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前杭
Chan Chien Hang
論文名稱: 以PQCDSM等管理指標探討台灣石化業競爭力之研究
Research of Investig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Taiwan Based on Management Index of PQCDSM
指導教授: 陳光辰
Kuang-chen,Ch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提升競爭力石化業5STPMTQM流程再造人質經營消除浪費整體最佳化
外文關鍵詞: Promote competitivenes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5S, TPM, TQM, Process re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 man source, Elimination of wasting, Total optimiz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台灣石化業發展至今,已具有上、中、下游完整體系的發展模式。但近年來除了受到經濟景氣巨幅震盪、國內工資飆漲、建廠土地取得不易、環保法規標準日趨嚴格等等問題限制之下,經營日益困難;又因世界石化大廠競相赴大陸投資生產,使得石化產業的市場競爭愈趨激烈。在經濟成長有限、市場機會不多的情況下,台灣石化業可思考由管理面著手,從建立核心競爭優勢出發,以面對全球環境的變遷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考驗。
    有鑑於此,本文將以石化業為研究對象,擬提出「提升台灣石化業競爭力」之架構;然因提升競爭力的層次極為廣泛,又因工廠管理之生產活動是企業經營的重心,是故本文僅以石化業工廠管理的觀點進行探討。本研究先從台灣石化業的發展概況進行探索,以瞭解此產業所面臨的問題與優劣勢,續而探討有利於提升競爭力之管理活動文獻。綜上論述,並參酌企業診斷之思維,而設計出適用於台灣石化業之診斷表與問卷進行廠商深入訪談,並將現況問題予以分析歸納,從而提出改善之建議,期能對石化業提升競爭力有所幫助。
    雖然有部份廠商基於成本考量,恐將喪失國際競爭力,而外移至大陸或鄰近國家設廠,或許可以獲致一時之利益,但努力改善企業體質、建立核心競爭優勢才是長久之計。況且在政府倡導產業升級、建構自由港區、佈局全球、深耕台灣之政策下,企業應善用任何有助於提升競爭力,且能提供就業機會及安定社會,才是務實而紮根的做法。


    Abstract: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Taiwan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 model of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vicious cycle of boom and bust, rapid growth of domestic wages, inaccessibility to land for building plants, and stricter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laws, it’s getting harder and harder to establish business; major petrochemical companies worldwide are eager to invest in China, so the marke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competitive. Owing to limited economic growth and few opportunities on the market,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Taiwan can start off by establishing core competition advantages based on management to face challenges of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In view of these, this article take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plans to construct the structure of “promoting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Taiwan”; however since there is a broad aspect of promotion of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plant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only from management of petrochemical plant’s point of view. This research first investigates general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Taiwan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roblem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industry, and then discusses management literature that benefits promotion of competitiveness. Above all and based on enterprise diagnostic thinking, a diagnostic form and questionnaire of Taiwan’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re designed for further interview with plants. Also curr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based on these, advices are made in hope of benefiting promotion of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lthough some companies have temporary revenues by relocating to China or neighboring countries lest they will lo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nsidering costs, making an effort to improve enterprise’s condition and establish core competition advantage will be the solution in the long term. Moreover, with government’s policies of promoting upgrading of industries, building freeport zone, maintaining a global perspective while putting Taiwan’s interest first,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any approaches that benefit promoting competitiveness, provid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stabilize the society to be practical in the long run.

    Key words: Promote competitivenes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5S, TPM, TQM, Process re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 man source, Elimination of wasting, Total optimization

    目錄 摘要〈中文〉 Ⅰ 摘要〈英文〉 Ⅱ 目錄 Ⅳ 圖目錄 Ⅵ 表目錄 Ⅶ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方法 3 1.4研究範圍--- 3 1.5研究限制--- 3 1.6研究架構--- 4 1.7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台灣石化業發展概況 6 2.1石化業的定義與範疇 6 2.2石化產業的特性 7 2.3台灣石化產業之發展 9 2.4台灣石化產業體系現況 13 2.5影響台灣石化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15 2.6大陸石化業市場的探討 19 2.6.1大陸石化業發展的現況 19 2.6.2大陸加入WTO後所帶來的挑戰 21 2.7小結 22 第三章 文獻探討 24 3.1競爭力之相關文獻 24 3.1.1競爭力之概念 24 3.1.2企業競爭力衡量指標 25 3.1.3企業競爭優勢之建立 28 3.2全面品質管理之相關文獻 29 3.2.1 TQM之定義與體系 30 3.2.2推動TQM與企業競爭力的關聯性 32 3.3 TP管理之相關文獻 33 3.3.1 TP管理之定義 33 3.3.2 TP管理之主張 34 3.3.3 TP管理≠TPM 35 3.3.4導入TP管理與企業競爭力的關聯性 36 3.4 TPM與5S活動之相關文獻 37 3.4.1 5S活動 37 3.4.1.1執行5S活動之成效 38 3.4.1.2導入5S活動與企業競爭力的關聯性 38 3.4.2 TPM活動 39 3.4.2.1 TPM活動與企業活動的關係 41 3.4.2.2 TPM與生產效率化 41 3.4.2.3推動TPM與企業競爭力之關聯性 43 3.5消除浪費之相關文獻 45 3.6工安、環保之相關文獻 47 3.7組織再造與流程再造之相關文獻 49 3.8整體最佳化之相關文獻 51 3.9人質經營管理之相關文獻 51 3.10企業診斷文獻之相關文獻 53 3.10.1企業診斷的觀念與執行準則 53 3.10.2企業診斷的流程 55 3.11小結 56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57 4.1診斷及操作流程 57 4.2問卷調查及診斷表 58 4.2.1問卷調查 59 4.2.2診斷表 59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實證研究 61 5.1問卷調查分析 61 5.1.1問卷調查基本資料統計分析 61 5.1.2問卷調查分析之探討 75 5.1.3問卷調查分析之結論 76 5.2石化業者對未來台灣石化業發展之看法 77 5.3案例公司之實證分析 81 5.3.1案例公司之簡介 81 5.3.2案例公司之診斷分析 85 5.3.3案例公司之實證結論 90 5.4問卷調查與案例研究所獲致之成果 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2 6.1結論 92 6.2建議 94 6.3後續研究之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附錄1 問卷調查表 100 附錄2 工廠診斷表 105 附錄3 TPM的效果與效果項目《PQCDSM》 111 附錄4 石化原料及產品名稱對照表 113 圖目錄 圖1-1 本研究理念架構 4 圖1-2 研究流程 5 圖2-1 台灣石化業之產業關聯圖 14 圖3-1 企業競爭力構面 27 圖3-2 競爭策略之輪 28 圖3-3 競爭優勢之來源 29 圖3-4 TQM架構圖 31 圖3-5 TQM執行的企業流程 31 圖3-6 TP管理指標 34 圖3-7 新的生產力概念 35 圖3-8 5S是推動TPM活動的基礎 37 圖3-9 TPM在生產活動中的定位 40 圖3-10 環境、職安衛管理系統之整合 48 圖3-11 組織變革架構圖 50 圖3-12 從生產導向轉成市場導向 50 圖3-13 達成目標的兩個要件 52 圖3-14 環境-結果-現象的影響鏈 53 圖3-15 企業診斷流程圖 55 圖4-1 診斷及操作流程 58 圖5-1 管理活動對PQCDSM之成效-整體石化業 67 圖5-2 管理活動對PQCDSM之成效-石化大企業 68 圖5-3 管理活動對PQCDSM之成效-石化中小企業 68 圖5-4 由問卷調查估算石化業廠商PQCDSM指標雷達圖 69 圖5-5 本研究問卷調查結果示意圖 74 圖5-6 個案公司之管理指標診斷結果比較圖 87 圖5-7 案例甲公司之管理指標診斷結果雷達圖 88 圖5-8 案例乙公司之管理指標診斷結果雷達圖 88 圖5-9 案例丙公司之管理指標診斷結果雷達圖 88 圖5-10 案例丁公司之管理指標診斷結果雷達圖 89 圖5-11 案例戊公司之管理指標診斷結果雷達圖 89 圖5-12 案例己公司之管理指標診斷結果雷達圖 89 表目錄 表2-1 台灣地區石化業分類表 7 表2-2 我國石化業發展概況 12 表2-3 台灣各輕油裂解場及其總計畫劃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16 表2-4 兩岸投資環境比較 17 表2-5 全球乙烯衍生物需求量比較 18 表2-6 全球乙烯衍生物換算成乙烯之供需差距 18 表2-7 石化中下游產品赴大陸投資額佔石化業者對外投資額比率 19 表2-8 西元2002年乙烯產能世界排名前五名國家 20 表2-9 中國大陸歷年乙烯產能、產量、需求量之比較表 20 表2-10 中國大陸與外資合作的乙烯擴產計劃 20 表2-11 中國大陸加入WTO後進口關稅之承諾 21 表2-12 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策略方向之高科技產業/產值 23 表3-1 企業競爭力衡量指標 26 表3-2 企業競爭力相關文獻涵蓋因素 27 表3-3 全面品質管理之理念及定義 30 表3-4 TP管理與TPM之比較 36 表3-5 台中三洋電子公司TPM活動指標與成果 44 表3-6 士林電機新豐廠TPM活動指標與成果 44 表3-7 TPM與競爭優勢之關係 45 表3-8 消除浪費的對策 46 表3-9 透過環境管理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理論根據 47 表4-1 PQCDSM診斷關聯表 60 表5-1 公司成立年資 62 表5-2 公司在國外是否有生產工廠 62 表5-3 公司資本額 62 表5-4 公司營業額 62 表5-5 公司員工人數 63 表5-6 公司之產品銷售方式 63 表5-7 公司之主要競爭對象 63 表5-8 哪些問題對公司推展業務造成困擾 64 表5-9 公司過去經營方向與成果 64 表5-10 公司未來在營運發展上最需要進行的工作 65 表5-11 公司在營運發展上最需要政府協助的工作 65 表5-12 未來最適合台灣石化業發展的事業 66 表5-13 公司目前推行哪些管理活動強化競爭力 66 表5-14 公司推行之管理活動對P、Q、C、D、S、M的成效 67 表5-15 整體石化業PQCDSM指標之估算 68 表5-16 台灣石化業PQCDSM指標之估算彙總表 69 表5-17 公司推行管理活動面臨最大問題及解決方法 69 表5-18 石化業廠商建言—提升台灣石化業競爭力做法彙總表 70 表5-19 問卷調查結果歸納分析比較表 71 表5-20 案例公司基本資料 84 表5-21 案例甲公司診斷關聯結果計算表 86 表5-22 案例公司PQCDSM管理指標診斷結果彙總表 87 表5-23 案例公司管理活動診斷結果彙總表 87 表5-24 案例公司PQCDSM管理指標診斷結果評價表 90 表5-25 案例公司管理活動診斷結果評價表 9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Goldratt, E.M. and Cox, J., 1992 The Goal, 2nd Edition, North River Press.齊若蘭譯,1996年,目標─簡單而有效的常識管理,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2】 Hammer & Champy,1993,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楊幼蘭譯,1994年,改造企業,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 Hill & Johns,1995,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黃營杉譯,1999年,策略管理第四版,華泰書局,台北。
    【4】 Michael E.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周旭華譯,1998年,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天下文化出版社,台北。
    【5】 王基村,2003年,台灣製造業導入TP管理模式建構之研究,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6】 王碧霞,2003年,全面品質管理對大學院校行政服務品質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台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工會,2001年,石化工業
    【8】 台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工業,2002年,中華民國的石油化學工業。
    【9】 余振銘,2000年,提升國內營造業競爭力關鍵因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10】 周信宏,1990年,企業核心競爭力,聯經出版社,台北。
    【11】 季惠生,1998年,企業競爭力衡量指標-以製造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2】 林公孚,1993年,TQM之標準與模式,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13】 施振榮,1990年,io聯網組織,天下生活出版,台北。
    【14】 洪中凱,2001年,企業永續發展競爭力:環境、職安衛管理系統整合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洪中凱、胡憲倫,2001年,國際認證系統應用於環安衛革新以提升企業競爭力之研判,2001年企業管理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討會,東海大學。
    【16】 胡憲倫,2001年,全球化趨勢下之環境議題與企業的永續發展策略,2001年兩岸管理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7】 徐作聖,1993年,從科技管理到企業競爭力,1993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8】 能力雜誌,1998,高科技改造與組織變革,第508期。
    【19】 高希均、石滋宜,1996年,競爭力手冊,天下文化出版,台北。
    【20】 高福成1995年,TPM全面生產保養推進實務,中衛發展中心。
    【21】 陳文輝、洪經綸、馬志明,2001年,國內廠商OHSAS 18001重大風險考量面鑑別方法與技術之現況分析,2001年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大學社會科學館。
    【22】 大野耐一,豐田式生產管理,Portland,OR:Production Press,1988。
    【23】 陳光辰,2003年,工廠診斷與改善方法上課講義,國立清華大學。
    【24】 等松會計事務所編,雷吉甫譯,1997,商業流程再造,聯經出版社,台北。
    【25】 黃兆春,2003年,企業卓越與靈活經營之研究-以台灣製造業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26】 黃國寶,2001年,品質、環境與安全健康管理系統整合性稽核之探討,2001年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大學社會科學館。
    【27】 楊錦洲,1997年,全面品質管理縱橫觀,管理雜誌。
    【28】 經濟部工業局,1997年,經濟部工業產品分類。
    【29】 經濟部技術處,2001年石化工業年鑑,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30】 經濟部投審會,2001年,中華民國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對大陸間接投資、大陸產業技術引進統計年報。
    【31】 詹昌雄、簡茂樁,1995年,從中美日歐品質獎之要求看TQM,品質管制月刊,第31卷第三期。
    【32】 劉季旋,1994年,自動化經營的管理技術,中衛簡訊,第106期。
    【33】 劉黃灶,2002年,企業診斷管理系統之運作─以CK與DJ兩家公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34】 劉筱慧,2002年,兩岸石化業發展趨勢及對我國經濟影響分析~兼論台灣石化工業未來走向。
    【35】 蔡炳程,2000年,以全面生產管理(TPM)建構企業競爭優勢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6】 戴久永,1996年,全面品質經營,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台北。
    英文部分:
    【37】 Aaker,D.A.,1989年,Development Business Strategies, NY, Willy and Sons.
    【38】 Bostrum and Poysti, 1992, Environmental Strategy in the Enterprise,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
    【39】 Greeno, J., 1999, Using EH&S to Create Business Value and Strategic Advantag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Vol. 3.
    【40】 ISO 8402,1994,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41】 Japan Institute of Plant Maintenance,TPM College Manager’s Course Text,1997
    【42】 Kiyoshi Suzaki,1993,The New Shop Managrment-Empowering Peopl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Free Press.
    【43】 Little, 1991, Seizing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dvantag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Assurance, London.
    【44】 M.E., Porter,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45】 Sally L.G.& Det, N.V. 1998; Is ISO14001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Business Survival? , ISO14001 Info Center, http://www.iso14000.com/
    【46】 Thomas & Khory & Giacobazzl,IEEE-1991,Making TQM Work for the Manufactures and User of Semiconductors.
    【47】 Welford, 1998,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 Strategic, 2nd Earth scan.
    【48】 世界經濟論壇,WEF(2000),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1998-1999.
    【49】 美國品管學會(ASQC),1999,William J. Clinton,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1998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
    【50】 美國國防部,1991,Do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Guide DoD5000.51-G。
    【51】 瑞士洛桑學院,IMD(1999),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9.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