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要研究台灣文創產業與文創園區之間的關係,並以新竹世博台灣館產創園區建置過程為研究案例。本文認為,台灣文創產業在地方上的發展與文創園區的建設為歷史偶然的接合,文創產業作為文化政策的其中一環,已被視為工具性的都市再發展手段,而非是達成政策目的本身。此外,本文試著以想像作為分析概念,進一步解釋城市的集體想像如何影響行動者的政策執行或成為被使用的符號。文創產業既作為想像又作為行動,內含的文化想像與經濟想像又是如何和城市想像結合,進而透過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實踐。
專書
Anderson, B.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出版。(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2006). US: Verso.)
Appadurai, Arjun著、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
台北:群學。(Appadurai, Arjun,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US: University Of Minnesot.)
Bellah, Robert N.等著、翟宏彪譯,1991,《心靈的習性 : 美國人生活中的個人主義和公共責任》。北京:三聯。(Bellah, Robert N et al., 1985,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 Wright Mills 著、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
Howkins, John著、李璞良譯, 2003,《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台北:典藏藝術。(Howkins, John, 2002,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Penguin Global. UK: Penguin Global.)
Landry, Charles著、楊幼蘭譯,2008,《創意城市: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
技術》。台北:馬可孛羅文化。(Landry, Charles, 2000,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UK: Earthscan.)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中譯本:
Florida, Richard著、鄒應瑗譯,2003,《創意新貴 : 啟動新新經濟的菁英勢力》。台北:寶鼎。)
Jacobs, J., 1984, Cities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s.
Kotkin, Joel著、謝佩妏譯,2006,《城市的歷史》。台北:左岸文化。
McGuigan, Jim著、何道寬譯,2010,《重新思考文化政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版社。(McGuigan, Jim, 2004, Rethinking Cultural Policy. US:
McGraw-Hill.)
Miller, Toby and Yúdice, George著、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文化政策》。台北:巨流。(Miller, Toby & Yúdice, George, 2002, Cultural policy. US: AGE.)
Moulinier , Pierre著、陳羚芝譯,2009,《44個文化部:法國文化政策機制》。臺北:五觀藝術。(譯自:Les politiques publiquws de la culture en France)
Ritzer, George and Goodman, Douglas著、柯朝欽、鄭祖邦譯,2004,《社會學理論(上)》。台北:麥格羅希爾。(Ritzer, George & Goodman, Douglas, 2004, Sociology theory, 6/e. US: McGraw-Hill.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cott, Allen著、董數寶、張寧譯,2010,《城市文化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Sage Production.
Weber, Max著、康樂等譯,2006,《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修訂版]》。台北:遠流。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郭章,2004,《圖書竹塹》。
蔡文輝、李紹嶸編著,2011,《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
陳昭義編,2005,《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04年》。台北:經濟部文創辦公室。
潘國正,1997。《新竹文化地圖》。
林 松編,2006,《台灣矽谷文化科學城》。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周德禎編,2011,《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洪翠娥,1988,《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台北:唐山。
黃武忠等編著,2003,《二〇〇二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台北:文建會。
張勝冰等人著,2006,《世界文化產業概要》。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夏學理主編,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五南。
婁成武主編,2010,《文化創意產業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2011,《文化產業興中華:2011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台北:商周出版。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 :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碩士論文
王文珊,2010,《國軍眷村文化保存政策之研究-以成立「眷村文化園區」為例》。台北: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柏鈞,2010,《群聚的想像: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政策規劃與實踐》。台北: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志隆,2005,《創意文化園區產業形塑空間之研究-以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為例》。台北: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李文凱,2008,《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營造》。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宛真,2009,《文化創意產業、國家與藝術家: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立本,2005,《一九九0年代以降臺北市空間生產與都市社會運動:寶藏巖聚落反拆遷運動的文化策略》。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佔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曉蓉,2006,《文化產業發展成創意產業之策略研究~以交趾陶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真,2007,《我國引進地方自治團體訴訟可行性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
會議、期刊與專書文章
Harvey, David著、朱美華譯,2006,《時空之間:關於地理學想象的反思》。收錄於孫遜、楊劍龍編,《都市空間與文化想像》,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McGuigan, Jim, 2001, “Three discourses of cultural policy.” pp. 124-137 in Culture & Citizenship, edited by Stevenson, N. London: Sage.
李家儀,2011,〈新竹市1990年代後期的空間再造—以文化、歷史之名〉,收錄於《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台北:群學。
徐進鈺,2003,〈邁向學習性經濟中的創意型城市:兼論台北的機會與限制〉,研考雙月刊,27(4),66-75。
蘇明如,2009,〈觀光思潮下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凝視〉,收錄於《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市:屏東教育大學。
劉維公,2003,〈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典藏今藝術》,第128期,頁42-45。
劉維公,2004,〈營造創業空間的兩大要素:創意資本與創意生態〉。收錄於朱庭逸編,《創意空間 = Creative space : 開創城市新地理學》。台北:典藏藝術。
邱誌勇,2011,〈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政策概觀〉,收錄於李天鐸編,《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台北:遠流。
紀俊臣,1999,〈地方制度法所設計之府會與府際關系〉,《中國地方自治》, 52(10):3-12。
劉文仕,2000,(論地方府會衝突之調解機制設計取向),《中國地方自治》,53(12):15-47。
楊裕隆,2012,〈符號理論與應用〉,《科學發展》2012/10,第478期。
網路文章
宋世祥,2010,〈文創空間的生命史:從創意市集、創意園區到創意街區〉。
http://www.tbcac.com/index.php?type=news_details&id=19(文化創意產
業經紀人平台)
潘國正,2012/5,〈城市的定位〉收錄於《科技生活誌》136期。
http://www.techlife.com.tw/03Column/03Column.asp?ColumnNoID=DO3sA1BAaIl3&ColumnAuthorID=10
陳其南,2007,〈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在台灣─歷史的回顧與問題的反思〉。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第100期http://www.beitou-healthycity.org.tw/epaper/hce15/1501.pdf
其它
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1998,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 1998. London: DCMS.(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http://www.culture.gov.uk/reference_library/publications/4740.aspx)
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2001,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 2001. London: DCMS.(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http:/www.culture.gov.uk/reference_library/publications/4632.aspx/)
臺北市 98 年文化創意產業聚落調查成果報告。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5&ved=0CE8QFjAE&url=http%3A%2F%2Fwww.culture.gov.tw%2Fdownload.do%3FfileName%3D%2Fd_upload_tca_pro%2Fcms%2Ffile%2FA0%2FB0%2FC0%2FD0%2FE1%2FF93%2F1df0166c-a743-48c8-a9c7-125509bfe53d.pdf%26contentId%3DNTE3Ng%3D%3D&ei=oSLVUc5pg6iVBbncgZAM&usg=AFQjCNHSmSxYZkzoeYLUsn2Y772zetXgfQ&sig2=OlUWPg_ncyKmMWKfqfEr2Q
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1997,《新竹市綜合發展計畫》。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hsinchu_city/
范榮靖,2009,〈文創航向新藍海〉。收於《遠見雜誌》2009年8月號,第278
期。
新竹市議會議事錄,2010。(轉引自:曾資程,2011,《新竹市世博台灣館產創園區委外經營之研究》。新竹市: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2008,《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2010,《中華民國98年國家建設計畫執行檢討》。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文建會: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下載日期:2011/06/20。
經濟部工業局和CCIPO文創辦公室編著,2005,《2004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協會,2011,《2010創意經濟報告》。台北:師大書苑。
總統府,2009,《台灣創意世紀-2009年總統府文化創意產業圓桌論壇實錄》。台北:總統府一局三科。
中央電視台,2010,影片《帶您走進世博 為世博而設計》。
行政府科技顧問組,2010,影片《智慧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