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心妤 Luo, Xin-Yu |
---|---|
論文名稱: |
教保輔導團服務品質之探究-以新北市為例 The Service Quality of Educare Counseling Group |
指導教授: |
江麗莉
Chiang, Lily |
口試委員: |
楊淑朱
Yang, Shu-Chu 鐘梅菁 Chung, Mei-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7 |
中文關鍵詞: | 教保輔導團 、服務品質 、基礎輔導 、訪視輔導 、主動到園關懷訪視輔導 |
外文關鍵詞: | Educare Counseling Group, Service Quality, Basic Evaluation Counseling, Visiting Counseling, Active Visiting Counsel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保輔導團服務品質。為達研究目的,以「教保輔導團服務品質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採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探究。研究對象為四位擔任105學年新北市教保輔導團團員,以及105學年接受新北市教保輔導團基礎輔導、訪視輔導或主動到園關懷訪視輔導等18所受輔之幼兒園為研究對象。根據訪談結果進行統整與分析,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輔導員認為新北市教保輔導團的服務具有具體可行的資源,可靠準確的行政規劃,即時多元的溝通服務,值得信任的專業輔導以及能提供園所個別關懷等的特色。
二、受輔園認為新北市教保輔導團的服務品質以資源提供、行政規劃、溝通服務以及專業輔導能給予專業的協助。
三、受輔園對新北市教保輔導團的行政規劃的預期與實際感知的落差較少,其次依序是資源提供、溝通服務和專業輔導,對個別關懷的落差較多。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分別針對教保輔導團、幼兒園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Educare Counseling Group in New Taipei City. Interview content was constructed using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sis on service quality models. Subjects were interviewed us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the subjects were 4 members of the Educare Counseling Group and 18 principals or directors from kindergartens in New Taipei City who had been counseled by members of the Educare Counseling Group.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1.The preschool counselors stated that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Educare Counseling Group provide concrete resources, a precise execution plan, various instant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reliable professional tutoring and that the group’s staff members care about individuals.
2.The preschool principals and directors stated that the Educate Counseling Group could provide professional assistance through the service quality of resource, execution plan, communi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utor services.
3.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cted and actual satisfaction with the execution plan service provided was small, whereas the equivalent differences for resource,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tutor, and individual caring services were larger.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findings, this study proposes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educare counseling group, preschool, and future researchers.
中文
丁一顧、王淑麗、張德銳(2013)。地方課程與教學輔導團專業診斷與輔導模式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20-33。
丁增銓(2007)。屏東縣教育人員對國教輔導團組織架構與組織效能知覺之研究:以數學學習領域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內政部統計月報(2016)。土地面積、村里鄰、戶數暨現住人口。2016年8月14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王俊貴(2001)。國民小學教師對理想服務品質與實際服務品質知覺差異之調查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南市。
王聖元(2008)。高雄縣特殊教育輔導團運作及其團員壓力因應與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屏東縣。
任筱立、廖仁傑、李奕賢(2004)。如何經由縮減PZB Gap Model中之五個缺口以帶動服務品質之提升。品質月刊,4,65-69。
朱榮芳(2007)。花蓮縣國教輔導團之探討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未出版,花蓮市。
江惠瑩(2012)。花蓮縣特教輔導團組織運作與發展現況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花蓮縣。
吳婷怡(2004)。關係行銷、服務品質與消費者價值對消費者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南都會區量販店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李文富(2009)。課程改革的橋樑:課程與教學輔導體系重建的理論與實踐。教育學術彙刊,2(2),65-91。
杜昌霖(2011)。國教輔導團發展困境與解決之道-以高雄市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9-11。
李昭瑢(2007)。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臺南市。
吳俊德(2009)。以PZB缺口模型探究臺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之服務品質。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未出版,新竹市。
李嫣鳳(2010)。彰化縣幼教輔導團輔導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東縣。
李慶玲(2008)。幼稚園教師對教學輔導觀點與模式傾向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花蓮市。
邱素薇(2003)。公私立幼稚園整體服務品質之比較─以桃園縣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南市。
林淑芬(2011)。國小教育品質缺失之探討。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臺中市。
周淑卿、楊俊鴻(2013)。中央與地方層級課程教學推動組織之重構。教育研究月刊,2,5-19。
洪慶恩(2004)。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民中學為例。臺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秦于絜(2007)。國民教育輔導團成員專業知能發展需求之調查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徐宗國(譯)(1998)。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臺北市:巨流圖書。
涂郁敏(2006)。國語文領域輔導小組之運作與困境研究--以花蓮縣國小國民教育輔導團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未出版,花蓮縣。
張正鏡(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國教輔導團運作模式與組織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數學輔導團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桃園縣。
許玉齡(2014)。幼托整合後臺灣幼兒園基礎評鑑新定位。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8-12。
陳育君(2002)。應用PZB服務品質模式在國小資優班獨立研究教學品質評鑑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未出版,臺東市。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1)。
幼兒園輔導計畫(2016)。
陳秀江(2004)。家長期望學校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2004。
許秀蘭(2009)。兒童補教業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立案補習班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陳其俊(2009)。連江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功能發展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在職專班,未出版,臺北市。
梁佳蓁(2016)。我國幼兒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因應。學校行政雙月刊,102,99-119。
張芬芬(2002)。質性研究中引出結論的技術。初等教育學刊,13,79-128。
統計處(2016)。幼兒園概況-學校所在地區別。2016年8月14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陳家瑩(2011)。應用PZB服務品質模式評量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張素貞、吳俊傑(2011)。從「深耕」到「精進」:探討九年一貫課程之教學輔導機制之推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8,101-124。
張素貞、彭富源、王文科(2006)。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種子團隊服務成效分析與發展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9,189-227。
莊哲瑋(2004)。國民小學家長知覺學校對家長服務品質現況、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南市。
陳淑琴(2012)。「幼托整合」之後的人員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52。
陳瑩芳(2014)。幼兒園基礎評鑑之後設評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3),130-135。
張德銳、李文富、丁一顧(2010)。中央及縣市課程教學輔導人才核心能力指標與培訓課程內涵成果報告。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陳豐漳(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輔導團組織運作與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許嘉霖(2009)。提升品質的思維與作法。品質月刊,45(2),29-37。
張寶源(2006)。運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品牌權益、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以桃園縣幼教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花蓮縣。
游秋樺(2008)。高雄市國中教師對國教輔導團服務的知覺及其運用情形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高雄市。
游美雯(2005)。彰化縣國小教師對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團到校服務學習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傅夢瑛(2013)。應用PZB模式探討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美勞教學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彰化縣。
湯碧美(2008)。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專任輔導員之專業角色內涵與認同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黃金池(2004)。高雄市教育人員知覺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變革策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高雄市。
黃冠鳳(2007)。臺北縣國小數學領域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功能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黃馨瑤(2007)。高雄縣國中組藝術與人文領域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推展現況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未出版,高雄市。
新北市教保輔導團(2016)。新北市105學年度教保輔導團工作計畫。新北市:作者。
新北市教保輔導團(無日期)。新北市教保輔導團。2016年8月10日,取自http://tpcpeag.kidedu.ntpc.edu.tw/bin/home.php
董怡君(2016)。高雄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臺南市。
楊茂壽(1988)。臺灣省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錦洲(2002)。服務業品質管理。臺北:品質學會。
劉清揚(2006)。綜合活動輔導團專業功能之研究─以南部某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蔡文鳳(2004)。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輔導團組織與運作之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屏東市。
蔡孟宏(2004)。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功能發展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鄭伊萍(2016)。幼教師在職研習進修動機與進修行為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未出版,臺中市。
鄭玟茹(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行政服務品質期望與實際知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魯名凱(2012)。南投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國教輔導團提供服務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南投縣。
錢幼蘭(2005)。臺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評鑑之研究。臺灣教育,635,41-46。
賴志峰、廖偉君(2015)。臺中市幼托整合政策實施後公立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9,202-225。
謝金城(2005)。國民教育輔導團辦理地方輔導工作的策略與挑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方教育輔導叢書─地方教育輔導與展望,90-10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闕芝穎(2004)。百貨公司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與消費者生活型態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地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英文
Garvin, D. A. (1984). Quality on the lin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1(9), 65-73.
Gronroos, C. (1983). St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Marketing Science Instutite, Boston: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Hoffman, J. E. G., & Bateson, K. D. (2001). Essenti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Concept, strategies and cases.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 College.
Kotler, P., Keller, K. L., Hoon, A. S., & Meng, L. S. (2009). Marketing management:An Asian perspective(5th ed.).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Murdick, R. G., Render, B., & Roberta, S. R. (1990).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New York: Allyn and Bacon.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1), 41-50.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8).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m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1),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