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雅雯 TSENG YA-WEN |
---|---|
論文名稱: |
寺廟建築融入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清水「紫雲巖」為例 Study on Taiwan Temple Architectures in Low Grade Visual Art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A case study of Tzuyunyen Temple in Chingshuei |
指導教授: |
葉俊顯
YE JUN-SHIA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4 |
中文關鍵詞: | 寺廟建築 、視覺藝術教學 、清水紫雲巖 |
外文關鍵詞: | temple architecture, visual art instruction, Chingshuei Tzuyunyen temple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寺廟建築融入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之教學,並以台中市清水「紫雲巖」為例,期盼能提升學生對本土藝術的關心及了解,並拓展藝術課程的內容。本研究目的有四:一、探討「紫雲巖寺廟建築」的意義和價值。二、發展一套以「紫雲巖寺廟建築」為例的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三、探討以「清水紫雲巖寺廟建築」融入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適用性及可行性。四、根據研究結果,做為日後寺廟建築融入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的參考。
研究方法採文獻分析法、行動研究法和實地探訪,以一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實際教學,並以學生學習心得自評量表、觀察教師填寫的教學觀察紀錄表與研究者紀錄的觀察日誌、教學檢討表、教學成果評量表與指導教授的意見做分析,針對教學設計予以檢討和修正。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符合當前國家政策的走向、有助於學生了解家鄉文化、提升鑑賞能力、凝聚愛家愛鄉的力量、傳承傳統文化,並提供藝術與人文領域教材設計資源。
二、內容設計與教學方式很完善,是一套完整的教學課程。
三、學生樂於藝術,並能提升藝術知能、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適用於低年級學童。
四、未來能研發主題式藝術課程及擴大樣本研究。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針對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學校、政府機關與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dopts Taiwan temple architectures in low grade visual art cours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based on our case study of Tzuyunyen temple in Chingshuei. We hope we can make students concern and know more about native art, and extend contents of art courses.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1. Investigate the architecture meaning and value of Chingshuei Tzuyunyen temple; 2. Devise a series of courses for low grade visual art instruc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s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s of Chingshuei Tzuyunyen temple; 3. Study the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when adopting the architectures of Chingshuei Tzuyunyen temple in low grade visual art cours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4. Provide our result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es as a reference.
This study utilizes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nd site visits. The objects are grade-1 students. We examine and modify our courses by analyzing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sheets, observation sheets, teaching memorandums, and supervisor’s opinions.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1.Conforming to one of Taiwan government’s policies to develop and keep one native culture characteristic in each town; Helping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ir home country’s native culture; Raising students’ admiring ability; Cohering students love their home country deeper; Continuing to transmit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grow humanities; Providing a lot of source materials for art and humanity courses.
2.Our devised courses are complete with versatile instruction contents and methods.
3.We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enjoyed in our art courses and also found that these courses raise the students’ art knowledge and grow their mind. It’s feasible to apply these courses to low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4.We can continue our studies on thematic art courses and augment study samples in the future.
Finally, we propose ou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in devising courses and practical teachings based on our results.
一、中文書目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臺北:史博館。
王育賢(2007)。國小學童情緒表現圖像之表現內涵與差異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孟惠 (2005)。台灣高中生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趨勢。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美娥、郭雨生、賴瓊琦(2007) 。國小學童對形狀與色彩組合的情緒意象調查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81-94。
王真麗(2003)。國民小學低年級生活課程相關理論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18,41-80。
王瑍琛、柯華葳(2003)。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王德育譯(1983)。Viktor Lowenfeld著。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術談兒童教育。台北縣:文泉出版社。
丘永福(2008)。藝術教育發展現況分述。2008臺灣藝術教育年鑑,41-51,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朱劍忠(2005)。澎湖縣石泉國小五年級陶藝鑑賞課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惠琴(2004)。幼兒繪畫表現形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原住民及一般幼兒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69,11-26。
呂燕卿(2002)。「生活課程」及「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載於黃任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388-396。台北縣:桂冠。
李奕興(1995)。台灣傳統彩繪。台北市:藝術家。
李乾朗(1996)。台灣傳統建築。台北市:台灣東華。
李乾朗(2001)。台灣廟宇裝飾。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4-15
李乾朗(2005)。台灣古建築鑑賞二十講。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沈佳靜(2003)。幼兒繪畫表現分析與探討。幼兒保育學刊,1,64-79。
林小玉(2009)生活課程中「藝術與人文」教學基本概念與理論。載於林小玉等編著,藝術與人文第一階段教學參考手冊,12-20。台北市:藝術館。
林玉山(1988)。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藝術的成長初探。國教天地,77,66-71。
林玉山(1993)。葛德納兒童繪畫發展研究與認知發展之探討。國教月刊,39,60-68。
林玉山(2002)。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1,頁31~56。
林佩嬈(2007)。心智圖法對國小兒童繪畫內涵表現影響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國平(1991)。認知發展與學習立體造形之有關問題的解決。國教園地,37,61-75。
侯禎塘(2002)。藝術治療法對國小啟智班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輔導效果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7,329-366
施春茂(1992)。國小學童初學毛筆字格式問題之研究。李郁周主編,多人合著。1992年書法論文徵選入選論文集。1~20。台北: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
洪嘉蕙(2006)。鄉土藝術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之課程設計 —以「雞籠中元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胡寶林(1994)。立體造形與積極自我。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昝明利(1993)。府城寺廟壁畫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郇小春(2008)。運用圖畫書導賞教學提昇幼兒藝術創意思考與繪畫表現之行動 研究。 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孫苑菱(2007)。高職廣設科「廣告創意思考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鶯歌高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翁蓉旋(2008)。臺北市國小視覺藝術教師審美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康台生、丘永福(2002)。設計教學研究。載於黃任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552。臺北: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家菁、林幸蓉(2005)。台灣寺廟裝飾藝術文化-以剪黏藝術為例。2005永續與文化創意設計國際研討會。
張淑媛(2001)。色彩遊戲在先先幼稚園教學上的應用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銘芬(2007)。透過單色線畫構圖訓練以提升觀察力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清水紫雲巖管理委員會(2004)。清水紫雲巖大事紀,3。
許玫倩(2005)。一位藝術治療團體之ADHD成員在兒童發展中心之歷程與效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芷靈(2005)。幼兒在主題教學中造型能力表現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未出版,臺中市。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74-75。中和市:精華書局。
郭禎祥(1988)。以艾斯納(E.W.Eisner)「學術本位的美術教育」(DBAE)為理論基礎探討現今我國國民美術教育。師大學報,33,1-5。
郭禎祥譯(Elliot W. Eisner 著)(1991)。視覺藝術的教育(Eisner, E. W., 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臺北:文景。
陳如楓(2007)。陳玉峰廟宇彩繪藝術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育淳(2006)。性別議題融入藝術教育之統整課程行動研究實例。師大學報,51(2),91-119
陳武鎮(1990)。兒童知覺的發展與美術教育。臺北:世界文物。
陳武鎮譯(Elliot W. Eisner 著)(1990)。兒童知覺的發展與美術教育。臺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
陳述良(2003)。兒童人物畫形式的發展研究─以中華畫人測驗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清炘(2005)。頭洲國小鄉土藝術審美教學之資源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在職進修美勞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朝平(2000)。藝術概論。臺北市:五南。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陳朝平、黃壬來(2002)。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二版)。台北:五南。
陳幗眉(1995)。幼兒心理學(初版)。台北:五南。
陳麗芬(2008)。應用創作性戲劇教學於鄉土藝術課程之教學實驗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在職進修美勞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陸雅青(2005)。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三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彭淑媛(2007)。鄉土環境藝術之教學研究─以竹北市東海地區石板伯公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在職進修美勞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童玉娟(2005)。四位幼兒日記畫情緒現象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壬來(1993)。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黃壬來(2000)。幼兒造形藝術教學-統合理論之應用。臺北:五南。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臺北:五南。
黃兆伸(2000)。黏土創意教學對於幼兒立體造型認知能力的影響。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工藝設計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炳煌(1981)。課程理論之基礎,1-2。台北:文景出版社。
黃雅晨(2009)。運用虛擬實境數位學習於國小六年級兒童廟宇建築藝術認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麗玲(2007)。資源班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現況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溫知禮(2003)。台灣廟宇石雕與泥塑工藝表現形式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萬煜瑤(2002)。民俗藝術教學研究。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
萬煜瑤(2002)。民俗藝術教學研究。載於黃任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561。臺北: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
虞君質(1997)。藝術概論。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廖義孝(2006)。台灣道教廟宇立體造形藝術研究-以玄天上帝廟宇立體雕塑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趙惠玲(2000)。美術鑑賞。臺北市:三民書局。
趙雲(1997)。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初版)。台北:藝術家。
趙廣超(2000)。不只中國木建築。香港:三聯書店。
劉淑音(2010)。傳統廟宇三川門餘塞板四季平安裝飾體例初探。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1,33-48。
劉進榮(2007)。清水紫雲巖與地方發展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豐榮(1986),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
劉豐榮(1992)。視知覺與審美反應之發展-談兒童美術教學。美育,26,13-19。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蔡昌吉、阮福信、彭立勳(1999)。現代美術鑑賞。臺北市:文京圖書。
蔡清田(2009)。課程研究與課程實驗。教育研究月刊,182,109-120。
謝東山(2006)。藝術批評學。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鍾永吉 (1997)。國小單親兒童的認知信念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明珍(2000)。結合社區文化資源之藝術教育課程設計研究 —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蘇振明(1992)。從鑑賞導向創作:兒童美術鑑賞教學研究 (下)。美育,22,2-8。
蘇振明(1992)。從鑑賞導向創作:兒童美術鑑賞教學研究 (上)。美育,21,29-40。
二、網路參考資料
7家店網(2011)。媽祖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qijiadian.com/GoodsList.aspx?p=776。
EnJoy Design網(2011)。玉皇大帝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enjoy-designs.blogspot.com/2010/08/t.html。
EnJoy Design網(2011)。媽祖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enjoy-designs.blogspot.com/2010/08/t.html。
Ezprice比價網(2011)。關公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ezprice.com.tw/product.php?pid=265520。
hugo0617的賣場網(2011)。地藏王菩薩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hugo0617。
大甲鎮瀾宮網(2011)。媽祖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dajiamazu.org.tw/。
晉鴻批發網(2011)。地藏王菩薩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jin-hong.com.tw/index.php?gOo=goods_detai。
晉鴻批發網(2011)。觀世音菩薩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jin-hong.com.tw/index.php?gOo=goods_detai。
神明公仔批發中心網(2011)。文昌帝君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sm.comv.tw/Index.asp?ID=23&ID2=1。
國民教育社群網(2011)。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 。2011年1月4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new.php。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0 年9月 1 日,取自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網站,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清水紫雲巖網(2010)。建築之美。2 010年12月13日,取自http://210.66.36.129/~c97b012/history.html。
淘寶網店舖網(2011)。文昌帝君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shop35345396.taobao.com/?search=y&scid=700240。
淘寶網店舖網(2011)。玉皇大帝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shop35345396.taobao.com/?search=y&scid=700240。
新加坡三巴旺天后宮網(2011)。媽祖公仔。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sbwthk.blogspot.com/2010/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