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美娟 |
---|---|
論文名稱: |
國小國語識字寫字教材內容研究 -以南一、康軒、翰林版為例 |
指導教授: | 黃陶陶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九年一貫課程 、國語 、識字 、寫字 |
外文關鍵詞: | Grade 1-9 Curriculum, Mandarin, word recognition, handwrit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中識字寫字教材內容。以九十八學年度通過教育部審查合格的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國小一~六年級國語教材為研究對象,並以教育部所頒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主要依據,採用「內容分析法」探討各版本識字、寫字教材之內容,透過個別版本的分析與不同版本間的比較,了解各版本之特點與差異。
本研究章節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並對識字寫字教材的相關名詞進行界定。
第二章文獻探討:蒐集識字寫字相關文獻與教育部國小國語識字寫字學習重點與相關規定,作為本研究擬訂研究工具之參考依據。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說明研究之方法、對象、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方式。
第四章三版本識字教材內容分析:針對三版本識字教材內容分為:(一)識字量。(二)部首教學:1、認識部首。2、同部首字。3、部首偏旁變化。4、部首位置。(三)字形教學:1、構字部件:(1)部件組合:二字組合。三字組合。(2)部分部件相同:因部分構字部件相同形成的形聲字教學。因部分構字部件相同形成的會意字教學。2、形近字辨析:(1)有構字部件相同形成者。(2)無相同構字部件。(四)字音教學:1、多音字教學。2、同音字教學。(五)字義教學。(六)識字方法。依以上分析項目,進行歸納統計與分析。
第五章三版本寫字教材內容分析:針對三版本不同學習階段寫字教材內容分為:第一學習階段:(一)寫字工具。(二)寫字姿勢與習慣。(三)執筆運筆。(四)基本筆畫。(五)間架結構。(六)國字標準字體筆畫辨析。第二學習階段:(一)間架結構。(二)字體大小、筆畫粗細和書寫美觀。(三)國字標準字體筆畫辨析。第三學習階段:(一)間架結構。(二)國字標準字體筆畫辨析。(三)欣賞楷書名家碑帖(歐、顏、柳、褚)。(四)辨識各種書體特色(篆、隸、楷、行)。(五)古今書法名家相關故事。(六)就近欣賞名勝古蹟的書法之美。依不同學習階段,所訂定之不同分析項目,進行歸納統計與分析。
第六章三版本識字寫字教材內容比較分析:針對三版本識字寫字教材內容進行不同版本間的比較,了解各版本之特色與彼此之差異。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提出研究所得之結果,並根據研究結果,對教材編輯者、國小教師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is research is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word recognition and handwriting in Mandarin textbooks for Grade 1-9 Curriculum.In addition,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which was declar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and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three editions of Mandarin textbooks,including the Nani Edition,Kang Hsuan Edition and Han Lin Edition,which are authorized for the Year 2009 semester.The research adopted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materials of each edition and the comparison to different editions will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each edition’s peculiarity and also to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three editions.
The research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specifi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the research area,limitation,and the definition for key words.The second chapter,“Investigation of Literatures”generalizing relevant literature ,rules for material editing,basic capability index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word recognition and handwriting.The third chapter specifie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word-recognition are divided into six items:(A)quantity of word recognition (B)radical teaching (C)word structure teaching (D)pronunciation teaching (E)word meaning teaching (F)teaching method of word recognition.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handwriting a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items in each learning stage.The fourth chapter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word recognition materials in the textbooks,teachers’ manuals and workbooks of three editions. The fifth chapter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handwriting materials in the textbooks, teachers’ manuals and workbooks of three editions.The sixth chapter,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word recognition and handwriting materials of three editions.The seventh chapter“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organizing the predictions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proposing suggestions to textbook editors,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s.
一、教科書
南一書局(2009)。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習作及教師手冊第一~十二冊。
康軒文教(2009)。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習作及教師手冊第一~十二冊。
翰林書局(2009)。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習作及教師手冊第一~十二冊。
二、教育部國語文教育叢書
一字多音審訂表。台北:教育部。
國字標準字體(教師手冊)(1994)。台北:教育部。
國字筆順手冊(1995)。台北:教育部。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2003)。台北:教育部。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2008)。台北:教育部。
三、專書
于魁榮 (2001)。小學寫字教學法。北京:人民教育。
王文科 (1981)。教育研究法。台北︰復文。
王文科 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增訂九版。台北︰五南。
王玉新 (2000)。漢字認知研究。濟南:山東大學。
王萬清 (1997)。國語科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何三本 (2002)。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李梵 (2001)。漢字的故事。北京:中國檔案。
李漢偉 (1996)。國小語文科教學探索。高雄:麗文。
林于弘 (2006)。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的檢證與省思。台北:洪葉。
林尹 (1971)。文字學概論。台北:正中。
林金城 (1986)。書法教學理論與實際。彰化:台聯。
林若男、李錦英 (1996)。小學語文教育研究。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林重新 (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
周元 (1992)。小學語文教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柯華葳 (2006)。教出閱讀力。台北:天下。
洪文珍 (1991)。國小書法教學基本模式探究。台北:蕙風堂。
胡鍊輝 (1997)。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台北:國語日報。
高惠瑩、麻鳳鳴 (1990)。小學語文教學法(修訂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符顯仁 (1981)。中國文字面面觀。台北:莊嚴。
陳正治 (1996)。國小語文教學論集。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正治 (2008)。國語文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陳弘昌 (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修訂版)。台北:五南。
陳振濂 (1991)。歷代書法欣賞。台北:蕙風堂。
莊梅枝主編 (2003)。歐用生教授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
會。
張金玉、夏中華著 (2001)。漢字學概論。南寧:廣西教育。
張愛國 (1997)。楷書筆法概述。杭州:人民美術。
國立編譯館主編 (1989)。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黃永武 (1965)。形聲多兼會意考。台北:文史哲。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 (2000) 。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沛榮 (2006)。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
楊中芳、高尚仁 合編 (1991)。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台北:遠流。
詹吳法、連德森、蔡明讚編著 (1993)。國民小學書法(第一~八冊)。台北:蕙風
堂。
戴汝潛主編 (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山東教育。
羅秋昭 (1999)。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三版)。台北:五南。
顧大我 (1989)。國民小學國語科教學重點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
四、期刊論文
戴汝潛、郝家杰(1997)。〈識字教學改革一覽〉。《人民教育》,期1-5。北京:中國教育報刊社
五、參考網站
教育部國民教育社群網
http://teach.eje.edu.tw/9CC/context/97-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