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瑞蓮
Huang,Jui-Lien
論文名稱: 台灣海陸客話禁忌語的研究
A Study on the Taboo Words of Taiwanese Hailu Hakka Dialect
指導教授: 范文芳教授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客家話海陸客家話禁忌語
外文關鍵詞: Hakka Language, Hailu Hakka Dialect, Taboo Word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語言」始終扮演著溝通協調與文化傳承的角色。早期,由於人們知識貧乏再加上教育的不普及,因此對「語言」產生神秘感。在此心理影響下,於是有了對靈物的崇拜和對語言的崇拜,而對語言崇拜的結果,也因有所忌諱或禁忌而產生「禁忌語」。所謂「禁忌語」是指基於某種原因而不敢、不願、不想說出的話語或詞彙。無論那一種族、那一語族都因其習俗文化的差異而產生不同之禁忌語。本文探討台灣海陸客話禁忌語的緣由,以及禁忌語產生的內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社會文化、道德禮俗,並進一步從民俗語言的角度來探討海陸客話禁忌語的語用。

    全文分為七章:

    第一章是〈緒論〉,闡述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方法與研究對象以及研究範圍和限制,並概述文獻探討。
    第二章是海陸客話禁忌語的形成。本章細分為三節,第一節介紹「禁忌」一詞的由來與定義,第二節介紹禁忌語與禁忌行為的定義與關係,第三節介紹禁忌語與語言文化的關係。
    第三章是海陸客話禁忌語的類別。本章將海陸客話禁忌語細分為三節,第一節是與「性事」相關禁忌語,第二節是與「排泄」相關禁忌語,第三節是與「生命禮俗」相關禁忌語。
    第四章是海陸客話禁忌語的內容。本章針對海陸客話禁忌語的內容細分為六節,分別為:與「女性」、「數字」、「行業」、「動物」、「稱謂」、「姓氏」有關的禁忌語。
    第五章是從語音結構看海陸客話禁忌語。本章針對海陸客話禁忌語之聲母、韻母、聲調做進一步解析,用以討論其諧音現象與禁忌語之相關。
    第六章是海陸客話禁忌語的共同動機。本章闡述海陸客話禁忌語產生的共同動機,其分別一為「避凶趨吉」,二為「避俗求雅」,三為「忌犯權威」,四為「忌言人短」。
    第七章是結論。主要是將本研究所做之分析結果做一綜合整理與歸納。


    Abstract

    Since human being has history, “language” is playing the role in communicating and coordinating,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Heritage all the time. In the early days, not only in virtue of the lacking knowledge, but also the education was not popularized, thus people felt mystically about “language”. Under such psychological effect, people were not only started to worship the spiritual objects, but also to worship languages; in addition, as a result in worshiping languages, the taboo words have derived from the taboos or bans. The so-called “Taboo words” are those words or phrases that people afraid, unwilling and unwanted to speak due to certain reasons. Regardless of which race or language group/family they are, there were different taboo words that generated by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ir different customs and cultures. This research is studied the origin for the taboo words of Taiwanese Hailu Hakka dialect;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external social culture and customary morality that generated by the taboo words; and further to discuss the Pragmatics for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ustomary language.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7 chapters totally: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which expounded the motive and purpose, content, methodology, object, scope and limitation of this research, as well as summariz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is the formation for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This chapter is subdivided into 3 sections; that Section 1 introduced the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the word “Taboo”; Section 2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boo words and behaviors; and Section 3 introduc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boo words and linguistic culture.
    Chapter Three is the category for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This chapter is subdivided into 3 sections; that Section 1 indicated the taboo words that related to the “Sexual matters”; Section 2 indicated the taboo words that related to the “Excretion”; and Section 3 indicated the taboo words that related to the “Life and Etiquette”.
    Chapter Four is the content for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This chapter is subdivided into 6 sections with aiming at the content for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and they are: taboos words that related to “Female”, “Numbers”, “Occupations”, “Animals”, “Titles” and “Family Names”.
    Chapter Five is viewed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from the phonologic structure. This chapter is conducted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aiming at the Consonants, Vowels and Tones for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monymic phenomenon and taboo words.
    Chapter Six is the common motive for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This chapter is expounded the common motive that generated from the taboo words of Hailu Hakka dialect which are: 1. “Ward off the unfortunate; Tend to the Auspiciousness”, 2. “Avoid the vulgarization; Look for the refinement”; 3. “Avoid violating the authority”, and 4. “Avoid talking about people’s weak points”.
    Chapter Seven is the conclusion. It is mainly concluded the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analyzed results that conducted by this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關鍵字詞 ………………………………………… 2 第三節 研究內容、方法與研究對象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五節 文獻探討 ………………………………………… 8 第二章 海陸客話禁忌語的形成 第一節 禁忌一詞的由來與定義……………………………… 12 一、 禁忌一詞的由來 ………………………………… 12 二、 禁忌語的定義 ………………………………………… 13 第二節 禁忌語與禁忌行為的定義與關係 ………………… 13 一、 東方學者的論述 ……………………………………… 13 二、 西方學者的論述 ……………………………………… 14 三、 禁忌語與禁忌行為的關係 ……………………………… 15 第三節 禁忌語與語言文化的關係 ……………………… 17 一、 文化內涵 ……………………………………………… 17 二、 教化功能 ……………………………………………… 18 第三章 海陸客話禁忌語的類別 …………………………… 20 第一節 與「性事」相關禁忌語 一、 屌 ………………………………………………… 22 二、 朘 ………………………………………………… 23 三、 膣 ………………………………………………… 25 四、  ………………………………………………… 26 五、 漦 ………………………………………………… 27 第二節 與「排泄」相關禁忌語 一、 屎 ………………………………………………… 29 二、 尿 ………………………………………………… 31 三、 屙 ………………………………………………… 31 第三節 與「生命禮俗」相關禁忌語 一、 死 ………………………………………………… 33 二、 食 ………………………………………………… 36 三、 鬼 ………………………………………………… 38 四、 喪 ………………………………………………… 41 五、 病 ………………………………………………… 41 六、 衰 ………………………………………………… 42 七、 癲 ………………………………………………… 43 八、 孤 ………………………………………………… 44 九、 絕 ………………………………………………… 44 十、 發 ………………………………………………… 45 十一、 無 ……………………………………………… 47 十二、 空 ……………………………………………… 48 第四章 海陸客話禁忌語的內容 ‥……………………… 50 第一節 與「女性」有關的禁忌語 ……………………… 50 第二節 與「數字」有關的禁忌語 ……………………… 51 第三節 與「行業」有關的禁忌語 ……………………… 55 第四節 與「動物」有關的禁忌語 ……………………… 59 第五節 與「稱謂」有關的禁忌語 ……………………… 60 第六節 與「姓氏」有關的禁忌語 ……………………… 62 第五章 從語音結構看海陸客話禁忌語 …………………… 65 第一節 聲母、韻母、聲調相同 ……………………………… 66 第二節 聲母、韻母相同、聲調不同 …‥…………………… 68 第三節 近音相諧 ……………………‥…………………… 69 第六章 海陸客話禁忌語的共同動機 …………………… 73 第一節 避凶趨吉 ……………………………………… 73 第二節 避俗求雅 ……………………………………… 74 第三節 忌犯權威 ……………………………………… 76 第四節 忌言人短 ……………………………………… 77 第七章 結論 ………………………………………………… 79 引用及參考文獻 …………………………………………… 80 附錄 一、海陸客話的音韻系統 …………………………… 86 附錄 二、與禁忌語相關的俗諺 …………………………… 93 附錄 三、大陸俚語隱語行話詞典(禁忌語部份)…………… 100

    參考文獻(按姓氏筆劃排列)

    一、 專書
    王福祥.吳漢櫻 1994《文化與語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王娟2002《民俗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古國順等 2004《客語發音學》,五南圖書出版。
    弗洛伊德 2005《圖騰與禁忌》,中央編譯出版社。
    申小龍 2000《語言與文化的現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
    白解紅 2000《性別語言文化與語用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曲彥斌 1996《俚語隱語行話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曲彥斌 1996《中國民俗語言學》,上海文藝出版社。
    何曉昕 羅雋 1995《風水史書》,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
    吳友富 2001《國俗語義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李緒鋻 1990《民間禁忌與惰性心理》,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李中生 2004《中國語言避諱習俗》,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汪培基譯 1991 《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桂冠出版社出版。
    何石松、劉醇鑫 2002《現代客語詞彙彙編》,2004《現代客語詞彙彙
    編.續編》,台北:台北市政府。
    沈錫倫 1998《語言文字的避諱、禁忌與委婉表現》,臺灣商務印書館。
    沈錫倫 2004《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譯 2002 《現代語言學詞典》,商務印書館。
    汪毅夫 1995《客家民間信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束定芳 2003《中國語用學研究論文精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房學嘉等 2002《客家文化導論》,花城出版社。
    林明峪 1981《台灣民間禁忌》,聯亞出版社。
    邱一帆 2004《油桐花下个思念》,華夏書坊。
    金 澤 1994《禁忌探秘》,台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
    范文芳 1998《頭前溪个故事》,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徐兆泉 2001《臺灣客家話辭典》,台北:南天書局。
    姜義鎮 2003《民俗話談》,臺灣語言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秦明吾 2004《中日習俗文化比較》,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涂春景 2003《客話正音講義》,台北:涂春景。
    涂春景 2005《台灣客語的詞彙和語法》,收於《台灣客語概論》。
    常敬宇 1998《漢語詞匯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
    許 慎 1999《說文解字注》,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彭年 2004《新校宋本廣韻》,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新雄等 2005《語言學辭典》,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彭欽清 1995《心懷客家》,苗栗文化中心。
    張祖基 1986《客家舊禮俗》,台北:眾文出版社。
    張重光 1995《客家文化叢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張廷興 2000《諧音民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張雁雯 1998《台灣四縣客家話構詞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游汝杰 2003《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修訂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黃雯君 2005《台灣四縣海陸客家話比較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
    範學院 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洛 2005《臺灣客家詞彙、傳說、俗諺由來文集》,新竹縣文化局。
    黃政光 2005《海陸客家語文三千句》新竹:黃政光
    董忠司 1996 《台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台北:台灣語文學會。
    楊永林 2004《社會語言學研究-功能.稱謂.性別篇》,上海外語教育
    出版社。
    楊存田 2003《中國風俗概觀》,北京大學出版社。
    潘家懿等1996《廣東海豐方言研究》,語文出版社。
    萬建中 2004《圖文中國民俗-禁忌》,中國旅遊出版社。
    詹益雲 2003《海陸客語字典》,新竹:詹益雲。
    劉中富 1998《祕密語》,新華出版社。
    劉錦雲 1995《客家民俗文化》,武陵出版社。
    劉鐵梁 2001《婚喪禮俗面面觀》,齊魯書社。
    劉德龍 2002《民間俗信與科學文化》,山東教育出版。
    盧彥杰1999《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 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達雄 2003《禮俗禁忌論說-台語說禁忌》,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錢冠連 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清華大學出版社。
    戴昭銘 2003《文化語言學導論》,語文出版社。
    戴慶廈 2004《社會語言學概論》,商務印書出版社。
    韓養民 郭興文 1989《中國古代節日風俗-禁忌趣聞》。
    羅美珍 鄧曉華 1997《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 1988《客語語法》,台灣學生書局。
    羅肇錦 1990《講客話》,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羅肇錦 1996《台灣的客家話》,臺原出版社。
    龔萬灶 2003《客話實用手冊》,苗栗:龔萬灶。
    譚汝為 2004《民俗文化語匯通論》,天津古籍出版社。
    龔淑芳譯 1990《語言遊戲》,源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 單篇論文(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 苹2000 <漢語諧音表達的客觀基礎>,《修辭學習》,第2期,頁
    8~9。
    王 苹2000 <諧音取義表達方式及其它>,《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1
    期,第20卷,頁49~53。
    江 宏2000 <諧音禁忌的文化學探索>,《廣西大學學報》,第3期,第
    22卷,頁72~78。
    沈 剛 1996 <諧音禁忌與崇拜的文化學解釋>《紹興文理學院學
    報》,第2期,第16卷,頁61~65。
    李 榮1994 <禁忌字舉例>,《方言》,第三期,頁161~169。
    李世之1995 <試論漢語中的諧音字>,《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
    頁122~132。
    范文芳1996 <客家語彙貧乏之探討>,收錄於國立師範學院語文
    學報第四期》,頁77~96。
    范文芳 1996 <竹東腔海陸客語之語音現象>,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語
    文學報第三期》,頁215~237。
    范文芳2005 <從客語辭彙看客家文化>,收錄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94年度客家政策與母語教學政策等相關
    研討會論文集。
    馬曉紅1998 <民俗語言的傳承與流變>,《湖北師範學院學報》,第2
    期,第18卷,頁77~80。
    姚周輝2000 <傳統民俗中的諧音現象及其文化內涵>,《思茅師範高等
    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第16卷,頁77~80。
    夏 莉2003 <漢語諧音的運用及其文化心理意義>,《衡陽師範學院學
    報》,第2期,第24卷,頁95~97。
    徐 越2000 <略談漢語中的諧音>,《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頁
    117~119。
    康家瓏1995 <諧音的社會透視>,《吉安師專學報》,第3期,第16
    卷,頁74~77。
    鄭 婷2004 <忌諱、崇拜與諧音>,《浙江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
    頁26~30。
    劉玄恩1994 <客家民俗與忌諱語>,《客家縱橫-首屆客家方言學
    術研與國際研究,第一期,頁87~96。
    賴文英2004 <客方言中的委婉語--以新屋鄉豐順客話為例>,《語
    文討會專集》,頁162~163。
    謝宗先1994 <淺析委婉語:兼談禁忌語>《廣西大學學報》,第3
    期,頁87~91。

    三、 參考網站
    中研院語研所語言查詢系統
    http://words.sinica.edu.tw/sou/sou.html

    行政院客委會客家語音辭典
    http://dictionary.ihakka.net/kaga_flash/searchFulltext.htm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