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薰尹 none, . |
---|---|
論文名稱: |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小組直笛合奏指定曲分析探討(2011-2015) |
指導教授: |
楊佈光
none, . |
口試委員: | non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音樂碩士在職專班 In-service Master Program in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直笛合奏 、指定曲 、音樂比賽 |
外文關鍵詞: | Recorder Ensemble, Appointed Repertoire, Music Competi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民國一百學年度至一百零四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小直笛團體組比賽指定曲為研究對象,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包括直笛的歷史淵源、直笛合奏在教育上重要性、直笛合奏比賽之沿革與發展、以及相關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方法;第四章為一百學年度至一百零四學年度國小直笛團體組比賽指定曲之分析探討,將十五首指定曲針對「聲部數與編制」、「樂曲速度與長度」、「調號與拍號」、「轉調手法」、「音域」、「曲式」、「曲調音程」、「特殊節奏」、「編曲技巧」、「作曲者背景」十個部份進行研究分析;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藉由分析結果建議比賽主辦單位,並提供帶團指導老師可依照學生能力、團員人數、樂器數量等條件選擇適合團隊之指定曲。
Abstract
The focus of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appointed repertoire for recorder ensemble in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s' Music Competition from 2011 to 2015 academic years (2011-2015). The study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is reference review, including related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recorders, the importance of recorder ensemble in education, and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recorder ensemble competition. Chapter Three is research method. Chapter Four is the studies and analyses of appointed repertoires for recorder ensemble in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s' Music Competition (2011-2015). In this chapter, 15 appointed repertoir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9 sections: 1. the number of voice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2. the tempo and length of repertoires 3. key-signature and time-signature 4. modulation techniques 5. ranges 6. form 7. melodic interval 8. special rhythm 9. techniques of music arrangement 10. the background of composers. Chapter Five is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With the derived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not only the host of recorder competition can benefit from them, but also the instructors of recorder competition can take the conditions of students’ capability, student numbers in a team, and the number of instruments into account when selecting adequate appointed repertoire.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台灣省教育廳(1989)。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社會教育篇。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鄭世文譯(1993)。木笛實用手冊。台北市:世界文物。
林鎧陳(1994)。高音直笛教室(1)-為兩支高音直笛。新竹市立直笛合奏團教材。
筱梅譯(1995)。木笛吹奏者手冊。台北市:世界文物。
林勝儀譯(1999)。新訂標準音樂辭典。台北市:美樂出版社。
吳明宗(2000a)。木笛的故事。台南市:小神笛。
吳明宗(2000b)。木笛100問。台南市:小神笛。
蔡曄琳(2005)。木笛小百科。台北市:世界文物。
(二)論文
涂琦屏(2006)。國民小學直笛合奏比賽指定曲分析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
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芳萍(2007)。教師直笛合奏團之組訓與未來發展之研究-以新竹縣教師直笛合奏團為
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佩丹(2012)。北區「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小團體B組直笛合奏決賽自選曲曲目之研
究-以九十二學年度至一百學年度為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教師在職進修音樂
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詹雅媛(2012)。音樂比賽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之影響-以苗栗縣「飛揚笛聲在
校園」直笛比賽為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蔡佳纹(2012)。「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中組直笛合奏指定曲分析探討(2001-
2010)。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音樂教學碩士班。
蘇麗敏(2013)。小學直笛合奏團參賽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全國音樂比賽為
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碩士班。
翁甄穗(2015)。運用高音直笛多聲部合奏於國小高年級音樂課對學童音樂學習態度影
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三)期刊
吳榮桂(1986)。直笛教材教法研究-兼談本省現有直笛教材分析。音樂教育,3,17-28。
林鎧陳(1987)。直笛的合奏教學。音樂教育,6。
陳國泮(1987)。千年滄桑的笛音-直笛發展史。音樂教育,20。
張碧蓮(1987)。推動「直笛教學」的手–陳忠秀與台中縣勵學會。音樂教育,38。
林鎧陳(1989)。以直笛輔助的音樂遊戲教學設計。音樂教育,22。
邱家麟(1989)。樸質無偽的音樂魅力-淺談直笛及其教育功能。師友月刊,47-48。
陳惠齡(1989)。小豆芽悅耳動聽的直笛。父母親月刊,16。
邱鵬博(1999)。樸質典雅的空靈之聲。唱片音響購買指南,63。
楊文碩(2004a)。柯大宜教學法在直笛教學上的應用。國教之友,33。
楊文碩(2004b)。器樂教學的美感經驗-以直笛教學為例。研習資訊,21,25-26。
林淑芬(2005)。直笛音樂教育在台灣之引進與發展。教師之友,64-67。
(四)網路資料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全國音樂比賽實施要點。
2016年2月25日取自http://web.arte.gov.tw/music/Content/Content.asp?cid=8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00-104學年度全國音樂比賽實施要點。
2016年3月1日取自http://web.arte.gov.tw/music/history/list_all.asp?cid=18
笛聲悠揚伴我行。木笛音樂教育家-劉若蘭。
2016年3月28日取自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part2/all.htm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2016年1月1日,取自
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primary/music/tp_ck/ck2002_1/default.htm
二、西文部分
Thomson, John M. (1995). The Cabridge Companion to the Recorde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nt, Edgar(1977). The Recorder And ITS Music. London: Ernst Eulenburg Ltd..
O’Kelly, Eve (1990). The recorder toda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