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逶騰
Huang,Wei-Teng
論文名稱: 有機觀光果園之遊憩需求與經濟效益評估〜以大湖地區觀光草莓園為例
Recreation demand and economic value of organic orchard tourism:A Case Study in the Dahu Strawberry Garden
指導教授: 闕雅文
Chiueh, Ya-W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有機農法觀光草莓園旅行成本法假設行為法遊憩效益
外文關鍵詞: organic farming, tourist strawberry gardens, travel cost method, contingent behavior method, recreation valu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休閒農業已經成為農業經營新趨勢,其中以開放採果體驗的觀光果園發展最早且歷久不衰,這種結合農業生產活動與觀光休閒產業的經營方式,使得農產業從過去以生產為主的初級產業,提升為二、三級產業,創造出更高之附加價值。在觀光果園之各種使用價值與非使用價值中,因遊客從事採果、休憩及體驗等活動而產生之遊憩效益,無法經由市場交易表現出來,必須透過「非市場財評估法」才能獲得其效益值。
    本研究以旅行成本法與假設行為法為理論基礎,並採用計數資料迴歸模型建立大湖地區觀光草莓園之旅遊需求函數,計算出受訪遊客之消費者剩餘。結果顯示:大湖地區觀光草莓園受訪遊客的每人每次遊憩效益為2457元,每人每年遊憩效益為4227元,以一年110萬名遊客計算,全年之遊憩效益為46.5億元。以不同農耕法評估,「假設全面改為有機草莓園」情況下所增加之消費者剩餘,其增加比率高於慣行草莓。若依調查年份不同,結果顯示:慣行草莓2006年之各項效益高於2007年之值,可見慣行觀光草莓園遊憩效益於近兩年是呈現負成長的趨勢,相較之下,有機觀光草莓園才具備長遠發展之優勢。


    Abstract
    Tourist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managing agriculture. Of which, tourist orchards that allow people to experience picking fruit was among the first to be developed and remains popular. This management style, which combin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ourist recreational industry, has allowed agriculture to advance from being a first-level industry involved only with production to becoming a second- or third-level industry, with greater additional value. Among the various use values and non-use values in tourist orchards, the recreation value for tourists through fruit-picking, leisure, and experiences cannot be manifested through market transaction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use “value of non-market goods” to find the value of their benefits.
    This study uses the travel cost method and contingent behavior as theoretical bases, and uses the count data regression model to establish the tourist demand coefficient in the tourist strawberry gardens of Dahu, and calculates the consumer surplus of tourists. Results show: the recreation value per capital of tourists in tourist strawberry gardens of Dahu is 2457 NT, and the yearly recreation value per capital is 4227 NT; calculating with 1.1 million tourists per year,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is 4.65 billion NT. Evaluation with different agricultural methods shows that the consumer surplu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a total change to organic strawberry gardens” has a greater ratio of increase than conventional strawberries.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t years shows that in 2006, the various revenu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2007.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creation value of tourist strawberry gardens has shown negative growth in the two recent years. Comparatively, it is the organic strawberry gardens that have the advantage of potential long-term growth.

    Keywords: organic farming, tourist strawberry gardens, travel cost method, contingent behavior, recreation valu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資料來源與研究流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農耕方式對環境與遊憩之影響………………7 第二節 遊憩需求與相關文獻分析……………………19 第三節 旅行成本法之文獻回顧………………………35 第三章 研究區現況說明………………………………43 第一節 大湖鄉的草莓產業……………………………43 第二節 觀光草莓園發展現況…………………………47 第三節 有機草莓園經濟效益…………………………51 第四章 理論與實證模型建立…………………………57 第一節 遊憩效益評估之架構…………………………57 第二節 理論模型建立…………………………………58 第三節 實證模型與變數設定…………………………60 第五章 問卷調查與實證結果分析……………………65 第一節 問卷設計研擬…………………………………65 第二節 調查結果分析…………………………………68 第三節 實證模型估計結果……………………………7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建議……………………………………………91 參考文獻…………………………………………………95 附錄

    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吳東傑(2006)台灣的有機農業。台北:遠足文化出版。
    吳珮瑛、蘇明達(2001)六十億元的由來-墾丁國家公園資源價值評估。
    台北:前衛出版社。
    吳祿平、張志宏、高秀岩、杜國棟(2002)草莓無公害生產技術。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胡兆華(2000)人類發展的過去現在及未來—農耕、文化、生態。
    台北:星辰出版社。
    陳明健(1998)跨世紀農業政策與方向。中國國民黨中委會政策研究
    工作會。
    張廣淼(2004)草莓育苗技術。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張廣淼、吳添益、彭淑貞(2004)草莓栽培管理。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瑞秋•卡森著。李文昭譯(1997)寂靜的春天。台中:晨星。
    楊盛行(1994)農業與環境保育-農業與環境。台北:華香園。
    鄭玉歆(2003)環境影響的經濟分析理論方法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邁里克•弗里曼著。曾賢剛譯(2002)環境與資源價值評估-理論與
    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二、期刊及學報
    王啟柱(1993)持久性有機農業的觀念與發展趨勢。台灣農業。29(1):
    13-19
    王銀波(2005)有機農業法規。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研討會。花蓮區農
    業改良場專刊:1-21
    汪真滿、陳凱俐(2000)遊憩資源之遊憩效益評估-以宜蘭縣為例。
    宜蘭技術學報。5:91-104
    李巍、李文軍(2003)用改進的旅行費用法評估九寨溝的遊憩價值。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9(4):548-555
    林秋雄(2001)農產加工帶動農業旅遊之新走向。農訊雜誌。11
    林妙娟(2004)發展有機農業村之規劃-以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為例。農業推廣文彙。49。台灣農業推廣學會:225-237
    林銘洲(2006)我國現階段有機農業政策與輔導成果。農政與農情。172。
    張廣淼(2006)認識有機草莓。苗栗區農業專訊。36:19-23
    郭俊開(2001)觀光農園的發展與願景。農政與農情。110。
    陸 雲(1990)環境資源估價之研究-非市場估價方法。經濟論文。18(1)。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93-133
    陳明健、闕雅文(2000)農業的環境保育及糧食安全效益評估。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7(2)(No.144):209-236
    陳凱俐、林雲雀(2005)不同旅遊需求函數設定下之遊憩效益比較—以宜蘭縣為例。農業與經濟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出版。34 :91-120
    陳凱俐、溫育芳(1995)遊憩區經濟效益評估法之應用-以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實驗林場為例。農業經濟叢刊。1(1):87-116
    陳凱俐、張高誠(2003)休閒農業及產業文化活動之經濟效益評估—以宜蘭縣為例。宜蘭大學學報。1:91-103
    陳麗琴、汪大雄、黃進睦、林國銓(2002)福山植物園遊憩經濟效益之評估。台灣林業科學。17(3):375-385
    黃宗煌(1986)時間價值對遊憩效益的影響及其評估方法。台灣土地金融季刊。23(3):173-181
    黃宗煌(1990a)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遊憩效益的評估。台灣銀行季刊。41(3):282-303
    黃宗煌(1990b)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保育效益的評估。台灣銀行季刊。41(3):305-323
    黃宗煌(1991)如何評估遊憩效益-旅遊成本法(一)。環保與經濟。22:64-67
    黃璋如(1999)消費者對蔬菜安全偏好之聯合分析。農業經濟半年刊。
    66:21-47
    農委會(2003)第五次全國農業會議重要結論報告。農政與農情。130。
    農業統計年報(200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鄭蕙燕(1995)台灣地區休閒農場遊憩經濟效益之估測。台灣經濟。228:57-65
    鄭蕙燕(1996)台灣休閒農業之遊憩需求函數的選擇。台灣經濟。238:69-72
    鄭蕙燕(1997)台灣發展休閒漁業之經濟可行性分析-以新港村為例。台灣銀行季刊。48(4)
    鄭蕙燕、張偉祐、林政德(2000)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遊客之遊憩效
    益與時間成本-截斷式波爾生模型之應用。農業經濟半年刊。67:161-178
    鍾國雄(2003)草莓產銷現況與問題探討。苗栗區農情月刊。40。

    謝森展(1991)為世界永續性農業協會的誕生歡呼。自然農法。10(1):1-2

    三、研討會論文及研究報告
    王俊豪(2005)有機渡價與永續鄉村旅遊。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思想、理論與政策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
    王鐘和、周瑞媛、黃萬傳(2005)有機農業與休閒活動。建構安全農業產銷體系-有機農業經營管理研討會專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94年度農業管理計劃報告: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區域性農業經濟發展之規劃(苗栗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06)94年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2005)九十三年度農產品中
    農藥殘留監測研究計劃成果報告-(I)園特產品。
    李俊鴻、賈凡(2006)節慶活動之遊憩效益評估-計數資料模型之應用。第三屆應用經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摘要)。國立中興大學。
    李國忠(1993)特徵觀光遊憩資源開發之效益評估-金門觀光發展個案。台大農學院研究報告。 33:2。
    林俊義(2002)有機草莓栽培模式之建立-病蟲害綜合防治。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
    林啟淵(2005)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區域性農業經濟發展之規劃(苗栗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四年度農業管理計劃報告。
    苗栗縣政府農業局(2004)苗栗縣2004年休閒農漁園區計劃。
    施昭彰(2001)有機草莓生產模式之建立及試作觀察(3/10)。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
    高德錚(1989)農藝作物有機栽培法之探討。有機農業研討會專輯。
    陳明健、吳珮瑛(1995)農業生產之環境外部性的問題與根源。行政
    院農業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黃山內(2003)有機農業產業與全民農業。台灣地區有機農業產業發
    展研討會專刊。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編印。
    黃山內(2004)國家有機農業政策與農產品驗證。2004有機農業論壇
    專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黃宗煌(1987)旅行成本法與特徵旅遊成本法的比較研究。中國經濟
    學會年會論文集 。
    黃璋如(1997)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行政院農委會研究計劃報
    告。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
    蔡正賢(2004)草莓合理化施肥。苗栗地區作物合理施肥研討會專刊。中華永續農業協會編印。
    蔡勝佳(2001)發展觀光農園結合農村規劃研討會專集-休閒農業與策略聯盟。中華鄉村發展學會編印。
    劉錦龍、林淑媛(1998)森林遊樂區遊憩效益評估—隨機效用模型之
    應用。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文。
    監察院(2001)農藥濫用影響國人健康及生態環境專案調查報告。
    鍾國雄(2004)草莓不同栽培模式經濟效益之研究(4/4)。苗栗區農
    業改良場九十二年科技研究計劃報告。
    謝景順(1989)歐美國家之有機農業。有機農業研討會專輯。
    蕭代基(1987)旅行成本法:投入需求函數或產出需求函數。中國經
    濟學會年會論文集。

    四、學位論文
    王景正(1996)結合旅行成本法資料與假設市場資料估計淡水河系環境品質改善之效益。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珍珍(2003)台灣賞鯨豚活動之遊憩效益評估。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彥雯(1996)山領區公路遊憩需求及經濟效益估計方法之研究-以中橫快速公路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悅榮(1999)日本有機農產品產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振銘(2003)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經濟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偉白(1981)發展觀光農業可行性之研究-以苗栗縣大湖鄉觀光草莓園為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英傑(2002)關渡自然公園水稻田生態經營之環境與教育經濟效益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媛(1998)台灣地區森林遊樂區遊憩效益之評估—間斷選擇模型的應用。國立中興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瑜(1996)雪霸國家公園遊憩效益評估。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正欣(1998)台灣地區觀光魚市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浩軒(2004)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苗栗縣休閒農業之競爭優勢。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玉玶(2001)台灣有機稻米生產成本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文宏(2000)台灣北海岸娛樂漁業之經營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玉麒(1995)消費者對蔬菜農藥殘餘降低之願付價值研究—假設市場評估法之應用。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偉祐(2000)保育森林生態系之經濟價值評估-以八仙山森林生態系經營試驗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薇文(2003)以旅行成本法估計風景區遊憩效益-內灣風景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唐平(2004)我國稻米生產多功能性之測定。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詩璋(2000)碧砂漁港發展多功能利用之經濟效益評估。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澄津(2001)梧棲漁港多功能利用之經濟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天俊(2000)深澳漁港之娛樂漁業經營與遊憩效益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世賢(1998)國家公園遊憩經濟效益值之估計-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成輝(2003)台灣沿海溼地之遊憩效益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佩玲(1998)國有森林遊樂區之遊憩效益評估—以奧萬大森林遊樂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惠如(2004)台灣本島國家公園遊憩效益評估-綜合隨機效用模型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如(2002)小琉球發展休閒遊憩活動之潛力與效益評估。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賜(1988)都市公園遊憩需求與遊憩效益之研究-以青年公園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錦煌(2006)公共投資計畫之經濟效益評估-以華山地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智淵(1995)遊憩效益之評估-以淡水河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究所碩士論文。
    詹雅文(2001)墾丁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之遊憩效益評估。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祥亨(2003)陽明山國家公園旅遊資源經濟價值評估。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珮吟(2006)台灣主要國家公園遊憩效益評估-旅遊需求體系模型之建構。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承旺(1992)實業計畫之實証研究-金門觀光資源開發之社會效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欣(2003)台灣北海岸休閒漁港市場區隔與遊憩效益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癸君(2003)以條件評估法與旅遊成本法評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之遊憩效益。國立嘉義大學林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國寶(1994)忠勇山登山步道景觀資源遊憩效益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君宜(2005)華山地區遊憩效益之評估。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闕雅文(1996)海岸溼地保育與開發之決策分析-以鰲鼓溼地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紀維(1993)遊憩效益評估之最適模型選擇。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料
    大湖地理環境概況 http://www.fcic.org.tw/320/envire.htm
    行政院農委會網址 http://www.coa.gov.tw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http://organic.niu.edu.tw/03-prouucation/作物有機栽培技
    術/有機草莓田間栽培管理技術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網頁。草莓生物防治~草蛉防治葉璊
    http://www.mdais.gov.tw/admin/upload/20051115140025.htm
    花蓮縣無毒、有機農業推動計畫
    花蓮縣政府農業局網頁http://lung.rocnic.net/newhome.asp

    蘇煜倫(2004)傳統與有機栽培草莓的營養比較
    http://www.hort.ntu.edu.tw/seminar/article.php/42
    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www.nal.usda.gov/afsic/AFSIC_pubs/afnotes5.htm
    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s Board
    http://www.ams.usda.gov/nosb/

    六、西文資料
    Alberini,A. & Longo,A.(2006)Combining the travel cost and contingent behavior methods to value cultural heritage sites:Evidence from Armenia.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2(30),287-304.
    Alberini,A., Zanatta,V. & Rosato,P.(2005)Combining Actual and Contingent Behavior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Sport Fishing in the Lagoon of Venice.
    http://www.feem.it/Feem/Pub/Publications/Wpapers/default.htm
    Bhat,M.G.(2003)Application of non-market valuation to the Florida Keys marine reserve manage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7,315–325.
    Buschena,D.E.,Anderson,T.L.& Leonard,J.L.(2001)Valuing Non-Market Goods:The Case of ELK Permit Lotteri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41,33-43
    Cameron,T.A.(1992)Combining contingent valuation and
    travel cost data for the valuation of non-market goods 。Land Economic 68(3),302-317.
    Eicher,A.(2003)Organic Agriculture A glossary of terms for Farmers and Gardene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llingson,L.& Seidl,A.(2007)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on-market valu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Eduardo Avaroa Resreve,Bolivia.Ecological Economics 60,517-525.
    Freeman,A.M.Ⅲ(1982)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creation benefits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New York :John Wiley &Sons,Inc.
    Fonzi,A.,Smith,J.& Neyhard,J.(2003)Non-Market Valuation: Foster Joseph Sayers Lake.
    http://www.personal.psu.edu/faculty/r/c/rcr10/sayerspaper.doc
    Hesseln,H.,Loomis,J.B.,Caban,A.G. & Alexander,S.(2003)Wildfire effects on hinking and biking in New Mexico:a travel cost stud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9,359-368
    Heyes,C.L.(1999)Stated vs.computer travel data:a note for TCM practitioners.Tourism Management 20,149-152.
    Heyes,C.L.& Heyes,A.(1999)Recreational benefits from the Dartmoor National Park.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5,69–80.
    Holmes,T.,Sohngen,B.,Pendleton,L.& Mendelsohn,R.(1997)Economic value of Ecosystem Attributes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 Highlands.
    Hopkinson,L.& Stern,R.(2002)Wild but not free: An economic valuation of the benefits of nature conservation in Hong Kong,Civic Exchange.
    Kawabe,M.&Oka,T.(1996)Benefit from Improvement of Organic Contamination of Tokyo Bay.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32(11),788-79.
    King,D.M.& Mazzotta,M. (2003)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Ecosystem Valuation Section 2. http://www.ecosystemvaluation.org/1-02.htm
    Knorr,D.&Watkins,T.R.(1984)Alterations in food production.Van Nostrand Reinhold,New York.Odum,E.P.1969.The 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Science 164,262-270.
    Lockwood,M.& Tracy,K.(1995)Nonmarket economic valuation of an urban recreation park .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2),155-167.
    Loomis,J.B.(1994)Four models for determin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effects on recreational demand and regional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 12.
    Loomis,J.(2002)Quantifying recreation use values from removing dams and restoring free-flowing rivers:A contingent behavior travel cost demand model for the lower Snake River.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38(6).
    Loomis,J.(2006)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multiple destination trips on recreation as estimated by Travel Cost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8(1),46-60.
    Mathis,M.L.,Fawcett,A.A.&Konda,L.S.(2003)Valuing Nature :A Survey of the Non-Market Valuation Literature chap 4
    http://files.harc.edu/Projects/Nature/LiteratureSurvey.pdf
    Morey,E.(1981)The demand for site-specific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 characteristics approa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8,345-371.
    Pendleton,L.&Mendelsohn,R.(1998)Hedonic Travel Cost and Random Utility Models of Recre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
    Prayaga,P.,Rolfe,J.&Sinden,J.(2004)Using the Travel cos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special events in regional areas.AARES conference,Melbourne Australia.
    Sanders,L.D.,Walsh,R.G.& McKean,J.R. (1991) Comparable Estimates of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Rivers,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7 (7),1387-1394.
    Scheaffer,R.L.(1996)Elementary survey sampling .5th edition.Duxbury Press.
    Shrestha,R.K., Seidl,A.F.& Moraes,A.S.(2002)Value of recreational fishing in the Brazilian Pantanal:
    a travel cost analysis using count data models.Ecological Economics 42,289–299.
    Smith,V.K. (1989) Taking Stock of Progress with Travel Cost Recreation Demand Methods: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Marine Resource Economics 6,279-310.
    Smith,V.K., Palmquist,R.B. & Jakus,P.(1991)Combining Farrell Frontier and Hedonic travel cost models for valuing estuarine quality.The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73(4)
    Söderqvist,T.,Eggert,H.,Olsson,B.&Soutukorva,Å.(2004)Economic valu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wedish coastal zone.Beij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Stockholm, Sweden.

    Soutukorva,Å.(2005)The Value of Improved Water Quality-A Random Utility Model of Recreation in the Stockholm Archipelago.Beij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Stockholm,Sweden.
    Sundberg,S. & Söderqvist,T.(2004)A survey of studies on the economic valu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Sweden.Beijer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Beij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Stockholm,Sweden.
    Turner,R.K.(ed.)(1993)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practice,New York Halsted Press,USA:120-22.
    Whitten,S.M. & Bennett,J.W.(2002)A Travel cost study of duck hunting in the upper south east of south Australia.
    Australia Geographer 33(2),207-221.
    Woodward,R.T., Gillig,D., Griffin,W.L.& Ozuna,T.Jr.(2001)The Welfare Impacts of Unanticipated Trip Limitations in Travel Cost Models. Land Economic 77(3),327-33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