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炯瑜
Chen Chiung Yu
論文名稱: 論醫療器材衍生之民事法律責任
指導教授: 林誠二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醫療醫療器材商品責任消費者保護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醫療技術與工程水準之進步,使得醫療器材日趨複雜化、微小化及數位化。由於醫療深度與廣度之增加,使用醫療器材的風險亦隨之提高,未知之危險伴隨著商品製造、設計或說明缺陷而來。醫療器材特性與一般商品不同處在於具有:1.醫療依賴性、2.風險難測性、3.專業必須性、4.損害難以回復性、5.產銷複雜性,故使用醫療器材之消費者,無法自行決定醫療器材之選用、品質、操作及維護,而必須透過醫療服務為消費之媒介。
    使用醫療器材所衍生之民事法律責任可分為二部分:一為醫療器材之商品責任;一為醫療行為之服務責任。對於醫療器材所引發之事故,探究責任歸屬時,依個案判斷究為商品責任或服務責任,抑或二者皆具疏失,各究其責。在民事法律體系上之請求權基礎可分為契約責任及侵權行為責任二類型,消費者自可依循此二種請求權基礎之體系尋求救濟。
    我國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從事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於提供商品流通進入市場,或提供服務時,應確保該商品或服務,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醫療器材之使用應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但隨著生物科技的進展,如組織工程之興起,醫療器材種類愈趨複雜、品項愈趨繁多,應及早準備因應新型態之醫療器材。國內外相繼立法規範醫療器材之製造、銷售及安全監測。為順應世界潮流,我國立法制度上對於醫療器材採行獨立管理、並依風險程度區分,對消費者之權利保障更加完善。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4 第二章 商品責任概說 6 第一節 前言 6 第一項 消費與消費者 6 第二項 消費關係 7 第三項 消費者保護 8 第四項 我國消費者保護之發展 10 第二節 商品責任之起源與發展 11 第一項 過失責任 12 第二項 擔保責任 15 第三項 無過失責任 17 第三節 商品之意義及範圍 20 第一項 商品之定義 20 第二項 人體細胞組織物及器官 20 第四節 商品之缺陷 24 第一項 製造上之缺陷 25 第二項 設計上之缺陷 26 第三項 說明上之缺陷 28 第三章 醫療器材概說 30 第一節 前言 30 第二節 醫療器材之定義與種類 31 第三節 醫療器材之特性 32 第一項 醫療依賴性 33 第二項 風險難測性 33 第三項 專業必須性 34 第四項 損害難以回復性 34 第五項 產銷複雜性 34 第四節 醫療器材之管理 35 第一項 美國之經驗 35 第二項 我國之規範 37 第五節 醫療器材之缺陷 40 第一項 醫療器材之製造缺陷 40 第二項 醫療器材之設計缺陷 43 第三項 醫療器材之說明缺陷 45 第四章 醫療器材衍生之民事法律責任 47 第一節 一般企業經營者之商品責任 47 第一項 契約責任 48 第一款 不完全給付 48 第二款 物之瑕疵擔保責任 51 第二項 侵權行為責任 56 第一款 一般侵權行為 59 第二款 特種侵權行為 62 第三項 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責任 68 第二節 醫療器材企業經營者之商品責任 75 第一項 契約責任 76 第二項 侵權行為責任 77 第一款 一般侵權行為 77 第二款 特種侵權行為 78 第三項 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責任 79 第四項 藥事法 80 第一款 醫療器材製造業者 80 第二款 醫療器材販賣業者 81 第三節 一般企業經營者之服務責任 83 第一項 契約責任 83 第二項 侵權行為責任 83 第一款 一般侵權行為 83 第二款 特種侵權行為 84 第三項 消費者保護法上之服務責任 86 第四節 醫療行為之服務責任 89 第一項 契約責任 91 第二項 侵權行為責任 92 第一款 一般侵權行為 92 第二款 特種侵權行為 92 第三項 消費者保護法上之服務責任 94 第四項 醫療法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6 第一項 須考量使用者及環境因素 106 第二項 成本考量應包括醫療器材生命週期之全部 106 第三項 醫療器材之使用應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 107 第四項 及早面對新型態醫療器材之來臨 107 第五項 人體組織相關之醫療器材於消費者保護法之適用 108 第六項 損害救濟之健全 108 參考書目及文獻 110 中文資料 110 專書 110 期刊、論文 113 外文資料 121 文獻 121 判決 121 其他參考資料 124

    參考書目及文獻
    中文資料
    (按姓氏筆畫排列,同一作者按出版時間排列)
    專書
    1.王正一等著,臨床工程概論大綱,教育部醫學工程科技教育改進計畫,1999年12月。
    2.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1998年9月,三民書局。
    3.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六冊,1998年9月,三民書局。
    4.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七冊,1996年10月,三民書局。
    5.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 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2002年5月,初版,三民書局。
    6.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契約、代理權授與、無因管理,2001年11月,增定版,三民書局。
    7.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基本理論 一般侵權行為,2000年9月,三民書局。
    8.王澤鑑,民法總則,2002年7月,修訂版,三民書局。
    9.牛建昭等著,醫學與健康,1994年9月,初版,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甘添貴,刑法總論講義,1992年9月,再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1.白智鵬,醫學新武器,2000年6月,初版,凡異初版社。
    12.朱巧豔、蕭佳華譯,William C. Cockerham著,醫療社會學(Medical Sociology),2002年10月初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3.朱柏松,商品製造人侵權行為責任法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五七),1991年5月,初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4.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1999年9月,增訂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5.朱懷祖,藥物責任與消費者保護,1997年11月,初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6.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白皮書,1993年6月。
    17.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叢書之四—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法, 1996年6月,初版。
    18.宋承先等譯,David W. Pearce編,現代經濟學辭典,1991年,初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林誠二,民法理論與問題研究,1991年7月,修訂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上),2000年9月,初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1.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下),2001年3月,初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2.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上),2003年7月,修訂二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3.周宇,消費者保護之研究,1976年5月,初版,台灣學生書局。
    24.范建得,消費者保護法基礎理論,1999年,初版,漢興書局有限公司。
    25.姚志明等,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總論、債編,2000年10月,元照出版公司。
    26.姚志明,侵權行為法研究,2002年8月,初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7.高叔康編著,經濟學新辭典,1990年3月,修訂七版,三民書局。
    28.陳金德等著,醫療儀器設備標準命名與分類編碼系統及整合性技術管理,教育部醫學工程科技教育改進計畫,1999年12月。
    29.陳金德等著,醫院醫學工程部門之組織及任務,教育部醫學工程科技教育改進計畫,1999年12月。
    30.陳春山,醫師•病人•醫療糾紛,1994年4月,初版,書泉出版社。
    31.陳春山,契約法講義第一冊,1995年9月,初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2.陳鴻瑜節譯,Laurence P. Feldman著,消費者保護運動(Consumer Protection:Problems and Prospects),1983年4月,初版,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33.陳櫻琴、黃于玉、顏忠漢著,醫療法律,2003年12月,初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4.郭麗珍等,民法研究□,1999年9月一版,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5.黃丁全,醫事法,1995年11月,初版,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36.黃丁全,醫療、法律與生命倫理,1998年,初版,宏文館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7.黃茂榮,買賣法,植根法學叢書契約法各論,2002年5月,增訂版。
    38.曾明吉等著,血液淨化裝置作業技術規範,醫療器材技術規範(13),教育部醫學工程科技教育改進計畫,2000年3月。
    39.廖君蓉,醫藥與生命科學,2002年2月,第一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40.劉俊麟編著,投資生物科技,2002年11月,初版,書泉出版社。
    41.謝博生,醫學概論,1997年8月,初版,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42.嚴麗娟譯,Cynthia Robbins-Roth著,生物科技大商機(From Alchemy to IPO: The Business of Biotechnology),2002年1月,初版,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期刊、論文
    1.王千維,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法上因果關係之結構分析以及損害賠償之基本原則,政大法學評論,第60期,1998年12月。
    2.王千維,侵權行為:第一講 責任成立的因果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9月。
    3.王澤鑑,消費者的基本權利與消費者的保護,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1998年9月,增訂版,三民書局。
    4.王澤鑑,商品責任特別立法之比較研究,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1998年9月,增訂版,三民書局。
    5.王澤鑑,不完全給付之基本理論,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1998年9月,增訂版,三民書局。
    6.王澤鑑,商品責任現況之檢討及其發展趨勢,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1998年9月,增訂版,三民書局。
    7.王澤鑑,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不完全給付與同時履行抗辯,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六冊,1998年9月,三民書局。
    8.王澤鑑,特殊侵權行為(二)—共同侵權行為(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9期,2004年6月。
    9.王澤鑑,特殊侵權行為(二)—共同侵權行為(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0期,2004年7月。
    10.王澤鑑,特殊侵權行為(四)—僱用人侵權責任(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4期,2004年11月。
    11.王澤鑑,特殊侵權行為(四)—僱用人侵權責任(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5期,2004年12月。
    12.王澤鑑,危險社會、保護國家與損害賠償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2月。
    13.王澤鑑,損害賠償法的體系、請求權基礎、歸責原則及發展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119期,2005年4月。
    14.牛建昭,心臟移植,載醫學與健康,1994年9月,初版,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5.甘添貴,治療行為與傷害,月旦法學教室,第15期,2004年1月。
    16.古振暉,論相當因果關係之「相當」(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2期,1997年3月。
    17.古振暉,論相當因果關係之「相當」(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3期,1997年4月。
    18.朱平、黃鴻年,超音波醫學,載醫學與健康,1994年9月,初版,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之成立、構成及若干問題之提起,載消費者保護法論,1999年9月,增訂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商品製造人責任規定之適用與解釋,載消費者保護法論,1999年9月,增訂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1.朱柏松,適用消保法論斷醫師之責任,載消費者保護法論,1999年9月,增訂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2.李子偉,醫療器材法規合作重大突破 中歐查廠報告將可相互承認,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4年7月,第61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23.李英正,商品責任規範與實務之研究—以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至第十條之規範為中心,銘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4.李悌愷,論屍體(骨)之法律性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6期,2004年3月。
    25.李鳳安、范尹婷,美國FDA對可攜式血糖儀之上市審查要求,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4年7月,第61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26.林欣柔、楊秀儀,告別馬偕肩難產事件?新醫療法第八二條第二項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
    27.林益山,商品製造人責任之準據法,月旦法學雜誌,第80期,2002年1月。
    28.林誠二,論債之本質與責任,載民法理論與問題研究,1991年7月,修訂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9.林誠二,債務不履行歸責事由之檢討,載民法理論與問題研究,1991年7月,修訂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0.林誠二,瑕疵擔保責任解除權與減少價金請求權除斥期間之新、舊法適用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31.林誠二,商品製造人責任之法律適用—以洗臉盆爆炸案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1期,2002年12月。
    32.林誠二,物之瑕疵擔保確定與權利主張,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2004年3月。
    33.孟武慶,人工再造的髖關節,載醫學與健康,1994年9月,初版,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4.范尹婷、李鳳安,糞便潛血體外診斷醫療器材上市前申請書審查要求,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5年1月,第67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35.姚志明,論民法商品責任—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一之評析,載侵權行為法研究,2002年8月,初版。
    36.姚志明,回顧不完全給付制度於民法七十年來之發展,載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總論、債編,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37.姚志明,消費爭議與民法及消保法適用之問題—以商品買賣責任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7月。
    38.姚志明,契約總論:第一講 契約之基本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9月。
    39.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上)—從德國醫師責任法(Arzthaftungsrecht)切入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2001年5月。
    40.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下)—從德國醫師責任法(Arzthaftungsrecht)切入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3期,2001年6月。
    41.侯英泠,論消保法上醫師之安全說明義務—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上字第一五一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7期,2002年8月。
    42.侯英泠,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43.姜世明,舉證責任轉換,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2004年3月。
    44.姜世明,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關於可歸責性要件之舉證責任,法學講座,2004年7月,第28期。
    45.姜世明,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之舉證責任減輕,月旦民商法雜誌,2004年12月,第6期。
    46.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上)—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之體系地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6期,2000年11月。
    47.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下)—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之體系地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7期,2000年12月。
    48.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領域—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2000年2月。
    49.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上)—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再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7期,2000年12月。
    50.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下)—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再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8期,2001年1月。
    51.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上)—最高法院九○年度台上字第七○九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期,2002年7月。
    52.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下)—最高法院九○年度台上字第七○九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7期,2002年8月。
    53.陳忠五,醫療糾紛的現象與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5期,2004年2月。
    54.陳榮傳,二○○二年國際私法實務見解回顧,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2期,2003年11月。
    55.陳聰富,危險責任與過失推定,月旦法學雜誌,第55期,1999年12月。
    56.許士宦,審判法院之選擇與舉證責任之分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2期,2003年11月。
    57.郭亭玉,醫療技術將持續走向創新之路,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5年2月,第68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58.郭麗珍,論商品責任中之商品安全問題,載民法研究□,1999年9月,一版,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9.黃立,板橋地院八九年度重訴字第六五號博士的家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60.黃立,消費者保護法:第一講 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與服務責任(一),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6月。
    61.黃立,消費者保護法:第二講 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與服務責任(二),月旦法學教室,第10期,2003年8月。
    62.黃立,純粹經濟上損失之賠償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2003年8月。
    63.黃立,消費者保護法:第三講 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與服務責任(三),月旦法學教室,第13期,2003年11月。
    64.黃亦君,免開刀 微創心臟幫浦科技將改寫心臟病治療史,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5年3月,第69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65.黃宏全,商品責任之損害賠償,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1月。
    66.黃鈞浩,為大腦更換「零件」,載醫學與健康,1994年9月,初版,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7.黃賢福,腦細胞移植,載醫學與健康,1994年9月,初版,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8.曾品傑,論消費者之概念—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9期,2003年8月。
    69.馮晉嘉,強化全面性服務能力方能扮演原廠關鍵角色,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4年11月,第65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70.楊佳元,論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侵權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58期,2000年3月。
    71.楊秀儀,論醫療傷害賠償責任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爭議,載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總論、債編,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72.楊秀儀,論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及歸責原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73.詹森林,不完全給付—最高法院決議與判決之發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4期,2002年5月。
    74.蔡明誠,加工之意義及要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2002年11月。
    75.蔡晶瑩,出賣人之瑕疵擔保責任—物之瑕疵的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5年4月。
    76.蔡惠如,台灣醫療糾紛之法律課題,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期,2004年6月。
    77.劉玨珊,醫療器材軟體上市前申請案指引,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4年12月,第66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78.劉玨珊,醫學影像管理器材之上市審查要求指引,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5年2月,第68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79.劉春堂,我國消費者保護基本問題,載消費者保護叢書之四—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1996年6月,初版。
    80.劉春堂,論我國消費者保護行政,載消費者保護叢書之四—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1996年6月,初版。
    81.劉春堂,論商品之瑕疵,載消費者保護叢書之四—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1996年6月,初版。
    82.劉春堂,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若干問題,載消費者保護叢書之四—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1996年6月,初版。
    83.謝哲勝,無過失醫療:醫師的夢魘?病人的救星?,載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總論、債編,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84.簡資修,商品責任、與有過失及經濟分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2期,2000年7月。
    85.簡資修,法律經濟分析系列講座第二回侵權行為法,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86.簡資修,法律經濟分析系列講座第七回 習慣:游移於事實與法律之間,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7月。
    87.蘇美如等,以通訊及微小化醫療器材加速遠距居家照護之理想,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5年1月,第67期,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外文資料
    (按字母排列)
    文獻
    1.Alan Fisk, News Billion-dollar Deadline Right Around The Corner, The Recorder, May 21, 2002.
    2.Alan Fisk, Billion-dollar deadline. Hip replacement case affects 30,000., National Law Journal, June3, 2002, Vol. 24; No. 38.
    3.Jahna Berry, News Hip Implant Class and Sulzer Will Settle Case For $1 Billion, The Recorder, June 3, 2002.
    4.Guidelines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1986.
    5.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395.
    6.Victor E. Schwartz, Kathryn Kelly, David F. Partlett., Prosser, Wade, and Schwartz's torts cases and materials, 10th ed., Foundation Press, New York 2000.

    判決
    1.Anguiano v. E.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44 F.3d 806; 1995 U.S. App.
    2.Brody v. Overlook Hospital, 127 N.J. Super. 331; 317 A.2d 392; 1974 N.J. Super.
    3.Byrne v. Boadle, 2 H & C 722 (1863)
    4.Conestoga Cigar Co. v. Finke, 144 Pa. 159; 22 A. 868; 1891 Pa.
    5.Cunningham v. MacNeal Memorial Hospital, 113 Ill. App. 2d 74; 251 N.E.2d 733; 1969 Ill. App.
    6.Davis v. Wyeth Laboratories, Inc., 399 F.2d 121; 1968 U.S. App.
    7.Donoghue v. Stevenson, AC 562 (1932)
    8.Escola v. Cocacola Bottling Co., 24 Cal. 2d 453; 150 P.2d 436; 1944 Cal.
    9.Forest v. Vitek, Inc., 884 F. Supp. 378; 1993 U.S. Dist.
    10.Goddard v. Botton & M. R. Co., 179 Mass. 52; 60 N.E. 486; 1901 Mass.
    11.Greenman v. Yuba Power Products, 59 Cal. 2d 57; 377 P.2d 897; 27 Cal. Rptr. 697; 1963 Cal.
    12.Henningsen v. Bloomfield Motors, Inc., 32 N.J. 358; 161 A.2d 69; 1960 N.J.
    13.Hoffman v. Misericordia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439 Pa. 501; 267 A.2d 867; 1970 Pa.
    14.Kealoha v. E.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82 F.3d 894; 1996 U.S. App.
    15.MacDonald v. Ortho Pharmaceutical Corp., 394 Mass. 131; 475 N.E.2d 65; 1985 Mass.
    16.MacPherson v. Buick Motor Co., 217 N.Y. 382; 111 N.E. 1050; 1916 N.Y.
    17.Magrine v. Krasnica, 94 N.J. Super. 228; 227 A.2d 539; 1967 N.J. Super.
    18.Moore v. Sulzer Orthopedics, Inc., 337 F. Supp. 2d 1002; 2004 U.S. Dist.
    19.O’Brien v. Muskin Corp., 94 N.J. 169; 463 A.2d 298; 1983 N.J.
    20.Parker v. E.I. DuPont de Nemours & Co., 121 N.M. 120; 909 P.2d 1; 1995 N.M. App.;
    21.Pliva D.D. v. Baxter Int'l, Inc., No. 03 C 7371, 2004 U.S. Dist.
    22.Randy Knitwear Inc. v.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11 N.Y.2d 5; 181 N.E.2d 399; 226 N.Y.S.2d 363; 1962 N.Y.
    23.Perlmutter v. Beth David Hospital, 308 N.Y. 100; 123 N.E.2d 792; 1954 N.Y.
    24.Reyes v. Wyeth Laboratories, Inc., 498 F.2d 1264; 1974 U.S. App.
    25.Rix v. General Motor Corp., 222 Mont. 318; 723 P.2d 195; 1986 Mont.
    26.Sam Baxter v. Ford Motor Company et al., 168 Wash. 456; 12 P.2d 409; 1932 Wash.
    27.Sterling Drug, Inc. v. Cornish, 370 F.2d 82; 1966 U.S. App.
    28.Thomas v. Winchester, 6 N.Y. 397; 1852 N.Y.
    29.Veil v. Vitek, Inc., 803 F. Supp. 229; 1992 U.S. Dist.。
    30.Winterbottom v. Wright , 10 M & W 109, 152 ER 402 (1842)
    31.Weitz & Luxenberg, P.C. v. Sulzer Orthopedics, Inc. (In re Sulzer Orthopedics, Inc.), 398 F.3d 778; 2005 U.S. App.
    32.Washington v. Sulzer Orthopedics, Inc., 76 Fed. Appx. 644; 2003 U.S. App.

    其他參考資料
    1.http://www.ghtf.org/information/information.htm(最後造訪日:2004年5月23日)
    2.http://www.iso.org/iso/en/aboutiso/introduction/index.html#two(最後造訪日2004年5月23日)
    3.http://medical.cms.itri.org.tw/(最後造訪日:2004年5月23日)
    4.http://www.vghtpe.gov.tw/~rad/introduc.htm(最後造訪日:2004年5月23日)
    5.http://www.vghtpe.gov.tw/~rad/train/resm/8-1.htm(最後造訪日:2004年5月23日)
    6.馮晉嘉,我國醫療器材產業2004年回顧與展望,工研院IEK-ITIS計畫http://www.itri.org.tw/chi/components/jsp/showieknews.jsp?file=templatedata\services\ieknews\data\2005\2005030309142846182_utf8.dcr(最後造訪日:2004年5月23日)
    7.http://www.fda.gov/default.htm(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3日)
    8.http://www.doh.gov.tw/cht/content.aspx?dept=R&class_no=2&now_fod_list_no=4547&array_fod_list_no=4495&level_no=2&doc_no=39797&show=(最後造訪日2004年5月28日)
    9.http://www.fda.gov/opacom/7org.html(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0.http://www.fda.gov/oc/history/historyoffda/default.htm(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1.http://www.fda.gov/opacom/backgrounders/miles.html(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2.http://www.fda.gov/cdrh/comp/gmp.html(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3.http://www.fda.gov/cdrh/devadvice/371.html(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4.http://www.biomaterials.org/community/comact.htm(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5.http://www.fda.gov/cdrh/devadvice/3122.html(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6.http://medical.cms.itri.org.tw/services/index1.asp(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17.http://www.fda.gov/cdrh/devadvice/3122.html(最後造訪日:2005年5月28日)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