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施杏枝 |
---|---|
論文名稱: |
思考地圖融入國小低年級提早寫作教學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李麗霞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思考地圖 、提早寫作 、寫作教學 、行動研究 |
外文關鍵詞: | Thinking Maps, Emergent Writing, Writing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如何運用思考地圖,發展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以提升低年級學童寫作之能力及解決研究者在教學現場所面臨的教學困境。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進行,以研究者任教的二十八位低年級學童為對象,從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經過「知、行、思」不斷循環的歷程,逐漸建構出個人在低年級提早寫作教學之模式。
研究者所建構的思考地圖融入低年級提早寫作教學,其研究結果發現思考地圖對學童寫作知能之提升有以下幾點:
一、學童能使用思考地圖連結作者長期記憶
二、學童能使用思考地圖聚焦寫作內容,並分享寫作題材
三、學童能使用思考地圖結合寫作策略,增進寫作能力
四、學童能使用思考地圖組織內容進行寫作
1、學童能使用流程圖(Flow Map)組織內容寫作之結果
2、學童能使用橋狀圖(Bridge Map)組織內容寫作之結果
3、學童能使用樹枝圖(Tree Map)組織內容寫作之結果
五、學童能體會寫作中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寫作順利進行
六、學童能在寫作過程中提升自我的監控能力
研究者並獲得以下的結論:
一、學童於連續寫作中發展其寫作知能
(一)學童寫作的態度表現樂在寫作
(二)學童寫作內容表現呈現獨特創意
(三)寫作能力低落的學童在持續寫作中顯著成長
二、教師應用思考地圖融入寫作教學,從困境中獲得教學知能
(一)在連續教學探索中解決教學困境,發展其教學策略
(二)教師個體在行動研究中發展其教學知能與反思
關鍵詞:思考地圖、提早寫作、寫作教學、行動研究
Abstract
This action research explored how to integrate thinking maps into emergent writing and develop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writing teaching in an aim to enhanc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lower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provid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writing teaching encounter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subjects were twenty-eight lower grade students from the researcher’s class. This study lasted for two semesters, from September 2010 to June 2011. Going through the repetitious stages of "knowing, teaching, revising", the researcher step by step constructed the model of emergent writing for lower grade students.
This model of integrating thinking maps into emergent writing for lower grade students constructed by the researcher enhanced the writing ability of students. Several merits of the study have been detected:
1. Students learned to make use of thinking maps to connect with their long-term memories.
2. Students learned to make use of thinking maps to be engaged in a topic and share it with others.
3. Students learned to make use of thinking maps to integrate various writing strategies and enhanced writing abilities.
4. Students learned to make use of thinking maps to organize the contents of their writing:
1) Students learned to make use of flow maps to organize the outcomes of the contents of their writing;
2) Students learned to make use of bridge maps to organize the outcomes of the contents of their writing;
3) Students learned to make use of tree maps to organize the outcomes of the contents of their writing.
5. Student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ir writing problems, which in turn enhanced their writing.
6. Students learne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elf-monitor their writing.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could develop their writing abilities from continual writing:
1) They enjoyed writing;
2) They demonstrated a satisfactory amount of creativity in their writing in general;
3) Those who lagged behind obviously improved their performance.
III
2. The teacher researcher Integrating thinking maps into emergent writing could improve his/her teaching skills from the action research:
1) He/she developed his/her teaching strategies from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2) He/she gained more writing teaching knowledge and self-reflection.
Keywords:Thinking Maps,Emergent Writing,Writing Teaching,Action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派仁(1995)。把作文變有趣。國教輔導,34(5),35-40。
朱作仁主編(1987)。小學寫作教學心理學。福州:福建教育。
江惜美(1992)。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法論析。國教月刊,39(3、4),12-18。
江敏娟(2009)。實施概念構圖寫作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表現影響之
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向惠芳(1993)。看出圖來-談看圖作文。國教月刊,39(5、6),40-49。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
何秀芳(2008)。低年級看圖作文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
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延昌(2007)。圖形組體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運用研究—以輔導團教學實務
社群發展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
位班,未出版,台北。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五南。
李欣蓉譯(2005)。Karen Bromley, Linda Irwin-De Vitis, Marcia Modlo著。圖像
化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台北:遠流。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
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83-220)。高雄:麗文。
李連珠(1992)。台灣幼兒之書寫發展初探。八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
發表會論文集,343-377,台中。
李連珠譯(1998)。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台北:信誼。
李連珠(2008)。全語言教育。台北:心理。
李茜茜(2007)。一位國小老師於數學科實施圖像化組織物之專業成長的質性研
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敏而(1991)。語言的發展。載於蘇建文等;發展心理學(頁219-264)。台北:
心理。
吳敏而(1993)。文字書本概念與閱讀能力的關係。載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
習會編:國民小學國語科教材教法研究第三輯(頁45-57)。 台北:台灣
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李淑芬(2008)。創意畫圖引導提早寫作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杜淑貞(1986)。國小寫作教學探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杜淑貞(2001)。小學寫作教學探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何淑貞(2005)。從具象到抽象——國小一年級看圖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麗霞(1988)。國小一年級學童寫作結構初探。國教世紀,24(1),9-15。
123
李麗霞(1989)。創造性與引導性作文教學法對國小一年級學童作文能力之影響。
台南:九洋。
林文真(2004)。圖形組織工具訓練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生問題解決思考歷程影響
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周坤財(2004)。感官觸發導入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
系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金慧(2004)。國小低年級編序式寫作教學研究──以平安國小為對象。銘傳大
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建平(2004)。創思作文。台北:國語日報社。
林建平(1991)。創意的寫作教室。台北:心理。
林美華(2003)。深耕幼教二十年。載於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
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林清山譯(1990)。Richard E. Mayer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
胡文素(2008)。兒童繪本主題融入提早寫作教學之研究— 以苗栗縣建國國小二
年二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
胡錬輝(1997)。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夏丏尊、葉聖陶(2009)。文心。台北:如果。
郭生玉、陳鳳如(1995)。整合性過程導向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品質及寫
作歷程的影響。師大學報,40,1-36。
陳弘昌(1991)。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陳正治(2008)。國語文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陳怡靜(2002)。國小低年級實施視覺空間智慧取向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連淑玲(2003)。電腦看圖故事寫作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成效及寫作態度影響
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娟(2004)。心智繪圖融入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惠邦、李麗霞(2002)。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徐喬禹(2006)。合作學習與電腦概念構圖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成效之研
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晴峰(1988)。炒一盤作文的好菜。台北:東方。
陳聖謨(1998)。讓思考看得見—簡介「思考圖」在教學上的應用。國教之友,
49(4),56-62。
陳鳳如(1998)。閱讀與寫作整合的寫作歷程模式驗證及教學效果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鳳如(1992)。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實驗效果
124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德楷(1976)。徐德楷寫作教學法體系。台中:博文教育。
陳靜宜(2005)。即席演說培訓之行動研究—以三位國小學童為例。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語文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麗如(2010)。多感官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寫作效應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麗玲(2007)。國小二年級感官作文教學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
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妙君(2004)。以圖畫故事書進行國小一年級提早寫作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中正書局。
張秀瓊(2007)。寫作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教師在職進
修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取向。高雄:復文。
張新仁(2008)。台灣地區中文寫作的回顧與展望。2008 年11 月22 日發表於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華人社會的課程與教學改進研討會」。
張瑞芬(2009)。組織圖運用於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張繼安(2008)。限制式寫作運用於提昇國小二年級寫作能力之研究。國立花蓮
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文枝(2007)。繪本閱讀結合寫作教學之研究--以潮州國小一年級學童為例。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玉佳(2003)。概念構圖與摘要策略對不同性別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
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永和(2007)。情境學習理論與教學研究。台北:心理。
曾世杰(2011)。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台北:心理。
黃怡綺(2009)。綜合寫作教學法影響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與態度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秋芳(1990)。穿上文學的翅膀。中壢:黃秋芳創作坊。
黃秋芳(1999)。親愛的,我們把作文變快樂了。台北:螢火蟲。
黃淑芬(2010)。國小二年級體驗式寫作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基博(2001)。圖解作文教學法。台北:國語日報社。
黃瑞琴(2010)。幼兒讀寫萌發課程。台北:五南。
程嬇玲(2009)。思考地圖運用於生活故事寫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
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瓊仙譯(2010)。諸葛正彌著。圖解芬蘭教育成功的祕密:思考力,決定孩子
的競爭力。台北:大好書屋。
125
楊怡婷(1995)。幼兒閱讀行為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聖陶(2010)。給中學生的十二堂作文課。台北:如果。
鄭文星(1994)。兒童提早寫作。國教天地,50,73-77。
鄭琇方(2007)。心智圖法作文教學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表現與寫作
興趣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
廖慧娟(2007)。兒童戲劇活動導入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佩欣(2003)。創思寫作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寫作能力影響之研究。台中師
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宗陽(1995)。階梯式作文教學。教師天地,79,49-53。
蔡清田(201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賴惠玲(2005)。說話引導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錫金(1997)。優質教育:中文新趨勢。一九九七年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
選集。
顏福南(1999)。作文魔法書。台北:新迪。
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譚達士(1975)。作文教學方法革新。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蘇洵明(1994)。剪開心靈的花朵-漫談剪貼作文教學。國教輔導,33(5),40-43。
126
二、英文部份
Hyerle, David.(2000). A Field Guide to Using Visual T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3784.)
Hyerle, David. (December 1995/January 1996). ”Thinking Maps: Seeing Is
Understanding.”Educational Leadership,53(4),p85-89.
Hyerle, David.(2004).Thinking Maps as a Transformational Language For Learning. In
David Hyerle(Ed.), Students Successes With Thinking Maps(pp.1-16).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Jane Buckner, Ed. S.(2004).Empowering Students From Thinking to Writing. In David
Hyerle(Ed.), Students Successes With Thinking Maps(pp.75-86). Newbury
Park, CA:Corwin Press.
Thinking Maps.(2010).Retrieved July 16,2010, from
http://www.niles-hs.k12.il.us/west/skills/skills/thinkingmaps.pdf
Thomasina DePinto & Hyerle,David.(2004).Maps for the Road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David Hyerle(Ed.), Students Successes With Thinking Maps
(pp.63-73). Newbury Park, CA:Corwin Press.