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瑞蓮 |
---|---|
論文名稱: |
國民小學圖書資訊教師知能之研究 The Study of Competence of the Library-Information Teacher in the Elementary |
指導教授: | 林紀慧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47 |
中文關鍵詞: | 圖書資訊教師 、人力資源培育 、小學圖書館 、圖書館管理 、資訊素養 、德懷術 |
外文關鍵詞: | Library-Information Teacher,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Elementary Library,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Delphi Technipue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的資訊社會形成,「資訊國力」已成為各國政府用以提振經濟、改善施政效能和提昇人民生活品質的關鍵指標,而培育資訊知能的公民亦成為教育機構勠力實踐的首要使命。教育部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即積極推動各級學校建置校園網路、充實數位學習內涵,以培育莘莘學子的資訊素養,期能創新知識的價值並提昇國家競爭力。
素有『大學心臟』美譽的圖書館學界,對資訊素養之培育向來不遺餘力,尤以大學圖書館及專門圖書館之成就更是斐然。然而,同屬圖書館事業中的小學圖書館,礙於人力、物力、經費之不足,一直是國內圖書館事業發展中最弱的一環,而人力資源缺乏則為推動小學圖書館事業之關鍵因素。本研究為改善小學圖書館人力資源之窘態,在第一階段研究中採擷美、英、澳、加、日、韓、大陸及我國等國有關培育國小圖書資訊教師之文獻,綜合歸納出一份半結構式的「國小圖書資訊教師知能問卷」,並經由18位學者專家,三回合的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以形成一份具13項內涵、含蓋75項知能指標之「國小圖書資訊教師知能指標」。此項知能指標經由預試分析,獲得Cronbachα=0.965之信度。
本研究為瞭解目前國內各國小圖書館的服務現況、業務負責人員的相關意見及其具備專業知能程度,因此在第二階段研究中採自編問卷、並納入第一階段研究結果--「國小圖書資訊教師知能指標」,融合成一份問卷以調查全國國小圖書館,總計寄發2607份問卷,回收1802份,回收率69.12%。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班級規模深深影響國小圖書館經營管理人力的分配;25班以上學校應將圖書館獨立與各處室並列之;設置專職且專業的圖書資訊人才是國小圖書館從業人員最企盼的編制;學校圖書館提供愈新穎、多元的教學資源服務項目愈能提昇業務負責人員的專業知能;各種進修管道中以師院群所舉辦的相關專業知能研習課程,對提昇國小圖書館業務負責人員的專業知能成效最為顯著。
期待此份知能指標的形成及問卷調查結果的呈現,能夠為國小圖書館學界具體描述一名小學圖書資訊教師所應具備之相關內涵及知能指標、目前負責圖書館業務人員專業知能程度、揭示小學圖書館合理的人力組織編制、建議小學圖書館從業人員專業知能進修管道及回饋方式,以提供教育行政主管機構及師資培育機構,在規劃國小圖書館經營管理政策及培訓相關人才之參考依據。
National information power has been the key norm of promoting economy, improving government’s efficiency an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us, developing information competences of citizens becomes the first priority to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libraries which are considered the heart of the university as well as special libraries have been putting lots of efforts on develop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have observable accomplishments these years. However, elementary school libraries which lack resources on every facet could not endeavor the teacher’s library information competences training.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rying to set up the competence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library information literacy that could be lay down as the criterion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Literatures are reviewed to set up the foundations of the competences. Three round Delphi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opinions from 18 scholars. Suggestions from the expirer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and eternally 75 library information teacher competence indicators were established.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ervice condition of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s library, the responsible people’s opinion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So we invent some surveys to investigate nationwide elementary schools’ libraries, 2607 copies sent, 1802 recalled, Recall Ratio is 69.12%. The survey shows, class proportion deeply e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library. A school has more than 25 classes should set up an individual library as other divisions. To have a specific and professional library information faculty is the people who are also in this field want most. More novel and varied teaching resources school library provides m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e responsible people can have. Among various kinds of advanced studies, Teachers Colleges’ training course abou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an provide most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s responsible people.
We hope this study can specifically describe on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the library-information teacher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level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reveal the sound allocation of human organization. We also hope it can recommend a way of advanced studies and a way of rewards for those who work in libraries in order to offer a consultation of training people and operating management policies whe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and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 programm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s’ librari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崑健、王美鴻、朱淑卿、張惠美(民84a)。圖書館利用教育之規劃研究。新竹市,交通大學,頁3-1-33。
丁崑健,張惠美(民84b)。「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對圖書館利用教育意見之分析」。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2(3),頁310-311。
方立果(2003)。網路式指導在我國大學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應用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美鴻(2000)。從建構主義談圖書資訊學網路教學。網路教學與圖書資訊學應用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市:國家圖書館,頁153-165。
王真麗(1993)。屏東師範學院學生利用圖書館現況調查研究。初等教育研究,第5期,頁312-364。
王振鵠(民58)。兒童圖書館。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王振鵠(民85)。台灣地區的圖書館學研究,在胡述兆教授七秩榮慶祝壽論文集編輯小組編,圖書館與資訊研究論集:慶祝胡述兆教授七秩榮慶祝壽論文集。台北市:學生書局,頁15-24。
王梅玲(1997)。英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之歷史發展(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 3(4),頁32-45。
王梅玲(2001)。廿一世紀我國學術圖書館館員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的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8(1),頁41-58。
王雅玄(民87)。德懷術(Delphi)在課程評鑑上之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5期,頁43-46。
王筱篁(民77)。台灣省立師範院校圖書館服務專研究報告。花蓮縣:花蓮師範學院。
內政部戶政司(民94)。戶籍人口歷年統計。民國94年4月25日檢索自
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0.html
中國圖書館學會(民89)。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民國93年5月23日檢索自 http://lac.ncl.edu.tw/info/6-4.htm
中國圖書館學會(2002)。圖書館專業人員資格認定之條件。 民國93年5月23日檢索自 http://lac.ncl.edu.tw/law-01.htm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民94)。全國教師會遴選服務網。民國94年4月25日檢索自 http://140.111.1.189/
朱孝利(民83)。亟待關懷的國小圖書館。台北師院圖書館館訊,第2期,頁67-70。
朱孝利(民84)。論國小新課程標準中之圖書館利用教育。國立台北師院圖書館館訊,第4期,頁51-59。
全國法規資料庫(民93)。師資培育法(民國93年05月05日修正)。
民國93年9月07日檢索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5000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
吳明德(民84)。大學圖書館利用指導設計—界定問題、訂定目標、評鑑。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8(1),頁59-77。
吳明清(民90)。教育向前跑。台北:師大書苑。
吳美美(1999)。從擴散原理論教師的資訊素養,載於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頁329-336。
吳茜茵(民83)。國民小學圖書館媒體之經營。國立台北師院圖書館館訊,第3期,頁21-29。
吳雅玲(民90)。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第9期,頁297-306。
吳麗花(民90)。台北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麗(民83)。淺談中美學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具備資格之異同。國立台北師院圖書館館訊,第3期,頁49-62。
李宗薇(民84) 。國民小學書館媒體中心現況需求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李宗薇(民87) 。新世紀的衝擊與基礎教育的因應—談國小圖書館媒中心的定位。研習資訊, 15(5),頁35-47。
李春芳(民86)。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與各學科教學。社教雙月刊,第81期,頁15-19。
李德竹(民89)。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第35期,頁1-25。
林美和(民70)。小學圖書館的管理與利用。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美和(民76)。從角色轉變論學校圖書館員的教育。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四卷第三期,頁11-16。
林美和,吳美美(1997)。臺灣地區師範校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相關課程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海峽兩岸第三屆圖書資訊學學術研究討會論文集 B輯。武漢: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頁117-132。
林春櫻(民90)。高雄市國民小學圖書經營與利用教育實施現況探討。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勝義(民88)。從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談圖書館因應策略。社教資料雜誌,第255期,頁1-6。
林振春(1993)。當前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評估方法之回顧與展望。成人教育雙月刊,第11期,頁31-38。
林菁(民87)。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評析—個案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4期,頁69-98。
林菁(民86)。成為一個現代資訊的識讀者—談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教師之友,38(5),頁1-7。
林菁(民88a)。從資源本位學習談學校教學資源中心之設立。研習資訊, 16(1),頁36-48。
林菁(民88b)。雲嘉地區國小教學資源中心現況步調查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第43期,頁33-43。
林菁(民89)。如何經營一個學校教學資源中心—從妥善的人力規劃談起。教學科技與媒體,第50期,頁30-36。
林義娥(民88)。國小學童圖書館利用教育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參考工具書查檢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蕙蓉(民83)。國小學童圖書資訊利用之教學在國語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7期,頁135-167。
林麗娟,張淳淳(2002)。圖書資訊利用教學網之開發與評鑑。大學圖書館。6(2),31-43。
周倩如(民92)。美國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支援教學之研究。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胡述兆(民84)。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上、中、下)。台北市,漢美。
苗雅君(民93)。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學資源中心教學媒體專家培育訓練課程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高蓮雲(民83)。台北市國小學童課外閱讀及運學校圖書館之質的探索。台北立市師範學院學報,第25期,頁121-150。
徐月梅(民91)。台北市國民小學設置教學資源中心可行性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昊杲(2002)。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SPSS基礎篇,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麗玲(民79)。圖書教師的基本條件。中等教育, 41(3),頁14-19。
郭麗玲(民73)。學校圖書館的行政管理。在慶祝藍乾章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頁194-216。台北市,文史哲。
湯秀貞(民83)。南韓三改圖書館法的省思。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7(2),頁53-59。
陳仲彥(民85)。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通訊,第21期,頁2-6。
陳正淑(民87)。國民小學圖書館人力資源現況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明來(民90)。從法規比較中美學校圖書館服務標準書。書苑季刊,第47期,頁60-79。
陳美蓉(民88)。國民小學圖書教師知能培育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昱霖(民88)。臺北市立國民小學級任教師利用圖書館資源教學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海泓(民91)。中小學圖書館和圖書教師在教育改革中角色的探討。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第15期,頁123-154。
陳珮慈(民85)。我國研究生對圖書館利用教育態度之探討:以淡江大學國際學院和工學院研究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未出版學位論文。頁15-16。
陳雪華(民87)。圖書資訊相關學系核心課程之規劃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60期,頁85-94。
陳雪華等人(民89)。1998年造訪圖書資訊學—對學門的看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6(1),頁88-109。
陳靖儀(民85)。專訪王振鵠教授--談資訊素養與圖書館使用者教育。社教雙月刊,第73期,頁22-23。
陳義華(民80)。台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問題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第158期,頁158-183。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編(民70)。重編國語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民83)。師資培育法。民國93年8月7日檢索自
http://www.taconet.com.tw/thousand/c.html
教育部(民84)。「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工員額編制標準」。教育部公報,第244期,頁3-5。
教育部(民70)。國民小學設備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民91)。國民小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台北市:教育部國教司,頁11-24。
教育部(民90)。教學創新九年一貫—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
民國93年11月17日檢索自http://teach.eje.edu.tw/B-list/B-main-1.htm
教育部(民89)。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八十九年。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圖書館法。民國93年8月7日檢索自http://www.ncl.edu.tw/bbs/libregulation.htm
教育部統計處(民94)。各級學校名錄。民國93年12月16日檢索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sts4-1a.htm?TYPE=1&UNITID=92&CATEGORYID=0&FILEID=119480張金玲、林紀慧(民89)。小學圖書館的現況與需求—以桃竹苗地區小學圖書館為例。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65期,頁125-145。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民83)。我國國民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臺北市:
編者。
國家圖書館(民91)。中華民國圖書館年鑑.九十年。台北市,國家圖書館,頁279-307。
國家圖書館(民92)。中華民國圖書館年鑑.九十一年。台北市,國家圖書館,頁171-213。
國家圖書館(民93)。中華民國圖書館年鑑.九十二年。台北市,國家圖書館,頁219-265、頁564-565。
曹麗珍(民83)。談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實施。教師天地,第68期,頁75-78。
曹尚鎮(民75)。韓國圖書館標準。台北市,學海。
莊慧玉(1984)。新竹師專學生利用圖書館之態度研究。新竹師專學報,第10期,頁401-434。
張雅玲(民90)。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張蓮滿(民80)。談課程標準與小學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48期,頁92。
張樹三(民82)。小學圖書館管理—原理及實務。台北市:曉園。
張樹華(1996)。中國大陸的中小學校圖書館。在海峽兩岸兒童及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集)。台北市,台北市圖書館,頁5-13。
張樹華(1998)。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導論。北京:北京圖書館,頁145-148。
張樹華,董焱,蔡金鐘(1998)。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導論。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曾雪娥(民85)。中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策略。教師天地。第85期,頁21-25。
曾雪娥(民86)。臺灣圖書館事業之現況與遭遇的困難—學校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58期,頁63-72。
曾雪娥(民89)。學校教學資源中心VS人力資源。刊載於國小教學資源中心經營管理-資訊素養與圖書館自動化,頁8-46。
曾淑賢(民85)。台灣地區推廣兒童圖書館利用教育之近況。書苑,第29期,頁50。
游家政(民85)。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第6期,頁1-24。
黃文中(1995)。台北市小學圖書館自動化的現況與展望。海峽兩岸兒童與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會。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頁59-65。
黃幸雯(民91)。小學自然學科資源式教學個案。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黃明霞(1995)。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問題之探討。海峽兩岸兒童與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會。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頁75-83。
黃明霞(民86)。學校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實施—淺談台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十四卷四期,頁1-6。
黃政傑(民76)。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雅君(民89)。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能及其相關設備利用情形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黃瑞秋(民90)。台北市高中圖書館轉型為「教學資源中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資策會(民91)。網際網路應用及發展年鑑.2002。台北市:經濟部技術處。
熊惠娟 (民90)。以個案觀察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與教育改革的因應。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鄭麗敏(1997)。圖書館及資源利用指導的規劃與實施—以淡江大學圖書館為例。台北市,資訊網時代圖書資訊利用教育研討會,頁57-74。
鄭雪玫(民74)。兒童圖書館理論/實務。台北市:台灣學生。
鄧運林(民84)。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復文。
劉貞孜(民83)。小學圖書館。台北市:五南。
劉貞孜(民84)。美國小學圖書館標準的演進與評析:1960-1975年。國教月刊,第41卷第7.8期,頁18-30。
劉廣亮(民87)。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規劃。輔大圖書館學刊,第27期,頁58-70。
劉廣亮(民86)。屏東縣國小教師資訊尋求行為研究。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賴苑玲(民87)。台中師院輔導區國小教師圖書館利用教育之調查研究。台中師院學報,第12期,頁333-366。
賴苑玲(民89)。以資訊素養教育為基礎之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規劃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第14期,頁293-320。
賴苑玲(民89)。資訊網路時代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發展新方向。社會科教學研究,第3期,頁121-140。
賴苑玲(民86)。中部地區國小圖書館負責人對自動化認識與態度之研究。國教輔導,第36卷第4期,頁29-33。
鮑洪生(民66)。國民中小學圖書館的理論與實務。台中市:著者。謝寶媛(民89)。資訊素養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以「資訊與網資利用」課程為例。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65期,頁45-65。
蔡玲、曹麗珍(民85)。台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現況調查。台北市:台北市師範學院國小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7-140。
蔡宗河(民89)。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一所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個案研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炳坤(民81)。一種介於問卷調查法與會議之間的研究方法—得懷術(The Delphi Technique)。南投文獻,第3期,頁85-96
謝仙進(民92)。「微軟Office 專家認證」資訊課程內涵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臥龍(民86)。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頁14-28。
簡茂發、劉湘川(1993)。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第5卷第3期,頁14-28。
簡淑芬執行編輯(民82)。圖書館利用教育資料彙編。宜蘭縣:羅東高中。
簡耀東(民83)。中日韓三國圖書館法規選編。台北市:文華。
簡建忠(民84)。人力資源發展。五南,4-5。
羅思嘉(民89)。資訊素養課程及實施成效初探。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第6期,頁77-102。
蘇佩芬 (民92)。學校圖書館員專業資格認定之研究—台北縣市高中圖書館員之觀點。江淡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蘇國榮(民78)。如何落實「國民中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國教研究雙月刊,第9期,頁54-61。
蘇國榮(民80a)。國民小學圖書館之經營。台北市:台灣學生。
蘇國榮(民80b)。論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8(1),頁116-133。
蘇國榮(民85)。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與輔導。台北市:台灣學生。
【英文部分】
AASL(1992). Position statement of preparation of school library media specialist. Retrieved March 14 2004, from http://www.ala.org/aasltemplate.cfm?Section
AASL & AECT(1988).“Information power : Guide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 Chicago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1-13.
AASL & AECT(1998).“Information power : 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 Retrieved March 14 2004, from
http://www.ala.org/aasl/ip_toc.html
ALA(1989).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 Final Report. Chicago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ustralian School Library Association(1994). Policy statement:teacher librarian qualifications. Retrieved September 16 2004, from http://www.asla.org.qu/policy/p_tlq.htm
Barbara K. Stripling(1996). Quality in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 : focus on learning. Library Trends. 44(3), p631-656.
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4). Qualifications for library-technicians working in school systems. Retrieved September 16 2004, from http://www.cla.ca/about/libtech.mtm
Collins, K. L. K. & Takcs, S. N.(1993). Information literacy: A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 44(3), 158-170。
Couper, M. R.(1984). The Delphi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equence mode.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7(1), 72-79
Reade, J. G. (1987). Training for school library professionals : view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Canada Library Journal. 44(2)(Apr. 1987), p.100-104.
Vandergrift, K. E. (1978). The Making of school librarian. American Libraries. 9(10)(Nov.1978), p605-605.
McClure, Charles, R.(1994).Network literacy : 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p.115-125。
Morris, B. J., Gillespie, J.T., & Spirt, D.L.(1992).Administering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 New York:R. R. Booker. p.197-200
Knuth, R. (1995).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Libraries i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 a comparative study.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Review. n.27 p.265-282Sheila G. Ray(1982). Library service to school,3th ed. London:Library Association, p.1-8.
Rice, J.(1981). Teaching library use : a guide for library instruction. Westprot, Con. : Greenwood Press, p.8
Uhl, N. P.(1990).Evaluation model and approaches-Delphi technique. In Walberg, H. J., & Haertal, G. 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Oxford:Pergamon.
Young, H.(1983). The 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3, p.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