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錦昌
Liu, Ching-Chang.
論文名稱: 國小資源班教師IEP個案管理實施現況調查
Survey Research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EP Case Management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Resource Room Program
指導教授: 黃澤洋
Huang, Tse-Yang
口試委員: 侯禎塘
Hou, Chen-Tang
孟瑛如
Meng, Ying-r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特殊教育學系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資源班IEP個案管理
外文關鍵詞: Resource Room Program, IEP, Case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資源班IEP個案管理管理實施現況之情形。採自編問卷為研究工具,以調查研究法方式進行,回收有效問卷402份。資料統計與分析採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相關係數、逐步回歸分析、重要性-表現程度分析等分析方法。重要研究結果如下:
    IEP個案管理之實施現況方面:(1)個案管理學生安排方式以一位資源班教師為主(2)資源班個案管理學生數以9~12人佔多數(3)分配個案管理學生以按人數平均分配為優先(4)與專業人員的合作以普通班教師頻率最高。
    IEP個案管理之困難度方面:(1)學生適應問題多發生在普通班情境,需仰賴導師與其他人員合作(2)心理評量工作困難度最高。
    不同背景變項對IEP個案管理工作現況及困難度之影響:(1)不同背景變項與個案管理工作現況呈現顯著差異(2)個案管理困難度隨著任教年資或年齡增長而有困難度下降之趨勢。
    IEP個案管理執行程度、困難度與態度之相關性:(1)態度對IEP個案管理執行程度、困難度有正面影響力(2)建立個案資料、擬定IEP、心理評量工作在IEP個案管理執行現況與困難度方面,皆具備對態度之預測力
    資源班IEP個案管理之IPA方面:(1)擬定IEP呈現過度投入,重要程度低於執行程度(2)建立資料檔案、教學與評量需要優先改善,重要程度高於執行程度。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EP case management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resource room program.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402 questionnaires and the data collected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on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mporttance-perfor-
    mance analysis(IPA), The results are follow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EP case management: (1) The arrangement of IEP case manager for students as on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2) The most case management numbers of student with 9~12 pe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3) The priority to allocate numbers of students for case management service with an average distribution. (4)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Cooperation with professionals is general class teachers.
    The difficulty of IEP case management: (1) Students ' adaptation problems occur mostly in the general class situation, relying on the tutor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per-sonnels.(2)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is the most difficult work.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y of IEP case management: (1)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case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2) The difficulty of case management has a tendency to decrease with the teaching seniority or ag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y and attitude of IEP case management: (1) Attitude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degree of implementa-tion and difficulty of IEP case management. (2)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 portfolio, the formulation of IEP,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work in IEP case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and difficulties, have a predictive power of attitude.
    The IPA Analysis of IEP Case management: (1) The formulation of IEP shows
    Possible Overkill",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is lower than implementation (2)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 portfolio, the abilities of teaching and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shows "Concentrate Here",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is more than the implement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個案管理制度的發展與概況 11 第二節 資源班IEP個案管理的實施 15 第三節 身心障礙學生的個案管理 19 第四節 資源班個案管理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4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樣本背景變項及個案管理工作現況之描述性統計 53 第二節 執行IEP個案管理困境之分析 6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個管教師IEP個案管理工作現況及困境之分析 63 第四節 個管教師態度對IEP個案管理影響之分析 83 第五節 IEP個案管理其重要程度與執行程度之分析 86 第六節 綜合討論 9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0 參考文獻 134 一、中文部分 134 二、英文部分 140 附錄 附錄一 國小資源班IEP個案管理實施現況焦點訪談大綱 142 附錄二 國小資源班IEP個案管理實施現況焦點訪談記錄 143 附錄三 國小資源班IEP個案管理實施現況焦點訪談重點摘要 147 附錄四 預試問卷內容效度修改意見對照表 149 附錄五 國小資源班IEP個案管理工作現況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150 附錄六 正式問卷指導語 155 附錄七 國小資源班IEP個案管理工作現況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56

    一、中文部分
    王志全(2002)。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運作。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02,
    73-91。
    王宜萍(2013)。彰化縣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參與專業團隊之自我效能、
    知識分享與團隊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縣。
    王玠、李開敏、陳雪真等(譯)(1998)。社會工作個案管理(原作者J. R. Ballew
    & G. Mink)。臺北:心理出版社。(1986)
    王武義(2005)。高雄市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服務現況及其成效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王照之(2018)。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鑑定工作困擾與可能解決方式之研究—
    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王增勇(2003)。照顧與控制之間—個案管理在社工場域的論述實踐。臺灣社會
    研究季刊,51,143-183。
    朱璧瑞(2004)。高雄縣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服務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秀紋(2015)。中部地區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邱上純、孔淑萱(2016)。國小身心障礙學生教育鑑定之探討:一位心評教師之
    省思。特教園丁,32(2),35-44。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吳宗達(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松崗。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苑瑜(2015)。屏東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調適策略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雅蘭(2014)。桃竹苗四縣市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對培訓制度滿意度與建議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小梅(2008)。高雄縣國小特教班教師參與專業團隊運作現況調查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尚耘(2014)。桃園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美枝(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大洋。
    李翠玲(2014)。我國新頒特殊教育法之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變革與特殊教育實
    務之因應。桃竹區特殊教育,23,18-23。
    李翠玲(2007)。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理念與實施。台北:心理。
    李重毅(2005)。特教教師在學校團隊合作中應扮演的角色及能力需求。特殊教
    育季刊,95,16~20。
    李麗傳(1999)。個案管理師角色與功能。護理雜誌,46(5),55-60。
    沈儀芳(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周家興(2016)。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
    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孟瑛如(2013)。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第三版)。臺北:五南。
    孟瑛如(2016)。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第三版)。臺北:
    五南。
    林志政(2004)。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行政支援需求之調查研究-以南
    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武雄(譯)(2000)。社會工作個案管理(原作者:S. V. Betsy & R. G. Roberta)。
    臺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2)
    林秀慧(2016)。桃園市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參與特殊教育專業團隊服務現況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
    林淑玲(2003)。高雄市國小資源班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桂碧(2012)。社會工作與就業服務—個案管理於就業服務之運用。輔仁社會
    研究,2,81-120
    林煒翔(2016)。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專業支持需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榮照、湯君穎(2010)。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之研究。特
    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1,81-115。
    柯懿真(2016)。個別化教育計畫評鑑檢核表之建構及其在國小身心障礙學生之
    應用成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特殊教育法(2014)。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2012)。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修正總說明(2012)。
    徐智芬(201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耗竭之關連性研究:
    以社會支持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2011)。
    張如杏(2006)。建構特教體系中專業社會工作–以臺北縣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
    刊,5,191-222。
    張郁樺(2004)。桃園縣國民中小學資源班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貽琇、孟瑛如、吳東光(2007)。國小資源班教師對電腦化IEP系統使用滿意度
    之研究-以有愛無礙電腦化IEP系統爲例。特殊教育學報,26,85-109。
    張筱薇、孟瑛如(2014)。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平板電腦之運用現況與需求調查研究。
    特教論壇,17,72-93。
    張蓓莉(2001)。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年會第十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議題討論(二):
    特殊教育的資源整合。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品質的提
    昇,400-412,臺北市。
    梁美榮(2007)。早期療育個案服務執行與資源運用: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莊育芬(2004)。國內專業團隊服務於學校系統之現況。物理治療,29(5),
    324-331。
    莊巧玲、吳明宜(2013)。職業重建專業人員對於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職務功能
    之看法。復健諮商,6,1-24
    莊妙芬、陳采緹(2002)。從專業整合談專業團隊服務之模式與運作。中華民國
    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02,39-55。
    許原嘉(2013)。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許素彬(2008)。家長與個管員夥伴關係對早期療育服務成效之影響研究。臺大社
    工學刊,17,43-92
    許素彬(2008)。發展遲緩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之系統性評估(E93042)【原始數據】。
    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
    庫。doi:10.6141/TW-SRDA-E93042-1
    郭香玲(2007)。中部地區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郭鳳霞、徐南麗(2002)。個案管理師的角色與必備能力。慈濟護理雜誌,l(3),
    22-77。
    陳心怡、洪儷瑜(2007)。由心評教師看特教鑑定工作的人力資源問題。中華民
    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49-168。
    陳英豪(2009)。從家長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困境談提升參與意願的策略。桃
    竹區特殊教育,14,15-20。
    陳玫伶(2011)。個案管理在學校社會工作的運用。社區發展季刊,135,
    106-119。
    陳素苓(2004)。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運作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雍容(2001)。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行政支援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志平、周台傑、孟瑛如(2011)。國民小學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多元介入個案研
    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9(1),1-35。
    陳澤華(2018)。新北市國小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之工作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
    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曾美娟(2003)。臺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參與專業團隊運作現況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千代,馮明珠,柯乃熒(2013)。個案管理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60(4),
    99-104。
    黃淑苓(2012)。臺北市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與教師因應策略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淑嫆、莊麗珠(2008)。幼兒教師對創意教學態度之研究。幼教研究彙刊,2
    (1),151-166。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5)。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臺北:雙葉。
    勞動部(2014)。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工作手冊。
    葉秀香(2003)。高雄縣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運作現況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實施方案(2013)。
    楊玲芳(2000)。早期療育服務個案管理者執行工作內涵與困境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楊慧貞、蕭淑銖、陳永煌(2004)。臺灣「出院準備服務個案管理師」 之工作現
    況。 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4(4),193-204。
    葉秀香(2003)。高雄縣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運作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衛福部(2007)。內政部兒童局早期療育工作手冊。
    劉玟宜, Edwards, H., & Courtney, M.(2008)。護理之個案管理教育。護理雜誌,
    55(3),81-86。
    劉彥伶(2014)。國中小特教教師擔任心理評量人員角色壓力與需求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劉斐文(2003)。啟智學校教師參與專業團隊合作之基本能力的研究(未出版之
    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宜侖、洪榮照(2011)。教師背景變項對教師專業團隊運作態度影響程度之後設
    分析。明道學術論壇,7(3),3-17。
    蔡昆瀛、蔡明富、李曼曲、黃瓊儀、陳怡如(2015)。學前及國小身障類資源
    班學生人數及教師員額配置之推估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75,
    189。
    鄭友泰、康雅淑(2013)。特教法及特教課綱變革學校行政之因應作為。桃竹區
    特殊教育,21,35-41。
    鄭媛文、任麗華(2006)。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
    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205 - 233。
    顏秀雯、王天苗(2002)。以教師為個案管理員的專業團隊運作-以一所國小為例。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3,25-49
    蘇怡君(2011)。臺北縣國小特教教師參與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現況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二、英文部分
    Case Management Society of America (CMSA)(2010). 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Case Management. Retrieved from October 25, 2010,
    http://www.cmsa.org/portals/0/pdf/memberonly/StandardsOfPractice.pdf
    Chuang, Y. H., Chung, M. H., & Liu, W. I. (2013). Case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preparedness among public health nurses.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1(4),
    289-296.
    Dant, T., & Gully, V.(1994). Coordinating care at home. Cambridge: Collins.
    Nationally Certified of Educational Diagnostician(2016). General Appli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edb.org/pdfs/general11.pdf
    Evans, B. R. (2010). Determining quality teachers: Mathematical content knowledge,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self-efficacy, and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among a
    Teach for America cohort.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lternative
    Certification, 5(2), 23-35.
    Gilliam, J. E., & Coleman, M. C. (1981). Who influences IEP committee decisions?
    Exceptional Children, 47(8), 642-644.
    Martin, C. C., & Hauth, C. (2015). The survival guide fo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2nd ed.). Reston, VA: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Martin, J. E., Van D., Jamie, L., Greene, B. A., Gardner, E. J., Christensen, R. W.,
    Woods, L. L., Lovett, D. L. (2006). Direct Observation of Teacher-Directed IEP
    Meetings: Establishing the Need for Student IEP Meeting Instruc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72(2), 187.
    Martilla, J.A. &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1 (1), 77-79.
    Milsom, A. (2002).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School counselor involvement and
    preparation.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5, 5.
    Milsom, A. (2006). Creating positive school experiences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0(1), 66-72.
    Milsom, A., & Akos, P.(2003). Preparing school counselors to work with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43(2),
    86-95.
    Milsom, A., Goodnough, G., & Akos, P. (2007). School counselor contributions
    to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IEP) process.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 52(1), 19-24.
    Myers, H. N. F. (2005). How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can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8(5), 442-450.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13). NASW Standards for Social Work
    Case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 Autho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ocialworkers.org/LinkClick.aspx?fileticket=
    acrzqmEfhlo%3D&portalid=0
    Robertson, K., Chamberlain, B., & Kasari, C. (2003).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relationships with included students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3(2), 123-130.
    Stanovich, P. J., & Jordan, A. (1998). Canadian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beliefs about
    inclusive education as predictors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heterogeneous
    classroom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8(3), 221-238.
    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 (2004).
    Tike Bafra, L., & Kargin, T. (2009). Investigating the attitude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chool psychologists and guidance research center personnel o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 and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related proces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9(4), 1959-197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