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芳薪 |
---|---|
論文名稱: |
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對學校教育人員工作壓力之影響 The Impact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on the Educators’ Work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
指導教授: |
李安明
An-Min Li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4 |
中文關鍵詞: | 領導風格 、校長領導風格 、工作壓力 、教育人員工作壓力 |
外文關鍵詞: | Leadership style,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Work stress, Educators’ work stress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探討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教育人員工作壓力之現況、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對不同背景變項國民小學學校教育人員工作壓力的影響,以及新竹市國民小學學校教育人員在不同校長領導風格中所知覺的工作壓力差異情形,以提供相關人員在研究校長領導風格對教育人員工作壓力影響時有所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法進行研究。研究工具係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與專家內容效度結果,自編之「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對學校教育人員工作壓力
之影響問卷」,屬「情境式」問卷,將校長領導風格區分為四種情境,進行教育人員工作壓力五構面的知覺度調查。於新竹市之29間市立國民小學進行學校層級的普測,各校依編制內教育人員總數比例隨機抽取填答者,對象包括: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級任教師或科任教師,以及行政人員。問卷回收474份,可用問卷442份,經過描述統計、t考驗以及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獲以下結論:
一、新竹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垂直式威權型」、「垂直式關係型」以及「變革型」校長領導風格情境中,皆有「高度」工作壓力知覺,且在「垂直式威權型」校長領導風格情境中工作壓力知覺度最高;在「平行式情境型」校長領導風格情境中,有「中度」工作壓力知覺。
二、新竹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工作負荷」、「同事關係」、「學生行為」、「專業知能」以及「行政支持」等工作壓力構面,皆有「高度」知覺,且以「工作負荷」工作壓力構面知覺度最高。
三、新竹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校長領導風格為「垂直式威權型」中,「工作負荷」之工作壓力有「極高度」知覺度;在「平行式情境型」中,「專業知能」之工作壓力有「中度」知覺度。
四、不同性別、年齡、擔任職務、服務年資以及學校規模之新竹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不同校長領導風格情境中所知覺之工作壓力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年齡、擔任職務、服務年資以及學校規模之新竹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所知覺之工作壓力構面有顯著差異。
六、在不同校長領導風格情境中,新竹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工作壓力知覺度有極顯著差異。
七、在不同校長領導風格情境中,新竹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不同工作壓力構面上的知覺度有極顯著差異。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國民小學校長與教育人員,以及未來相關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discus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and educators’ work stress, the impact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on the educators’ work stress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the perceptional difference of educators’ work stress in different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It could supply correlative people with the reference of researching the impact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on the educators’ work stress.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tool is the self-edited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s of the impact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on the educators’ work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based on the reference documents and content validity, and is belong to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This research separates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to 4 situations, and surveys the perceptional of educators’ five work stress. There are adjunct manager persons, adjunct chief persons, general or subject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persons of 29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in this investigation, and selected the samples randomly according to the ratio between the educator’s amount of schools and Hsinchu city. Among the 474 samples, 442 are effective. After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data by the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In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perpendicular-authority-type”, “perpendicular relationship-type”, and “transform-typ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have high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 and in styles “perpendicular-authority-type” is the highest. In styles “parallel-situation-typ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have middle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
2.Th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have high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 perspectives, such as “workload”, “colleague-relationship”, “student-behavior”,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administration- support”. The “workload” is the highest.
3.Th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have the extremely high perception of “workload” work stress in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perpendicular-authority-type”, and have middle percep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work stress in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parallel-situation type”.
4.Th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such as gender, age, appointment, seniority,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 in different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in Hsinchu City.
5.Th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such as gender, age, appointment, seniority,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 perspectives.
6.Th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 in different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7.The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 perspectives in different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tudy,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to the educational competent authority, the principals and edu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correlative researchers in the future.
壹、中文部分
王秀慧(1999)。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影響與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映之(2006)。國小校長藝術教育信念與行政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白麗美(199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安明(譯)(2003)。學校領導。載於林明地(審訂),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臺北:麗文文化事業。
吳宗立(1996)。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明宗(2000)。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明來(2007)。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權力運用與教師組織變革支持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金香 (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五南。
吳明清(2006)。讓專業成為教育改革動力。臺灣教育,637,24-29。
吳宗達(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李彥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俊容(2002)。國小特殊班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調適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李家明(2009)。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行銷管理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吳清山 (1991)。學校行政。臺北:五南。
吳清山(1996)。學校行政(四版)。臺北:心理。
吳清山(1997)。有效能的學校。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教育。
吳晨妤(2006)。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國榕(2011)。屏東縣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新鄉(2008)。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瑞文(2002)。國立大學校院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吳毓琦(1992)。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教園地,41,21-25。
李顯鎮(2006)。偏遠地區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水木(2000)。國民小學行政組織運作、人力資源管理和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天祐主編(2003)。教育家的話。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文毅(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創新經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合洲(2006)。國中校長領導型態組織公平對行政主管工作壓力與工作情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合懋(995)。學生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明地(2005)。校長領導、權力運用與關懷專業精神。教育研究月刊。132,59-69 。
林邵穎(2011)。高屏地區國小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昭男(2000)。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炫作(2007)。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主任行政決定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盈男(2011)。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溝通滿足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林堯仁(2007)。桃園縣國中教師知覺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林煥民(2005)。客籍國中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嘉明(2001)。高科技公司員工職業壓力與職業疏離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麗珍(2008)。高雄縣國民小學主任人格特質、知覺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紀有田(2003)。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侯志偉(2008)。學校創新經營與教師工作投入之關係研究-以校長領導風格、行政服務品質及教師專業成長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柏廣法(1998)。視覺障礙者大學畢業後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涂運鴻(200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以兩位校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
郭文瑞(2004)。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許文寬(2002)。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參與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民杰(2005)。臺北市中小學校長領導原則之研究。國民教育學報,1,121-143。
陳怡如(2006)。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對管教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東星(2004)。屏東縣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宜芬(2010)。高雄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憂鬱情緒與自殺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明麗(1990)。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義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勇全(2009)。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氣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春興(1992a)。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5b)。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陳素惠(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229,28-34。
郭盈卿(2000)。空服員之工作壓力、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縣。
郭詔今(2007)。銀行客服人員工作壓力與諮商意願及形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逸安(譯)(2004)。聰明行動族-下一場社會革命。臺北:聯經。
許皓婷(2007)。澎湖縣國民小學女性校長領導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閎勛(2008)。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雅新(200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能力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富銘(2004)。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慈妤(200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陳銀卿(2007)。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禕芸(2008)。桃園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連銘棋(2008)。國小教師對校長領導風格之知覺與其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慶勳(2004)。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行為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20,1-38。
陳蓮妃(2003)。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曉雲(2008)。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市北。
馮麗珍(2005)。國小女性校長領導風格與教職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麗紅(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張馨芸(2011)。我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與決策行為之研究---以民營企業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單小琳(1988)。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金和(2008)。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佳鈴(200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昆輝(1989)。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
黃建皓(2006)。國小校長領導行為、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淑月(2009)。南投縣國民小學兼行政主管教師工作壓力及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曾詠淑(2010)。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雅鳳(1998)。領導型態對學習型組織與員工績效關係 影響之研究─以多層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黃榮真(1992)。啟智教養機構教保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游曛如(2008)。建構整全的教育績效責任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正祥(2005)。校長領導方式與社會支持對國中教務主任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志明(2009)。國民小學兼任組長知覺校長領導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宏康(2008)。新聞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服務品質之探討-以青年日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莊坤穎(2008)。台南縣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主任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詠淑(2010)。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莊維仁(2004)。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莊鎧溫、王怡婷(2011)。嘉義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4,215-226。
莊麗霞(2008)。探尋~一位校長領導風格之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趙守博(2004)。置身事內——我的留美觀感今昔談。臺北:正中。
趙傑夫(198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葉青青(2007)。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校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8,37-67。
黎季昊(2007)。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優質學校教師教學關聯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興漢(1985)。領導的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上的運用。教育行政比較研究。臺北,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劉瑞梅(2007)。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碧雲(2008)。馬祖地區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滿意度及教師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歐慧敏(2008)。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間之適應歷程。教育研究,166,109-123。
賴芝君(2010)。高雄地區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團體動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蔡玉董(2007)。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先口(1985)。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和專業態度的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蔣奎雨(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培村(1980)。國中校長領導型式, 教師人格特質與學校組織氣氛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朝現(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進雄(2005)。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虞村(1999)。領導理論研究。台北:文景。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cep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Bass, B. M. & Avolio B.J. (1990). Manual for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Beehr, T. A. & Newman, J. 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31, 665-699.
Black, R. R. & Mouton, J. S. (1964). The Managerial Grid. Houston: Gulf.
Blanchard, K. & Johnson, S. (1982). The one minute.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Bolman, L. G. (1984) & Deal, T. E. (1991). Reframing Organization: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Caplan, R. D., Cobb, S., J. R. P. Jr. Van Harrison, R. & Pinneau, S.R (1975). Job demands and workers health Main effects and occupational differences. Washington, D. C HEW Publications, Nocnioshi.
Cartwright, S. & Cooper, C. L. (1997). Managing Workplace stress. California: Stage, 14-21.
Cheng, Y. C. (1994). Principal’s Leadership as a Critical Factor for schoo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Multi-Levels of Primary Schools.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5(3), 299-317.
Copper, C. L., Sloan, S. J. and Williams, S. (1988). Occupation Stress Indicator Management Guide. Windsor: NFER-Nelson.
Dolcos, S. & Daley, D. (2009). Work pressure, workplace social resources, and work-family conflict: The tale of two se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16, 291-311.
Driver, M. J.(1990). The dynamic decision maker. New York: Harper & Row.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
Fleming, R., Baum, A. & Singer, J. E. (1984). Toward o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4), 939-949.
French J. R. Roger, W. & Cobb, S. (1974). Adjustment as personenvirment fit: coping and adap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Gmelch, W. H. (1982). Beyond stress to effec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Hemphill、Halpin 與 Winer (1952)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82). Management of components of transformational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using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2, 441-462.
House, R. J. (1971). Path goal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 321-338.
House, R. J., Hanges, P. J., Ruiz-Quintanilla, S. A., Dorfman, P. W., Javidan, M., Dickson, M. W. & Gupta, V.(1999). Cultural influences o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Project GLOBE. In W. H. Mobley, M. J. Gesner & V. Arnold (Eds.), Advances in Global Leadership (pp.171-233 ). Stamford. CN: JAI Press.
Jacobs, T. O. & Jaques, E. (1990). Military executive leadership. In K . E. Chark and M. B. Clark (Eds.), Measures of leadership, West Orange, NJ: Leadership Library of America.
Jamal, M. (1990). Type-A behavior, its prevalence and consequences among woman murs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Human Relation, 44(11), 1213-1228.
Kokkinos, C. M. (2007). Job stressors, personality and burnout i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77(1), 229-271.
Kyriacou, C. & Sutcliffe. (1978).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al Studies, 4, 4-6.
Kyriacou, C. (1987).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Education Research, 29(2), 146-152.
Lashway, L. (1996). Facilitative leadership. Eric Digest 96. Univ. of Oregon, Oregon.
Lazarus, R. S. (2000).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ach, Maria. (1984). Funk and Wagn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Lewin, K., Lippit, R. & White, R. K. (1939). Patter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experimental created social climat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0, 271-299.
Likert, R. (1967). The Human Organization: Its Management and Value. New York: McGraw-Hill.
Litt, M. D. & Turk, D. C. (1985).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78(3), 178-185.
Lussier, R. N. & Achua, C. F. (2001). Leadership: Theory Application Skill Development.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Luthans, F. (198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Martin, L. & Kragler, S. (1999). Creating a culture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9(4). 311-320.
Maudgalya, T., Wallace, S., Daraiseh, N., & Salem, S. (2006). Workplace stress factors and burnout’ am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A systematic review. Theoretical Issues in Ergonomics Science, 7(3), 285-297.
McCormick, J. (1997).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 Bi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large school System.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35(1), 18-38.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0(9), 16-34.
Needle, R. H. (1980). 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0(2), 96-99.
Palmer S, Cooper C, Thomas K. (2003). Revis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 for use within stress prevention/management and wellbeing programmers-brief upd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41(2), 57-8.
Parker, D. & Decotiis, T. (1983).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job str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 160-177.
Pithers (1995). Teacher stress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gres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 387-392.
Reddin, W. J. (1970).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s. NJ: Prentice-Hall.
Rost, J. C. (1991). 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Praeger.
Stogdill, R. M. (1974). Handbook of leadership: 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Tannenbaum, R. & Schimidt, R. H. (1958). How to choose a Leadership Pattern. Harvard Bassiness Review. 95-101.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ofgren, H. (1983). Teacher stress: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 Psychology, 56(1), 19-33.
Vroom, V. H. & Yetton, P. W. (1973).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Yukl, G. A. (1998).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4 ed.). Englewe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