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明仁 Lee, Ming-Ren. |
---|---|
論文名稱: |
李明仁畢業音樂會暨樂曲解說 Ming-Ren Lee Piano Recital and Program Notes |
指導教授: |
楊詠青
Yang, Yung-Ching 程瓊瑩 Cheng, Chiung-Ying |
口試委員: |
王雨茵
Wang, Yu-Yin 黃佳瑩 Huang, Jia-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所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3 |
中文關鍵詞: | 巴赫 、貝多芬 、布拉姆斯 、穆欽斯基 |
外文關鍵詞: | Bach, Beethoven, Brahms, Muczynski |
相關次數: | 點閱:5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文為李明仁碩士學位音樂會暨樂曲解說,內容包含樂曲分析與詮釋,音樂會曲目如下:
約翰.賽巴斯汀.巴赫:E小調觸技曲,作品九一四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第一號F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二之一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六首鋼琴小品,作品一一八
羅伯特.穆欽斯基:六首鋼琴前奏曲,作品六
關鍵字: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穆欽斯基
Abstract
This analytical and interpretational study is a supporting paper for Ming-Ren Lee's Piano Recital for master's degree in piano performance. The Recital Programs are:
Johann Sebastian Bach: Toccata in E Minor, BWV 914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 2 No. 1
Johannes Brahms: Six Pieces for Piano, Op. 118
Robert Muczynski: Six Preludes for Piano, Op. 6
KeyWord: Bach, Beethoven, Brahms, Muczynski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欣怡。〈富蘭索瓦•庫普蘭《彈奏大鍵琴的藝術》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7。
王沛卿。〈貝多芬聯篇歌曲《致遠方的愛人》之 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國
立臺南藝術大學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23。
王櫻蒨。〈巴赫《D小調觸技曲作品913》分析與詮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8。
江珮珊。〈巴哈《E小調觸技曲,作品 914》之研究〉。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
論文。2011。
有坂愛彥、石井歓、奧中襄二、佐川吉男、角倉一朗、堀內敬三、門馬直
美。《布拉姆斯》。林勝儀譯。臺北:美樂,2000。
林惠美。〈貝多芬《F小調鋼琴奏鳴曲》(Op. 2-1)與《A大調鋼琴奏鳴曲》
(Op. 2-2)之分析與演奏詮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碩士
論文。2021。
李如蘋。〈巴赫《E小調觸技曲》,作品914之音樂分析與詮釋〉。輔仁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4。
李近朱。《布拉姆斯:德奧古典主義的晚鐘》。臺北:世界文物,2001。
李依雯。〈貝多芬早期作品之分析與詮釋,以第一號與第五號鋼琴奏鳴曲為
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24。
李妮穎。〈穆欽斯基《時間小品》作品四十三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李郁蒨。〈巴赫《G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860》的詮釋與探究/ 李郁蒨鋼
琴獨奏會〉。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2。
吳逸伶。〈浪漫派個性小品「船歌」之分析與演奏探討:以蕭邦《升F大調
船歌,作品六十》與佛瑞《第五號升F小調船歌,作品六十六》為
例〉。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7。
洪佳翎。〈二十世紀鋼琴觸技曲之探討以浦羅柯菲夫、浦朗克、鮑文、穆欽
斯基之作品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5。
陳立安。〈布拉姆斯《鋼琴小品,作品118》 之樂曲分析與詮釋〉。國立臺
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0。
陳世驊。〈海頓鍵盤奏鳴曲之小步舞曲樂章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碩
士論文。2016。
張銘峻。〈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十三《悲愴》分析與詮釋〉。國立臺北藝術
大學音樂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2。
許鐘榮。《巴洛克的巨匠》。台北縣:錦繡,1999。
黃羽佑。〈布拉姆斯《鋼琴曲》作品 118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畢業音樂
會〉。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9。
黃姿勻。〈黃姿勻畢業音樂會暨樂曲解說〉。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
文。2019。
葛令涵。〈貝多芬奏鳴曲作品三十一之一及三十一之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
學音樂學系碩士班西洋音樂組碩士論文。2013。
賴怡文。〈貝多芬兩首早期鋼琴奏鳴曲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以作品十之一與
作品十三《悲愴》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西洋音樂組碩士論
文。2015。
簡幸玲。〈布拉姆斯鋼琴曲作品118之詮釋與研究/畢業音樂會〉。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2。
簡韻玲。〈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之研究與詮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7。
楊映淳。〈巴赫d小調、e小調與c小調鍵盤觸技曲之分析與詮釋〉。國立師
範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07。
楊筑鈞。〈楊筑鈞鋼琴獨奏會樂曲解說〉。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2017。
蔡函育。〈穆欽斯基《幻想三重奏,作品二十六》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音
樂學系碩士論文。2015。
蔡孟昀。〈穆欽斯基《孤注一擲的曲調─帕格尼尼變奏曲》 作品48之樂曲
分析與演奏詮釋〉。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4。
蔡侑勳。〈布拉姆斯《G大調第一號給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作品78》第一
樂章之分析與詮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24。
趙易山、趙易天、蔣理容、Giorgio Donati、曾興魁。《巴赫經典音樂家列
傳》。台北市:光復書局,2002。
趙易山、趙易天、蔣理容、Giorgio Donati、曾興魁。《貝多芬經典音樂家列
傳》。台北市:光復書局,2002。
趙易山、趙易天、蔣理容、Giorgio Donati、曾興魁。《布拉姆斯經典音樂家
列傳》。台北市:光復書局,2002。
劉天仲。〈貝多芬《F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四》之分析與詮釋〉。東海
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23。
顏君儒。〈巴哈《G小調大提琴與大鍵琴奏鳴曲》,作品1029〉 演奏詮釋與
分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22。
謝舒雅。〈史克里亞賓《鋼琴前奏曲》作品十一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音樂
學系碩士論文。2004。
謝綉莉。《解析浦朗克〈Toccata〉彈奏技巧》。《藝術學報》79期,2006。
魏詩婷。〈魏詩婷畢業音樂會暨樂曲解說〉。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
文。2019。
饒韻華。〈從音組及調性的角度探討盧炎「林中高樓」的意境--獻給領我一
睹現代音樂的風采〉。音樂藝術學刊第2期。2003。
外文書目
Aldwell, Edward, Carl Schachter, Allen Cadwallader. Harmony and Voice
Leading. Thomson Learning, 1978.
Bach, Carl Philipp Emanuel. Essay on the True Art of Playing Keyboard
instrument.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William J. Mitchell. New York: Norton,
1949.
Biggins, Mark. “What Exactly Did Johannes Order?: An Analysis Of Brahms’s
Op. 118.” Clare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Blankenburg, Walter. Johann Sebastian Bach: Life, Times, Influence. Kassel:
Barenreiter, 1977.
Cooper, Martin. Beethoven: The Last Decade 1817-182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Hawkins, John Allen. “The Piano Music of Robert Muczynski: A Performance-
Tape And Study Of His Original Works For Piano Solo.” D.M.A. documen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80.
Kipnis, Igor. The Harpsichord and Clavichord: An Encyclopedia. U. K.
Routledge, 2007.
Mirano, Barbara Cleo. “A study of J. S. Bach’s Toccata in E Minor, BWV 914; L.
van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No. 7 in D Major, Op. 10, No. 3; F. Liszt’s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No. 3, La Campanella, and St. François
d’Assise: La Prédication aux Oiseaux, from Deux Légendes, S. 175/1; and
S. Prokofiev’s Piano Sonata No. 2 in D minor, Op. 14. Historical, theoretical,
stylistic,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B.M., 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18.
Oh, Joo Young. “An Introduction to Selected Character Pieces for Piano by
Robert Muczynski.”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16.
Slonimsky, Nicolas. Slonimsky's Book of Musical Anecdotes.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8.
Stewart, Gordon. A History of Keyboard Literature. Belmont: Schirmer, 1996.
Simmons, Walter G. A Muczynski Retrospective. Fanfare 24, 1985: 256-266.
Thurmond, Anne Marie. “Selected Woodwind Compositions by Robert
Muczynski: A Stylistic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uczynski Sonata. Opus
14 for Flute and Piano. Opus 29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 Opus 43 for
Clarinet and Pian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98.
Troy, Charles, Piero Weiss. “Intermezzo.” Grove Music Online. 擷取日期:5
Apr. 2024. https://doi.org/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13834
網路資料
〈從「死亡符號」來看中世紀〉。擷取日期:2024,5月。
https://vocus.cc/article/65ad0fe8fd897800019df348
〈維基百科《震怒之日》〉。擷取日期:2024,5月。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C%87%E6%80%92%E4%B9%8B%E6%97%A5
〈鋼琴發展史〉。擷取日期:2024,4月。https://tw.yamaha.com/zh/products/contents/musical_instrument_guide/piano/structure/index.html
樂譜版本
Bach-Gesellschaft Ausgabe Band 36 (pp.47-53), edited by Ernst Naumann.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1890.
Ludwig van Beethovens Werke, Serie 16, Nr.124.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n.d.[1862]. New York: E.F. Kalmus, n.d.(1933–70). Public Domain.
Klaviersonaten, Band II, Berlin: Ullstein, n.d.(ca.1918), Reissue, edited by
Frederic Lamond.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1923.
Sämtliche Werke, Band 14, edited by Eusebius Mandyczewski.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1926-27.
Robert Muczynski, Collected Piano Pieces, Copyright by G.Schirmer.
Inc.,Ed.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