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紀智閔
論文名稱: 曖昧的姦情:清代乾隆時期男同性性犯罪問題探討
指導教授: 黃敏枝
陳熙遠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歷史研究所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2
中文關鍵詞: 男同性性犯罪雞姦《大清律例》刑科題本內閣大庫檔案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關男同性性犯罪問題,也就是古代律法典籍指稱的「雞姦犯罪」歷史研究,在過往明清男風現象的議題討論中,事實上較少碰觸。過去在探討明清兩代男色問題,主要焦點多集中在士人紳商與伶人歌童之間的互動,而研究材料也多以小說詩詞與士人文集為主,對於一般群眾的同性情慾現象少有探討。即便在研究中對於一般群眾的同性情慾現象有所涉獵,然而對於雞姦犯罪的產生因素、相關律法條例的演變,以及其他因該種犯罪行為衍生出來的各項問題,並沒有作更加深入的討論。基於如此因素,本篇論文即以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為論述基礎,透過《內閣大庫檔案》以及《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兩項資料庫中所收錄的雞姦犯罪檔案為主要材料,透過律例條文的沿革、犯罪行為的動機因素,與律法條文實際運用三種面向,探討清代乾隆時期一般群眾的雞姦犯罪問題。
    透過一千九百二十五件檔案的研讀整裡,可以觀察到在男同性性犯罪的問題層面上,無論是律例條文的懲罰程度,還是欲行侵犯的動機因素,抑或是罪刑罰責的審判處理,事實上與一般男性侵犯女性的律法規定、犯案動機與審理方式彼此類似。由此可見,清朝乾隆時期的中央政府,對於男同性性犯罪的判決處理,並沒有因為其中的特殊性質而加以隱諱不言。相反地,地方官員與中央政府是將雞姦犯罪行為,視為存在於群眾之間的社會問題,與一般男性侵犯女性的犯罪相同,需要透過法律條文加以管制約束,以達「慎重民命」的目的。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問題提出............................................1 第二節 研究方法............................................9 第三節 章節安排...........................................13 第二章 定罪:雞姦犯罪條例的治罪精神......................17 第一節 雞姦犯罪條例的歷史沿革.............................21 第二節 刑案中的判罪標準...................................31 第三節 結語...............................................44 第三章 犯罪:雞姦犯罪行為的動機探討......................49 第一節 侵犯者的犯罪動機...................................54 第二節 被害者的抵禦因素...................................66 第三節 犯罪動機背後的社會問題與意義.......................72 第四節 結語...............................................84 第四章 判罪:雞姦犯罪條例的實際運用......................88 第一節 地方官員處理雞姦刑案的方式.........................91 第二節 中央政府回應雞姦刑案的態度........................103 第三節 地方與中央處理拒姦殺人案件的意義探討..............114 第四節 結語..............................................124 第五章 結論.............................................130 參考書目.................................................138 附表一...................................................145 附表二...................................................295 附表三...................................................299 附圖一...................................................300 附圖二...................................................301 附圖三...................................................302

    參考書目
    一、史料檔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內閣大庫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圖書館、人文社會聯合圖書館藏,《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微卷資料]乾隆元年至三十年,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9。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圖書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圖書館、人文社會聯合圖書館藏《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微卷資料]乾隆三十一年至六十年,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9。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四,〈乾隆十年七月上〉,北京:中華書局,1986。
    周•晏嬰撰,陶梅生注譯、葉國良校閱,《新譯晏子春秋》,台北:三民書局,1998。
    周•韓非撰,陳奇猷點校,《韓非子集釋》,台北,莊嚴出版社,1984。
    漢•許慎撰,湯可敬撰,《說文解字今釋》,湖南:岳麓書社,1998。
    漢•劉向編,高誘注,溫洪隆注譯,《新譯戰國策》,台北:三民書局,1996。
    晉•孔晁注,《逸周書》(又作《汲冢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長孫無忌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宋•朱彧撰、李偉國整理,《萍洲可談》,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二編第六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宋•竇儀編,薛梅卿點校,《中華傳世法典:宋刑統》,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元•不著撰者,祖生利、李崇興點校,《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元•成吉思汗撰,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編,《成吉思汗法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明•《大明律直引所附問刑條例和比附律條》,收入劉海年、楊一凡、曲英傑編,《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第二冊•明代條例》,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劉惟謙等撰,懷效鋒點校,《中華傳世法典•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清•不題撰人,《五美緣全傳》,收入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吳達梅纂,楊一凡、田濤主編,王宏治、李建渝點校,《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順治三年奏定律》(又名《大清律集解附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清•吳壇撰,馬建石、楊育棠主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2。
    清•沈葵增修,顧積仁標點,《紫隄村志》,收入《上海鄉鎮舊志叢書》第13冊,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
    清•冒鶴亭輯,張次溪訂,《九青圖詠》,收入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下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清•冒鶴亭輯,張次溪訂,《雲郎小史》,收入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下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清•徐本纂,田濤、鄭秦點校,《中華傳世寶典: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清•徐本纂,劉海年、楊一凡主編,鄭秦、田濤點校,《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大清律例》,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清•祝慶祺、鮑書雲、潘文舫、何維楷編,《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清•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刑部》卷七百八十七,刑部六五,刑律賊盜九,〈白晝搶奪一,附律條例一〉,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薛允升著,胡興橋、鄭右天主編,《讀例存疑點著》,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
    清•顧傳金輯,閔行區區志辦公室整理,《蒲溪小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民國•方鴻鎧修,黃炎培纂,《川沙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江蘇省•第132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謝冰瑩、李洗、劉正浩、邱燮友、賴炎元、陳滿銘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1。
    二、近人專著
    小明雄,《中國同性愛史錄•增訂版》,香港:粉紅三角出版社,1997。
    矛鋒,《同性戀文學史》,台北:漢忠文化,1996。
    李銀河,《酷兒理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張在舟,《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張晉藩主編,《清朝法制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
    鄭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蕭國亮編,《中國娼妓史》,收入《中國文化史叢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1。
    三、論文
    王書奴,〈清代的男色〉,收入《中國娼妓史》,據生活書店1934年版影印,上海市:上海書店,1992,頁317-328。
    史廣全,〈中國古代立法文化論綱〉,《學術交流》8(2004.8),頁51-54。
    何大衛(Evseeff,David D.),〈明末清初的男色風氣與笠翁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研究》,19,台北:2004.12,頁133-158。
    何志宏,〈男色興盛與明清的社會文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2001。
    何志宏,〈明清男同性戀現象初探—以筆記小說為主要建構〉,《史苑》58,台北:1998.01,頁83-142。
    吳存存,〈《龍陽逸史》與晚明的小官階層〉,收入《中國文化》12,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1995,頁211-219。
    吳存存,〈明清社會男同性戀風氣〉,收入《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06,頁114-226。
    吳存存,〈明清社會的異裝癖風氣〉,收入《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06,頁262-291。
    吳存存,〈清代士人狎優蓄童風氣敘略〉,收入《中國文化》15、16,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1997,頁231-243。
    吳存存,〈清代相公考略〉,收入《中國文化》14,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1996,頁182-193。
    吳瑞元,〈古代中國同性情慾歷史的研究回顧與幾個觀點的批評〉,收入何春蕤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04,頁159-197。
    宋耕,〈從《情史•情外類》看「情」的本質〉,收入《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09,頁330-353。
    李孝悌,〈十八世紀中國社會中的情欲與身體〉,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三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頁543-595。
    林雨潔,〈晚明男色小說研究—以《龍陽逸史》、《弁而釵》、《宜春香質》為本〉,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班,2005。
    林慧方,〈《弁而釵》、《宜春香質》與《龍陽逸史》中的「男色」形象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5。
    林懷慈,〈情欲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
    徐曉望,〈從《閩都別記》看中國古代東南區域的同性戀現象〉,收入《歷史月刊》,133,台北:1999.02,頁101-107。
    袁書菲(Sophie Volpp),〈色欲規範:十七世紀的男色觀念〉,收入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10,頁381-389。
    崔榮華,〈明清社會「男風」盛行的歷史透視〉收入《河北學刊》24:3,河北:河北省社會科學院,2004,頁155-159。
    康正果,〈男色面面觀〉,收入《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頁109-166。
    張中訓,〈清嘉慶年間閩浙海盜組織研究〉,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二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6,頁161-198。
    張杰,〈清代有關同性性犯罪的法律規定及對當前相關立法的啟示〉,收入《中國性科學》13:3,2004.3,頁32-34。
    陳惠馨,〈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從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以依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羞忿自盡案為例〉,收入《法制史研究》,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23-187。
    陳熙遠,〈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五本第二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頁283-329。
    傅及光,〈從《品花寶鑑》探討清代相公之研究〉,《嘉義大學通識學報》,2,嘉義:2004.12,頁135-155。
    潘光旦,〈中國文獻中同性戀舉例〉(1946),收入靄理士(Ellis Havelock)著、潘光旦譯,《性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04,頁716-748。
    蔡勇美、江吉芳,〈中國歷史文獻中的男同性戀〉,收入《性的社會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7.03,頁233-251。
    蕭涵珍,〈晚明的男色小說:《宜春香質》與《弁而釵》〉,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
    賴淑娟,〈《龍陽逸史》之「小官」文化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5。
    賴惠敏,〈檔案介紹: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7,台北:近代史研究所,1999.08,頁163-168。
    四、外文論著
    Hinsch, Bret
    1990 Passions of the Cut Sleev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the California Press.
    Furth, Charlotte
    1988 "Androgynous Males and Deficient Females: Biology and Gender Boundaries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9 no. 2:1-31.
    Murray, Dian H.
    1987 Pirat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1790-1810,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ommer, Matthew Harvey
    1997 “The Penetrated Mal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Judical Constructions and Social Stigma,” Modern China 23.2:140-180.
    Sommer, Matthew Harvey
    2000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pp, Sophie Ann Justine
    1999 The Male Queen: Boy Actors and Literati Libertines, Ann Arbor : UMI.
    Wu, Cuncun
    2004 Homoerotic Sensibil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Curzon.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