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志峰
Chih-Fong, Liu
論文名稱: 電子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生英語認字表現、字彙線索運用與繪本學習態度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Storybook Instruction on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Vocabulary Cueing Usage & Learning Attitudes of EF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簡紅珠
Hong-Chu,Chi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電子繪本教學認字表現字彙線索運用繪本學習態度
外文關鍵詞: electronic storybook instruction, word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vocabulary cueing usage, learning attitudes towards storybook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電子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生英語認字表現、字彙線索
    運用與繪本學習態度之影響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電子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生英語認字表現、字彙線索運用與繪本學習態度的影響,以及了解影響繪本學習態度之原因。
    本研究主要採用準實驗研究法。研究樣本為台北縣某國小四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共計59位。在實驗教學前,利用英語能力檢定考試,選擇沒有差異的兩個班級,以求這兩個班級的英語能力等量。其中一班為控制組實施紙本繪本教學,另一班為實驗組實施電子繪本教學。
    總共使用五本繪本,共進行十週的教學。每兩週教完一本繪本,即實施認字表現測驗(分為聽力測驗與認讀測驗兩部分)以及字彙線索運用測驗。十週教學完畢後,兩組學生皆施以英語繪本學習態度問卷。蒐集所得資料分別以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統計、次數分配與百分比等,進行統計分析。
    實驗研究結果顯示:(1)紙本繪本組與電子繪本組學生對聽力測驗成績並無顯著差異。(2)紙本繪本組與電子繪本組學生對認讀測驗成績並無顯著差異。(3)紙本繪本組與電子繪本組學生對字彙線索運用測驗的反應並無顯著差異。(4)在英語繪本學習態度問卷,除了「課程方面」與「認字表現測驗方面」外,其餘層面皆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聽力測驗與認讀成績未達顯著,紙本繪本組成績較好。
    二、聽力需求有些不同,熱門的繪本題材與內容熟悉度較高的繪本是整個聽力測驗表現的關鍵。
    三、紙本繪本組認讀需求較高,然而繪本動畫並非電子繪本組學生成績表現的關鍵。
    四、字彙線索反應未達顯著,字彙線索運用各項次中,次數最少的是「文法規則」。閱讀繪本時,學生依自己的能力及目的; 四個字彙線索皆能產生功用。
    五、有趣、繪本特色、簡單是學生喜歡繪本的主因。
    六、趣味、學到新知是學生喜歡上英語繪本課的主因;紙本繪本組認為繪本學習造成壓力,而繪本本身以及教學以外的因素,則是電子繪本組不喜歡英語繪本課的主因。
    七、電子繪本組學生想要獨立自主學習的意願較高; 兩組學生皆表達願意親身演出的構想。

    研究者根據以上的研究結論,做了相關的建議為教育單位、學校、教師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電子繪本教學、認字表現、字彙線索運用、繪本學習態度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storybook instruction on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vocabulary cueing usage and attitudes of EF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ward storybook instruction, an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se attitude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wo classes of fourth grader at one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two classes were selected because of their equivalent achievement on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lectronic storybook instruc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paper storybook instruction. Electronic and paper storybooks had identical content but were presented to the two groups by different media. A total of five storybooks were learned by each group in 10 weeks. Both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Test and Vocabulary Cueing Usage Test after the teacher had finished one storybook. At the end of 10 week instruction, the students were also questioned and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attitudes toward electronic or paper storybook instruction. T-test, chi-square distribution,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ag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ir performance on (1) the listening test, (2) the reading test , and (3) the vocabulary cueing usage test.
    2.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ir learning attitudes toward English storybook instruction except the aspects of “ curriculum” and “ word recognition test”.
    3.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had more needs of listening and reading.
    4.Storybook animation was not the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reading test.
    5.“Interesting”, “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orybooks”, and “ easy to read” were main reasons for the students to love storybooks.
    6.“ Having fun” and “ to be able to learn something new” were main reasons for the students to favor storybook instruction.
    7.Both groups had strong desire to act on the plot of storybook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electronic storybook instruction, word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vocabulary cueing usage, learning attitudes toward storybook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英語繪本教學 ……………………………………………9 第二節 電子繪本教學……………………………………………17 第三節 認字表現…………………………………………………30 第四節 字彙線索運用……………………………………………36 第五節 英語繪本學習態度………………………………………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47 第二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教學設計………………………………50 第三節 研究假設…………………………………………………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56 第五節 實施程序…………………………………………………6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7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應用電子繪本教學對學生認字表現的影響……………71 第二節 應用電子繪本教學對學生字彙線索運用的影響………73 第三節 應用電子繪本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74 第四節 綜合討論…………………………………………………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2 第二節 建議………………………………………………………105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09 二、西文部份 ……………………………………………………113 附錄 附錄一、指導教授推薦函………………………………………………115 附錄二、認字表現測驗「專家效度用」(以繪本I can為例)……116 附錄三、字彙線索運用測驗表「專家效度用」(以繪本I can為例)122 附錄四、認字表現測驗「正式用卷」(以繪本I can為例)………123 附錄五、字彙線索運用測驗表「正式用卷」(以繪本I can為例)127 附錄六、英語繪本學習態度問卷「預試用卷」(分紙本繪本組、電 子繪本組)……………………………………………………128 附錄七、英語繪本學習態度問卷「正式用卷」(分紙本繪本組、 電子繪本組)…………………………………………………134 附錄八、傳統紙本教材(以繪本I can為例)………………………137 附錄九、電子繪本動畫畫面(以繪本I can為例)…………………147 表格目錄 表2-1 各類圖畫書、有聲書、影視圖書、電子繪本的比較表…………21 表2-2 電子繪本網站簡介評比表…………………………………………23 表2-3 繪本主題名稱、句型與特點表……………………………………24 表2-4 cue和clue的字典定義表…………………………………………37 表2-5 字彙線索運用研究整理表…………………………………………39 表2-6 繪本句型彙整表……………………………………………………41 表3-1 實驗設計……………………………………………………………47 表3-2 控制組教材範例表…………………………………………………52 表3-3 「英語能力檢定」題型與英語能力對照表 ………………………56 表3-4 「認字表現測驗」題型與英語能力對照表 ………………………57 表3-5 專家內容效度諮詢名單……………………………………………58 表3-6 繪本一「I Can認字表現測驗」預試題目試題分析摘要………59 表3-7 繪本二「Shapes 認字表現測驗」預試題目試題分析摘要……60 表3-8 繪本三「Five Senses認字表現測驗」預試題目試題分析摘要……60 表3-9 繪本四「Farm Animals 認字表現測驗」預試題目試題分析摘 要…………………………………………………………………61 表3-10 繪本五「Frogs 認字表現測驗」預試題目試題分析摘要………62 表3-11 繪本一「I Can」Cronbach’s α係數信度分析表……………63 表3-12 繪本二「Shapes」Cronbach’s α係數信度分析表 …………63 表3-13 繪本三「Five Senses」Cronbach’s α係數信度分析表 …63 表3-14 繪本四「Farm Animals」Cronbach’s α係數信度分析表…63 表3-15 繪本五「Frogs」Cronbach’s α係數信度分析表……………63 表3-16 繪本一「I Can」字彙線索運用測驗表…………………………64 表3-17 字彙線索運用單字表………………………………………………65 表3-18 字彙線索運用新增單字表…………………………………………65 表3-19 英語繪本學習態度問卷題目差異表………………………………67 表3-20 英語繪本學習態度問卷預試題目試題分析摘要…………………68 表3-21 實驗教學實施流程表………………………………………………69 表4-1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聽力測驗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t考驗 摘要表………………………………………………………………71 表4-2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認讀測驗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t考驗 摘要表………………………………………………………………72 表4-3 五本繪本之字彙線索運用×教學法交叉表 ………………………73 表4-4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英語學習態度問卷「課程方面」之平均數 與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75 表4-5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英語學習態度問卷「教學方面」之平均數 與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76 表4-6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英語學習態度問卷「認字表現測驗方面」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77 表4-7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課程方面」的人數統計表……………79 表4-8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教學方面」的人數統計表……………81 表4-9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當老師上英語繪本課時,你最喜歡哪些 項目」的順位分析表………………………………………………83 表4-10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認字表現測驗方面」的人數統計表…84 表4-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對於這五個繪本,有沒有特別喜歡」 的人數統計表………………………………………………………86 表4-12 「Farm Animals」 繪本受青睞原因意見分析表………………87 表4-13 「Frogs」繪本受青睞原因人數分析表…………………………87 表4-14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不喜歡上英語繪本課」之意見分析表 ………………………………………………………………………88 表4-15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喜歡上英語繪本課」之意見分析表 ………………………………………………………………………89 表4-16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教學建議事項」之意見分析表………91 表4-17 繪本的聽力測驗成績平均對照表…………………………………94 表4-18 繪本的認讀測驗成績平均對照表…………………………………96 圖片目錄 圖2-1 態度概念圖 ………………………………………………………43 圖3-1 研究架構圖 ………………………………………………………47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福林(1990)。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台北縣英語網路教學資源探究研習成果集(2005)。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台北縣學習評量題庫網頁。2005年10月15日,取自台北縣政府教育局:http://src.tpc.edu.tw/6.htm。
    朱惠美(2003)。東亞國家的英語教育政策。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2005年10月15日,取自: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hef/802.shtml。
    李中莉(2003)。以合作閱讀策略教學促進學童閱讀理解與字彙學習能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雪莉(2002年,11月)。台灣的閱讀危機-全民閱讀大調查:大人、小孩都不愛看書。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電子報。2005年12月15日,取自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lipo1/483.shtml。
    何青芳(2004)。電腦合作學習在國小英語認字學習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季芬(2005)。英語童書教學在國小英語科補救教學之效能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宗熹(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單元教學之行動研究。2006年3月21日,取自嘉義市興安國小網頁http://dns.haes.cy.edu.tw/com/index.htm。
    吳淑琴(1999)。幼兒之多媒體電子童書閱讀行為分析。載於第五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二十一世紀的亞洲兒童文學論文集(頁148-151)。台北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沈宜屏(2003)。國小級任導師運用英語童書輔助學生英語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怡瑾(2002)。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宛霖(2002)。台北市幼兒對圖畫書及電子童書之調查與反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山(譯)(1997)。Richard E. Mayer著。教學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
    洪月女(譯)(1998)。Ken Goodman著。談閱讀。台北市:心理。
    洪文瓊(1997)。電子童書小論叢(初版)。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洪美珍(1999)。電子童書閱聽型態及其對兒童閱讀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洪蘭(譯)(1997)。Henry Gleitman著。心理學。台北市:遠流。
    祝佩貞(2004)。電子童書與紙本童書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及閱讀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施雅麗(2002)。幼稚園全語言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2002年幼兒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nttu.edu.tw/aecer/meet91/07.pdf
    姜毓玟(2004)。應用英語童書閱讀教學策略於英語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生玉(198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第十三版)。台北市:精華。
    莊夏萍(2004)。網路電子童書融入語文領域教學提升學童閱讀與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佳韻(2004)。台中市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宥琳(2004)。台北市國小英語教師運用英文童書於英語教學之信念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秋蘭(1999)。全語言理念與英語教學。陳秋蘭/廖美玲主編,嶄新而實用的英語教學(頁60-75)。台北市:敦煌。
    陳秋蘭(2002)。英語童書在幼兒教學上的應用。載於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45)。台北縣:富春。
    陳瑤容(2003)。語音解碼訓練對台灣學童英文認字能力提昇之成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慧卿(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對電子童書與紙本童書之閱讀能力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永文(1996)。一個支援三維電子故事書的描述語言及其播放系統之設計與製作。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黄珮君(2004)。探討以學習英文為外語的學生之閱讀過程:線索的運用與誤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羨文(1977)。紙本書與電子書的比較。台北市:漢美。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2005年8月11日,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pause/english-1.doc
    教育部(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至三年級之課程綱要。2005年8月11日,http://www.edu.tw/EDU_WEB/Web/publicFun/dynamic_default.php
    張春興,汪榮才(1976)。洛氏教育心理學。台北:大聖。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二版)。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游常山(2003)。圖書館領航知識世紀。載於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頁154-163)。台北市:天下雜誌。
    許月貴(2002)。兒童文學之評鑑選擇與教學探究-以圖畫故事書閱讀教學為例。載於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4-137)。台北縣:富春。
    許淑燕(2005)。電子繪本融入兒童英語合作閱讀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惠貞(2003)。英語圖畫書在幼兒英語教學上之應用。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曾月紅(2000)。兒童英語文教學-全語文觀點。台北市:五南。
    曾建肇(1999)。國小英語教材篩選與自編—以台南市為例。載於跨世紀國小英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20)。台北市,教育部。
    曾愛玲(2003)。繪本演奏-資訊科技融入語文領域聽說讀寫之綜合運用-以國小二年級製作電子繪本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鳳珠(2005)。可預測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語英語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良玉(2004)。英語繪本的字彙學習策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鄒美雲(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中、英文閱讀之研究—以誤讀分析(miscue analysis)為例。國立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電子繪本網頁(無日期)。2005年10月15日,取自:
    http://www.kizclub.com/Sbody.html
    斳洪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初版)。臺北市:五南。
    楊惠菁(2005)。國小學童對於不同媒體形式文本的閱讀理解比較-以紙本童書和電子童書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詹餘靜(2000)。國小英語教育發展趨勢及三「教」-教師、教材、與教法-相關問題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3,203-238。
    鄭麗玉(2000)。認知與教學-理論與應用(初版)。台北市:五南。
    鄭麗玉(2002)。認知與教學(初版)。台北市:五南。
    蔡佩璇(2004)。電子繪本與編製。2005年8月11日,取自: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網頁:http://mail1.tmtc.edu.tw/~peishian/softwares/swishmax/e-storybook.pdf
    趙金婷(2004)。幼兒對不同類型繪本故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55-174。2005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tmtc.edu.tw/~stud/stud2/report-PDF/00-35-02/education-02/35-02-edu-09-tim.pdf
    趙維玲(2002)。Booktalk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和閱讀行為之成效探討。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廖美玲(2002)。如何利用兒童故事書來教英語。陳秋蘭/廖美玲主編,嶄新而實用的英語教學(頁204-228)。台北市:敦煌。
    廖美玲、錢思玥(2002)。以童書教英語之成效研究。載於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8-89)。台北縣:富春。
    鄧美湘(2003)。台北縣國小英語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詩婷(2002)。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初版)。台北市:雙葉。
    薛曉華(譯)(1997)。Shirley C. Raines & Robert J. Canady著。全語言幼稚園-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光佑。
    盧秀鳳(1995)。國民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可行途徑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顏元叔(1997)。時代英英字典(頁399;443)。台北縣:萬人。
    簡郁娟(2000)。可預測故事"影響外語初學者口語與閱讀發展之探討。私立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簡靜雯(2004)。從「無敵遊戲王─英文智慧王」淺談國小英語字彙教學。英語教育電子月刊,11。2005年4月21日,取自:http://ejee.ncu.edu.tw/teacherarticle/11-2.htm。
    戴維揚(1999)。九年一貫英語科新課程新趨勢。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頁1-24)。台北市:文鶴。
    嚴淑女(1999)。網際網路與兒童文學創作空間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二、西文部份

    Adams, M. J.(1998).”The three-cueing system.”In F. Lehr and J. Obsborn(Eds.), Literacy For All Issu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73-99).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Johnson, B.E.(1994).Determining the meaning of word from context and word structure. In The reading edge(2nd ed.)(pp. 5-77). Lexington MA:Heath and Company.
    Lehr, F., Osborn, J.,& Hiebert, E. H.(2004). Research-based practices in early reading series: A focus on vocabular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83 190).
    Matthew, K.(1997). A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active CD-ROM storybooks and traditional print storybook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 , 29(3),263-275.
    Moore, M. G. & Smith, L. L.(1996).Interactive computer software: The effect on young children’s reading achievement. Reading Psychology,17(1).
    Miller, L., Blackstock, J., & Miller, R.(1994).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the use of CD-ROM storybooks. Computers in Education,22,187-204.
    Standish, D. G.(1992). The use of CD-ROM based books to impro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second-grade stud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2 605).
    Wren, S.(2001). Reading and the three cueing system.(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8 554).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