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彭明萱 MING-HSUAN PENG |
---|---|
論文名稱: |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Job Pressure and Its Impact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
指導教授: | 孫良誠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0 |
中文關鍵詞: | 教保服務人員 、工作壓力 、教學效能 |
外文關鍵詞: | preschool educators, job pressur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現況與其相關情形。透過文獻分析建構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狀況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以臺北市、新竹市、新竹縣、雲林縣、花蓮縣公私立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計有891份。將問卷回收後,進行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
本研究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教保服務人員知覺到工作壓力為中等偏低程度,以工作負荷感受較沉重。
二、教保服務人員教學表現趨近為高教學效能,並以教學互動表現較佳。
三、教保服務人員整體工作壓力感受在年齡、教學年資、擔任職務、園所性質有顯著差異。
四、教保服務人員整體教學效能展現在年齡、教學年資、擔任職務、兼任行政、園所性質有顯著差異。
五、教保服務人員感受到工作壓力較強烈,且教學效能表現較低。
六、教保服務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效預測教學效能,其中以班級教學預測力較佳。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教育機關、教保服務人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教學效能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pressur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and the related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se two factors. Based upon the research and document analysis, a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current work conditions. The targets subjects came from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preschools in Taipei City, Hsinchu City, Hsinchu County, Yunlin County and Hualien County . The total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is 891. After these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they were carri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processing.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Those educators who acknowledged low or medium job stress, work load usually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their stress.
2.Those who have achieved a higher level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erformed better interacting with students.
3.In general, preschool educators’ job pressure levels differed as their ages, seniorities, job contents, and school type changes.
4.Likewise, preschool educato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learly changed because of their ages, seniorities, job contents, whether doing administration work, and school type changes.
5.As preschool educators’ job pressure increased, the level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decreased.
6.In conclusion, preschool educators’ job pressure level is a valid indictor of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specially in the category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and analysis, this study has made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our policy maker in our government and my fellow preschool educators for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preschool educators, job pressur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2012)。101年人口統計資料。101年5月27日,取自http://www.ris.gov.tw/342
毛晉平(2005)。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感的關係。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3(4),458-459。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2)。
朱佳倫(2006)。幼稚園教師教學效能之調查研究。幼兒保育學刊,4,79-92。
朱筱雯(200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
吳至懿(2008)。台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吳彩鳳(2011)。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73,222-246。
李青松、陳若琳(1999)。幼兒保育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醫護科技學刊,1(2),146-161。
李純慧、程鈺雄(2009)。花東地區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及教學效能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1,53-78。
李菁菁(2003)。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兼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上智(2011)。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世賢(2010)。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美惠(2005)。高職家事類科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鎮賢(2010)。高雄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洪文章(2006)。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173-211。
高玉玲(2009)。國民小學教師對新移民子女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澎湖縣與基隆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涂金堂(2012)。量表編製與SPSS。臺北市:五南。
張子恩(2011)。國中體育教師幽默感與工作壓力對教學效能之因果模式。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淑貞(2007)。台中市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裕弘(2009)。行銷,請先從內部做起-淺談以內部行銷策略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學校行政,64,66-77。
張維倩(2004)。幼托園所主管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衛族、孫良誠(2010)。臺北市公幼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98學年度著作專輯,402-439。
莊淑灣、呂錘卿(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19(2),127-150。
許桂鳳(2009)。桃園縣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郭芳辰(2005)。幼稚園園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郭峰偉(200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火城(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自我知覺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48,113-132。
陳美珍(2011)。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角色知覺及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小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美惠、鄭定洲、田憲樺(2006)。教師教學評鑑對衡量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國防管理學院為例。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4,243-265。
陳素慧(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229,28-34。
陳雪芳(2008)。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傅彥凱、張朝欽(2009)。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苗栗縣國小總務主任為例。中華技術學院學報,40,139-163。
曾瑞譙、凃柏原(2000)。台南縣私立幼托園所教保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之研究一以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幼兒教育,300,45-62。
馮莉雅(2002)。影響國中教師教學效能相關因素之研究。文藻學報,16,123-142。
黃淑嫆(2003)。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開義、白凢芸、孫榮廷、張進煌(2009)。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管理學術研討會,561-568。
黃瑋苓(2005)。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3(3),201-215。
楊倩華(2010)。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靜怡(2008)。學前教育機構園/所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溫昇勳(2007)。台東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葉宗慶(2011)。彰化縣公立國中導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葉重新(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廖鳳瑞(譯)(2010)。Lillian G. Katz著。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臺北市:信誼。
劉妙真(2004)。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劉玫玲(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芳萁(2008)。臺北市幼稚園教師的教學效能、創意教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慧敏、曾玉芬(2009)。學前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141-178。
鄧珮秀(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瑋婷(2010)。三位公立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足免(2008)。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成就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薛雅勻(2008)。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與其教學效能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薛雅勻、張瓊穗(2008)。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與其教學效能關係初探。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53-553。
謝淑珺(2009)。花蓮地區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鍾榮進(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西文部分
Alison, L. K., & Berthelsen, D. C.(1995). Preschool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stres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1(4), 345-357.
Beehr, T. A., & Newman, J. E.(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31,665-699.
Cooper, C. L. & Marshall, J. (1976). 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ental ill-healt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49, 11-28.
Halliwell, G. (1977). An interactional model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Kyriacou, C. & Sutcliff, J. (1978).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al Studies, 4, 1-6.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itt, M. D., & Turk, D. C.(1985).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3), 178-185.
Modaff, W. M.(199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Audit Teacher Behaviors. University of Missouri.
Moracco, J. C., & McFadden, H.(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 549-552.
Needle, R. H., Griffin, T., Svendsen, R., & Berney, C.(1980). 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0(2), 96-99.
Ryan, D. W. (1986). Developing a new model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eers, R. M.(1988). Work and stress,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 Addison-Wesley Pub. CO..
Woo1fo1k, A. E. & Hoy, W. K.(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1.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