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鈺婷
Wong, Yu-Ting
論文名稱: 桌上遊戲融入在國小二年級「加減法」學習扶助教學之行動研究
The Action Research in the Application of Board Games in Remedial Instruction fo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curriculum of the second grad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詹惠雪
Chan, Hui-Hsueh
口試委員: 王為國
Wang, Wei-Guo
李俊湖
Li, Jyun-H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桌上遊戲學習扶助數學國小二年級加減法
外文關鍵詞: Board games, Remedial instruction, Mathematics, Second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桌上遊戲融入數學學習扶助「加減法」單元教學之實施歷程,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採行動研究法,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者設計三個加減法單元課程,運用三款桌上遊戲,於109年11月至109年12月進行教學,歷經兩循環的教學歷程,透過教學觀察、訪談、學習單、前後測試卷、省思札記等資料,分析學生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後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改變情形。

    本研究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桌上遊戲用於數學學習扶助透過分析學生加減法學習狀況、教師複習重要概念、再選擇符合學習目標的桌遊進行練習等歷程,協助學生提升能力。
    二、桌上遊戲用於數學學習扶助教學時有遊戲時間不足、遊戲規則不完全以數學能力為主、以及小組合作競賽功能無法發揮等問題,有待更妥善設計遊戲規則來解決。
    三、桌上遊戲融入數學學習扶助課程有助於加減法數學概念的建立,並提升基本運算能力。
    四、桌上遊戲融入數學學習扶助課程有助於改變學生學習態度,學生能提升自信降低對數學的恐懼,也改變對數學的看法,認為數學變好玩。
    五、運用桌遊融入課程有助研究者的教學專業成長。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論提出建議,對後續教學者、學校行政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board games and mathematics remedial instruction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Another aim was to find out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By using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nd take the second grad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three courses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by using three board games as teaching aids. The teaching period is from November to December in 2019. After the teaching process, using materials such as teaching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study sheets, pre- and post-test papers, reflection notes to analyze students’ changes in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Attitude after using board games in the curriculum.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Using board games to integrate mathematics remedial instruction can helps students improving their abiliti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reviewing important concepts by the teacher, and choosing the board games in accordance with learning goals for practice.
    2.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using board games to integrate mathematics remedial instruction such as insufficient playtime, the rules of the game are not entirely based on mathematical abilit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group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cannot be played out. It needs to be better designed to solve the game rules.
    3.Using board games to integrate mathematics remedial instruction can helps establishing math concepts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and improving ability of basic operations.
    4.Using board games to integrate mathematics remedial instruction can helps changing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self-confidence, reduce the fear of mathematics and change the way they think about mathematics. They think mathematics has become more fun.
    5.Using board game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urriculum can helps researcher to grow up teaching profession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ollow-up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rs.

    摘要 Abstract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低年級「加減法概念」教學探討 9 第二節 學習扶助的意涵與教學 19 第三節 桌上遊戲的意涵與教學運用 29 第四節 數學學習扶助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52 第三節 教學活動設計 5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3 第一節 桌上遊戲融入在國小低年級數學學習扶助之實踐歷程 73 第二節 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分析 117 第三節 綜合省思與研究者專業成長 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結論 161 第二節 建議 164 參考文獻 168 壹、 中文部分 168 貳、 英文部分 173 附錄 175 附錄一 兩循環教學活動設計 175 附錄二 前測試卷 182 附錄三 後測試卷 184 附錄四 課堂學習單 186 附錄五 桌上遊戲情境應用學生學習單 195 附錄六 夥伴教師教學觀察表 201 附錄七 研究者教學省思札記 202 附錄八 學生訪談大綱 203 附錄九 家長同意書 204

    壹、中文部分
    1.王金國(2016),補救教學之問題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12-17。
    2.王瓊珠(2014)。低成就學生之心理特質與輔導。載於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第五版),36-43。新北市:心理。
    3.王芯婷(2012)。桌上遊戲運用於兒童培力團體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0,94-106。
    4.田育昆、林志成(2014)。補救教學現況挑戰及其因應策略。提升中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取自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資源平台網頁。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rdm/index/content/forums2014
    5.呂玉琴譯 (1988)。Thomas P. Carpenter著(1985)。加、減法文字題的分類、解題策略及影響因素。國民教育,28 (8、9),17-29。
    6.呂炎玲(2016)。高雄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析。提升中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取自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資源平台網頁。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rdm/index/content/forums2016
    7.杜竹萱(2017)。數學文字題解題困難學童補救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低年級混齡班原住民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課程與教學碩專班,台東縣。
    8.吳欣怡(2020)。運用桌上遊戲於國小二年級數學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9.吳承翰(2011)。桌上遊戲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地區桌上遊戲專賣店顧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10.吳梅蘭、曾哲仁(1994)。國小學童數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5,19-38。
    11.李品蓁(2016)。合作學習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12.李源順(2018)。數學這樣教:國小數學感教育(三版)。臺北市:五南。
    13.李韵亭(2019)。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力資源與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新竹市。
    14.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新北市,心理。
    15.林央侖(2010)。企業管理訓練桌上遊戲教材評選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16.林妙鞠(2011)。故事融入國小一年級加減法文字題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17.林秀娟(2008)。國小二年級學童加減法概念試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專班,臺中市。
    18.林秀娟(2020)。桌上遊戲對五年級數學學習障礙學生提升除法學習興趣與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新竹市。
    19.林羿姍(2005)。透過數學遊戲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加減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臺南市。
    20.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復文
    21.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22.林筱茹(2018)。桌遊融入數學補救教學課程行動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高雄市。
    23.林意桓(2018)。數學桌上遊戲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24.林碧珍(1990)。新竹師院輔導區國小數學科「怎樣解題」教材實施情況調查與學習成效研究。新竹師院學報,3,363-391。
    25.邱上真(2001)。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臺北市:心理。
    26.邱馨誼(2015)。運用教學模組進行國民小學一年級數學領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27.洪婌瑛(2020)。桌上遊戲教學運用於學習扶助之個案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因數與倍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南市。
    28.姚如芬(1992)。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29.施貴美(2011)。自我教導策略應用於數學低成就學童之補教教學研究-以二年級加減法文字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30.唐淑華(2013)。帶著希望的羽翼飛翔—談補救教學在十二年國教的定位與方向。教育人力與發業發展,30(1),1-12。
    31.徐義舜(2011)。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學生在整數加減法數學學習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32.高石城(1999)。數學新課程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與數學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33.夏林清(1998)。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34.教育部(2014)。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https://priori.moe.gov.tw/download/2014-2-5-10-15-30-nf1.pdf
    35.教育部(2016)。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取自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aspx?hid=2806
    36.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37E2FF8B7ACFC28B
    37.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數學領域課程綱要。取自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6350
    38.教育部(2021)。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作業要點。取自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資源平臺
    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about/index/content/point
    39.國教署(2019年10月3日)。教育部國中小學習扶助兼顧課中與課後學習讓課業更進步。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即時新聞。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858E68FCB7AD7F99
    40.張佳琳(2004)。當教學作為一種自由遊戲-Derrida解構思想的啟示。課程與教學,7(4),13-25。
    41.張恬婕(2020)。應用改編之桌上遊戲增進國小五年級學習扶助學生理解數學分配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42.張淑怡(1995)。加減問題之解題活動類型,一個國小低年級兒童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高雄市。
    43.張敏桂(2018)。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等值分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南市。
    44.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45.張燕滿(2004)。國小二年級學生加減法數學問題錯誤分析與補救教學策略。國教輔導,44(1),46-49。
    46.許秀甘(2015)。桌上遊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加減法能力與數學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47.許榮哲、歐陽立中(2016)。桌遊課:原來我玩的不只是桌遊,是人生。臺北市:遠流。
    48.許錦芳(2006)。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資源班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與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新竹市。
    49.陳介宇(2005)。寓教於樂的桌上遊戲。師友月刊,458,68-71。
    50.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57(4),40-45。
    51.陳介宇(2013)。從早期桌上遊戲看臺灣。師友月刊,547,77-82。
    52.陳怡今(2021)。輔導國小二年級學習扶助學生之行動研究-以加減法文字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專班,臺中市。
    53.陳佩雯(2020)。桌遊活動教學策略融入國小數學「怎樣解題」單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臺南市。
    54.陳秋伶(2014)。桌上的遨遊與想像台灣桌遊的發展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55.陳琳依(2018)。應用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於英語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56.陳慧煒(2014)。透過數學遊戲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二年級加減法和乘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數學教育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57.陳曉琪(2020)。桌遊融入高年級數學學習扶助之行動研究-以大海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58.莊涵雅(2019)。桌遊融入小組遊戲競賽法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
    59.常雅俐(2019)。運用桌遊於國小數學之分數除法的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縣。
    60.郭姿伶(2009)。繪本融入擬題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進行加減文字題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61.梁秀華(2017)。數學遊戲教學法運用於國小二年級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
    62.黃心玫(2013)。桌上遊戲在國小資源班的教學應用。桃竹區特殊教育,22,28-41。
    63.黃秀娟(2014)。數學遊戲融入國小一年級兩位數加減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64.黃亭瑜(2015)。運用數學遊戲進行國小二年級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65.黃政傑(1999)。落實教學評鑑的實施。教師天地,99,39-45。
    66.黃瑞琴(201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67.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生的有效補救教學策略。臺東特教,27,25-29。
    68.曾顯智(2019)。桌上遊戲融入生涯發展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69.曾世杰、陳淑麗(2010)。補救補救教學:提升基礎學力的迷思與證據本位的努力。教育研究月刊,199,43-52。
    70.馮莉雅(2003)。影響國中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學習之因素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0,79-99。
    71.甯自強(1992)。兒童的「整數詞」意義。論文發表於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第八屆科學教育年會」,高雄市。
    72.甯自強(1997)。由多單位系統看中年級的數與計算教材。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協助兒童認知發展的數學課程(66-77)。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73.楊怡婷(2016)。補救教學有效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73-177。
    74.楊孟嫺(2013)。國小一年級學生在加減法文字題錯誤類型及其原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75.楊德清、洪素敏(2008)。分數補救教學之歷程的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2),85-118。
    76.新天鵝堡桌遊型錄(2021)。取自新天鵝堡桌上遊戲網站http://www.swanpanasia.com/tags-educational/math
    77.葉重新(2019)。教育研究法(第三版)。新北市,心理。
    78.趙曉美(2015)。補救教學vs.有效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21-25。
    79.蔡清田(2021)。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80.蔡婷雯(2020)。桌上遊戲對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及其學習興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市。
    81.鄭晴芳(2020)。運用多元表徵進行小二數學加減法文字題學習扶助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嘉義縣。
    82.鄭惠萍(2007)。國小三年級學童在比較型加減文字題的解題表現及錯誤類型之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83.蔣治邦、鍾思嘉(1991)。低年級學童加減概念的發展。教育心理與研究,14,35-68。
    84.謝慧齡(2004)。國小一年級學童解減法文字題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臺中市。
    85.魏麗敏(1991)。國民中小學一般焦慮、數學焦慮及數學態度之比較研究。臺中師院學報,5,129-154。
    86.簡敏娥(2006)。探討影響國小二年級漢原族群學童的加減運算學習成就之因素及其解題錯誤類型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87.譚寧君(2014)。數學補救教學。載於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第五版),155-184。新北市:心理。
    88.譚寧君(1992)。兒童數學態度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國立臺北師院學報,5,619-688。

    貳、英文部分
    1.Astrid,D.(1994). The readability of the mathematics textbook :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ature student. Concordia University, Canada. Retrived from https://spectrum.library.concordia.ca/id/eprint/1262/
    2.Briars, D. J., & Larkins, J. H. (1984). An integrated model of skill in solving elementary word problem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245-296.
    3.Caldwell,M.L.(1998).Parents,board games,and mathematical learning.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4(6),365-367.
    4.Cavanagh,S.(2008).Playing games in class helps students grasp math,Education Week,27,43-46.
    5.Carpenter, T. P., Moser, J. M.& Romberg, T. A.(Eds).(1982)
    Addition and subtratio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6.Fuson, K. C. (1992). Research on whole number addition and substraction. In D. A. Grouw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pp. 39-48). New York: Macmillan.
    7.Gobet,F.,Voogt,A.D.,& Retschitzki,J.(2004).Moves in mind: The psychology of board games.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8.Hinebaugh,J.P.(2009).A board game education.New York,NY: 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9.Kamii, C.(2000).Young children reinvent arithmetic: Implications of Piaget`s theory.(2nd Ed.)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0.Lantz, J. F., Nelson, J. M., & Loftin, R. L. (2004), Guid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play: Applying the integrated play group model in school setting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7(2), 8-14.
    11.Loftus,E.F.,& Suppes,P.(1972).Structural variables that determine
    12.problem-solving difficulty in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63, 531-542.
    13.Mayer, R. E.(1987).Education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4.Mayer,B.,& Harris,C.(2010).Libraries got game: Aligned learning through modern board games.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5.Pikulski,J.J.(1994). Preventing reading failure: A review of five effective program. The Reading Teacher,48(1),30-39.
    16.Riley,M. S., Greeno, J. G.,& Heller, J. I.(1983).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arithmetic. In H. P. Ginberg(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pp. 153-196).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7.Subdomain(2021)。取自Board Game Geek https://boardgamegeek.com/wiki/page/Subdomai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