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孟慧
Meng-Hui Chan
論文名稱: 透過閱讀教學增進幼兒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Through Innovative Reading Instruction:An Action Research
指導教授: 林麗卿
Li-Ching Li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閱讀閱讀教學閱讀理解
外文關鍵詞: reading, reading instruc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園教師如何採取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以增進幼兒閱讀理解。研究問題為:(一)幼兒園教師運用那些閱讀教學策略以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
    (二)在實施閱讀教學後,幼兒的閱讀理解表現為何?(三)幼兒園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的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為何?以及採取的因應之道為何?
    為解決我在教學現場所發現的教學問題,我在班上進行一學期的閱讀教學,以行動研究「知、行、思」的循環歷程,擬定策略、付諸實踐、省思修正,反覆執行。歷程中我採用朗讀、提問、連結、預測、澄清、摘要、故事結構、圖像比較、戲劇演出、複述故事、畫下故事及指字認讀等策略。所蒐集的資料包括錄音、錄影資料、教學省思、觀察記錄、親子共讀學習單、借書證及與研究參與者的專業對話記錄,以詳實記錄這一段研究歷程。
    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五項有關閱讀教學之結論、分享幼兒閱讀理解的成長與轉變及歸納教師的教學困境與成長。最後,提出給予幼兒園教師、家長及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reading instruction strategies a kindergarten teacher planned and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young childre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what strategies of reading instruction did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 use to enhanc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young children? 2) How wer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performances of young children after the reading instruction? 3) What problems did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 encounter when she practiced reading instruction? How did she solve them?
    To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my teaching, I tried to implement some innova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strategies for one semester through an action research of strategy planning, action executing, reflective modification and repeated revisions of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I used the strategies of oral reading, questioning, connecting, predicting, clarifying and summarizing story structure, picture comparison, role playing, story re-telling, story drawing and word recognizing. Data collection includes observations with recording and videotaping, reflections after teaching, and collections of documents such as children assessment observations, learning sheets for parent-child shared-reading, children's library cards, and records of my professional conversations with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se data are to provide thick descriptions of the reading instruc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 draw five conclusions on reading instruction, share the improvement and change of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summariz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solved and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In the final, I provid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閱讀理解………………………………………………………………7 第二節 閱讀教學………………………………………………………………18 第三節 相關文獻對我的研究的啟發…………………………………………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35 第二節 研究歷程………………………………………………………………52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58 第四節 行動研究的效度………………………………………………………62 第五節 研究倫理………………………………………………………………65 第四章 閱讀教學歷程與結果……………………………………………………67 第一節焦點幼兒的閱讀理解展現 ……………………………………………67 第二節全班性閱讀教學策略的實施 …………………………………………116 第三節結語 ……………………………………………………………………176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177 第一節 閱讀教學策略的實施…………………………………………………177 第二節 幼兒閱讀理解的成長與轉變…………………………………………182 第三節 教師的教學困境與成長………………………………………………189 第四節 研究與實務的建議……………………………………………………194 參考文獻 ………………………………………………………………………199 中文部份………………………………………………………………………199 英文部分………………………………………………………………………205 附錄 附錄一:幼兒閱讀概況調查…………………………………………………206 附錄二:畢保德詞彙圖畫測驗………………………………………………207 附錄三:本研究採用的繪本…………………………………………………208 附錄四:閱讀教學研究家長同意書 ………………………………………210 附錄五:國小閱讀教學實徵研究一覽表……………………………………211 附錄六:閱讀教學活動設計…………………………………………………216 附錄七:祐祐的指字認讀記錄………………………………………………218 附錄八:焦點幼兒排列故事情節卡序列記錄………………………………22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生佳(2009)。閱讀教學策略對閱讀態度與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智慧
    國小三年級閱讀童話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嘉勤(2013)。幼兒園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主題教學為例。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幼稚園教師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王慧芳(2012)。運用繪本教學改善幼兒同儕關係之成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未出版,屏東市。
    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台北市:心理。
    王瓊滿(2011)。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
    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江淑雯(2009)。運用全語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閱讀理解力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市:五南。
    何祥如(2005)。閱讀理解力之培養-童書教學策略舉隅。教師之友,
    46(5),頁60-62。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測驗:成就測驗與教學測驗。台北市:
    心理。
    岳修平(譯)(1998)。E. D. Gagne, C. W. Yekovich, F. R. Yekovich著。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市:遠流。
    吳孟諭(2009)。幼稚園教師提升弱勢兒童閱讀興趣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未出版,新北市。
    吳烈文(2006)。圓一個閱讀教學與增能的夢--我和三個閱讀低成就學生的故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淑箐(2006)。大班幼兒摘取圖畫故事書大意之內容分析-以童話類
    主題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嘉
    義市。
    吳詠蘭(2006)。對話式與有聲書閱讀教學對幼兒聽覺詞彙理解能力與幼兒閱讀行為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欣蓓(2013)。使用繪本進行幼兒情緒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陸芳(2008)。閱讀教學增進幼兒說故事與閱讀習慣。台北市立教育
    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淑華(2010)。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態度及閱讀理
    解之成效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谷瑞勉(譯)(2004)。Linda B. Gambrell, Janice F. Almasi主編。鮮活
    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台北市:心理。
    邱瑄平(2008)。繪本教學對幼兒學習數學型式概念表現之研究。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幼稚園教師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頁71-75。
    林真美(1999)。在繪本花園裡。台北市:遠流。
    林敏宜 (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林敏宜 (2004)。繪本大表現。台北市:天衛文化。
    林偉信(2007)。如何對兒童說故事與讀繪本。高雄市故事媽媽協會。
    林美琴(2008)。兒童閱讀新勢力。台北市:天衛文化。
    林妹靜(2006)。圖畫書應用於幼兒藝術教學之研究─以色彩遊戲為
    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
    林意紅(2012,11月)。幼兒閱讀深度理解與批判性思考之實驗課程。
    發表於2012全國幼教學術輔導研討會(頁83-99)。台北市。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54,頁4-8。
    幸曼玲及其閱讀研究與發展小組(2010)。用策略培養A平方小孩-
    以閱讀理解策略培養有能力主動閱讀的小孩。台北市:臺灣兒童
    閱讀學會。
    周雯蘭(2012)。閱讀.情意.扎根-一位老師的省思與行動。台北市
    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柯華葳(1993)。學習輔導。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
    養PIRLS2006報告」。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處。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 天下雜誌出版社。
    洪月女(譯)(2003)。Ken Goodman 著。談閱讀。台北市:心理。
    夏林清(譯)(1997)。Altricher, Posch & Somekh 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市:遠流。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臺北市:格林出版社。
    陳月足(2008)。運用全語言理論提升低年級學童國語學習興趣及閱讀理解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陳欣希、柯雅卿、周育如、陳明蕾、游婷雅等(2011)。問好問題。
    台北市:天衛文化。
    陳佳慧(2008)。教室中的閱讀樂章--以六年級閱讀策略教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怡臻(2009)。繪本引導對幼兒飲食習慣表現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公立托兒所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市。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珍(2012)。閱讀教學中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
    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
    碩士班學位論文。
    陳盈伶(2001)。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敏(2005)。如何引導幼兒閱讀故事書以增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41-60。
    陳淑琴(譯)(2005)。J. A. Schickedanz 著。遠遠多於ABC-談早
    期讀寫的萌發。台北市:信誼。
    陳琪媛(2010)。國小學童閱讀表現、學校閱讀教育與家庭閱讀環境
    之個案研究-以台北市閱冠王得獎學童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凱筑、曾文惠、簡馨瑩(2005)。閱讀悅有趣-開發孩子閱讀策略的
    書。台北市,幼獅。
    黃千玲(2009)。故事結構教學在國小一年級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文瑾(2009)。心智繪圖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效應
    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黃敏玲(2008)。幼稚園教師運用閱讀相互教學之行動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瑞琴(1998)。幼兒讀寫萌發課程。台北市:五南。
    黃綉惠(2005)。親子共讀學習單的製作與分享。幼教資訊,170,22-27。
    黃瓊儀(2003)。不同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理解障礙學生教學
    成效之研究。台北市教育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郭珮文(2011)。教師繪本朗讀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學習成效之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市。
    莊紹信(2009)。調整式交互教學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怡婷(1995)。幼兒閱讀行為發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彩雲(2008)。運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人資處幼稚園教師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楊智雯(2007)。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影
    響。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璧娟(2008)。概念構圖運用於幼兒圖畫書故事理解教學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趙尹薇(2006)。故事結構教學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
    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市。
    詹詩韻(2004)。相互教學法對國小資源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成效之
    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劉于菁(2008)。運用故事結構教學促進幼兒對故事理解之行動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珮芬(2012)。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說明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麗毓(2008)。故事結構教學應用於幼稚園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秀芬(2012)。生命教育繪本融入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蔡清田(民93)。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美華(譯)(2008)。Geoffrey E. Mills著。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
    者的指引(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台北市:學富。
    蔡敏玲、戴芳煒(2008)。《畫一個星星給我》:和幼兒一起編織文
    學密網。教育實踐與研究,21(1),133-162。
    蔡婷然(2010)。相互教學法融入幼兒園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預測
    策略和提問策略為例。台北國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賴瑋真(2006)。可預測性故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與寫作能力發
    展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市。
    鄧慧茹(2006)。學前教師閱讀教學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麗鳳(2008)。幼兒品格教育融入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樹德科技
    大學。幼兒保育學系。
    魏英桃(2006)。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推動兒童閱讀現況及意見之調查
    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魏嘉慧(2010)。國小四年級國語科常用閱讀測驗之內容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簡俐珊(2010)。增進幼兒繪本故事閱讀理解之探究-心智繪圖教學之
    應用。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羅引宏(2008)。朗讀與默讀對於不同年級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與閱讀速
    率的影響之比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屏東市。
    蘇怡芬(2005)。閱讀理解影響的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
    地,129,21-28。

    西文部分
    Adomat, D. S. (2010). Dramatic interpretations: Performative responses of young children to picturebook read-alouds.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41, 207-221.
    Frey, N., & Fisher, D. (2010). Reading and the brain: What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need to know.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8, 103-110.
    Isabell, R., Sobol, J., Lindauer, L., & Lowrance, A. (2004). The effects of storytelling and story reading on the oral language complexity and story comprehension of young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2, 157-163.
    Swanson, E., Vaugh, S., Wanzek, J., Petscheher, Y., Heckert, J., Cavanaugh, C., Kraft, G., & Tacket, K. (2011). A synthesis of read-aloud interventions on early reading outcomes among preschool through third graders at risk for reading difficul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y, 44(3), 258-275
    Renwick, W. (1985). Reading in junior classes: with guidelines to the revised ready to read series. Learing Media, Ministr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