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慧珍
Chang Hui-Chen
論文名稱: 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寫作教學以提升中年級學童寫作能力之研究
Prediction Strategy Combines Six W Method in Writing Teaching to Enhanc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Middle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 李麗霞
Lee Li-Shia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預測策略六何法寫作教學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Prediction Strategy, Six W Method, Writing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中年級寫作教學的有效方式,以及應用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寫作教學對學童寫作能力的表現,同時檢視教師暨研究者在本研究過程中有關寫作知能的教學發展。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進行,以研究者任教之21位中年級學童為對象,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為期十個月,進行應用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寫作教學之研究。經持續觀察、歸納與分析學童的寫作表現後,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應用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寫作教學,可以引發學童新舊記憶,提升學童擴散思考及建立寫作概念框架之能力。
    二、應用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寫作教學,使學童易於運用六何法的6個W,以強化學童的敘事寫作能力。
    三、教師暨研究者在本行動研究過程中,對於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寫作教學的應用與教學價值、預測策略的思考擴散與概念框架形成、六何法的6W敘事要素掌控等寫作智能均有所增長。
    本研究結果可供國小中年級寫作教學與研究之參考。


    The study focused on Prediction Strategy combines Six W Method in an effective way of teaching middle grade students writ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iddle grade students ability of applying Predictive Strategy combines Six W Method in writing teaching. Meanwhile,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the researcher progressed further in teaching of writ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development.
    Action research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taught the 21 middle grade students as objects,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5 for a period of ten months, for application to Prediction Strategy combines Six W Method in writing teaching. After continuous observation, in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riting, the study finding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may be briefly stated as follows:
    First,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y combines Six W Method in writing teaching, students can trigger old and new memories, to enhance students’ diffusion thinking and writ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Second,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y combines Six W Method in writing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easy to use 6W of Six W Metho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narrative writing skills .
    Third,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y combines Six W Method in writing teaching enables the capability growth for teacher in following aspects: thinking proliferation policy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rediction Strategy, 6W of Six W Method narrative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other writing the rise.
    Study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served as th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nd studies in writing teaching for middle grade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預測策略與相關研究之探討 ……………………………………………… 9 第二節 六何法與相關研究之探討 ………………………………………………… 17 第三節 預測策略與六何法結合與教學應用 ………………………………………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4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36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教學流程 ……………………………………………………… 40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45 第四章 行動研究歷程 ………………………………………………………………… 47 第一節 教學故事一運用臉譜照片於預測策略和六何法於寫作教學… 47 第二節 教學故事二教師示範連結預測概念至六何法及寫作教學 … 60 第三節 教學故事三運用校外教學照片於預測策略和六何法寫作教學…72 第四節 教學故事四運用詳寫法於預測策略和六何法寫作教學 ……… 91 第五節 教學故事五再次運用詳寫法於預測策略和六何法寫作教學 … 111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 129 第一節 寫作前應用預測策略有助於學童擴散思考與表現 ……………… 129 第二節 應用預測策略於中年級寫作教學能引導學童自行建立概念框架130 第三節應用六何法於中年級寫作教學能提升學童掌握敘事要素之能力 131 第四節 提升學童之敘事寫作表現結合預測策略六何法與敘事程序於教 學,能提升學童寫作表現 ……………………………………………………… 133 第六章 研究反思與展望 ……………………………………………………………… 139 參考文獻 ………………………………………………………………………………… 148

    一、專書:
    古瑞勉(譯)(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Lively discussions! : fostering engaged reading,原著者:Linda B.Gambrell&Janice F.Almasi)。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甘陽(1989)。敘事虛構作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家同(2011)。如何閱讀一本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林清山(譯)(2004)。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Educational Psychology,原著者:Richard E Mayer)。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柯華葳(2008)。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柯華葳(2008)。閱讀,動起來。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胡亞敏(2008)。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國立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2012)。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張方 譯(1997)STEVEN COHAN /LINDA M. SHIRES(史蒂文柯恩/琳達夏爾斯)原著。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出版社。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過程導向寫作教學的理論及應用(認知心理學取向)。高雄市:復文書局。
    陳惠邦(2003)。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惠邦、李麗霞(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曾世杰(譯)(2012)。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Reading Instruction That Works The Case for Balanced Teaching,原著者:Michael Pressley)。台北市:心理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廖卓成(2011)。兒童文學批評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趙永芬(譯)(2008)。中學生閱讀策略(Teaching Reading in Middle School,原著者:Laura Robb)。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簡馨瑩、曾文慧、陳凱筑(2005)。閱讀悅有趣。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
    二、期刊
    簡馨瑩(2008)。讓閱讀策略教學發生在你的教室裡--以預測策略為例。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8,21-36

    三、論文
    江佳倫(2009)。應用六何法與文句解析於軟體需求蒐集之研究。亞洲大學,台中市。
    江彩鳳(2012)。閱讀少年小說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預測與詮釋能力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吳世彬(2012)。六何法融入數學領域教學對國小四年級低成就學生數學解題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李馨怡(2011)。圖文預測策略對特殊學校高職部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周坤財(2003)。感官觸發導入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邱瑜萱(2003)。注意力訓練融入閱讀理解教學對學習障礙伴隨注意力缺陷學生的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及分心行為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孫曉雯(2010)。題幹式與6W提問策略對不同閱讀理解能力之六年級學生在閱讀理解歷程與布題能力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玉梅(2003)。相互教學法對原住民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教學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梁瑜芳(2001)。後設認知閱讀策略訓練對國中英文資源班學生閱讀理解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雅婷(2010)。故事插圖結合預測策略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玉如(2007)。國小一年級學童視覺短期記憶能力測驗編製與寫字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盈伶(2001)。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程嬇玲(2008)。思考地圖運用於生活故事寫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依晴(2005)。圖畫預測策略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之成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淑芬(1994)。圖片預測策略對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閱讀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婷然(2009)。相互教學法融入幼兒園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預測策略和提問策略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鄭竹涵(2010)。六何法對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研究—以讀報教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