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春美
論文名稱: 傅林統兒童文學之研究
A Study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Works by Fu Lin-Tung
指導教授: 黃陶陶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傅林統兒童文學童話少年小說
外文關鍵詞: Fu Lin-Tung, Children’s Literature, Fairy Tales, Novels for Adolescence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傅林統兒童文學之研究
    摘要
    傅林統是桃園縣兒童文學創作的先鋒,也投注很多心力在兒童文學理論、兒童文學評論之研究與教學,在兒童文學領域很有成就和貢獻,是桃園縣兒童文學發展的舵手。
    傅林統勤於創作,他的兒童文學作品相當豐富,有童詩、童話、少年小說…等,還有兒童文學理論與兒童文學評論專書。擔任兒童文學童詩組、童話組以及兒童文學獎評審。擔任台灣省各縣市教師兒童文學研習營講師,推動兒童文學教學工作,在兒童文學界享有崇高地位。
    本論文分為七章,內容大綱如下:
    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並作名詞解釋,對於兒童文學的定義,童話、少年小說作出解釋和說明,最後提出本研究限制。
    第二章提出文獻來源的說明,計有傅林統個人訪問稿、學術論文、報章雜誌的報導與評論、桃園縣文化局兒童文學作家檔案、兒童文學網站等。
    第三章研究方法,界定研究範圍,提出研究設計,說明研究步驟和程序。本論文研究範圍界定在傅林統的兒童文學作品介紹、賞析、傅林統與桃園縣兒童文學發展之關係。研究設計採用個案研究、文本分析、訪問法等。研究步驟先確立主題,蒐集閱讀文獻、資料,賞析兒童文學作品,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第四章介紹傅林統的生平與著作,並將他的兒童文學作品分類。第五章賞析傅林統兒童文學作品。第六章探究傅林統與桃園縣兒童文學發展之關係。第七章提出結論,歸納傅林統的兒童文學創作經歷、兒童文學成就、與兒童文學特色,最後由研究者提出建議作為總結。


    A Study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Works by Fu Lin-Tung
    Abstract
    Fu Lin-Tung, a pioneer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oyuan County, Taiwan, has devoted with tremendous endeavors to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ories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reviews. Having made noticed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in the domai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Fu is a pilot f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oyuan County, Taiwan.
    Fu is never short of diligence in writing. His work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are tremendous in variety and cover children’s poems, fairy tales, novels for adolescents, theor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reviews. He has served as judge on children’s poem group, children’s fairy tale group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Contest. He has also acted as Children’s Literature Camp instructor in almost all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aiwan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is nation. As a matter of fact, Fu has a commonly accepted and noticed fame and high authority in the field.
    The thesis of this study comes in seven chapters and is summarized below:
    Chapter 1 Introduction: Briefly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and goal of this study, provides keyword and term explanation, definition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ome ideas and explanation of novels for adolescents, and at last present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Chapter 2 Sources of Literature Works: This chapter provides the sources of all related literature works and they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interview notes on face to face interview with Fu, hi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features and reports on newspaper, journals and magazines, reviews posted in journals, Children’s Literature Writers Files by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Taoyuan County,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Web Resources.
    Chapter 3 Study Methods: Defines scope of study, presents design for the study, and states study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its scope of study within the areas of introduction,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Fu’s work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u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oyuan County. 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s such as case study, tex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in its study design. The study processes encompass first collecting and reading the literature works and information, next savvies and analyzes children’s literature works and finally presents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Chapter 4 is a profile of Fu’s timeline and works. This describes the birth and key timeline of Fu Lin-Tung and tries to put Fu’s work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Chapter 5 focuses on appreciating and analyzing Fu’s work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Chapter 6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u’s effor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oyuan County, Taiwan. Chapter 7 presents the present study’s conclusion in which Fu’s struggling course in writing his work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his achievements in the sa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re presented. At last the autho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hope of giving an overall commentary as reference for the interested.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何信煒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來源 ……………………………………………………9 第一節 傅林統訪問稿 …………………………………………………9 第二節 論文中的資料…………………………………………………12 第三節 報導與評論彙編………………………………………………15 第四節 桃園縣文化局兒童文學作家檔案……………………………16 第五節 網站資料………………………………………………………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 第一節 研究範圍 …………………………………………………2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3 第三節 研究步驟 …………………………………………………2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26 第四章 傅林統生平與著作介紹……………………………………27 第一節 傅林統生平介紹……………………………………………27 第二節 傅林統著作介紹……………………………………………33 第三節 傅林統作品分類……………………………………………38 第五章 傅林統文學作品分析………………………………………41 第一節 兒童文學創作………………………………………………41 第二節 兒童文學理論………………………………………………72 第三節 兒童文學評論………………………………………………93 第四節 轉譯作品 …………………………………………………100 第五節 散文集 ……………………………………………………106 第六節 其他 ………………………………………………………119 第六章 傅林統與桃園縣兒童文學發展之關係…………………123 第一節 桃園縣兒童文學發展史探究 ……………………………123 第二節 傅林統參與桃園縣兒童文學教學的歷程 ………………126 第三節 桃園縣兒童文學工作者的訪問稿 ………………………13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建議 ………………………………………………………167 參考書目 ………………………………………………………………169 附錄一 兒童文學工作者訪問稿 …………………………………173 附錄二 桃園縣裡的兒童文學 ……………………………………181 附錄三 《校長的溫馨故事》 ……………………………………187 附錄四 保羅.亞哲爾--其人其書 ……………………………191 附錄五 李利安.史密斯--其人其書 …………………………193 附錄六 漫畫奇才--手塚治虫 …………………………………196 附錄七 傅林統生活照、傅林統與研究者合照 …………………198 附錄八 傅林統接受表揚、參加研討會照片 ……………………199 附錄九 傅林統參加文學獎評審照片 ……………………………201 附錄十 傅林統帶領『兒童讀書會』照片 ………………………203 表目錄 表2-1 傅林統寫作年表………………………………………………17 表4-1 傅林統截至2004年的著作出版目錄…………………………34 表5-1 <故鄉>表格化分析…………………………………………43

    參考書目
    林文寶主編(2001)。兒童文學工作者訪問稿 。台北:萬卷樓。
    林麗如(2000)。兒童文學苗圃的園丁。文訊,182,106-109。
    林政華(1991)。兒童少年文學。台北:富春。
    林煥彰編(1980)。童詩百首。台北:爾雅。
    林茵(2003)。兒童文學在桃園。文化桃園,28至32期。
    林桐(1973)。我與「桃縣兒童」。國語日報兒童文學週刊。(1973/10/14)
    邱各容(2002)。敦厚樸實的桃園人-傅林統。兒童文學學會會訊,4-6。
    邱傑(1990)。台灣典型縣市-桃園的兒童文學發展狀況。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6(3)。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徐正平(2002)。徐正平文存。桃園:新街國小。
    許義宗(1981)。兒童文學論。台北:成文。
    曾信雄(1973)。兒童文學創作選評。台北:國語日報。
    廖卓成(2004)。兒童文學的基本概念。國民教育,44(4),16-21。
    傅林統(1979)。風雨同舟。台北:成文。
    傅林統(1983)。小雞的星星。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三個少年的願望。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奇異的紅寶石。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小仙女的搖籃。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海女的歌聲。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魔鏡和牧羊女。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小野鴨。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太陽公公的孩子。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笑蘋果哭蘋果。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3)。裝故事的葫蘆。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1)。捨己救民的湯王。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1)。一百零一個兒子。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1)。機智捉賊的十三郎。台北:黎明。
    傅林統(1981)。胡媚娘傳。台北:黎明。
    傅林統(1993)。鶴舞。桃園文化中心。
    傅林統(1994)。少年小說初探。台北:富春。
    傅林統(1996)。美麗的水鏡。桃園文化中心。
    傅林統等著(1997)。校長的溫馨故事。台北:國語日報。
    傅林統(1998)。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二版三刷)。台北:富春。
    Paul Hazard著,傅林統譯(1992)。書.兒童.成人。台北:富春。
    LiLian H.Smith著,傅林統譯(1999)。歡欣歲月。台北:富春。
    傅林統(1999)。豐收的期待。台北:富春。
    傅林統(1985)。兒童文學研習班。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4)。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傅林統(1999)。話說桃園縣的兒童文學。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5(1)。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傅林統(2000)。偵探班出擊。台北:富春。
    傅林統(2001)。唱起凱歌。台北:富春。
    傅林統(2003)。智商180小獼猴。桃園文化局。
    傅林統譯(2003)。手塚治虫。台北:小魯。
    蘇麗春編(2001)。文學旅行者-作家的蘭陽探索。宜蘭:宜蘭縣政府。
    桃園縣文藝作家協會編(2003)桃源集粹20-桃園文藝選集(文)。桃園:桃園縣文藝作家協會。
    桃園縣文藝作家協會編(2004)桃源集粹21-桃園文藝選集(文)。桃園:桃園縣文藝作家協會。
    桃園縣文藝作家協會編(2003)。鑿一扇文學的窗。桃園:桃園縣文藝作家協會。
    桃園縣文化基金會(2001)。桃園縣文學藝術創作人才調查表。桃園:桃園縣文化基金會

    【論文部分】:
    高麗敏(2003)。桃園縣文學史料之分析與研究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鴻文(2004)。桃園縣兒童文學發展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網路、影音及其他資料】:
    謝鴻文(2002)。一籃鮮美的桃子--桃園縣兒童文學發展史初構(1945-2002)。桃園文化城網站。
    謝鴻文(2004)。淺談少年小說--謝鴻文V.S.傅林統。桃園文化城網站
    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http://lit.ncl.edu.tw
    桃花源兒童文學網站:http://www.thes.tyc.edu.tw/~children
    桃園文化城網站:http://tycc.why.to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