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欣嘉
論文名稱: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中、小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
Effects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o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9-year joint curriculum: A Meta-analysis
指導教授: 廖遠光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學習成效後設分析
外文關鍵詞: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Learning achievement, Meta-analysi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後設分析法」(meta-analysis),探討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國、中小學生認知及情意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將研究變項分為文件性質、受試者性質、研究方法性質與研究案性質等四大類,各類之下又細分成二十一個子變項來探討是否會造成學習成效之差異。
    本研究中,認知學習共蒐集42篇研究案;情意方面,則有21篇研究案。各篇研究案之量化數據皆換算成效果大小值(Effect Size),以進行各變項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經統計分析後,結果如下:
    壹、整體成效
    一、認知學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成效優於傳統教學(ES=0.6982)。
    二、情意學習:顯示在學習動機及態度上,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會優於傳統教學(ES=0.4686)。
    貳、各變項之分析
    一、認知學習上「工具的信度」變項達顯著水準。
    二、情意學習上「能力高低」、「學校位置」兩個變項達顯著水準。
    參、學習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態度
    在認知學習方面,有62%的文獻呈現正向的學習態度;在情意學習方面,亦有62%的文獻亦呈現現正向的學習態度。綜合言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增進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的信心與能力,並進而產生正向的學習態度。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ynthesize existing research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with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ongnitive, affective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after experiments.
    The studies were located from five sources. For cognitive outcomes, there were 42 studies collected, and 21 studies on affective outcomes. The quantitative data of the collected studi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Effect Size(ES). In addition, 21 studied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and each studied variable was analyzed by one-way ANOVA to relate ES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whole effects suggest that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on both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learning. Their mean ES were 0.6982 and 0.4686, respectively.
    2.One variable, tool reliability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ean ES of cognitive achievement.
    3.Two variables, ability level and the school location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ean ES of affective achievement.
    4.The results of this meta-analysis show that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in the aspects of cognizing and affection can promote students' congnitive and affective learning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tudents held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experim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標準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概念 13 第二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學習理論 29 第三節 各國資訊科技教育政策 39 第四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分析 47 第五節 後設分析 7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81 第一節 研究程序 81 第二節 實施步驟 8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91 第一節 認知性結果 91 第二節 情意性結果 107 第五章 討論 119 第一節 整體成效 119 第二節 變項分析 121 第三節 與其他後設分析研究之比較 1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5 一、中文部分 145 二、英文部分 155

    Lee, Okhwa講、溫瀅雅譯(1997)。一九九七年亞太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研討會-韓國教育運用資訊科技十年以來的殷鑑。資訊與教育,62,67-73。
    尹玫君(2001)。資訊融入國小各科教學的實施模式。洪碧霞等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新思維,195-209。台北:翰林出版社。
    王月秋(2005)。資訊科技融入數學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數與計算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王正國(2003)。引導式網路互動學習模式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王全世(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秋燕(2005)。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星星」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王曉璿(1998)。網路環境與教學應用。教師之友,39(1),7-13。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18-24。
    朱湘吉(1994)。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何榮桂(2000)。電腦教室 VS 教室電腦。資訊與教育雜誌,77,1-2。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5,5-14。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2-31。
    何榮桂、顏永進(2001)。資訊科技融入學習領域設計策略初探。載於何榮桂、戴維揚主編(2001)。資訊教育課程設計。台灣師範大學地方教育輔導叢書26輯,197-215。
    吳正已(2001)。從英特爾e教師計畫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5,15-21。
    吳沂木(2004)。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的3D虛擬實境教學之探究-以電與磁教學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吳宗憙(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私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瀞佩(2005)。資訊科技融入「資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以「善變的月姑娘」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呂泓毅(2005)。資訊科技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中原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
    *呂惠紅(2004)。資訊融入國小四年級月相概念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
    呂聰賢(2002)。淺談資訊融入教學模式。北縣教育,41,41-49。
    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台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1),31-62。
    李佳燕(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中直流電路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俊銘(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領域虛擬實境教學之探究-以蚊子的一生與登革熱防治教學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俊儀、袁媛(2004)。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學模組之開發與研究-以國中平面幾何基礎課程教學為例。花蓮師院學報,19,119-142。
    *李美蓉(2004)。中學國文文字教學網站建置與學習評估-以學甲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國政(2005)。國小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以「太陽的觀測」及「植物世界面面觀」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登隆、王美芬(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9-94。
    *李嘉峰(2004)。資訊科技融入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態度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潔明(1999)。香港資訊科技教育政策的反思與檢討。2005年12月17日,取自:http://campus.fortunecity.com/rice/74/EDD5202A.html
    周文忠(1999)。Web導向教學應用之探討。屏師科學教育,9,42-49。
    周秀卿(2005)。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社會領域以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實施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清壹(2005)。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台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季永明(2003)。資訊科技融入問題解決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態度的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文言(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資優資源班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教學之行動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文昌(2004)。融合網路多媒體在國小數學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態度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月芳(2005)。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月亮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4。
    林世華、黃寶園(2002)。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師大教育心理學報,34(1),21-42。
    *林余思(2002)。國中學生在資訊科技融入生物科學習中後設認知的表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邦傑(1987)。整合分析的理論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10,1-38。
    林依潔(2005)。資訊素養結合資訊科技融入小學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怡伶(2003)。國小實施資訊科技融入「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以高年級自然科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孫光天、林勇成(2003)。網路虛擬實驗室融入五年級自然領域教學之研究。南師學報:數理與科學類,37(2),33-56。
    *林紀達(2005)。資訊融入國語文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影響之研究。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傳傑(2004)。資訊融入教學與評量-以地球運動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479,1-8。
    邱貴發、鐘邦友(1993)。情境學習理論與電腦輔助學習軟體設計。台灣教育,510,23-29。
    *邱藍慧(2002)。國小自然科植物教材園資料庫融入教學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3-9。
    洪正軒(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花燈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遠距教學系統化教材設計國際研討會,嘉義。
    *洪瑞遠(2005)。九年一貫課程資訊融入國小書法欣賞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范瑞東(2005)。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學習成效影響的後設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苗宗忻(2001)。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教師天地,112,30-42。
    *孫光天、林勇成(2003)。網路虛擬實驗室融入五年級自然領域教學之研究。南師學報:數理與科學類,37(2),33-56。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張沼澤(2005)。我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統合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柏年(1995)。日本與我國推動國小資訊教育之規劃與現況。資訊與教育,46,3-6。
    張洸淑(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惠雯(2004)。電腦網路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資訊教育議題。台北:教育部。
    *莊苑芬(2006)。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三年級學童「時間概念」教學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莊凌泉(2005)。資訊科技融入「澄清水資源保育迷思概念」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莊雅茹(1994)。CAL軟體電腦動畫應用與學習成效分析。視聽教育,38(2),9-16。
    *莊慶鑫(2004)。校園植物調查建檔與教學使用之研究-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
    *莊豐松(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芳禎(2005)。資訊科技融入直笛教學對不同學習型態的國小三年級學童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連啟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守仁(1995)。日本資訊教育未來發展的課題。資訊與教育,46,23-26。
    *陳宗永(2003)。電腦輔助教具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童在「時間概念」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建良(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小科學專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郁雯(2004)。電腦模擬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振男(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以楠西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經驗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振榮(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對學童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靖(2003)。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地球科學」創意教學之研究-以921大地震虛擬實境教學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麗紅(2004)。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彭瓊慧(2002)。我國資優教育研究之回顧與後設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佩宜(2004)。應用資訊科技融入音樂科教學設計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愛玲(2005)。繪本演奏-資訊科技融入語文領域聽說讀寫之綜合運用-以國小二年級製作電子繪本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
    游寶達、方政楷、翁仲銘(2000)。建構理論與技術並重的學習橋樑。中華民國第14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手冊,141-149。
    黃武元、林士甫(2002)。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以透鏡成像與光學儀器的對話為例。資訊與教育雜誌,88,10-20。
    黃信銘(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中國文教學新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冠達(2003)。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教學之設計與實施研究-以六年級「世界的地理環境」單元為例。市師社教學報,2,147-164。
    *黃彥鈞(2005)。資訊科技融入健康與體育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福全(2004)。網路化「情境模式」及「目標模式」的教學設計對國一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之比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燕輝(2004)。資訊科技融入數線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麗蓉(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中歷史批判思考教學方案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寶園(1997)。概述統合分析。國教輔導,37(1),25-32。
    *楊司維(2003)。資訊融入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批判思考能力與意向影響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自然科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淑茹(2002)。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國中音樂直笛教學自製教具之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順南(1997)。情境認知教學觀的衝擊與啟用。教育研究雙月刊,56,51-62。
    *楊詩潔(2005)。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影響-以南勢國小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葛品宏(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中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詹志禹(1988)。後設分析量化的文獻探討法。思與言,26,1-15。
    詹慧齡(2002)。以學習環為基礎將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廖衾儀(2004)。資訊科技融入幼稚園教學之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公立幼稚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遠光(2001)。A meta-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s on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s for studies using Loyd and Gressards’ CAS。新竹師院學報,14,49-68。
    廖遠光(2004)。電腦輔助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1-2520-S-134-003)。
    劉世雄(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
    *劉世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與學生學習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林榮(2002)。透過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提昇學童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之能力-以台北市蘭雅國民小學為例的行動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信卿(2004)。資訊融入小組合作學習在國小一年級閱讀與認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俊賢(2004)。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英語成效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劉建增、李堅萍(2005)。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教學報,17,3-26。
    劉政勳(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小美勞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晏企(2005)。動態幾何GSP融入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三角形與角度單元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懷桐(2003)。資訊科技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概念教學之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潘新燕(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與評量:以「按按按」互動系統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慧君(2005)。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錫濤、楊美雪(1996)。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0,48-53。
    蔡耀德(2005)。資訊科技融入主題式教學之成效評鑑-以一所初級種子學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振志(2004)。資訊科技融入鄉土教育之行動研究-建構以學校為本位之鄉土教育網站。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盧建勳(2003)。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主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賴阿福(1999)。二十一世紀之資訊科技在教育上應用的新趨勢。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教學活動設計參考資料,3-25。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賴敏雄(2004)。國中理化科網路輔助教學對學習成果及其態度影響之研究。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賴錦印、詹進科(1995)。日本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方針。資訊與教育,46,7-12。
    謝清俊(1997)。談資訊的定義與特質。一九九七年網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台北市:資訊工業策進會。
    鍾政洋(2004)。以資訊科技融入概念構圖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妙純(2003)。國中學生使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習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0,32-39。
    *蘇琬淳(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面積與周長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饒世妙(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二、英文部分
    Blimling, G. S. (1988). Meta-analysis: A statistical method for integrating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i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9, 543-549.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Cohen, J. (1977).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 science(Revised Edition). NY: Academic Press.
    Cooper, H. M. (1989). Integrating research: A guide for literature reviews. Beverly Hills: Sage.
    Dexter, S. L., Anderson, R. E., & Becker, H. J.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 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3, 21.
    Ertmer, P. A., Addison, P., Lane, M., Ross, E., & Wood, D. (1999). Examin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2(1), 54-72.
    Gagné, R. M. (1977).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3nd ed).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agnè, R. M., Briggs, L. J., & Wager, W. W. (1992). Principl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4th ed). 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Glass, G. V. (1982). Meta-analysis: An approach to the synthesis of research resul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19(2), 93-112.
    Glass, G. V., McGaw, B. & Smith, M. L. (1981). M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Hedges, L. V., & Olkin, I. (1985).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eta-analysis.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Hunter, J. E., & Schmidt, F. L. (1990). Methods of meta-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Jonassen, D. H. (1996).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NJ: Prentice-Hall.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NJ: Prentice Hall, Inc.
    Kulik, J. A., Kulik, C. C., & Bangert-Drowns, R. L. (1985).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 59-74.
    Mehlinger, H. D. (1996). Schoo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hi Delta Kappan, 77(6), 400-407.
    Roblyer, M. D. & Edwards J. (2000). Integrat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2nd ED). NJ: Prentice-Hall, Inc.
    Rosenthal, R. (1979). The file drawer problem tolerance for null resul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638-641.
    Rosenthal, R. (1984).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Smith, M. L., & Glass, G. V. (1977).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752-760.
    Sprague, D., & Dede, C. (1999). If I teach this way, am I doing my job? Constructivism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1), 6-9, 16-17.
    Von Glasersfeld, E. (1995).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ing. In L. P. Staff & J. Gale(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3-16. Hillsadle, NJ: Erlbaum.
    Wang, C. S., & Li, C. C. (2000). An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CCE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mputers in Education ) / ICCAI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Assisted Instruction ) 2000. Taipei,Taiwan.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