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銀卿 Chen Yin-Ching |
---|---|
論文名稱: |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and Well-Being |
指導教授: | 古明峰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7 |
中文關鍵詞: | 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幸福感 |
外文關鍵詞: |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teachers’ well-be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各個層面的現況,其次考驗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在工作壓力與幸福感各層面是否有差異,接著探討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彼此層面間的相關性,最後進一步釐清,教師背景變項透過工作壓力中介變項對幸福感的預測力。
研究工具包括自編之「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問卷」與「國小教師幸福感問卷」兩種,採問卷調查法,以北、中、南共七個縣市之公立國小教師為母群體,實際有效樣本為758位國小教師。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
一、國小教師知覺中等程度的工作壓力,其中以學生表現的壓力最大。
二、國小教師在幸福感方面屬中上水準,以「關係和諧」得分最高。
三、教學年資6--10年的國小教師感受較高之工作壓力。
四、男性、夫妻同住、沒有子女、教學年資21年以上及無宗教信仰之教師感受較高之幸福感。
五、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幸福感呈現顯著負相關,工作壓力越高,幸福感反而越低。
六、教師背景變項透過工作壓力中介變項對幸福感具有預測作用,其中「工作負荷」為最主要的預測變項。
根據上述所得之結果,提出本研究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教師、師資培育機構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and well-being, and more importantly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two questionnaires employed here ar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ell-being questionnaire”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questionnaire”. The subjects of survey ar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wan selected through stratified sampling. 758 effective samples are received. The data is analyzed by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rst focus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and well-being . Next, the researcher further investigates how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and well-being vary with their personal background, such as ages or sex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main elements will then be studied closely.
The research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his survey have medium working stress. The highest stress comes from the variable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2. Elementary teachers also mark high scores on well-Being. The variable of “interpersonal harmony” gets the highest score.
3. Teachers who get higher scores on working stress are those with 6--10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4. Teachers who get higher scores on well-being are male、childless、teaching over 21 years、living with their spouses、or having no religious belief..
5.There is a very impressive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and teachers’ well-being.
6. Among those well-being variables, ”workload” is the main predictable variabl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bov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schools、 teachers、teacher-training organiz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毛連塭 (1993)。國民小學學生管教問題調查研究。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王沂釗 (2003)。環境變遷下的調適與順應:九年一貫教育政策下教師的心理困境與復原能力。現代教育論壇,11,274-285。
王念騏 (2002)。國民小學教師參與九年一貫課程試辦之工作壓力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未出版,台南市。
王素芸 (1992)。國民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感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27,17-23。
台灣師大輔導中心 (1984)。國中教師學校壓力狀況調查報告。教育資料文摘,14,63-115。
古婷菊 (2006)。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司徒達賢(2001年11月01日)。教師角色因教學科技而改變。天下雜誌,246,45-110。
江文慈 (2001)。透視教學中的關鍵張力-教師情緒。師友,408,43-47。
江欣霓 (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江鴻鈞 (1994)。臺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成章瑜、陳竫詒 (2007年6月25日)。新我有主義。商業週刊,1022,124-127。
何郁玲 (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呂正達 (1987)。幸福排行榜。取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文化。
沈清松 (1991)。生命的實現與開放。出自中國人的快樂觀-淡泊與壑達。台北:張老師文化。
巫雅菁 (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宗達 (2003)。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俊容 (2002)。國小特殊班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調適策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信寬 (2004)。資訊從業人員工作滿意與生活滿意之研究- 從工作特性、工作壓力、決策風格與工作適配性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珩潔 (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筱雯 (2005)。桃園縣國中已婚女性教師生活壓力與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錦隆 (2001)。影響國中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明宗 (2000)。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彥君 (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立勳 (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子雯 (1994)。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水木 (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秀靜 (1998)。國中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宜蔓 (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玟玟 (1987)。教師A型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玉鳳 (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保豊 (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和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昭男 (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純文 (1996)。國民中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瑞益 (2004)。校長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國民小學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佳蓉 (2001)。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生傳 (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新。台北:心理。
林正峰 (2007年1月22日)。國家快樂力。商業週刊,1000,150-186。
邱姮娟 (2005)。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義烜 (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憲義 (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立勳 (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侯辰宜 (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紀翠玲 (2001)。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柯華葳、幸曼玲、林秀地 (1995)。小學日常教學活動之生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報告。
柳敏秀 (2004)。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洪朱璋 (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建彬 (199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徐醒民 (2005)。儒學簡說。台中:佛教蓮社。
孫碧津 (2004)。警察人員休閒運動阻礙及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馬修‧李卡德 (2007)。快樂學-修練幸福的24堂課。(賴聲川、丁乃竺譯)。臺北:天下。(原著出版年﹕2007年)
袁美雲 (1997)。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教師理性信念及情緒穩定之諮商效果。國立屏東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德銳 (1993)。師資培育與教師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張芳毓 (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級任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心怡 (2005)。服務保證、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郁芬 (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 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旭助 (2005)。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生涯轉換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內政部土地測量局測量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曉玲 (1995)。精神科急性病房護理人員個人特徵、工作壓力及其與職業疲潰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文瑞 (2004)。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 以高屏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生玉 (1990)。工作壓力與專業態度對教師工作心壓高低之區別功能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3,71-98。
郭生玉 (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量與輔導,130,2664-2665
郭志純 (2003)。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明德 (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耀輝 (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俊賢 (1994)。大學生之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靜晃等 (1994) 。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
陳均姝 (1997)。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有效師生溝通的藝術。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4),18-27。
陳貞芳 (1996)。花東地區六班國小教師行政工作角色壓力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芝萍 (2007)。已婚職業婦女的家庭壓力、工作壓力與休閒阻礙和休閒滿意度間關係之探討-以中、彰、雲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怡如 (2006)。屏東縣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對管教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出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琦蓉 (2003)。普通教師面對身心障礙學生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市立臺北師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聖芳 (1999)。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陳榮茂 (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得添 (2006)。高雄市普通班與特教班國中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之比較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毓茹 (2004)。高雄縣市成人宗教態度、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鈺萍 (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陸洛 (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曾玲娟 (2004)。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的預測性研究。教育導刊,Z1,79-81。
曾吉雄 (2000)。國小教師參與開放教育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貝露 (2000)。研究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導向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守誌 (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國民中學導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曾艷秋 (2002)。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程一民 (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市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智慧 (2003)。減緩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茂丁 (2004)。工作-家庭雙向衝突之前因、後果及調節因子。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義良 (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資惠 (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國城 (2003)。高雄巿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光雄 (2003)。實習教師效能感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惠雪 (2007)。特殊教育學校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黃英如 (2004)。精神科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淑鈴 (2003年9月28日)。教師今上街頭,總統再釋善意。自由時報電子新聞。
楊國樞 (199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余安邦 (1992)。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桂冠。
聖嚴法師 (1996)。聖嚴說禪—1 0 0 個醒世、明心的智慧禪語。台北:遠流。
葉兆祺 (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葉淑花 (1998)。國民小學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孟珍 (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純姿 (1997)。國民小學教師覺知教育改革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澍勳 (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志成 (2004)。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五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敏珍 (1999)。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焜輝 (1984)。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學校壓力狀況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81,60-70。
鄭全利 (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壓力知覺、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鄭麗芬 (1993)。國中輔導人員工作環境、專業心理需求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賴威岑 (2005)。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比較。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159-195。
蕭育 (2003)。國小教師所知覺組織溝通滿意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蕭雅云(2003)。高中生生涯成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連陽 (2006)。國民中學資訊組長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青儒 (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顏映馨 (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玉霞 (1999)。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對學童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知覺與因應策略:一個初探性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嚴靜娜 (2001)。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士氣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國興 (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參考文獻
Andrews , F . M ., & Withey , S . B .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ing.New York ; Plenum.
Argyle ,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 London and New York:Routedge.
Argyle, M. & Lu, L. (1990). Happiness and social skill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1, pp1255-1261.
Alasheev, S. L., & Bykov, S.V (2002).Teachers state of Anxiety. 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44(12),62-72.
Din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Folkman, S. , & Lazarus,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Houston, J. P. (1981).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 Scott, Freshm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11, 1255-1261.
Holahan & Moos (1981).Handbook on Stress and Anxiety : Contemporary Kowledge ,theory ,and treatment , SanFrancisco , Jossey-Bass.
Heady, B., & Wearing, A. (1989). Personality, life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731-739.
Lu,L.,&Shin,J.B, (1997). Sources of happiness:A qualitative approach.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37(2),181-187.
Omodei,M.M.,&Wearing,A.J.(1990).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toward and inte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762-769.
Suh, E.M., Diener, E., & Fujita, F. (1996).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nly recent events matt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0, 1091-1102.
Selye, H . (1982).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of the stress concept . In Goldberger. L., & Breznitz S. (Eds.), Handbook of stress (pp.7-20) . New York: Free Press.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Wilson, W. (1967).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7(2), 20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