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柏仁
論文名稱: 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 CPFR訊息交換架構
A Web Services Based Peer-to-peer CPFR Message Exchange Architecture
指導教授: 林則孟
James T.Li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電機資訊學院 - 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3
中文關鍵詞: 網路服務點對點協同規劃、預測、補貨
外文關鍵詞: Web Services, peer-to-pee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針對供應鏈上需求預測的不準確性及資訊不透明的問題,在眾多供應鏈管理的策略上,VICS(Voluntary Interindustry Commerce Standard)協會於1998年提出的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即為解決這兩項問題的最佳方案之一。VICS(2002)提出的CPFR 建議指南(Guildlines)中不僅將CPFR的觀念清楚的表示出來,並且針對企業進行CPFR 時資訊傳遞架構所採用的各種部署情境(Deployment)也詳細的介紹。其中主要分為共享式的部署情境(Shared Deployement)及點對點式的部署情境(Peer-to-peer Deployment)。
    目前,一般企業在導入CPFR時,雖多以「Shared Deployment」,但採用「Peer-to-peer Deployment」,可讓企業在與多家企業進行CPFR時,具有更多的優點。因此,許多採行「Shared Deployment」 的公司也希望讓CPFR系統同時支援「Peer-to-peer Deployment」,或朝向Peer-to-peer的系統架構進行改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Web Services應用於Peer-to-peer CPFR中扮演的角色,希望透過Web Services共通標準的整合,解決Peer-to-peer CPFR間資訊交換的問題,成為企業選擇導入Peer-to-peer CPFR的另一解決方案。本研究從傳統B2Bi架構下,探討訊息傳遞模式的優缺點,進而研究如何引進Web Services技術及Web Services加入Peer-to-peer CPFR後引起訊息傳遞模式的改變及帶來的優缺點。
    為了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訊息交換架構之可行性,本研究以辛(2003)提出之CPFR協同商務平台為基礎,往「Peer-to-peer Deployment」進行延伸。透過Web Services相關元件的實作,建立一以Web Services技術為主之Peer-to-peer CPFR部署情境,藉以驗證本研究所提出訊息交換架構。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二章 CPFR及相關技術 5 2.1 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5 2.1.1 CPFR簡介 5 2.1.2 CPFR九大步驟 5 2.2 CPFR的部署情境(Deployment) 7 2.2.1 共享式部署情境(Share Model Deployment) 7 2.2.2 點對點式部署情境(Peer-to-Peer Model Deployment) 8 2.2.3 共享式部署情境與點對點式部署情境之比較 9 2.3 BMS(Business Message Standards) 10 2.3.1 UML類別圖的表示法 11 2.3.2 BMS訊息標準 13 2.3.3 BMS基本類別 13 2.3.4 品項資訊需求(Item Information Pequest) 15 2.3.5 品項位置基本資料(Item Location Profile) 16 2.3.6 預測(Forecast) 17 2.3.7 異常狀況標準(Exception Criteria) 18 2.3.8 產品活動(Product Activity) 20 2.3.9 歷史績效(Performance History) 21 2.3.10 異常狀況通知(Exception Notification) 21 2.3.11 預測修正(Foercast Revisions) 22 2.3.12 事件(Event) 23 2.4 Web Services 24 2.4.1 Web Services定義及觀念 24 2.4.2 Web Services使用技術 25 2.4.3 Web Services架構 26 2.4.4 網路服務定義語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WSDL) 27 2.4.5 簡單物件存取協定(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28 2.4.6 通用敘述查詢與整合(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UDDI) 29 2.4.7 Web Services應用於CPFR之研究 29 2.5 B2Bi 30 2.5.1 B2Bi的定義 30 2.5.2 B2Bi的分類 30 2.5.3 B2Bi的架構 31 2.6 物件導向與軟體元件概念 31 2.6.1 物件導向(Object-oriented) 32 2.6.2 軟體元件之定義及特性 32 2.6.3 UML相關研究 33 2.6.4 小結 33 第三章 以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的CPFR系統架構 35 3.1 Peer-to-peer CPFR的內涵與架構 36 3.2 Peer-to-peer CPFR部署情境的優點 37 3.3 傳統以B2Bi 伺服器為主的Peer-to-peer CPFR資訊交換架構 38 3.3.1 傳統的Peer-to-peer CPFR資訊交換模式 38 3.3.2 傳統的Peer-to-peer CPFR系統架構 40 3.3.3 傳統的Peer-to-peer CPFR資訊架構之缺點 42 3.4 以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 CPFR資訊交換架構 43 3.4.1 以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 CPFR資訊交換模式 44 3.4.2 以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 CPFR系統架構 45 3.5 以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 CPFR之延伸 46 3.5.1 以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 CPFR延伸至多對多CPFR資訊交換模式 46 3.5.2 以Web Services為基礎延伸的Peer-to-peer CPFR網路架構 48 3.6 以Web Services為基之Peer-to-peer CPFR部署情境的優點 49 第四章 系統設計與實作 51 4.1 系統架構 52 4.2 系統架構模組分析 53 4.3 BMS元件分析、設計與實作 54 4.3.1 基本元件及模組 54 4.3.2 訊息封裝元件演算法 63 4.3.3 封裝訊息-以Forecast訊息為例 64 4.3.4 解譯BMS訊息元件 70 4.3.5 解譯BMS訊息演算法 71 4.3.6 訊息解譯元件範例-以forecast為例 72 4.4 實作展示 73 4.5 實作討論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5.1 結論 78 5.2 建議 79 參考文獻 81

    [1] 李美芬,”製造體系間電子化採購作業系統之發展程序”,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2] 辛瑋雄,”CPFR協同商務平台之分析與設計”,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 吳慧玲,”台灣零售業應用協同規劃預測補貨模式之可行性研究-以烘焙業與百貨量販業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 林則孟、張慧、辛瑋雄、陳君涵、劉家麟、蘇東煜,”製造業導入CPFR之效益指標及其資料流分析-以中環公司為例”,2003年產學合作產業電子化研討會,2003。
    [5] 林則孟、辛瑋雄, "CPFR協同商務平台之分析與設計", 第九屆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 大葉大學,2003。
    [6] 林敦睦,”CPFR導入方法之研究-以木工機械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7] 林仕文,”以企業流程塑模語言自動化CPFR之補貨機制”,國立台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8] 林宣佐,”運用企業流程語言描述關鍵企業流程之研究-以BPEL4WS應用於CPFR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9] 柯育迫,”以元件為基之多層次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架構設計”,國立成功大學製造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0] 陳泓志,”物件導向企業框架之研究-以會計總帳系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0。
    [11] 黃子儀,”結合XML與SOAP發展電子病歷傳輸介面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2] 彭士齊,”應用元件為基礎之物件導向模擬模式發展程序-eM-Plant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3] 廖漢君,”UML:類別圖轉換至物件關聯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4] 張榮圳,”供應鏈管理資訊分享之模式”,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5] 劉熒潔,”從ERP、SCM、CRM到電子商務”,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 初版。
    [16] 陳慶蔚,”網路系統架構之競爭策略-以Web Services與Microsoft .Net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7] 聯合通商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譯,”協同規劃、預測、補貨(CPFR®)建議指南”,2002。
    [18] 蘇雄義譯, “供應鏈之設計與管理”,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初版,民國九十年二月。
    [19] 航網科技,http://www.niceshipping.com/。
    [20] 聯合通商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ebizprise.com/。
    [21] Lublinsky, B. , “Approaches to B2B Integration”,EAI Journal, Feburary 2002,pp.38-47,2002
    [22] Bussler, C. ,”B2B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EEE int’l Workshop on Advanced Issues of E-Commerce and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2002,pp.147-152,2002
    [23] Bussler, C. , ”The Role of B2B Protocols in Inter-Enterprise Process Execu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on Technologies for E-services (TES 2001), Rome, Italy, September 2001,pp.16-29,2001
    [24] Bussler, C. , “The Role of B2B Engines In B2B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s”. ACM SIGMOD Record, Special Issue on Data Management Issues in E-Commerce, Vol.31 ,NO.1,March 2002,pp.67-72,2002
    [25] Simchi-Levi, D., P. Kaminsky and E. Simchi-levi,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 McGraw-Hill,2000.
    [26] Linthicum, D. S.,”B2B Application Integration”,Addison-Wesley,2000
    [27] EAN.UCC, EAN.UCC CPFR® Business Message Standards version 1.0,2001.
    [28] Karin, L. & Andrew, G. “PEER-TO-PEER BASED CPFR/TRADING EXCHANGE CASE STUDY”, http://ww.logility.com
    [29] Lee, H. L. and Whang, S.,“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20, Iss.3.4, pp.373-387, 2002
    [30] Lublinsky, B. , “Approaches to B2B Integration” , EAI Journal, Feburary 2002,pp.38-47,2002
    [31] Napster.com,http://www.napster.com
    [32] Olsen, G. ,”An Overview of B2B Integration”, EAI Journal, May 2000,pp.28-36,2000
    [33] Småros , J. & Främling , K., “Peer-to-peer information systems - An enabler of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 http://www.cs.hut.fi/~framling/Publications/peertopeer.html
    [34] VICS, GCI CPFR® Guide, 2002.
    [35] VICS, VICS CPFR® XML Messaging Model, June 25,2001.
    [36] W3C, http://www.w3c.org。
    [37] XSLT,http//www.w3c.org/style/XSL/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