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佳君
論文名稱: 不遺忘的時光--陳佳君繪畫創作論述
指導教授: 汪聞賓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不遺忘的時光
外文關鍵詞: Unforgettable Moment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創作自述將解析研究所期間,自己對過往年華的追憶、反芻到放下的心路歷程,從生活、記憶、電影、漫畫、圖像象徵等方面尋找藝術創作的情感。

    內容共分為七大部分。第一章 緒論:將整篇論文的架構及創作動機與研究方法等做全盤式的概述,為本論文揭開序幕。第二章 追憶似水年華:透過循序的探討,爬梳自己在創作中經由電影和漫畫的觸發,開啟思念的旅程。第三章 圖像與文字:藉由學理的對照,試論畫面圖像與詩般的文字敘述倆相遇和,所產生相輔相成的詩學空間。第四章 心眼的風景:關乎自己學習的歷程以及強調創作的根本即是人心。第五章 我的時空膠囊:將創作依時序論述,提供作品的閱讀文本。第六章 現實與追憶的路口:則是最後對整個研究的結語。附錄:收錄有別於第五章 時空膠囊之外的其他創作。

    在書寫的最終,回顧那一段青春歲月的時間長流,它們沒有消失,只是遠去,雖然無法溯回,但我們存有記憶,慶幸能以時空膠囊的形式為自己的追憶作個結束,深深的懷念,然後沒有遺憾的捲收,放下。


    The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process that Irecalled my memories﹐ruminated over them﹐and let them go﹐searching for the emotions of art creation from life﹐memories﹐movies﹐comics﹐and images is the main point of my thesis﹒

    This thesis includes seven chapters﹒Chapter 1 describes roughly how and why this thesis is created﹒Chapter 2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my childhood memory by old movies﹐comics and so on﹒Chapter 3 describes how I tried to combine image-like paintings and poetry-like words﹐with the help of art theories﹐to create a matched poetry space﹒Chapter 4 through the ups and downs during my thesis﹐I found out the key to good creation is heart﹒Chapter 5 provides the context of this thesis by describing all my creations by time﹒Chapter 6 is the conclusion﹒Additionally﹐appendix is my other creations that are not in chapter 5﹒

    Through the birth of this thesis﹐I found out that my youth actually exists somewhere all the time﹐but just is a little bit away from me now﹒ Of course I can’t return to the past﹐but I am still delighted because I have those treasure youth memories and am able to use this thesis and related art creations to record them﹒Therefore﹐no regrets left for my youth﹒

    第一章 緒論.............................11 第一節 失去的時間,該如何尋找呢?........11 第二節 製造時光機?原來我只需要時空膠囊...13 第三節 製造過程與方法...................15 第四節 小結...........................18 第二章 追憶似水年華......................19 第一節 日本電影「情書」.................19 第二節 安達充的漫畫世界.................23 第三節 思念是一個發現的過程.............27 第四節 小結...........................34 第三章 圖像與文學........................35 第一節 繪畫圖像的敘述力量...............35 第二節 字裡行間的心理空間...............41 第三節 圖像與文字的並置閱讀.............45 第四節 小結...........................50 第四章 心眼的風景........................51 第一節 我與風景寫生....................51 第二節 在世界中心看世界.................55 第三節 小結...........................57 第五章 我的時空膠囊......................59 第一節 片段的永恆......................59 第二節 青春記事的連續播放...............72 第三節 小結...........................78 第六章 結語–現實與追憶的路口.............79 【附錄】................................81 【參考書目】...........................109

    中文書籍
    1. 王國維,《〔校注〕人間詞話》,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1989。
    2.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市: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87。
    3.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市:萬卷樓,1990。
    4.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台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二版十刷)。
    5.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
    6.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台北縣:立緒文化,1993。
    7.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市:允晨文化,1993。
    8. 趙廣超,《筆記‧清明上河圖》,香港:三聯書店,2005。
    9. 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台北市:東大發行,1995。
    10. 劉紀慧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1999。
    11. 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台北市:史博館,2003。

    翻譯書籍
    12. 赤瀨川原平著,林皎碧譯,《日本名畫散步》,台北市:遠流,2004。
    13. 艾倫.狄波頓著,廖月娟譯,《擁抱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台北市:方智,2001
    14.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薛絢譯,《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台北市:台灣商務,2002。
    15. 榮格(Carl G. Jung)著,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台北縣:立緒文化,1999。
    16.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 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1991。
    17.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2003。
    18.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著,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市:台灣商務,1993。
    19. G.Betton著,劉俐譯,《電影美學》,台北市:遠流,199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