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庭羽
Liu, Ting-Yu
論文名稱: 教師面對年金改革政策看法之研究-以三位國中教師為例
A Study of Senior Teachers’ Views on Annuity Reform Policy-Taking Three Teachers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李安明
Li, An-Min
口試委員: 顏國樑
Yen, Kuo-Liang
江志正
Chiang, Chih-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English)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年金改革政策國中教師影響因應之道
外文關鍵詞: annuity reform polic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influences, coping strategie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三位個案教師在年金改革政策的實施之下,其看法為何,個案教師受年金改革政策影響層面為何,以及個案教師是採取何種方式來因應政策的修訂。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透過前導研究、文獻探討、半結構式訪談以及研究者省思札記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編擬訪談大綱作為研究工具,分別訪談三位不同資歷的國中教師,並將訪談資料進行編碼與分析,研究最後歸納出五項結論,三位個案教師面對年金改革政策看法因其考量因素有異;年金改革政策的影響程度,待退教師最深、資深教師次之,資淺教師最少;三位個案教師皆共同關注延後退休年齡及退休金的刪減;年金改革政策對三位個案教師影響層面廣泛,主要於心理層面;三位個案教師之因應之道,主要採取延後退休。研究建議每位教師皆應關注年金改革政策;多參與與年金改革政策相關修訂會議;做好心理準備、調適職場態度;改變對教師這項職業的舊有觀念。

    關鍵詞:年金改革政策、國中教師、影響、因應之道


    This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opinion of the annuity reform policy on the three teachers,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the annuity reform policy, and what method they adopted to cope with the revision of policy. This research us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through pilot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researcher's reflections, draw up an interview with thre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qualifications, and analyze the interview data.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s follows:
    First, the three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annuity reform policy due to their considerations.
    Second, the impact of annuity reform policy, to be retired teachers the most, followed by experienced teachers, at least junior teachers.
    Third, the three teachers are all concerned about the delayed retirement age and the reduction of pension.
    Fourth, the annuity reform policy affects the three teachers at a wide level, mainly at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Fifth, the response of the three teachers mainly adopts delayed retire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researcher give suggestions. Every teac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nnuity reform policy. To participate in meetings related to the revision of annuity reform policy. Psychologically prepared, workplace attitude adjustment. Change old beliefs about the profession of teachers.

    Keywords : annuity reform polic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influences, coping strateg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議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年金改革政策 7 第二節 教師面對年金改革政策的看法 14 第三節 教師受年金改革政策的影響層面 21 第四節 教師面對年金改革政策的因應之道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第一節 研究場所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7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 3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40 第六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44 第七節 資料的檢證 48 第八節 研究倫理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1 第一節 三位個案教師對年金改革政策的看法 51 第二節 三位個案教師受年金改革政策影響層面 57 第三節 三位個案教師的因應之道 7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6 壹、中文部分 96 貳、英文部分 100 附錄 101 附錄一 退休教職員經審定退休年資之退休所得替代率對照彙整 101 附錄二 知情同意書 102 附錄三 前導研究訪談大綱 103 附錄四 前導研究問卷 104 附錄五 正式訪談大綱 108

    壹、中文部分
    王儷玲、黃泓智、陳彥志、鄭惠恒(2019)。臺灣年金制度改革的財務影響與世代不均問題。臺大管理論叢,2,139-172。
    毛亞文(2018)。人生的下半場:年金改革下中高齡國小教師之生涯規劃與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18)。軍公教年金改革—建構永續的年金制度。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e021cef3-b983-449b- add8-0ea0eb18f4e6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2019)。108年直轄市、各縣市統計要覽。取自:
    https://www.dgpa.gov.tw/information?uid=331&pid=9834
    白又先(2009)。台北地區退休人士休閒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朱曉芳(2018)。面對年金改革政策國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的相關研究─ 以高 雄市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呂嘉穎(2017)。新舊世代對於年金改革看法的衝突—從法制層面談起。朝陽 人文社會學刊,2,19-38。
    吳東霖(2010)。國中生在乎的好老師特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宜萱(2018)。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改革對現職公務人員資產管理運用之關係與影響—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昭男(1999)。教師退休生涯規劃之探討。臺灣教育期刊,585,46。
    林淑玲(2009)。六位國小退休資深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聖恩(2019)。桃園市國中小學教職員投資風險態度與理財工具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邵靄如、傅從喜(2017)。年近制度與世代公平—我國不同世代公務員退休保障 的比較。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8(1),75-103。
    林明鏘(2018)。評臺灣2017年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與信賴保護之衡平。法令月刊,4,497-521。
    林品瑩(2020)。年金改革對退休公教人員出國旅遊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施天霓(2017)。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對年金制度改革(草案)支持度與教師生涯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柯惠娟(2019)。年金改革後對國小教師理財規劃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7)。實施國民年金制度之探索。取自: https://www.npf.org.tw/3/3416
    翁上閔(2017)。年金改革公平認知、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臺中市。
    徐筱涵(2017)。影響教職員退休金準備之研究-以桃園市立平鎮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郝充仁(2017)。年金制度的前世與今生。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8/article/5399
    凃懿珊(2018)。組織變革、心理契約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以年金改革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梁主偉(2018)。年金改革對公立學校教職員購買商業保險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許蕙菁(2019)。年金改革下高中教師維持高工作投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寶山(2000)。新世紀的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季刊,3(2),1-16。
    陳鈞閎(2018)。臺灣年金改革與退休基金管理。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19-32。
    陳祥熙(2018)。新竹市教師團體對教師年金改革政策意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彥嘉(2014)。公務員工作滿意度、年金改革公平認知及工作動機對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陳冠宇(2018)。年金改革對國小教育人員理財認知、風險態度及理財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順成(2018)。2018軍公教退休年金改革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郭慧君(2019)。國民小學教師年金改革認同感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瑞琴(201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楊淑晴(2018)。退休年金改革政策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楊珮琤(2018)。年金制度改革對國民中學教師職涯規劃衝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鄭國鼎(2019)。臺南市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對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以年金改革公平認知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雅文(2018)。教師對年金改革的知覺與其規劃行為意向、工作士氣之關係-以雙北地區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市。
    銓敘部(2017)。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重點規定。取自:
      https://www.mocs.gov.tw/pages/detail.aspx?Node=1194&Page=5352&Index=6
    銓敘部(2019)。全國公務人員概況。取自:
    https://www.mocs.gov.tw/pages/detail.aspx?Node=1392&Page=6539&Index=4
    劉燕芬(2019)。年金改革對國小教師退休生涯規劃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劉冠辰(2019)。公立技術型高中年金改革對教師工作士氣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以中彰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永慧(2015)。從各國退休制度之發展趨勢探討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未來改革之方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蕭雪玲(1998)。國民小學退休前教師退休態度、退休準備及退休前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蕭依均(2014)。國小教師對軍公教退休年金改革方案以及未來理財規劃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賴宜均(2017)。臺灣年金改革政策研究。臺灣經濟研究月刊,9,121-127。
    藍宜亭(2018)。年金改革認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中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蘇鈺婷(200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貳、英文部分
    Atchley, R. C. (1988). Social force and aging. California: Wadsworth.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Norton.
    Morrison, E. W., & Robinson, S. L. (1997). 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 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 226-256.
    Rousseau, D. M. (1989). Psychological and Implied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 2(2), 121-139.
    Super, D. E. & Nevill, D. D. (1984). Work role salience as a determinant of career maturity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5(1), 30-44.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Rrown, L. Brooks, & Assoc.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heriault, J. (1994). Retirement as a Psycho-Social Transition: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38(2), 153-170.
    Turner, J. S. & Helms, D. B.(Eds.) (1989). Contemporary adulthood (5th ed).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