirically Supported Best Practices for
    Scienc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Teachers in Science, Austin TX.
    National Joint Commieett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1988). Letter to NJCLD member
      organizations.
    Renninger, K. A., &Hidi, S. (2002). Student interest and achievement: Developmental issues
    raised by a case study. In A. Wigfield& J. S. Eccles (Eds.), A Vol. in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eries. 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p. 173-195). San Diego,
    CA, US: Academic Press.
    Sencibaugh, J. M.(2005). A synthesis of content enhancement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at the secondary level. Presentation at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altimore, MD.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