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世玲
論文名稱: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待遇條例草案意見之研究
指導教授: 顏國樑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教師待遇條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考績制度績效獎金
外文關鍵詞: Teacher’s compensation Law,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 Appraisal system, Performance award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分析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待遇條例草案」之意見與看法,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進行研究,並以自編之「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待遇條例草案意見調查問卷」為主要研究工具,以九十二學年度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為實施調查之對象,共計回收問卷614份,經彙整檢視後得有效問卷584份,訪談部分選取教育部人員及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共計十名受訪者進行訪談,以彌補問卷之不足。茲將本研究獲致結論敘述如下:
    一、仍有多數之教育人員不瞭解現行考核辦法之內容與規準。
    二、多數之教育人員認為現行考核辦法無法達到其「獎勵優良教師」與「淘汰不適任教師」之考核目的。
    三、多數之教育人員認為「教師待遇條例草案」中將適用對象擴及所有教師有助於國小教師地位之提昇。
    四、多數之教育人員對特殊績效獎金設定上限的作法表示認同。
    五、對於「教師待遇條例草案」中將績效獎金之審核權交付予教評會的作法有待商榷。
    六、大多數之教育人員認為因教評會涉及績效獎金之審核權各校將出現教師積極爭取成為教評會委員之情形。
    根據上述的結論,提出以下之建議供作參考:
    一、 加強教師法令制度之宣導與溝通。
    二、 明確訂定教師評審委員會之組織成員及其相關辦法。
    三、 績效獎金制度考核之標準應具體化、合理化。
    四、 教育人員應具開闊胸襟,勇於接受改變,以提昇專業素養。
    五、 在研究對象方面可擴及其他縣市或全國性質,研究議題方面,可以教師評鑑與教師分級之相關議題作研究。


    Abstract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educators’ opinions and thoughts of the Draft of Teacher’s compensation Law in Taoyuan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and gives some practicable suggestions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ffices, schoo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To achieve above goal,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docum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614 sampl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584 of them are valid and used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ten interviewees including of a staff working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for my interview.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ings:
    1.There are still a large numbers of educators don’t understand the content, the standard of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in used now.
    2.Most educators agree that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in used now can’t encourage the excellent teachers and eliminate the unsuitable teachers.
    3.Most educators agree that teachers’ position is promoted because of expanding to every elementary teacher in the Draft of the Teacher’s compensation Law.
    4.Most educators agree the special performance award with upper limitation.
    5.There is a doubt that the performance award examined and verified by the Teachers’ Grading Association in the Draft of Teacher’s compensation Law.
    6.Most educators feel that teachers will try hard to be a member of Teachers’ Grading Association because of examining and verifying the performance award in many schools.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hope to give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Ministry Educati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ffices, schoo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s for further us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教師成績考核的基本概念…………… ……… 13 第二節 現行教師成績考核制度的問題分析……… … 28 第三節 英、美、日等國家教師考評制度之比較… … 38 第四節 教師待遇條例草案之內涵……… …………… 5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6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68 第四節 研究實施………… …………………………… 7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 對現行考核辦法意見之分析…………………… 77 第二節 對「教師待遇條例草案」相關條文之看法分析… 103 第三節 對實施「績效獎金」的看法之分析…………… 134 第四節 現行考核制度與「教師待遇條例草案」相關內容訪談結果與其他意見之分析…… …………………………………… 15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5 第一節 結論……………………………………………… 185 第二節 建議……………………………………………… 188 參考文獻………………………………………………………… 193 壹、 中文部分………………………………………………………193 貳、 英文部分………………………………………………………197 附 錄……………………………………………………………………199附錄一 公立學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 ………………………… 199 附錄二 教師待遇條例草案及其說明 ………………………… 204 附錄三 教師待遇條例草案附表一 …………………………… 211 附錄四 教師待遇條例草案附表二 …………………………… 212 附錄五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績效獎金發給辦法 …… 213 附錄六 指導教授推薦函(進行專家效度之用)…… ……… 215 附錄七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待遇條例草案」意見調查問卷初稿………………………………………………………… 216 附錄八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待遇條例草案」意見調查問卷 ……………………………………………………………… 224 附錄九 指導教授推薦涵(訪談用)…………………… …… 230 附錄十 國小教育人員訪談問卷 ……………………………… 231 附錄十一 教育部人員訪談問卷 ……………………………… 234 附錄十二 調查問卷施測學校一覽表 ………………………… 235 附錄十三 台灣地區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指標摘要 …………… 236

    參 考 文 獻
    壹、中文部分
    公立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民60)。教育部六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台)60參字第一六四八六號令公布。
    公立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民91)。教育部九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台)91參字第九一一九九九九一號令公布。
    王文科(民76)。「公立學校教職員考核辦法」簡評。現代教育,6,21-26。
    王保進、王俊凱(民92)。從標竿化探討教師績效評估。教育資料與研究,53,20-27。
    台灣省各級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民36)。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民國三十六年春字第四期。
    行政院主計處(民92)。93年3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新聞稿。93年6月9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ensus~n/five/news9303.thm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4)。教育改革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李奉儒(民85)。英國教育改革機構、法案與報告書。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99)。台北:師大書苑。
    李奉儒(民90)。英國教育:政策與制度(Education in Great Britain)。嘉義:濤石文化公司。
    林文達(民75)。教育財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天佑、蔡菁芝(民91)。教育評鑑的理念分析。教育研究月刊,91,36-44。
    林明和(民91)。現行教師考核辦法評析及其改善之道。屏中學報,10,21-31。
    房柏成(民91)。創意活力永保鮮-闡析教師專業評鑑制度。師友月刊,423,39-43。
    吳中益(民92)。建構教師績效獎金發給制度之研究。九十二年度人事行政研究發展獎勵徵文得獎作品。台北:教育部。
    吳武典(民79)。輔導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貞宜(民90)。教師待遇之內涵與制度類型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9(1),1-12。
    吳清山(民86)。初等教育。台北:五南圖書。
    吳清山(民83)。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台北:五南圖書。
    吳清山(民88)。教育革新與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民80)。英國教育行政制度產生的背景。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各國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組織之比較分析(頁80)。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復新(民85)。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9999泛亞人力銀行(民92)。薪情點滴大放送。92年6月2日,取自http://www.9999.com.tw/pj/act/P920602/
    柯嚴賀(民90)。國民小學教師考績制度現況與改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寶山譯(民72)。國家在危機中-美國的教育改革計畫(”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 Reform-A Report to the Nation and the Secretary of Education”;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高雄:復文圖書。
    國民教育法(民68)。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總統(68)臺統(一)義字第二五二三號令公布。
    教育部(民88)。教育改革總體計畫綱要。88年11月17日,取自
    http://www.edu.tw
    教育部(民91)。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大會結論暨建議資料彙編。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民92)。「公立中小學教師專業評鑑制度起草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參考資料,台北市:作者。
    陳志成(民92)。教師成績考核制度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54,95-102。
    陳麗珠(民79)。台灣省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任用與待遇情形之研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委託專案研究報告之二十二。台北市:作者。
    張春興(民8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德銳(民81)。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民82)。四條一款的迷失-小學教師如何考核。國教世紀,29(2),13-19。
    張德銳(民84)。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張德銳(民85)。國小教師成績考核系統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411-H-133-004),未出版。
    張德銳(民89)。師資培育與教師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張潤書(民84)。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慧淳、蔡金蘭、馮國超、宋鴻洲、劉淑玲、李朝畫、高瑞敏、鄭偉琪、張彩雲、張嘉亨、洪莉玲(民77)。教師考核辦法之檢討及改進。現代教育,7,107-118。
    莊碧雲(民83)。現行國民小學教師成績考核實際問題與改進。載於台中市政府(民84)編印「台中市政府市政革新研究發展優良報告選輯(第二輯)」(240-376),台中:台中市政府。
    許凱祥(民86)。1980以後英國福利國家的轉折與發展-新右派思潮下的社會政策。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郭隆興(民82)。學校組織目標與結構對現行公立學校人員成績考核辦法之啟示。現代教育,8(1),48-71。
    傅木龍(民87)。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及其對我國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肅良(民70)。考銓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曾坤暘(民90)。日本教育經營。台北:水牛出版社。
    黃政傑(民88)。落實教學評鑑的實施。教師天地,99,39-45。
    黃玉輝(民91)。教師工作如何舉重若輕-兼從教師專業談教師工作的合理性。師說,162,15-18。
    黃裕城(民72)。國民小學教師成績考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宏展(民92)。國民中學教師對考核新制態度之研究:以臺北縣三重區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啟棟(民74)。美國教育改革藍皮書。輯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頁131-164)。台北:台灣書店。
    蓋浙生(民88)。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謝文全(民7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民82)。教職員考績制度之探討。教師天地,64,32-36。
    魏明通(民74)。美國的教育改革論及其反映與評價。輯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頁87-88)。台北:謬台灣書店。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民87)。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謬全吉、彭錦鵬、顧慕晴、蔡良文(民78)。人事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羅嘉珍(民83)。英國教師考評制度的內涵與實施。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30,3-6。

    貳、英文部分
    Bower, D. A.(1993, March)Teacher appraisal- A handbook for appraisces and appraisers. City of Sunderland.
    Burrup, P. E., Brimley, V. J., & Garfield, R. R.(1999). Financing education in a climate of change.(7th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Gange, R.(1962).Military training and principle of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7, 46-47.
    Glaser, R.(1962).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R.Glaser(Ed.).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ittsburgh(pp.132-146),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Green, J. E.(1971). School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Radnor, Pennsylvania:Chilton Book Company.
    Iwanicki, E. F.(1990). Teacher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In J. Millman, & L. Darling-Hammond(Eds.). The new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Assessing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pp.158-174). Newbury Park,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4).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2nd ed.).Thousand Oaks,CA:Sage.
    Kolhberg, L.(1969). Stage and sequence: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socialization. Chicago:Rand Mcnully.
    Maclathery, G.(1978).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science teacher. National Scio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Rogers, W.(1993,July). Georgia teacher evaluation program:Evaluation manual. Georg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ossi, P. H., & Freeman, H. E.(1993). Evaluation:A systematic approach(5th ed.).Newbury Park, CA:Sage.
    Rebore,R. R.(1995).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A management approach, (4th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Shipp, D., & Deer, G.(1960). The use of time in arithmetic. Arithmetic Teacher, 7, 117-121.
    Shuster, A., & Piage, F.(1965). Retention efficiency of meaningful teaching. Arithmetic Teacher , 12, 24-31.
    Swanson, A. D.,& King, R. A.(1997). School finance:Its economics and politics.(2nd ed.). New York:Longman.
    Tenbrink, T. D.(1974).Evaluation: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New York:McGraw-Hill.
    Valentine, J. W.(199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effective teacher evaluation. Boston:Allyn & Bacon.
    Worthen, B. R.,&Sanders, J. R.(1987).Educational evaluation: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New York:Longman.
    Walsh, K.(1987).The politics of teacher appraisal. In M. Lawn & G.Grace(Eds.). Teachers: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work(pp.147-167).Lewes:Falmer Press.
    Wragg, E. C.(1987).Teacher appraisal:A practical guide. 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Zahn, K.(1966). Use of class time in eighth-grade arithmetic. Arithmetic Teacher, 13, 113-12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