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藝庭
論文名稱: 藝術治療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學生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
指導教授: 高榮禧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藝術治療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兒童語言教學法自閉症兒童語言發展
外文關鍵詞: Art Therapy, High-Functioning Autism,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Autism,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Autism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藝術治療教學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語文學習能力之成效。研究方法採用單一受試實驗的A-B設計(基準線期、實驗處理期),並以學習觀察評量及問卷調查作為補充設計。藝術治療教學方案依語文學習的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階段,每階段進行三至五次不等之實驗活動,共計十四次藝術治療教學活動。所得的資料以圖示分析及語文分析法做推論。
    本研究應用的藝術治療語文教學,包含自編的語詞/事件語意圖、語彙標籤、情境繪本及提出問題等視/聽覺之語言支持。教學流程經預試結果修正為建立詞彙觀念、確定事件描述能力之建立、語彙標籤組合之造句練習組合等三個步驟。本研究學習成效之分析包含語用、語法句型結構、連貫性、詞彙數及平均句長等五個依變項,及教師對藝術治療語文教學效果之評估意見與建議。研究結果如下:
    一、藝術治療增進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語文能力之學習成效,且具維持效果。
    二、個案之二位教師均肯定藝術治療教學方案之成效。
    三、個案在治療後人際互動方面呈現主動、願與人分享之正向表現。
    最後根據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提出相關的建議,以供藝術治療與自閉症語文教學及後續研究的參考。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o evaluate the art therapy as an intervention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of the high-functioning autistic child. The method adopted is using the single subject research of an A-B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it would be complemented with the in-process assessment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instructive courses of art therap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based on the language teaching objectives. Each stage includes three to five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that contribute to fourteen therapy sessions in total. And the data thus obtained would be rendered to schematic and descriptive analysis for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applies art therapy in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involves the audio- and visual supports, such as self-created phrases/semantic drawings of events, sentence cards, context picture books and question demands. As a result of a pre-test,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were revised to consist of three steps ---- 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vocabulary, confirming the build-up ability of describing events and composing sentences with phrase cards. The effect analysis comprises five dependent variables: correct language usage, grammatical sentence structure, coherence, amounts of vocabularies, and the average sentence length.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pplying art therapy are also provided for language teaching.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the following:

    1. Art therapy is helpful with language learning of the high-functioning autistic child and it has prolonged effect.
    2. Two teachers of the child confirm the case’s communication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teaching program with art therapy.
    3. The case becomes more active and willing to shar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inally, with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future reference of the related teaching programs and research of autistic cases involving art therapy.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閉症兒童語言發展 第二節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之語言特質 第三節 自閉症兒童的語文教學法 第四節 藝術治療之理論 第五節 自閉症之相關藝術治療教學活動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程序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第五節 教材教具 第六節 實驗教學目標 第七節 資料分析處理 第四章 教學活動歷程 第一節 基準線期課程 第二節 實驗處理期課程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藝術治療前後語文能力之改變情形 第二節 自製檢核表及學習評量表之評量結果 第三節 綜合分析討論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文獻 表次 表2-2:自閉症之相關藝術治療教學活動研究 表3-2: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表3-3:基準線期之課程綱要 表3-4:各研究時期工作說明表 表3-5:藝術治療教學活動設計 表3-6:藝術治療教學設計綱要一覽表 表3-7:研究進度表 表3-8:總字數計分原則表 表3-9:總句數計分原則表 表3-10:文意層次量表內涵及計分範圍 表 4-1:個案甲基準線期教學活動課程時間表 表 4-2:個案實驗處理期活動課程時間表 表 4-3:個案第一階段教學活動課程時間表 表 4-4:個案甲第二階段教學活動課程時間表 表 4-5:個案甲第三階段教學活動課程時間表 表5-1:個案作文產品量表前中後測對照表 表5-2:個案造句(語法)量表前中後測對照表 表5-3:個案文意量表前中後測對照表 表5-4:課程檢核統計表 表5-5:語文學習總評量統整表 表5-6:階段教學活動語文學習評量對照表 表5-7:個案階段平均詞彙數/平均句長分析對照表 表5-8:個案語法句型結構比例分析表 表5-9:個案語意層次比例分析表 圖次 圖2-4-1:表現性治療層次架構 圖3-3-1:研究架構圖 圖3-3-2:研究流程圖 圖4-1-1:相見歡 圖4-1-2:陌生人 圖4-1-3:飛機 圖4-1-4:小朋友住的房子 圖4-1-5:賣火車店老闆 圖4-1-6:胡XX 圖4-1-7:警察局與小偷 圖4-1-8:心情創意接力畫 圖4-1-9:爸爸、媽媽與小寶貝 圖4-1-10:弟弟與熊怪物 圖4-1-11:舅舅拿信用卡去兜風 圖4-1-12:媽媽和徐老師 圖4-1-13:一個鬼 圖4-1-14:合力拼貼畫 圖4-2-1:身體九宮格 圖4-2-2:家庭動物線畫 圖4-2-3:傷心 圖4-2-4:高興 圖4-2-5:小鳥 圖4-2-6:不高興 圖4-2-7:桌子與電視機 圖4-2-8:會打人的 圖4-2-9:「小雞的皇冠」繪本故事完結篇 圖4-2-10:「葉子魚」之1-1 圖4-2-11:「葉子魚」之2-1 圖4-2-12:「葉子魚」之3-1 圖4-2-13:「葉子魚」之4-1 圖4-2-14:「葉子魚」之5-1 圖4-2-15:「葉子魚」之6-1 圖4-2-16:「葉子魚」之7-1 圖4-2-17:「葉子魚」之8-1 圖4-2-18:「葉子魚」之9-1 圖4-2-19:「葉子魚」之10-1 圖4-2-20:「葉子魚」之11-1 圖4-2-21: 遊樂設施「幽浮」 圖4-2-22:「客廳」車 圖4-2-23: 我的畢業旅行 圖4-2-24: 詞詞相連 圖4-2-25:「葉子魚」之1-2 圖4-2-26:「葉子魚」之2-2 圖4-2-27:「葉子魚」之3-2 圖4-2-28:「葉子魚」之4-2 圖4-2-29:「葉子魚」之5-2 圖4-2-30:「葉子魚」之6-2 圖4-2-31:「葉子魚」之7-2 圖4-2-32:「葉子魚」之8-2 圖4-2-33:「葉子魚」之9-2 圖4-2-34:「葉子魚」之10-2 圖4-2-35:「葉子魚」之11-2 圖4-2-36:「葉子魚」之12 圖4-2-37: 春聯(1) 圖4-2-38: 春聯(2) 圖4-2-39: 春聯(3) 圖4-2-40: 春聯(4) 圖4-2-39: 春聯(5) 圖4-2-42: 我看見的我自己 圖4-2-43:「琵琶鹿」之1 圖4-2-44:「琵琶鹿」之2 圖4-2-45:「琵琶鹿」之3 圖4-2-46:「琵琶鹿」之4 圖4-2-47:「琵琶鹿」之5 圖4-2-48:「琵琶鹿」之6 圖4-2-49:「琵琶鹿」之7 圖4-2-50:「琵琶鹿」之8 圖4-2-51:「琵琶鹿」之9 圖4-2-52:「琵琶鹿」之10 圖4-2-53:「琵琶鹿」之11 圖4-2-54:「琵琶鹿」之12 圖4-2-55:「琵琶鹿」之13 圖4-2-56:「琵琶鹿」之14 圖4-2-57:「琵琶鹿」之15 圖4-2-58:「琵琶鹿」之16 圖4-2-59:「琵琶鹿」之17 圖4-2-60:他人看見的我自己 圖4-2-61:四格連環詞彙圖1-1 圖4-2-62:四格連環詞彙圖1-2 圖4-2-63:四格連環詞彙圖2-1 圖4-2-64:四格連環詞彙圖2-2 圖4-2-65:情緒黏土曼陀羅 圖5-2-1:語音/語用/語意連貫度之折線變化圖 圖5-2-2:個案階段平均詞彙數/平均句長之折線變化圖 圖5-2-3:個案階段語法句型結構比例之折線變化圖 圖5-2-4:個案階段語意層次比例之折線變化圖 附錄次 附錄一:教學活動教案 附錄二:語文評量紀錄表 附錄三:藝術治療計畫家長同意書 附錄四:藝術治療教學方案成效問卷 附錄五:教師意見調查表

    王大延、曹純瓊(1998)。示範、時間延宕及提示對增進自閉症學童自發語言之
    成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9期,頁 291-315。
    王嘉葦(2004)。句型問答教學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問句理解之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金雅、陳新豐、王高帆(2004)。語文領域之電腦化測驗與評量。課程與教學季刊,7(3)期,頁17-31。
    方金雅 (2001)。多向度詞彙評量與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淑琴 (2007) 。藝術治療對自閉症幼兒語言表達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維村(1993)。幼兒自閉症的行為與教育矯治。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李芸 (2006)。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自閉症學生詞彙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正治譯(1994)。單一受試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雲龍 (2002)。刺激褪除導向詞彙辨識學習系統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尚慧 (2004)。多媒體影像提示延宕策略對國小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認字學習成效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欣怡 (2004)。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改善國小低功能自閉症自發性溝通行為類化之成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家玉 (2006)。兩種詞彙教學法對智能障礙學童詞彙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禎塘 (1999)。藝術治療在自閉症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以國小自閉症兒童輔導為例。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期,頁375-406。
    徐美蓮、薛秋子(1997)。自閉傾向兒童之輔導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徐慧端、盧素梅、黃忠賢、高名智(2002)。畫中有話:一個自閉兒童的藝術詮
    釋和介入歷程。97.12.15引用自http://www.tecr.pu.edu.tw/board/930322_c07.doc
    陸雅青 譯(1997)。兒童藝術治療。台北市:五南。
    陸雅青(1999)。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台北:心理。
    陸莉、劉鴻香(1994)。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陳秀美 (2003)。線上教學應用於自閉兒語言教學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鈺玲 (2006)。刺激褪除策略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在功能性詞彙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質采(2006)。高功能自閉症系列障礙患童敘事能力初探。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妙芬(民86)。智能障礙兒童與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期,頁1-35。
    張正芬(2003)。自閉症兒童發展測驗之應用。特殊教育學刊,25期。頁131-146。
    張淑慧、劉文英、蔡育秀、吳佑佑(2003)。高識字自閉症兒裡評估工具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二年度委託研究計畫編號:DOH92-TD-1037)。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張玄宛 (2006)。奧福音樂治療教學方案對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功能性詞彙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月琴 (1999)。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在自閉兒童溝通上的應用。國小特殊教育,27期。頁58-59。
    許耀分 (2003)。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自發性使用圖片溝通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純瓊(1991)。語言治療與訓練。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曹純瓊(1995)。自閉症兒與教育治療。台北:心理。
    曹純瓊(2000)。自閉症兒童的語言教學發展。弘光學報,37期。頁32-34,頁38-40。
    曹純瓊 (2000)。鷹架式語言教學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學習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雅瑛、黃秀霜(2002)。國民小學中文詞彙測驗之編製。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佩菁(2003)。淺談高功能自閉兒口語活動設計的要點。特教園丁,1期。頁71-74。
    黃瑞煥 等譯(1988)自閉症兒童的教學途徑。高雄:復文。
    黃忠賢 等(2003)。淺談自閉症兒童口語及溝通障礙問題。特教園丁,4期。頁43-48。
    黃博聖 (2006)。詞彙聯想策略測驗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芳媛 (2007)。藝術治療對國小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輔導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瑋苓 (2002)。普通學生與閱讀障礙學生之單位詞、識字、詞彙和閱讀理解能力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朝霖、簡楚瑛(2001)。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台北:五南。
    楊素花(2003)。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語言表達特質--以表達性語言與互動式語言為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坤堂、李水源、吳純純、張世慧(2001)。國小兒童書寫語文能力診斷測驗。台北:心理
    楊 東、蔣 茜(2007)。藝術療法—操作技法與經典案例。重慶:重慶。
    劉蘭英、孫全洲(1997)。說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蔡宜青(2000)。藝術治療對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介入-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雅惠(2004)。不同表徵方式對高職自閉症學生短文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鳳 華(2005)。B.F.Skinner語言行為(Verbal Behavuor)與自閉兒童之語言教學。特教園丁,3期。頁20-26。
    歐素惠(2003)。三種詞彙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詞彙學習與閱讀理解成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汀琳(2004)。圖片兌換溝通系統對中度自閉症兒童溝通行為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Dora M.Kalff(2007)。沙游-通往靈性的心理治療取向(黃宗堅、朱惠英譯)。台北:五南。
    Linda A. Hodgdon(2006)。自閉症行為問題的解決方案—促進溝通的視覺策略(陳質采、 龔萬菁譯)。台北:心理。
    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嘉義:濤石。
    Case, C. & Tessa Dally(1990) .Working with Children in Art Therapy. New York:Routledge.
    Emery ,M. J., lake Forest, CA(2004).‘Art Therapy as an intervention for autism’.Art therapy:Journal of Amre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21(3),143-147.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