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事件中,專利權人得依專利法第84條之規定,行使禁止請求權或損害賠償請求權,同法第85條並定有損害賠償之計算方式,惟因上開條文規定過於精簡,而滋生諸多爭議。本文從民法請求權基礎之思考體系出發,在契約關係存在時,探討違約金與不真正違約金在專利侵權事件中之要件與效果;至於契約關係不存在時,本文則先以民法侵權行為之規定,檢視專利法規定之不足,並就構成要件、法律效果以及舉證責任之分配為說明。此外,本文並肯認專利權人得主張不當得利與不法管理之法律關係,惟僅立於補充之地位。
在損害賠償數額之計算方面,本文以法院實務見解為中心,針對專利法第85條第1項各款之實務運作為說明,發現各法院對於賠償數額之計算尚未建立統一且合理的判斷標準,得參考美國法院所建立之計算標準,使損害賠償之計算更為精確並具可預測性;至於第85條第1項之規定亦存有諸多疑義,立法論上有參考日本特許法規定之必要。最後在合理權利金之部分,專利權人固然得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合理權利金作為賠償下限額,惟為期明確,仍宜於專利法中明定合理權利金之計算方式,並擬制其為賠償數額之下限,以杜爭議。
一、中文文獻資料(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 中文書籍—民法
1. 王澤鑑,民法總則,台北市:王慕華發行,增訂版四刷,90年2月。
2.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台北市:王慕華發行,增訂版六刷,91年10月。
3.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二冊—不當得利,台北市:王慕華發行,增訂版再刷,92年2月。
4.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台北市:王慕華發行,初版八刷,91年9月。
5.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二冊—特殊侵權行為,台北市:王慕華發行,初版一刷,95年3月。
6. 史尚寬,債法總論,台北市:著者發行,初版七刷,79年8月。
7. 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台北市:瑞興,初版,89年9月。
8.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台北市:著者發行,新訂一版二刷,90年10月。
9.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台北市:著者發行,修訂版,90年2月。
10. 陳聰富,侵權歸責原則與損害賠償,台北市:元照,初版,93年9月。
11. 曾世雄,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台北市:元照,初版四刷,94年11月。
12. 曾世雄(詹森林續著),損害賠償法原理,台北市:新學林,二版四刷,94年10月。
13. 曾隆興,詳解損害賠償法,台北市:三民,修訂初版二刷,93年4月。
(二) 中文書籍—民事訴訟法
1.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台北市:著者發行,修訂版,94年10月。
2.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台北市:著者發行,修訂九版,88年3月。
3. 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台北市:臺灣商務,初版十刷,92年4月。
(三) 中文書籍—專利法
1. 王承守、鄧穎懋,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應用,台北市:元照,初版一刷,93年11月。
2. 李文賢,專利法要論,台北市:翰蘆,初版,94年9月。
3. 范建得、陳丁章、江國慶、宋皇志、錢逸霖,面對專利戰爭的「新」思維,台北市:新學林,一版一刷,95年4月。
4. 徐宏昇,高科技專利法,台北市:翰蘆,初版,92年8月。
5. 陳哲宏、陳逸南、謝銘洋、徐宏昇,專利法解讀,台北市:元照,二版一刷,91年3月。
6. 陳智超,專利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二版一刷,93年4月。
7. 曾陳明汝,兩岸暨歐美專利法,台北市:新學林,修訂再版,93年2月。
8. 楊崇森,專利法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三民,初版,92年7月。
9. 劉尚志、王敏銓、張宇樞、林明儀,美台專利訴訟—實戰暨裁判解析,台北市:元照,初版第一刷,94年4月。
10. 雷雅雯,侵害專利權之民事責任與救濟,司法研究年報第23輯第2篇,台北市:司法院,第一版,92年11月。
11. 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台北市:著者發行,三版一刷,89年3月。
12. 熊誦梅,法官辦理專利侵權民事訴訟手冊,司法研究年報第23輯第4篇,台北市:司法院,第一版,92年11月。
(四) 中文期刊文章(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相同作者依時間先後)
1.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一:危險社會、保護國家與損害賠償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94年2月。
2.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二:損害賠償法的體系、請求權基礎、歸責原則及發展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119期,94年4月。
3.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三:損害賠償法之目的:損害填補、損害預防、懲罰制裁,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94年8月。
4.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四:損害概念及損害分類,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94年9月。
5.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五:回復原狀與金錢賠償—損害賠償方法的基本架構,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94年12月。
6.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六:財產上損害賠償(一)—人身損害,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95年2月。
7.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專題研究系列之七:財產上損害賠償(二)—為新生命而負責:人之尊嚴與損害概念(Wrongful birth及Wrongful life),月旦法學雜誌,第131期,95年4月。
8. 汪渡村,專利侵權損害計算標準之研究—以所失利益為中心,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2期,93年6月。
9. 林尚諭,從美國永久禁制令之核發看我國法上專利侵權案件之民事救濟,萬國法律,第147期,95年6月。
10. 周金城、吳俊彥,論專利法之懲罰性賠償,月旦法學雜誌,第118期,94年3月。
11. 周漢威,專利侵權損害賠償—論「合理權利金」之增訂及法理依據,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5期,94年12月。
12. 吳景源,侵害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之研究,收錄於「司法研究年報」,第十二輯,上冊,台北市:司法週刊社,81年6月。
13. 徐宏昇,專利侵害民事訴訟之證據調查比較研究,工業財產權與標準,第54期,86年9月。
14. 陳智超,專利補助侵權於我國法制上之依據,智慧財產權,第12期,88年12月。
15. 許皋毓,論專利侵權處理,月旦法學雜誌,第101期,92年10月。
16. 黃銘傑,專利侵權損害賠償訴訟「故意、過失」之要否與損害額之計算方式—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二二九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95年1月。
17. 馮震宇,論侵害專利權之民事責任與民事救濟,法學叢刊,第161期,85年1月。
18. 張宇樞,美國與我國關於侵害專利權損害賠償範圍之探討,科技法學評論,第2卷第1期,94年4月。
19. 詹森林,專利權受侵害時之排除侵害與損害賠償,月旦法學雜誌,第13期,85年5月。
20. 熊誦梅,專利侵權民事判決簡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05期,93年2月。
21. 蔡東廷,論我國侵害專利權之民事責任及專利權人應有之準備,智慧財產權,第48期,91年12月。
22. 鄭中人,論專利侵害救濟之責任要件,工業財產權與標準,第66期,87年9月。
23. 劉尚志、莊國祥,專利侵害鑑定與技術創新概念之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3期,86年4月。
24.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第三講—智慧財產權之性質與特徵,月旦法學教室,第2期,91年12月。
25.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第四講—智慧財產權之重要國際規範,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92年1月。
(五) 中文學位論文
1. 李育昇,論專利權之侵害與救濟,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0年6月。
2. 周漢威,論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範圍及計算—專利權人所失利益之界定,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4年5月。
3. 熊賢安,專利侵權之判斷,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2年6月。
4. 賴文智,智慧財產權與民法的互動—以專利授權契約為主,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9年6月。
5. 簡秀如,論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範圍之確定,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1年7月。
二、外文文獻資料(依作者姓名字母排列)
1. BARRY L. GROSSMAN & GARY M. HOFFMAN, PATENT LITIGATION STRATEGIES HANDBOOK (2000).
2. DONALD S. CHISUM, CRAIG ALLEN NARD, HERBERT F. SCHWARTZ, PAULINE NEWMAN & F. SCOTT KIEFF, CASE AND MATERIALS: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3d ed. 2004).
3.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 TRAD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 CASE AND MATERIALS ON THE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5th ed. 2004).
4. ROCHELLE C. DREYFUSS & ROBERTA R. KWAL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MARK, COPYRIGHT AND PATENT LAW (2d ed. 2004).
5. ROGER E. SCHECHTER & JOHN R. THOMAS,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