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亞萍
Su, Ya-Ping.
論文名稱: 技職學校經營變革之研究-以一所私立高中為例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Technical High School - A Case Study of a Private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李安明
Li, An-Min
口試委員: 林志成
Lin, Chih-Cheng
江志正
Chiang, Chih-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English)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私立技職學校組織變革經營策略
外文關鍵詞: Private technology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strategy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育政策變革對私立技職高中學校之組織經營影響,以及校長領導對組織經營變革之困境與發展因應策略。以一所私立技職高中為研究對象,行質性研究,邀請董事會成員、校長、資深教師等多位成員進行深度個別訪談,並透過平日校務會議觀察及蒐集資料分析與探究。
    本研究經過資料整理分析程序後,歸納結論如下:
    一、影響私立技職學校組織變革關鍵因素:教育政策配合提昇經濟產業功能必須變革,校園危機事件造成組織變革,為提昇學校經營績效必須組織變革。
    二、校長領導如何影響組織經營行政績效:安定軍心方能提升團隊競爭力,團隊默契及設立經營目標,支持專業融入技職產業增加創新能力。
    三、校長領導組織經營變革困境與發展因應策略:校務經營訂定制度及規章公告並協商、用人適才適所發揮專長並培育才幹、適時授權建立完善制度發揮創意培養默契、定期執行危機應變訓練。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建議:
    一、持續教學專業化並尋求獨特性。
    二、培養學生多元學習增加國際視野提昇競爭力。
    三、借力使力發揮創作力。
    四、提昇學生素養及特色學習成就。
    五、增強社區支持度。
    六、多關懷教職員健康及心理,增加團隊應變及溝通默契。
    七、加強行政人才的培育以及師資素質的提昇,建立和諧文化。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policy changes on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 of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plight of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aking a private technical high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viting board members, principals, senior teachers and other members to conduct in-depth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to observe and collect data analysis through weekday school meetings.
    The results after data organization and analysis procedure show as follows:
    1.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private technology high schools: education policy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economic industry must be changed, campus crisis events caus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in order to improve school performance must organize organizational change.
    2.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how to influence the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zation: Employees feel at ease to enhance team competitiveness, team tacit understanding and set business objectives, support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into the technical industry to increase innovation.
    3.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change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response strategy: school management order customization and regulation announcements and consultations, the use of talents to develop their expertise and talents, timely authorization to establish a sound system to develop creative training tacit understanding, regular implementation of crisis training.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1.Continuous teaching specialization and seeking uniqueness.
    2. Cultivate students' multi-learning to increase their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3. Leverage the power to exert creativity
    4. Enhance student literacy and characteristic learning achievements, so that the workplace can't put it down
    5. Enhance community support.
    6. Care for the health and psychology of the staff, increase team responsiveness and communication.
    7.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administrative tal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quality, and establish a harmonious culture.
    Key words:
    Private technology high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Management strategy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議題…………………………………….……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技術學校的發展與演進…………..…………….………9 第二節 學校組織變革因素………………………………………………16 第三節 私人企業辦校與學校經營之關連…………………27 第四節 私立技職型職業學校領導者的角色……………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研究場域……………………………………………………..….…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40 第三節 研究概念發展歷程及架構………………………………44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46 第五節 研究工具………………………………………………………....48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53 第七節 研究倫理………………………………………………………..….5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綜合討論.………………………….……....59 第一節 尋根……..…………………………………………………………...…61 第二節 共體時艱………………………………………………………...….70 第三節 蛻變 困境中破繭………..…………………………………….92 第四節 綜合討論……………………………………………………….....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9 第一節 結論……..……………………………………………………….….…119 第二節 建議……………………………………………………..………….….122 參考文獻.………………………….……………….……………......…….…125 附錄 附錄一 邀請參與研究同意書..……………………………..…….…128 附錄二 前導訪談日期順序資料……………………………………...129 附錄三 訪談及觀察逐字稿示例…....…………………………..130   表次 表 2-1 技職教育政策變遷分期……………………………………...........……..18 表 2-2 學校組織變革之參考文獻……………………………...........………..26 表 3-1 研究對象簡述…………………………………………………...........……….……41 表 3-2 研究對象選取指標………………………………………………............…..43 表 3-3 訪談資料三角檢證舉隅………………………………………............……50 表 3-4 資料蒐集程序……………………………………………..........…….………...53 表 3-5 研究概念編碼……………………………………………..........…….……..….55 表 3-6 編碼方式………………………………………………………..........……….……..56 表 3-7 資料編碼一覽表…………………………………………..........………….….…57 表 4-1 光明鄉人口變化統計……………………………...................65 表 4-2 臺灣歷年人口普查人數及增加百分比………………………...…..….68 表 4-3 1946-1961年臺灣地區職業學校數及類科比較表……….....72 表 4-4 1961-1983年臺灣地區職業學校數及類科比較表………………..73 表 4-5 光明高中歷屆領導者及學生平均數……………………………….….....96 表 4-6 A階段以SWOT分析經營應變策略…………………………..…...….….111 表 4-7 B階段以SWOT分析經營應變策略…………...…………...……..….112 表 4-8 C階段以SWOT分析經營應變策略………………………..……...……..113   圖次 圖 3-1 研究概念發展歷程架構圖……………………………………………..44 圖 3-2 因素分析架構概念圖…………………………………………………..……45 圖 3-3 研究概念編碼意識圖…………………………………………………..……54 圖 4-1 研究資料整理概念圖……………………………………………….....60 圖 4-2光明高中歷屆人數趨勢圖………………………………………….….….67 圖 4-3 臺灣歷年人口增加百分比曲線圖…………………………….……69 圖 4-4 光明高中1983-2003歷屆學生數圖………………....….76 圖 4-5 成功領導經營歷屆人數圖………………………………………….….103 圖 4-6 教育變遷及光明高中組織經營時期比較圖….……..109 圖 4-7創造有價值的系統模組圖………………………………………….………110

    毛治國(1995)。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基本概念。臺北市:元照。
    安後暐(2010)。美援臺灣的職業教育(1950-1965)。臺北市:國史館。
    吳清山、林天祐(2002)。教育名詞解釋—團隊學習。教育研究月刊,102,144。
    李長忠(2014)。探討員工組織變革認知以及組織公平和組織溝通對員工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高雄縣市原民會組織合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
    周談輝(1985)。職業教育師資培育。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海清(2002)。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元照。
    邱錦昌(2003)。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臺北市:高等教育。
    秦夢群(2005)。教育領導新理論與研究取向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6,106-120
    張天津(1983)。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臺北市:三民。
    張明輝(2001)。知識經濟與學校經營。現代教育論壇,7,47-50。
    張鈞惠(2004)。國民小學學校人員之組織變革態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陳建銘(2004)。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32,43-55。
    陳恆鈞、許曼慧(2014)。臺灣技職教育政策變遷因素之探討:漸進轉型觀點。公共行政學報,48,1-42。
    陳義勝(1984)。《組織行為》。臺北市:華泰。
    黃芳謙(2003)。組織文化、組織承諾與組織變革態度之研究:以綜合高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楊朝祥(2010)。美國技職教育發展的沿革、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47,135-164。
    廖春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發展整合模式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7(2),131-166。
    廖春文(1995)。組織發展與變革理論對當代教育革新的啟示。初等教育集刊,3,181-200。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
    潘慧玲(2003)。教育評鑑之概念釐清與展望專訪。教育研究月刊,112,22-30。
    鄭雅方(2002)。校長室裡的孩子(原作者:Richard Lodish)。臺北市:心理。
    蕭淑美(2012)。組織文化、組織變革、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1993)。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錢幼蘭(2002)。國民中學組織再造與校長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錢幼蘭(2006)。國民中學校長變革領導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芬芳(2002)。高級職校之教學視導制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郝靜宜(2008)。國立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徐國樹(2009)。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變革與校長變革領導對學校經營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雄縣。
    張夏平(2008)。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詹恬恬(2010)。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組織變革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英傑(2011)。國小校長多元領導策略、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佳慧(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心理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范少君(2013)。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魅力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光峰(2014)。臺中市國中教師知覺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縣。
    林靜詩(2016)。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北縣。
    黃釋輝(2016)。高雄市國小校長溝通行為、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買益賢(2016)。一位私立中學校長領導風格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劉雅欣(2017)。技術型高級中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發展專業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Lamsa, A. M. &; T. Savolainen(2000).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 to strategic change,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1(6).
    Steer,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44-56.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Steers, R.M.(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orter, L. W., Steer,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59, No.5,pp.603-609.
    Kezar, A. J., & Eckel , P. D.(2002).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on change strategies in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al principles or culturally responsive concepts? J. Higher Educ., 73(4), 435-46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