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宜萱
Guo, Yi-Xuan
論文名稱: 臺灣國小數學教科書分析—以三年級小數單元為例
Analysis of Third Grade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 example of decimal unit
指導教授: 許慧玉
Hsu, Hui-Yu
口試委員: 鄭英豪
Cheng, Ying-Hao
陳建誠
Chen, Jian-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Mathematics & Science Education Master Inservice Program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教科書分析三年級小數97課綱108課綱
外文關鍵詞: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臺灣三個版本國小數學教科書,一位小數單元教學順序、內容架構和範例呈現。及課本、課後練習、習作的內容與編排差異。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以數學問題為分析單位。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 各版本小數的學習序列相似:小數概念發展模式相同,從分數引入小數後,再進行一位小數的說讀聽寫、小數化聚、小數比較大小和一位小數直式加減。K版本有特別安排「認識十分位」為一個主題教學;N、H版本都有提到小數的測量情境,用小數來表示公分和毫米。
    二、 潛在認知需求:課本以有連結程序型題目為主,課後練習、習作以無連結程序為主。
    三、 回答類型:課本、課後練習、習作都以回答答案為主。
    四、 97課綱各版本的總題數皆比108各版本多。
    五、 108課綱各版本的教學範例、建模思維的文字敘述簡潔和版面設計清楚。
    六、 和97課綱相比,108課綱各版本的潛在認知需求,低認知負荷的題目比率降低,高認知負荷的題目比率提高。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一位小數的課程及對未來的研究兩方面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ree grade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from different publisher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Taking decimal unit as an example, this research shows the differences in following aspects: teaching sequence, content structure and question types within textbooks and workbooks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sequence of learning decimals in series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from three publishers is the same: Introducing a fraction to a decimal, how to read and write decimal numbers, comparing decimals and adding and substracting decimals.
    (2) Potential Cognitive Demand: Questions in the textbooks are almost procedures with connections. However, questions in the unit exercise and workbooks are all procedures without connections.
    (3) Types of response: The response of each question in three series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workbooks is mainly focued on showing the correct answer.
    (4) The total number of questions in three series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written by following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is more than that written by following Master Framework for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s.
    (5) In three series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written by following Master Framework
    for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s, all teaching examples are
    described precisely through the way of modeling thinking and presented clearly.
    (6) Compared with the mathematics textbooks written by following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there are more higer-level-congnitive-demand questions
    and less lower-level-congnitive-demand questions in the ones written by following
    Master Framework for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s.

    Accro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the researcher comes up with a suggestion about the curriculum of decimals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 : content analysis,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s, decimal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圖次 V 表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2 第四節 研究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小數的概念 4 第二節 課綱內小數 8 第三節 教科書相關研究成果 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8 第二節 資料處理 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0 第一節 97課綱三版本小數教科書內容之分析比較 30 第二節 108課綱三版本小數教科書內容之分析比較 58 第三節 97課綱和108課綱三年級小數教科書分析之比較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8

     中文文獻

    王文科, & 王智弘. (2020). 教育研究法.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何明芳(2012).國小數學教科書小數概念教材內容之分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含數學教育碩士班)。台北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李婉綺(2015).台灣、芬蘭與新加坡國小數學教科書中年級小數教材內容之比較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國立嘉義大學.]
    李源順 (2021)。國小數學 3 下課本。臺南:南一書局企業。
    李源順 (2021)。國小數學 3 下習作。臺南:南一書局企業。
    宋筱玲. (2016). 國小數學幾何教科書分析: 以線對稱圖形單元為例(新竹教大).
    杜建台(1996).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小數概念」理解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林碧珍、蔡文煥(2005).Timss 2003 臺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5),2-38。[(2005). (285), 2-38.]
    林長壽 (2021)。國小數學 3 下課本。臺南:翰林出版事業。
    林長壽 (2021)。國小數學 3 下課本。臺南:翰林出版事業。
    邱素姿(2018).臺灣與日本國小數學教科書小數教材內容之分析比較。[(2018).]
    南慧卿(2012).臺灣與中國國小數學教科書小數乘法教材內容之分析比較(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含數學教育碩士班)。台北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孫德蘭(2006).國小教師解讀數學教科書~ 以分數乘法教材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2006).]
    徐偉民(2013).國小教師數學教科書使用之初探.科學教育學刊,21(1),25-48。[(2013). 21(1), 25-48.]
    徐偉民、徐于婷(2009).國小數學教科書代數教材之內容分析: 台灣與香港之比較. ,22(2),67-94。[(2009). 22(2), 67-94.]
    徐偉民、黃皇元(2012).臺灣與芬蘭國小數學教科書分數教材內容之分析.課程與教學,15(3),75-108。[(2012). 15(3), 75-108.]
    徐偉民, & 董修齊. (2012). 國小幾何教材內容之比較: 以臺灣與芬蘭為例.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20(3), 39-86.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陳仁輝、楊德清(2010).台灣, 美國與新加坡七年級代數教材之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8(1),43-61。[(2010). 18(1), 43-61.]
    蔡宇千. (2018). 臺灣與芬蘭國小數學教科書分數教材之內容分析比較.
    黃正宏. (2015). 國小數學幾何教科書分析: 以三角形面積單元為例 (新竹教大).
    楊瑞智 (2021)。國小數學 3 下課本。臺北:康軒文教事業。
    楊瑞智 (2021)。國小數學 3 下習作。臺北:康軒文教事業。
    劉玉玲(2014).國小數學教科書文字題詞彙分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劉曼麗(2003).從小數符號的問題探討學生之小數概念():屏東師院學報。[(2003): 屏東師院學報.]
    劉曼麗(2005a).小數診斷教學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1),29-52。[(2005a). A Study for Diagnostic Teaching on Decimals13(1), 29-52.] https://doi.org/10.6173/cjse.2005.1301.02
    劉曼麗(2005b).學生的小數概念.科學教育月刊,(276),2-10。[(2005b). (276), 2-10.] https://doi.org/10.6216/sem.200503_(276).0001
    劉曼麗(2006).我國學童小數概念發展之調查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006): 科學教育學刊.]
    謝堅、周筱亭、黃敏晃(2002).國小數學教材分析 : 小數的數概念與運算(初版版).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2002). (初版 ed.). 臺北縣三峽鎮: 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藍順德(2006).教科書政策與制度。[(2006).]
    蘇琵雅(2009).國小數學領域教科書整數加減表徵轉譯活動之內容分析:以一至三年級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中市: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蘇慧嫆(2014).臺灣不同時期國小數學教科書小數教材內容之比較(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P 229-254)。 臺北:師大書苑。
    翁巧芬. (2022). 國小五年級學童小數概念學習成效探討 ,國立臺南大學).

     英文文獻

    Charalambous, C. Y.、Delaney, S.、Hsu, H.-Y.、Mesa, V.(2010).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fractions in textbooks from three countries.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12(2),117-151。[(2010). 12(2), 117-151.]
    Hiebert, J.、Wearne, D.(1983).Students' conceptions of decimal numbers.。[(1983).]
    Hiebert, J. (1988). A theory of developing competence with written mathematical symbol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9(3), 333-355.
    Stein, M. K.、Remillard, J.、Smith, M. S.(2007).How curriculum influences student learning.Secon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1(1),319-370。[(2007). 1(1), 319-370.]
    Tarr, J. E.、Reys, R. E.、Reys, B. J.、Chávez, Ó.、Shih, J.、Osterlind, S. J.(2008).The impact of middle-grades mathematics curricula and the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student achievement.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39(3),247-280。[(2008). 39(3), 247-28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