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馮羿萍 Fung, Ying-Ping |
---|---|
論文名稱: |
彩虹幼兒園推行食農教育的過程 Implementing Food Education at the Rainbow Kindergarten: An Ethnography |
指導教授: |
陳中民
Chen, Chung-Min |
口試委員: |
陳祥水
方怡潔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Graduate Program of Taiwan Studies for In-service Teacher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2 |
中文關鍵詞: | 食農教育 、食育 、幼兒教育 、身體知識 、五感教育 |
外文關鍵詞: | food education, food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hysical knowledge, five sense of educ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一個身兼媽媽和教師角色的女性來說,孩子及學生的健康是最讓人關注的一件事!看到他們開心的挖土玩,全身髒兮兮卻笑到合不攏嘴,見證菜圃中豆子的生長,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新奇有趣,讓我更加確認地踏上食農教育一途,其中或許也帶有一絲絲對童年時母親燒飯身影的思念。
食農教育之所以能改變幼兒飲食習慣,正是因為他們必須透過身體力行去實踐知識,而幼兒期又是人一生成長的奠基期,良好飲食習慣更應從小培養。
為了探討食農教育和幼兒良好飲食習慣培養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者進行了為期半年的研究準備期,充實自己和研究夥伴的基本知能,同時為正式研究做準備,其中包含菜園環境的改變,課程的規畫,以及如何引起幼兒學習動機。接著則是正式進入為期一年的參與觀察研究。
在本研究中加重了語文及美感領域的比重,試圖跳脫食農教育刻板的窄框架,同時考慮到家庭教育的重要,用親師讀書會的推動力量,將食農教育延伸到每個學生的家庭場域。
研究結果發現在幼兒園推動食農教育所遭遇的問題,並提出建議:
一、 針對教師持續推動食農教育之意願:
鼓勵教師組成跨團隊專業社群,降低孤軍奮鬥的無力感。
二、 針對課程規劃的統整性:
參考先行研究,交互比對,讓課程網絡更加緊密紮實。
三、針對家長的參與配合度:
促成親師讀書會的分組社群,拓展閱讀文本的範圍。
四、針對學生學習態度的穩定性:
設計豐富多元的室內外活動課程,製造沉浸式的學習環境。
五、針對行政體系的支持與支援:
全校共同參與營造成特色課程。
關注相關立法議題,健康權益自己守護。
六、針對形塑社區學習共同體:
展現幼兒所學,影響鄰里,發揮群體力量。
七、針對走在時代尖端的食農教育:
結合教育新知,產出食農STEAM課程,開展食農教育的無限可能。
建構戶外探索菜園,讓食農教育變得更好玩。
As a mother and teacher,I am most concerned with the health of the children under my care.Looking at children playing in the mud,trying to grow things,they might get themselves dirty all over but seemed very happy and enjoy the hands-on experience prompted me to incorporate food education in my pre-school clsaaroom.
I believe that food education can change children’s eating habits.A sound f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the students in pre-school will instill in the minds of these youngsters healthy eating habits that might last for their entire life time.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edu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eating habits,I did six-month preparation to update my own knowledge on food education as well as establishing a vegetable garden in the kindergarten where I am teaching.During that preparation period,I had also developed a curriculum and learned the skill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With the preparation accomplished,I started a year-long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research in the kindergarten.
This is an account of my research results as well as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that I formulated based on my own experience of teaching in my workplace.
參考文獻
1. 書籍刊物:
卡爾洛 佩特里尼
2005 慢食新視界。臺北:商周。
主婦聯盟
2015 真食育。康健雜誌社。
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2016 當筷子遇上鋤頭-食農教育作伙來。
早川由美
2014 半農半創作,悠悠晃晃的每一天:早川由美的耕食生活手
記。大鴻藝術。
宋秉明
2016 校園綠色廚房。遠足文化。
余舜德
2008 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
吳瑞梹
2016 魚菜共生自學指南。積木文化。
亞曼
2015 亞曼的樸門講堂:懶人農法‧永續生活設計‧賺對地球友善。
新自然主義出版。
洪震宇
2010 旅人的食材曆。遠流出版。
范欽慧
2010 跟著節氣去旅行。遠流出版。
桝潟俊子、谷口吉光、立川雅司等編著
2016 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開學文化出版。
陳惠雯
2009 食育小學堂。上旗文化。
2009 食在自然。上旗文化。
陳怡如
2015 食農小學堂。上旗文化。
陳寶匡
2012 鯉魚山下種房子。遠流出版。
陳淑華
2009 島嶼的餐桌。遠流出版。
陳慧婷
2016 誠食 - 每一天,更安心的選擇。天下出版。
番紅花
2013 廚房小情歌。遠流出版。
焦桐
2014 飲食文選。二魚文化。
張瑋琦編
2013 食農教育手冊。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傑米 奧利佛
2015 名廚出任務!翻轉餐桌的飲食革命。果力文化。
趙敏夙
2012 我的美味地圖:發現台灣好食材。四塊玉出版社。
蔡珠兒
2005 紅燜廚娘。聯合文學出版社股。
2012 種地書。有鹿文化。
蔡培慧
2015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
果力文化。
劉克襄
2012 男人的菜市場。遠流出版。
劉伯樂
2013 野地食堂。遠流出版。
韓良露
2014 良露家之味。大塊文化。
戴芙妮•米勒
2015 好農業,是最好的醫生。時報文化出版。
2. 期刊論文:
丁文郁
2015 用環境教育,說農業的美好。農訓雜誌,303:6-9。
2016 用料理 帶出孩子們的無限可能。農訓雜誌,313:14-18。
王全興
2006 體驗學習的理念及其在教育情境應用。臺灣教育,640期 。
王暄茹
2015 食農教育進校園,找回酸甜苦辣真滋味。康健雜誌,197期。
王常怡
2016 以人情為每一口食物調味。親子天下,84期。
2016 用美食展開綠色革命。親子天下,84期。
汪常德
2015 食安風暴過了嗎?亟待育扎根從觀念做起。生態臺灣, 46
期 。
李光中
2011 鄉村地景保育的新思維-里山倡議。台灣林業期刊,37(3)
:59-64。
李京諭
2016 一小時午餐吃出一輩子品格力。親子天下,84期。
2016 孩子自營學校農場的綜合能力課。親子天下,84期。
沈岱樺
2016 落地深耕。農訓雜誌,314:8-9。
吳宗瓊
2012 休閒農業與在地文化傳承的價值。休閒農業產業評論。
吳秋瓊
2015 從客家人的廚房學惜物精神。農訓雜誌,303:28-31。
2015 食在安心,從食物源頭做起。農訓雜誌,300:38-39。
吳東傑
2015 健康土壤帶來健康生活。農訓雜誌,303:10-11。
林文玲
2003 臺灣原住民影片:轉化中的文化刻寫技術。國立臺灣大學考
古人類學刊第61期。
林素華
2012 臺灣推廣環境教育法現況與未來。休閒農業產業評論。1:
78-91。
胡偉和
2012 耕讀華德福教育在食育方面的實踐。琉璃光雜誌。
胡忠一
2015 日本農業經營大學校。農訓雜誌,310:46-48。
郭乃文
2012 在地的幸福經濟:談地產地銷的綠色價值。休閒農業產業評
論。
陳雅慧
2012 華德福教育如何滋養創造力。親子天下,34期。
陳惠雯
2014 食農教育:從產地到餐桌的溫柔革命。休閒農業產業評論。
陳志東
2014 食材教育。休閒農業產業評論。3:58-65。
陳建宏
2015 日本「食育基本法」之概要。臺大圖書館電子書。
陳玠廷
2015 風險下的出路:台灣食農教發展初探。農業推廣文彙,60
輯,p.61-67。
陳珮雯
2016 食育,走到了全民參與的時刻。親子天下,84期。
2016 擁有選食力,拒當吃的文盲。親子天下,84期。
陳珮雯、李京諭
2016 營養午餐把關的十關鍵。親子天下,84期。
陳珮雯、王常怡
2016 47個農夫市及選好食。親子天下,84期。
淦克萍
2016 農業美學導入-以文創美學為案例。休閒農業產業評論。
許耀雲
2015 幫孩子養成好飲食習慣,是最實惠且深長的愛。未來
Family,04期。
張瑋琦、顏建賢
2011 鄉村綠色飲食指標建構之研究。鄉村旅遊研究,5(2):51
-70。
張瑋琦
2012 原住民成為有機專業農歷程的省思:知識、食物主權與身體
規訓。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12 ,245 -290 。
2014 從食育與材看日本的在地農業資源應用動向及課題。休閒農
業產業評論, 4:18 -23 。
2014 拯救農業高校。農訓雜誌,297:35-37。
2014 京野菜 •都會中的地產消。農訓雜誌, 295: 38 -40。
2014 家庭農業與糧食自主。農訓雜誌, 294: 3 8-40。
2014 食育, 地方發展計畫的核心概念。農訓雜誌291: 35 -37。
2014 回報大地眷顧 傳承統飲食文化。農訓雜誌, 289: 23 -28。
2016 我國六級化農業迷失。農訓雜誌,311:19-23。
康以琳、張瑋琦
2016 人與食物的距離--鄉村小學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
教育實踐與研究,29(1) ,1-34 。
曾慶玲
2013 當家政遇上食育。中等教育,64卷4期 。
程昀儀
2016 食安應是沒有恐懼不虞匱乏的自由。農訓雜誌,311:29-32。
黃重豪
2015 校園裡最帶勁的環境教育。農訓雜誌,309:32-34。
黃苡菱、許承先、林佩芬、黃秀梨
2014 食材與健康的關係。休閒農業產業評論。
董時叡、蔡嫦娟、沈瑜庭、李孟嬪、張雪櫻
2012 農村綠色生活推廣方案規劃研究:食農教育課程規劃設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01年度科技計畫研究報告,計畫編號:
050202#105。
董時叡
2015 食農教育, 讓筷子與鋤頭共舞吧!農訓雜誌,306:22-25。
2015 日本食農教育與台灣農業推廣體制之連結。農業推廣文彙,
60輯,p.1-6。
農訓雜誌編輯部
2015 移風易俗農民曆。農訓雜誌,308:12-15。
蔡嫦娟
2015 日本長野縣新山小學種稻體驗紀實:兼論食農教育與真實學
習。農業推廣文彙,60輯,p.31-41
顏建賢、曾千惠
2014 食育內涵指標建構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9期。
顏建賢、曾宇良、張瑋琦 、陳美芬
2015 我國食農教育推動策略之研究。 農業推廣文彙,60期,69
-86。
顏淑玲
2016 讓食農教育成為全民運動。農訓雜誌,314:23-28。
譚敦慈
2015 談健康,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農訓雜誌,302:32-33。
羅建怡
2015 農業美學導入-以可食風景為案例:2015綠色博覽會。休
閒農業產業評論。
鐘怡婷
2016 吃飯,逐漸變成一件思考的事。農訓雜誌,314:10-15。
3. 碩博論文:
吳璚
2011 大學生食育推動成效之研究-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學
生為例。彰化師範大學碩論。
林香莉
2012 花連教師帶領農園教學國水稻及火蔥課程及實施歷程之研
究。東華大學碩論。
林卉文
2013 食農教育教學運用在國小之成效-以臺北市木柵國小為
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林素如
2013 有機菜園教學活動提升國小學童有機農業知識之研究。康寧
大學碩論。
林美秀
2014 幼兒園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國小
附設幼兒園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論。
周雅雲
2014 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教科書食育內容分析研究。南華大學碩
論。
柯健二
2012 農糧署學童種稻體驗計畫之實施與省思。東華大學碩論。
徐玉萍
2010 合作學習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
之影響-以環境教育融入小園丁種菜單元為例。嘉義大學碩
論。
翁瑛孺
2006 一所幼兒園小班進行良好飲食教學之行動研究。嘉義大學碩
論。
梁秋齡
2014 用行動研究評估低碳飲食教育成效-以屏東縣建興國小為
例。大仁科技大學碩論。
陳萱蓉
2015 實施食農教育對高職餐旅群學生認知學習影響之研究。輔仁
大學碩論。
曹錦鳳
2015 都市型小學推動食農教育之行動研究。中興大學碩論。
黃曉君
2011 大學校園之食農教育-以國立東華大學「校園綠色廚房」為
例。東華大學碩論。
黃琇琳
2012 農家發展中小學生體驗學習要素之研究。臺東大學碩論。
曾鐵征
2013 「環保飲食課程」設計及其成效分析。東華大學碩論。
曾湘坤
2014 校園推動食農教育作法之探討。大仁科技大學碩論。
鄒怡婉
2012 中部地區中學生之食育認知與農業體驗成效。彰化師範大學
碩論。
葉秋香
2014 食育在東華附幼的應用。東華大學碩論。
楊惠喻
2017 澎湖縣國小推動食農教育之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個案研
究。臺南大學碩論。
錢嘉慧
2016 以食農教育發展幼兒園在地化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碩論。
劉情吟
2013 大地的恩澤-高雄地區國小推動食農教育的幾個案例。高雄
應用科技大學碩論。
4.網路資源:
全國教保資訊網
http://www.ece.moe.edu.tw
裡山塾電子報
http://www.kskk.org.tw/satoyama/
土拉客實驗農家園網站
https://zh-tw.facebook.com/landdykecsa
雲林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www.yunlin.gov.tw/home.asp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https://www.newsmarket.com.tw
中興大學網站
http://www.nchu.edu.tw/index1.php
新北市幼兒教育資源網
http://kidedu.ntpc.edu.tw/bin/home.php
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
教育2030:行動框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2x7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